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60336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呼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呼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呼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呼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呼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报告(19.916年1月16日)“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规划时期,是我县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轨道,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过去的15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提前6年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一、“八五”期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回顾1、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正在逐步形成平等竞争的大气候。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企业改革已进入了关键阶段。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正在步入市场经济轨道。财税、金融、计划、投资、流通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等项改革也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广大劳动

2、者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外向型经济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利民开发区已出让土地400多公顷,注册创办外资企业38家,协议外资额1.8亿美元,到位外资额5,700多万美元,同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可观。外贸出口逐年增加,1995年与1990年相比,外贸出口总值由1,437万元增至1亿元,年均增长47。4%o3、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1995年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比198()年增长4.7倍,年均增长12。3%o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亿元,年均增长6.3%;第二产业8。1亿元,年均增长17。5%

3、;第三产业6o1亿元,年均增长18。5%o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23元,年均增长11。2%o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种植业连年丰收,粮食总产量由1990年的68。2万吨,增至85。5万吨,年均增长4。6%o畜牧业尘产形成了区域化、基地化.专业化格局,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经营生产产值由2。8亿元增至4。7亿元,年均增长12。6%o乡镇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乡镇企业总产值由3.64亿元增至38亿元,增长8.4倍,年均增长6()%。县属工业企业正在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城乡联动为特点的资源型企业有了长足发展,骨干企业得到了

4、进一步改造,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业正在发展壮大。1995年与1990年相比,总产值由3.52亿元增至22.5亿元,增长5。4倍,年均增长45%;利税由778万元增至8,046万元,增长9o3倍,年均增长59.6%。流通体系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个体工商业正在崛起。国合商业和个体商业互为补充的流通体制初步确立。1895年与1990年相比,国合商业服务网点由226个发展到385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85亿元增至6。3亿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o个体工商户达到1万多户,从业人员1。6万人,纳税额占全县工商税收额的四分之一以上。4、城镇整体功能显著提高。按照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新建和

5、改建了6条主要道路,交通阻塞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新增供水能力1.25万吨,新建排水管线20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新建居民住宅楼70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平方米;镇内电话实现程控化,容量达到2万门,市话普及率达到7%。5、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八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由1,326元增加到2,000元,增长51%,年均增长8。6%;农村居民纯收入由626元增加至打,200元,增长92%,年均增长13.9%。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生活质量显著提高。.4-前15年,特别是“八五”期间,我县

6、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改善,但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和困难: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慢,对改草的承受能力弱,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模式,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仍存在体制、机制不适应的问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还比较落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不快。依靠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力度不强,用于支撑经济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对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规划期间认真加以解决。二、“九五”和2010年规划的指导思想、战路目标(一)机遇和挑战机遇一是我

7、省正在推行粮食强省战略,呼兰做为省内粮食主产区,已被列入国家产粮大县、“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必将获得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二是哈市做为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正在崛起,呼兰是哈市北部重要的窗口和门户,处在强幅射区内,随着“开发江北、两岸共同繁荣”战略的实施,必将为我县经济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牵动作用。三是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辟建,大大提高了呼兰在国际和国内的知名度,招商引资的良好前景和巨大潜力,为推动我县对外开放的战略升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挑战:一是我县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五番,入民生活提前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这个奋斗目标大大高于国家和省,市确定的标

8、准,靠常规工作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二是、省市要求我县在各项工作中争上游、创一流、当排头,省内有相当一部分市县在投资环境、经济综合实力和市场发育程度方面,明显优于我县,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三是我县农村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与发达地区和国际经济交流还不够广泛,在我国重返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县现有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将受到较大冲击这些都是我县在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强有力的挑战。!(二)指导思想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

9、量,坚持科教兴县,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发展和壮大综合经济实力,确保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五番,提前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经济和效益同步增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荣,把呼兰建成经济发达、文明富裕的哈尔滨卫星城。(三)遵循的方针和原则1、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改草为动力,向规模经济、结构优化、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要效益。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生产能力,做到速度和效益相统一,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相统一,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0、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高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以科技进步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依靠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3、坚持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S以实施农村产业化为主线,加快实现强县目标,把建设经济结构优化、综合生产能力强、整体经济效益高、农民生活富裕的新农村作为规划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全面振兴农村经济。4、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协调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在着力搞好国有经济的同时,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实现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5、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11、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经济循环国际化、经济运行市场化进程,加大引进技术人才和利用外资的力度,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质量。6、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持续发展。同时,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规范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四)“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1、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按1990年价格,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为120亿元;年均增长,43。1%,实现翻五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143元,同比增长4。9

