抗组胺药物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合理使用探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55738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组胺药物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合理使用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抗组胺药物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合理使用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抗组胺药物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合理使用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抗组胺药物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合理使用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抗组胺药物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合理使用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组胺药物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合理使用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组胺药物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合理使用探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组胺HI受体药(以下简称抗组胺药)在儿童过敏性疾病治疗方面应用广泛。目前已证明有4种组胺受体(Hl、H2、H3及H4受体),其中HI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内皮、气道平滑肌等多种细胞,激活后,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呼吸道、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及腺体分泌增加,出现瘙痒、红斑、风团以及鼻痒、流涕、喷嚏、气喘、眼痒、结膜充血等症状。抗组胺药可将被组胺激活的受体下调至未激活的状态,下调过敏性炎症,还可减少促炎症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减弱嗜酸性粒细胞等的趋化作用,进而发挥生物学效应。第一代与第二代抗组胺药抗组胺药在儿童和成人中的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不同,而且不同年龄儿童的PK/PD

2、也不同。因其药物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剂量及剂型品种等应尽量个体化。通常抗组胺药口服吸收完全,口服1530min后发挥作用,l2h血浆浓度达到峰值,分布至全身组织。大多经过肝脏CYP3A4代谢,而氯雷他定通过CYP3A4和CYP2D6双通道代谢,在CYP3A4被抑制时,还可以通过CYP2D6代谢,因此安全性更高。目前,抗组胺药主要分为第一代及第二代两类(见表1):表1抗组胺Hl受体药物分代及特点分代代表药物特点第一代氯米那敏、米海拉 明、赛庚唾、羟嚎等.第二代氯雷他定、地氯雷他 定、西替利睡、非索 非那定、依巴斯汀 等。受体特异性差,有抗胆碱作用。多为亲脂性,易透过血脑 屏障,产生不同程度的中

3、枢抑制作用。半衰期短,需每日 服用23次.具更好的受体特异性和选择性,可减少毒蕈碱样副反应。 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发生率低。虱雷他定、地氯 雷他定及非索非那定几乎无中枢抑制作用,而西替利嗪和 左西替利嗪可有轻度中枢抑制作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因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并可减少快速动眼期睡眠、影响学习,故已不被推荐用作儿童患者的首选。2018年澳大利亚治疗商品管理局(TGA)发布安全通报,提醒第一代口服镇静类抗组胺药物未被批准用于2岁以下儿童,并在第一代口服镇静类抗组胺药物OTC口服溶液说明书中采取强制警告标语:不得用于2岁以下儿童。第二代抗组胺药: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4、、镇静作用小、几乎无抗胆碱作用的特点,同时因作用时间长,减少了服用次数,用药剂量相对较小,故提高了患儿用药依从性,这些优势使其逐渐成为儿童用药的首选,其中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在儿童应用中具有更多的安全性数据。临床怎么用?1、过敏性鼻炎(AR)第二代抗组胺药是临床治疗儿童AR的一线药物。它能有效地改善鼻痒、喷嚏和流涕等AR的症状,对合并眼部症状也有效,但对鼻塞症状改善有限,对鼻塞症状的改善作用不及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鼻用糖皮质激素。第二代抗组胺药单药治疗用于轻中度AR,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用于中重度AR.对于鼻塞症状重的患儿可在第二代抗组胺药及鼻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另

5、外,鼻用抗组胺药物对鼻塞症状的缓解起效快,可用于AR急性发作时。花粉症患者在花粉播散前可以口服二代抗组胺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给药方法: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中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最常用,鼻用抗组胺药的效果与口服相当,但在鼻塞症状的缓解上可能更优。鼻用制剂在用药后1530min即起效,其快速、高效的优势可能与局部给药可在病变部位获得更高的药物浓度、更快和更直接地作用于病变局部的靶细胞有关。鼻用抗组胺药因其局部作用强,可按需使用。表2抗组胺药在儿童AR的用法用量药物名称给药剂量疗程氯雷他定12岁或体重之3Okg:1次/日,10mg次.体重30kg:1次/日,5mg或5mL糖浆欣。22周SR西替利嗪年龄可

6、低至12岁:2次/日,早晚各口服025mL(约5滴)。鼻盐酸左卡巴斯汀2次/日,每侧鼻孔2%症状重或年龄较大者可每次34喷。2周用盐酸威卓斯汀大于6岁患儿建议使用,早晚各1次,每次每侧1喷(相当于每日0.56mg)左右2、特应性皮炎(AD)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安全性优于第一代抗组胺药,研究也远较之深入。目前推荐第一代抗组胺药短期间断性用于因瘙痒、搔抓而睡眠缺失的患儿;第二代抗组胺药用于伴发尊麻疹或其他特应性症状(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的患儿。2种或2种以上抗组胺药联合使用的安全性尚缺乏相关的研究报道。抗组胺药对重度AD患儿的瘙痒症状疗效欠佳。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非索非那定缓解瘙痒的使用不超

