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腊八粥》说课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76754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腊八粥》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腊八粥》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腊八粥》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腊八粥》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腊八粥》说课稿.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腊八粥说课稿一、说教材腊八粥是部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时间的驿站,民俗的舞台: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是沈从文先生的一篇美文,目的是引领我们走近“民俗”,感受“民俗”。本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二、说学情。六年

2、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本篇课堂教学的开展。在教学本文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法,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感悟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三、说教学目标。1 .会写本课生字,会读会写相关的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3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四、说重点难点:(一)说重点: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

3、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二)说难点:通过细节描写,品析八儿的心理变化。找出细腻描写八宝粥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五、说教法学法:本文的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了八儿的天真和童趣。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采用情境导入法、分角色朗读法、品析句子法、交流探究法等。六、说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展示法:激情导入,引起视觉作用。1 .点击课件,伴着轻松明快的音乐,眼前出现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2 .教师配以深情的旁白: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

4、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或赘美,或怀念,或憧憬佳节的团聚以及这自然的馈赠,粘粘的腊八粥包裹着的却是中国人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二)听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三)朗读感悟法:精读赏析,激发灵性。1 .作者写吃腊八粥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种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2 .作者在文章开篇是如何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的?(四)分角色朗读,深入感悟课文,理解重点句式。分角色读213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五)续读赏析,体验感悟。师生合作探究分析第二部分吃腊八粥的场面。(六)作业设计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七、说板书设计煮盼迫不及待八儿腊八粥卜想苦苦等待幼小活泼天真可爱狡黠I沈从文猜美妙猜想嘴馋聪明机灵懂事体贴弘扬民俗文化传承文明家风【吃心满意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