12、倍,年均增长42。4%o三次产业的比重由基期的20。3:49230。5转变为6。5:52.8:40.7。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13亿元,同比增长4倍,年均增长38。1%;农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34%,年均增长6%。2、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5年平均固定资产投资率拟定为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42亿元。3、抓好财政和信贷工作。县财政收入达到2。3亿元(含开发区5,000万元),年均增长19。7%;银行各项存款平均增长20%;银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长23%、4、扩大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出口总额达到3,000万美元,年均增长20.7%;5年利用外资总额5,400万美元。5、大力发展国内贸

13、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5亿元,年均增长19.7%。6、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年均增长8.5%;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0,8%7、控制人口总量。全县总人口控制在70万人以内,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8、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创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实现教育、科技、医疗、文化和体育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持续发展上的协调统一,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达到50%以上。(五)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我县经济发展要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

14、场经济的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有大幅度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达到一个新水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总体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到2010年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7.2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2,OOO元,年均增长6。4%o三次产业的结构在2000年基础上调整为5448.8:45.8。工农业总产值,达至J3O3亿元,年均增长7.9%。其中:县属工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8.7%;农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年均增长5.9%。人民生活水平在实现小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农村人均纯收入达至J

15、4,OOO元以上。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经济发展步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今后15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体分为前5年和后10年两个阶段。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重点是坚持改革,加速开放,加快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五番,人民生活提前达到小康水平。为21世纪初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阶段,要在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产力布局,提高经济素质和理顺基本经济关系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取得显著进展,实现经济腾飞。经过15年的努力,我县综合经济实力将大大增强,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内外型经济紧密,结合,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管理

16、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科技和教育全面振兴;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秩序安定,社会风气健康向上;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活水平由小康逐步走向富裕。三、“九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保证措施农业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衬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在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村经济总量上取得重大突破。到2000年,按1990年可比价格,农业增加值预期?。8亿元,年均增长6%;农村人均收入2,000元,年均增长10。8%;粮食总产量110万吨,年均增长5。2%;肉类总产量11万吨。(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两

17、高一优”.农业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上,紧紧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扩大水稻面积,稳定玉米、大豆面积。走“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敢善质量、提高效益”,的路子。搞好沿城沿路经济带开发,太力发展瓜果、蔬菜、亚麻等经济作物。在保证粮食总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逐步将种植业的二元结构转变为粮食一一经济一一饲料三元结构。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上,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饲养的原则,加快发展生猪、”两牛”、“两鸡”,逐步形成以大户为骨干、以分散养殖为依托,相对集中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到2000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大力发展林业,全面完成三北防护林三期工程建设。到200

18、0年,造林保存面积达到3.9万公顷,森林覆被率达到15%o进一步发展水产业,提高水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到2000年,水产品产量达到6,600吨。积极发展庭院经济,拓宽农业生产门路。突出发展乡镇企业;使其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的生长点。发挥资源优势,依托“三大”,以工业小区为中心,创建乡镇企业密集区,新上一批高起点、高附加值:规模大、潜力大、有后劲的项目,开发纸浆、化工、塑料、制药、食品、饮料、冶金、电子、饲料、手工艺品等高水平系列化产品。通过招商引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改造一批老企业,发展一批“大高外”企业,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到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0亿TTSo(二)深入推进

19、科教兴农,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全力抓好农业示范区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以丰收计划为载体,大力推进“绿色革命”和“白色革命”。开展大面积高产攻关。加快畜禽优良品种引进速度,扩大农牧业生产先进实用技术的覆盖面,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三)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搞好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按照产业化要求,依据区域比较优势,全力抓好星火密集区建设,科学地确定和培育主导产业。围绕“十条龙”,加强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逐步形成户有主营品种,村有骨干项目,乡有经济强项的产业化生产格局。要强化龙头企业建设,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四)健全农业发展支撑体系,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建立以农民为