7、过1周,非索非那定60mg和盐酸奥洛他定(5mg,每天2次)有一定的缓解瘙痒的作用,而24倍剂量的西替利嗪缓解瘙痒主要还是由于其镇静作用。3、支气管哮喘目前,抗组胺药物并非儿童哮喘的一线用药,但其可提高支气管收缩的阈值,轻度舒张支气管,这些效应均为剂量依赖性,因此对中度持续哮喘的效果常需要将其剂量提高至23倍,而对严重持续哮喘并无明显疗效。对1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慢性哮喘,氯雷他定20mgd联合孟鲁司特IOmg应用2周,可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肺功能。一般而言,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尤其适用于轻度季节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常规剂量对鼻炎症状的缓解有助于哮喘症状的改善。4、咳嗽变异性哮喘(CV

8、A)对于存在明显季节性和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联合应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疗程一般N2周。对于花粉症等季节性发作患者,抗组胺药物可明显减轻发作症状和减少支气管舒张剂要求,并且可以部分改善肺功能。5、过敏性结膜炎(AC)局部用药为主,常用抗组胺药滴眼液(如: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2次/日,连续用药2周以上),可快速缓解眼部症状,是AC的推荐用药。抗组胺药多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有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均优于抗组胺药单独治疗。如果有眼外症状,可以口服抗组胺药。常用口服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6、过敏性胃肠疾病抗组胺药可缓解IgE介导过敏反应中组胺引起的炎症反应,以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为主,代

9、表药物为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异丙嗪、酮替酚等。常用酮替酚每日0.5L0mg口服,每日12次。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代表药物为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7、尊麻疹自发性尊麻疹可单纯使用抗组胺药治疗。单一常规剂量二代抗组胺药是慢性尊麻疹的一线用药。氯雷他定Iomg/d、西替利嗪IOmg/d、地氯雷他定5mgd及咪噪斯汀IOmgZd治疗慢性尊麻疹疗效相当。慢性尊麻疹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6个月,或更长时间。当常规剂量使用1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需要考虑不同个体或尊麻疹类型是否对治疗反应有差异,可更换品种或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增加24倍剂量或联合使用抗组胺药。8、普通感冒抗组胺药物可缓解流鼻涕和打喷

10、嚏等感冒症状。其中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胆碱作用,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减轻咳嗽症状,因此推荐其为普通感冒的首选药物,现主要用于抗感冒复方制剂中。参考文献:I天津过敏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2抗组胺Hl受体药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3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4普通感冒诊治指南(2012年)5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6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2018年)7儿童过敏性鼻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抗组胺药物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合理使用证据表明,在过去的10-15年内,过敏反应的报告率不断上

11、升,多种因素可能会影响过敏反应的发生,如食物过敏、维生素D缺乏等。低龄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其过敏反应的识别和诊断更具有挑战性,且儿童用药更为敏感,应该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来干预或用药。对于6个月以上儿童,由于抗组胺药物大部分相对安全性较高,首次用药时应就医明确诊断及适宜的用药,而再次用药时,家长可根据患儿的疾病和年龄自行选用药物。另外,本文只针对口服全身性治疗的抗组胺药物进行讨论,对于局部作用的鼻喷剂或乳膏,不在讨论范围内。哪些品种更安全更有效?抗组胺药物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以及尊麻疹,为一线治疗药物。儿童用药应选择合适的剂型,并注意年龄限制。第

12、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镇静作用强,不推荐用于儿童首选。常见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镇静作用小,作用时间长,服药次数少,剂量更低,更适合低龄的婴幼儿使用。对于2岁及以上儿童可选用伊巴斯汀,6岁以上儿童可选用非索非那定U-6。6个月以上的患儿可选用西替利嗪低龄儿童可选西替利嗪滴剂以及西替利嗪口服溶液。西替利嗪口服溶液被批准用于6月及以上儿童和成人,西替利嗪滴剂被批准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治疗季节性鼻炎、常年过敏性鼻炎的以及非鼻部症状眼结膜炎,过敏引起的瘙痒和寻麻症症状7。说明书中有明确的儿童剂量,当出现不良反应时,更优选将一天的剂量分成两次给药,当选择每日给药一次时,给药时间可固