20、主体,国家、集体、社会、外资等多元化投资体制,千方百计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县、乡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率要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银行的农业、乡镇企业、畜牧业贷款要保证逐年递增。逐步增加乡镇企业和乡村集体对农业的投入。到2000年,农业基础建设资金计划投入912亿元。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期内,总投资8,600万元,用于以治涝、灌溉、水保、防洪工程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全县除涝面积达到6.5万公顷。提高现有灌区灌溉能力。水土保持面积达到4万公顷。松花江堤防呼兰堤防达到20年一遇标准,其余堤防达到5年一遇标准。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00年,投入1.3亿元,用于发展农业机械化建设,农机总动力发

21、展到23万千瓦,平均每万亩耕地拥有动力1,000千瓦。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75%,非田间作业达到90%以上。加强气象设施建设。到2000年,全县冰雹危害区都得到有效防护;完善天气预报微机远程终端系统,达到提前2-5天预报出天气变化的水平。大力发展支农工业。在规划期内,兴建配肥厂、有机肥厂、农膜厂;到2000年,化肥施用量达到12万标吨,农用薄膜基本达到自给。.工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为重点,以扩大经济规模,发展名、优、新、特产品为主攻方向,坚持改革、改组、改造,加强企业管理,发展企业集团,开辟“第二战场”,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到2000年,

22、全县工业增加值预期达到48.6亿元,年均增长50.9%(一)加快改革步伐,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九五”期间,我县工业要认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抓住产权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机遇,推动企业资产、债务合理垂组。按照“公司法”把立县的骨干企业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坚持搞活大企业、放开小企业的原则,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改革,扩大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和能力,配套地搞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二)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优势发展战略依据国家产业政策,通过嫁接,改造一批发展前景看好的骨干企业,把资源优势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

23、机制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现有优势提高水平,潜在优势得以发挥,新兴行业形成规模,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三)发展培育支柱行业,提高规范经营水平1、食品工业。发挥名牌优势,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上品种、上档次、上永平,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系列乳饮食品。到本世纪末,形成日处理鲜奶200吨,年产超高温灭菌奶!。5万吨,花色奶Ll万吨;乳酸菌饮料2,400吨,各种炼乳6,000吨,维他奶1,200吨,豆奶3,000吨和豆粉IQOO吨的能力。开发大豆分离蛋白、浓缩蛋白和粗蛋白产品,发展大豆油、色拉油、高低温豆粕以及风味豆制品、互类膨化食品等,到2000年,形成日处理大豆1,5

24、00吨的能力,年产大豆油4.5万吨,豆粕24万吨,大豆蛋白6,000吨。发展畜禽繁育、屠宰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精深加工的层次和水平,延长产业链。到2000年,形成年综合加工肉牛8万头,生猪20万头,肉鸡5,000万只,鸭鹅200万只的能力。肉制品、皮革制品、鹅裘皮等产品,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发展大高梁系列白酒,开发中、高档款曲酒和大曲酒。产品向系列化、品种香型多样化、酒质低度营养化方向发展;开发黄啤酒、扎啤和优质食用酒精。到2000年,白酒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啤酒20万吨。开发玉米总溶剂、玉米蛋白、玉米油,玉米和土豆淀.粉、各种改性淀粉、麦芽糊糖、饴糖、葡萄糖和高中档薯类制品。到2000年,

25、玉米综合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薯类综合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2、建材工业。重点发展桥梁水泥、道路水泥。研制开发粉煤灰超轻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空心砖,采用高新技术开发(PVL)低发泡板材。到2000年,水泥产量达20万吨,低发泡板材200吨,陶瓷粉体500吨,加气混凝土砌块20万立方米,粉煤灰空心砖4,000万块。3、冶金工业。开发精密镀铜钢带、轴瓦用精密冷轧镀铜钢带、光亮带、各种精密焊接管材、各种轴瓦、无石棉刹车片、钢材冶炼轧制、热轧板材、水煤气管等。到2000年,轴瓦用冷轧精密镀铜钢带产量达3。5万吨,精密镀铜钢带5万吨,无石棉盘式刹车片60万套,热轧板材8万吨。4、造纸工业。发展卫生

26、纸、餐巾纸、面巾纸、中高档妇女卫生巾,各种本票和各种机制纸。利用当代先进技术,重点开发纸浆、传真纸和无碳复写纸。到2000年,纸浆产一16-量达2.4万吨,无碳复写纸1万吨,传真用纸1万吨。5、化学工业。发展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系列产品,发展电缆护套料、电话电缆料、耐火电缆料、彩色电缆料、工程塑料、塑料膜类制品,塑料编织类制品及塑料容器制品。到2000年,电缆料产量达到l万吨。6、纺织工业。发展亚麻布、服装等系列产品,到2000年,形成亚麻纺纱5,500绽、亚麻细布3,(X)O万米能力。同时开发麻屑板和板式家具等副产品,形成生产合成人造板L6万立方米,贴面板1万立方米,板式家具10万件的能力。“九

27、五”期间,计划投资20亿元,重点用于改造乳品厂乳饮一车间,新建二车间,建奶牛繁育基地;改造亚麻纺纱厂纺纱车间、织布车间、麻屑制品有限公司合成板车间、贴面板车间、建板式家具生产线;扩建低温浸油、大豆分离蛋白和组织蛋白生产线,正大浸油厂;建肉牛繁育基地和综合加工厂;建利民啤酒厂;改造食品加工厂、新建玉米制品厂;改造水泥厂回转窑生产线,建无石棉盘式刹车片生产线,(PVL)低发泡板材生产线,陶瓷粉体生产线,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粉煤灰空心砖生产线;改造镀铜钢带厂,建轴瓦钢带用冷轧精密钢带生产线,精密焊管生产线,热轧板生产线;建腰堡乡纸浆工程,石人镇造纸工程,.白奎镇“魔巾纸”工程,天线厂无碳复写纸生产

28、线;改造塑料厂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生产线,建松北塑料厂工程塑料生产线;建龙华电子城之建哈轴松北分厂。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加快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影响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公益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到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0。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52.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7%以1.C1、市场体系建设改革传统的商品流通体制,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具有先进管理水平和设施完备的商品市场体系。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辐射面大、吞吐能.力强的消费品,粮食、生猪、肉牛、蛋禽、蔬菜、饲料等综合性和专业性零售和批发市场。“

29、九五”期间,重点建设康金粮食中转库、呼兰商贸城、康金商贸城,每个乡镇都要建一处有一定规模的规范化集贸市场。加快建设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市场重点发展证券交易、资金拆借、黄金饰品等业务。保险服务市场重点开展人身、养老、财产、失业、医疗等各种社会保险业务,扩大涉外人身保险,推动不同保险机构合理竞争。房地产市场以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重点,建立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购买、租赁等多种形式和房地产估价代理、中介服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加快发展科技和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重点发展技术交易、技术咨询、人才交流、信息传递、技术培训及技术服务。加快发展劳动力市场,巩固和发

30、展现有劳务市场,建立同国内各地区和东北亚各国劳务供需网。初步形成全方位开放的劳动力中介市场。加快建设和完善产权、文化等市场的建设,形成与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相配套的新兴市场体系。2、交通邮电能源建设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充分运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分工互补,发挥运能潜力。遵循省、市公路网的布局,积极配合国家、省、市在我县建设铁路、水路、公路等项目。加快县内公路建设和公路运输车辆的更新改造,做到以路保运,以运促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配置和运用的最佳格局。到2000年,货运量平均每年增长8%,客运量平均每年增长8%。累计新修大修路面1,500公里。村屯之间都要通一条

31、砂石路,并不断提高路面等级。主要建设项目有:康金客运分站,莲花客运分站;建设南路运输市场,停车场;呼兰河第二大桥,哈萝路铁道口立交桥。“九五”期间,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我县电信事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不断提高通讯能力,满足经济社会事业对通讯的要求。到2000年,呼兰镇内取消主杆明线,全部实现地下电缆传输;市话管道增加10公里,达到20公里;线路基本实现一户一线;扩大数字程控交换机容量,装机总容量达到7万门,其中:市话达到3.5万门,普及率达到20%;乡镇电话达到3.5万门,.普及率达到7%以上。坚持能源建设先行的原则,“九五”期间,在呼兰镇内建一处一次变电所;在长岭、乐业建二处二次变电