13、定于晚间服药,降低不良反应对于日常活动的影响。不同品牌的说明书当中,对于药物的剂量和适用的人群可能略有不同,应根据自己所购药品的说明书用药。1岁以上的患儿可选用氯雷他定氯雷他定颗粒被批准用于1岁以上儿童,氯雷他定糖浆被批准用于2岁以上儿童,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症状,以及缓解尊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给药均为每日一次,选择每晚固定时间更容易按时服药,避免漏服,并可降低嗜睡等不良反应对日常活动的影响。如果过敏症状一般在白天出现,则可固定于早晨服药8-10。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抗组胺药物服用后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嗜睡,如果出现其他比较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应该立刻就医评估是否

14、适宜继续用药。癫痫的患儿慎用西替利嗪制剂。如果服药时有胃部不适,可选择与食物同服。开始用药3天后可达稳定的药物疗效,治疗过敏性鼻炎时,一般用药的疗程不短于2周,但是自行用药时,也不可超过4周。用于缓解瘙痒时一般1周即停药,如症状不能缓解应就医排除其他原发疾病或考虑更换药品的种类。当患儿有肝肾功能损害时,应根据就医后医生的评估是否可使用此类药物,以及适宜的剂量调整,不适合自行用药。需要注意的是,患儿使用抗组胺药物时,如果同时需使用有过敏风险的药品,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时,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如果确需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应至少停抗组胺3天,提前1周停药更佳。很多复方的感冒药中,含有抗组胺药的成分常

15、见第一代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西咪替丁和茶碱等药物可能与抗组胺药有相互作用,当患儿同时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咨询医师或药师,避免出现重更使用多种同类药品的情况,或剂量需要调整再使用,以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事件8。参考文献: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6):393-396.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国尊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7):514-516.3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中

16、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7):511-514.4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5-6.5 .OtolaryngologyProfessionalCommittee;PediatricianBranch;ChineseMedicalDoctorASSOCiationetaL儿童过敏性鼻炎诊疗一临床实践指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3.6 .李华斌,王向东,王洪田,谭国林,陈建军,徐睿,孟娟,张维天,杨钦泰,邱前辉,唐隽,叶菁,王德辉.口服Hl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201

17、8广州共识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8(03).7 .谷庆隆,洪建国,许政敏.儿童普通感冒与变应性鼻炎早期识别和诊治专家共识临床儿科杂志.2017(02).8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儿童过敏和哮喘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抗组胺Hl受体药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3):161-170.9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抗组胺药治疗婴幼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34(9):721-728.10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尊麻疹研究中心.中国尊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

18、)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52(1):1-5.儿童常用抗过敏药用法用量参考抗组胺药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绝大部分宝宝可能都有服用过。除了抗过敏之外,有些时候是在感冒时以止鼻涕的形式出现(尽管循证依据可能不是很足)。本文列举常用抗组胺药的使用年龄、用法用量等,供参考。提醒:本文所有药物用量均以质量亳克(mg)表示,部分药物剂型为溶液或滴剂,请按说明书折算为相应的亳升(ml)数或滴数。目录一、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赛庚咤)二、第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三、第三代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四、最小使用年龄说明五、药量最大原则六、不同代的抗过敏作用比较七、不同代的不良反

19、应比较八、第一代抗组胺药的其他作用九、国外某些发达国家不让2岁以下的孩子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的理由一、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又名“扑尔敏”)【适应症】本品适用于皮肤过敏症:尊麻疹、湿疹、皮炎、药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虫咬症、日光性皮炎。也可用于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药物及食物过敏。(笔者注:因同时有轻微的抗胆碱作用,理论上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减轻流涕及咳嗽症状,所以复方感冒药中一般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如氨酚X那敏中的“那敏”即为“马来酸氯苯那敏”)【最小使用年龄】国内:I月龄;国外某些发达国家:2岁【用法用量】口服。1月龄12岁:每日0.35mgkg,分3次

20、,最大量不超成人剂量。212岁及成人:一*次4mg,每日3次。【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者禁用;从事危险行业者禁用;新生儿、早产儿不宜使用;能增强镇静、催眠等药的作用。其他注意事项详见药物说明书。【不良反应】嗜睡、口干、多尿、咽喉痛、心悸等(以前两者为主)。赛庚咤(盐酸赛庚咤片)【适应症】用于尊麻疹、丘疹性尊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等过敏性疾病。(笔者注:临床上赛庚咤用于抗过敏并不常见,列于此主要是因为儿童消化专科用得比较多。赛庚咤尚有增进食欲,治疗周期性呕吐、功能性腹痛、偏头痛的作用。)【最小使用年龄】国内:2岁以下慎用;国外某些发达国家:2岁【用法用量】口服。儿童:每日0.25mgkg,分2-3次

21、。或按年龄,26岁:每次12mg,每日2-3次。714岁:每次24mg,每日2-3次。成人:每次24mg,每日2-3次。(笔者注:赛庚咤用于增进食欲、周期性呕吐、功能性腹痛、偏头痛时,必要时可增大剂量,具体遵医嘱)【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者、青光眼、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尿潴留者禁用;2岁以下儿童慎用。其他注意事项详见药物说明书。【不良反应】嗜睡、口干、乏力、头晕、恶心等二、第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盐酸西替利嗪片/滴剂/口服溶液/糖浆等)【适应症】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及过敏引起的瘙痒和琴麻疹的对症治疗。【最小使用年龄】6月龄【用法用量】口服。6月龄2岁:每次2.5mg

22、,每日1次。26岁:每次5mg,每日1次;或每次2.5mg,每日2次。26岁:每次IOmg,每日1次;或每次5mg,每日2次。成人:每次IOmg,每日1次。【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酌减。其他注意事项详见药物说明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第一代:头痛、头晕、嗜睡、激动不安、口干、腹部不适。氯雷他定(氯雷他定片/糖浆/颗粒等)【适应症】适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亦适用于减轻慢性尊麻疹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最小使用年龄】1岁(大部分资料均为2岁)【用法用量】口服。12岁:每次2.5mg,每日1次。212岁:体重30kg,每次5mg,每日1次。体重30kg,每次

23、IOmg,每日1次。成人:每次IOmg,每日1次。【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其他注意事项详见药物说明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第一代:乏力、头痛、嗜睡、口干、恶心等三、第三代(也称“第二代新型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口服溶液/颗粒等)【适应症】尊麻疹、过敏性鼻炎、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等。【最小使用年龄】6月龄【用法用量】口服。6月龄5岁:每次1.25mg,每日1次。611岁:每次2.5mg,每日1次。212岁:每次5mg,每日1次。成人:每次5mg,每日1次。【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肾病晚期禁用。其他注意事项详见药物说明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第一代:嗜

24、睡、疲劳、虚弱等地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片/干混悬剂/糖浆等)【适应症】用于缓解慢性特发性尊麻疹及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全身及局部症状。【最小使用年龄】6月龄【用法用量】口服。611个月:每次Img,每日1次。15岁:每次1.25mg,每日1次。611岁:每次2.5mg,每日1次。212岁以上及成人:每次5mg,每日1次。【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其他注意事项详见药物说明书。【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第一代:疲倦、口干、头痛四、最小使用年龄不同国家、不同厂家、不同单位对同一药物的说明书可能不一致,本文的最小使用年龄尽量选取所能查到的最小年龄,理论上都应安全;如若家长觉得孩子年龄太小与药物说明书年

25、龄不匹配而有所顾虑,则以说明书为准0五、药量最大原则如果儿童体重偏重,按照儿童用量计算之后超过成人剂量,则最大只用到成人剂量,特殊情况遵医嘱。六、不同代的抗过敏作用比较抗过敏作用:尽管部分文章认为第三代第二代第一代,但从临床实际效果看,不管哪一代,抗过敏疗效都是非常确切的,如果从药物每天使用次数即药物作用时间考虑,那确实是第三代第二代第一代,毕竟第一代每天需要服用2-3次,而第二代每天1-2次,第三代则为每天1次。七、不同代的不良反应比较不良反应:第三代V第二代V第一代,第一代抗组胺药有较明显的嗜睡副作用。八、第一代抗组胺药的其他作用第一代的其他作用:除了抗组胺作用,还有轻微的抗胆碱作用,理论

26、上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减轻流涕及咳嗽症状,所以复方感冒药中一般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赛庚咤尚有增进食欲,治疗周期性呕吐、功能性腹痛、偏头痛的作用。九、国外某些发达国家不让2岁以下的孩子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的理由因为西方国家有报道在小于2岁的儿童中,包括第一代抗组胺药在内的复方感冒药成分使用过量时可能致命,尽管概率极低。我国暂不禁止,但不建议家长自行用药。举个例子:宝宝感冒了,医生开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用来止鼻涕,后面感冒还没好重新就诊,另一个医生开了含扑尔敏的复方感冒药(如氨酚X那敏),如果还继续用原来的扑尔敏,那么这时候扑尔敏可能就超量了。这也是国外某些发达国家不让2岁以下的孩子用复方感冒药的原因,用着夏方感冒药又同时用其他对症治疗的药物,很容易导致某些成分超量(更多内容可详细阅读明明白白感冒药(成人+儿童,含新冠用药)。更常见的情况是,同时用西替利嗪(或其他二三代的抗组胺药)+含扑尔敏(或其他第一代抗组胺药)的复方感冒药,这种用法笔者是持否定态度的,尽管对于某些疾病(比如成人慢性尊麻疹的二线治疗)可以联用不同的抗组胺药。用着赛庚咤的宝宝感冒或者鼻炎就诊时应告知医生宝宝当前用药情况,避免再用其他抗组胺药。参考资料:广州妇儿中心常用药物手册(第四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