32、所;呼兰镇内增加两条高压线;全面改造农村低压线路,创造条件架设高压线路,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在呼兰镇内建设第三热厂,增加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投资1.6亿元,完成开发区热电厂一期工程。继续抓好农村能源建设,全面实现国家规定的目标。3、对外开放和经济技术交流坚持“南联北开,内引外联,全方位开放”的方针,发挥我县资源、地缘优势,充分利用靠近哈市经贸城市这一对外开放窗口,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加大利用外资力度,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扩大产品销售市场,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智力,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出口产品基地建设,利用我县地方资源,采取互-20=利、互补方式,广泛联营联合,兴

33、办出口产品企扶持一批在国际市场有发展前途、竞争力强的产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倾斜,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到2000年;出口产品总值达至U3,000万美元。积极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不断拓宽劳务合作的领域加速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使其真正成国际市场接轨的窗口。到本世纪末,要把开发区:内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园林化、开放型、现代城。总产值达到80亿元,区内人口发展到5万人善外商投资环境,坚持以开发促开放,以开放带循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的原则,在加快基础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引进大项目和出口创汇:技型企业上,建设一批高层次的第三产业项目,服务上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与此同时,充分利的优惠政策,以“区内”带“区

34、外”,对县内老“嫁接”改造,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4、旅游业发挥呼兰靠近省城,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强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把呼兰建成以田园具有地方和时代特色的市效重点旅游区。(I)抢救文物古迹,开发镇内旅游一条线。复方红故居原貌,保护好天主堂、龙王庙等遗址复文庙等建筑群落,形成自西岗公园,经箫红故居至钓鱼台旅游线。.(2)开发团山子、黄土山、腰堡太阳度假村3个旅游景点。把团山子建成金代遗址旅游景区。把黄土山建成野游度假村。形成自团山子,经腰堡至黄土山旅游一条线。(3)筹建钓鱼台人工湖工程。通过人工围堰,在老背河一线,修建一座人工湖,逐步形成具有南方水乡特色的避暑旅游景区。(4.)发展旅游

35、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档次。在旅游景.区内和旅游线上,不断完善各类服务设施。建呼兰大酒店、园园度假村村、东北渔、太阳岛海滨公园等重点项目,开辟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服务项目,逐步实现旅游业的产业化。5、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继续以给排水、供热、住宅和道路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到2000年,呼兰镇城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发展到17万人。城镇住宅建设。以改造繁华地段和新区开发为重点,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齐全,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新型住22宅小区。“九五”期间,重点开发改造

36、公园路、码头路、南市场、师专路等综合小区。给排水。以改造挖潜为主,合理调整城镇供水管网布局,改造一、二水场,实现日供水能力2.8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排水建设以养护为主,搞好填平补齐,“九五”期间延长排水干线25公里,提高排水和污水处理能力。市政道路。按照城市道路规划网布局,以提高道路质量为重点,集中对车流密集地区和现有主干道进行拓宽、改造。要多渠道筹措资金,打通师专路、断头路和丁字路,创造条件开通西环路,实现主要道路联网,提高路面质量。力争主干路柏油化、次干路砂石化、巷路平整化。村镇建设。严格贯彻执行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有关法规法令,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

37、、分步实施,加快村镇建设步伐。“九五”期间将5个乡建成乡级镇,积极抓好示范镇建设,推进康居工程的实施,农民住房85%实现石专瓦化,小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农村道路铺装率达到85%。6、生态环境保护按照“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重点抓好大气、水、噪声污染控制,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保护好居民生活区、风景区和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的发展,努力抑制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搞好重点污染源治理,强化环境科研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速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积极植树造林,搞好城市绿化。大气污

38、染防治,要以改善能源结构为疟动点,以实现燃气化、集中供热化、大环境绿化和创造烟尘控制区为主要途径,改善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到2000年,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控制在0.30微克Y立方米。水污染防治,要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改善局部环境为重点,强化城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到2000年,确保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到二类水质标准。噪声污染防治,重点抓好扰民噪声治理,到2000年,区域噪声平均值控制在60分贝以内,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89分贝以下。固体废弃物污染综合治理,本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以粉煤灰综合利用和垃圾无害化处理为重点,减少固体废弃物造成的二次污染。重点建设粉煤灰综合利用

39、工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医疗废弃物焚化处理工程。到200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率达到80%;综合利用率达到35%。社会事业1、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1)科技事业“丸五”期间,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科学技术资金投入体系,提高科学技术资金投入的整体水乎,增强科技工作的集成度。建立科技开发体系。“九五”期间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新型科技管理机制,优化研究开发组织,结构,合理配置科技力量为重点,依托“三大”建立多种形式的技术开发组织,县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试验室、试验基地。积极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先进技术在

40、企业中的应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研究、开发、中试、生产、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社会化科技产业体系。建立科技服务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政革,强化对现有机构的宏观管理,形成合理布局、职能协调发展的运作机制,突出科技成果的承接、应用、转化,实施“金桥工程”。办好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开通电子计算机管理全县科技网络系统。面向社会扩大辐射面,吸引各界各类经济技术人才和经济技术组织进入市场。推动经济技术实体、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以科学技术推广、技术培训、专利代理、技术中介、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为内容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立科普网络体系。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

41、进“两个文明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现有专业学术组织和群众科普组织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普及活动。“九五”期间统筹协调,加快科普场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倡全社会兴办科普公益事业,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其他事业单位捐助科普事业,兴办为社会服务的科普公益设施。建设一支精干的专群结合的科普组织队伍,逐步形成全社会的网络体系,使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2)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法,以“双全”为重点,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巩固提高“两基”水平和教育质量。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展步伐,为振兴县域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

42、持和智力保证。到2000年,全县青壮年受教育水平达到9年以上,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有明显提高,各类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基本形成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基础教育。1996年,全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大用中学式初中,初中和小学生入学率分别达到95%和99%以上,“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和3%以下。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100%,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8%以上。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制“六三”向“五四”过渡的重大改革,集中精力解决好初中师资和校舍不足问题,努力改善县内的办学条件,到本世纪末,县镇要增设2所初中,农村增建初中校舍1

43、.2万平方米。规范化学校比率达到100%o县城普及学前二年教育,农村六凋岁儿童入园(班)率达95%以上。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办好普通高中教育,呼兰一中达到省重点水平,呼兰三中达到国家千所示范性高中永平。改革办学模式,积极引进职教因素,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步伐。;职业技术教育。努力办好职教中心,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科技示范、技术推广、生产经营、信息服务的综合性、多功能基地。要兴办多种形式、多种规模的职业技术学校,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到2000年,中等联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高中阶段在校生的60%。成人教育。要高标准扫除文盲。努力办好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44、抓好扫盲和各类实用技术培训I,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职工教育要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适应性、规范性培训,使职工培训率达到50%以上。(3)文化体育事业坚持文艺的“二为”灰向,贯彻“双百”.方钵。深化文艺体制改草,创作文艺精品,大力培养艺术人木。坚拣送戏。送我、送电影下多,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提高有线电视普及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文明、向上、健康的精神食粮。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九五”期间,把县文化馆建成文化活动中心;把电影院改造成甲级电影院;建一座妇女儿童活动宋心;进一步完善积提高农林文化站(室)建谈标准: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认喜贯彻体育法,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话划,发展竞技体育,抓好体育场

45、馆建设,“九五”期间,据呼兰体育场建设成标准化体育场。创建全国体育先进县。2、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1)居民收入和消费水乎积极组织好消费品生产,改善消费结构。食品向营养型、便餐型转变;副食品消费量明显增加:成衣量和衣着质量大幅度提高;儿童、老年人用品不断发展;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主要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到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多交通、邮电、通信便利程度明显提高,进一步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和社会救济工作,积极发展老年人、残疾人社区服务等各项社会福利喜业。(2)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要以农村为重点,加强乡(镇)、村讨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全面

46、推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计划生育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增强于部、群众的人口意识,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和优生优育,搞好“三优”(优生、优育、优教)工作,创建合格村60%,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3)劳动就业和劳动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维护劳动力市场和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广开城乡就业门路,增加劳动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城镇集体经济和其它各种经济成分在扩大劳动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安排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加强劳动保护,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体

47、系,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发展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努力完善检验和监测手段。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要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逐步做到对各类企业和劳动者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剂使用基金。、(4)卫生保健事业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健全预防保健机构,加强妇幼保健、卫生检疫、卫生监督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重大疾病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强化对现有卫生机构的宏观管理,提高综合服务效益,形成布局合理、职能完善、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卫生体系。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条件,逐步减少出乡、出县病人。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提倡高尚的医德医风。到2000年,医院病床总数达到1,120张,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750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计划指标以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得到控制,达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