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砼路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87941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砼路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沥青砼路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沥青砼路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沥青砼路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沥青砼路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砼路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沥青磴路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松散1、现象:面层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丧失或基本丧失,路表面可观察到成片悬浮的集料或小块混合料,面层的部分区域明显不成整体。干燥季节,在行车作用下可见轮后粉尘飞扬。2、原因分析:沥青混凝土中的沥青针人度偏小,粘结性能不良;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偏少;矿料潮湿或不洁净,与沥青粘结不牢;拌和时温度偏高,沥青焦枯;沥青老化或与酸性石料间的粘附性能不良,造成路面松散。3、预防措施:路面出现脱皮等轻微病害时,应及时修补。4、治理方法:将松散的面层清除,重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如涉及基层,则应先对基层进行处理。二.与收水井、检查并衔接不顺1、现象:收水井、检查井盖框标高比路面高或低,汽车通

2、过时有跳车或抖动现象,行车不舒适,路面容易损坏。2、原因分析:施工放样不仔细,收水井、检查井盖框标高偏高或偏低,与路面衔接木齐平。收水井、检查并基础下沉。收水井、检查井周边回填土及路面压实不足,交通开放后,逐渐沉陷。井壁及管道接口渗水,使路基软化或淘空,加速下沉。3、预防措施:施工前,必须按设计图纸做好放样工作,标高要准确,收水井、检查并中所在位置的标高与道路纵向标高、横坡相协调,避免出现高差。4、治理方法:当收水井、检查并高出路面时,可吊移盖框,降低井壁至合适标高后,再放上盖框,并处理好周边缝隙。三、施工接缝明显1、现象:接缝歪斜不顺直;前后摊铺幅色差大、外观差;接缝不平整有高差,行车不舒适

3、。2、原因分析:在后铺筑沥青层时,未将前施工压实好的路幅边缘切除,或切线不顺直。前后施工的路幅材料有差别,如石料色泽深浅不一或级配不一致。后施工路幅的松铺系数本掌握好,偏大或偏小。接缝处碾压不密实。3、防治措施:纵横向接缝须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在碾压纵向接缝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o接缝须得到充分压实,达到紧密、平顺要求。四、压实度不足1、现象:压实未达到规范要求。在压实度不足的面层上,用手指甲或细木条对路表面的粒料进行拨挑时,粒料有松动或被挑起的现象发生。2、原因分析:碾压速度本掌握好,碾压方法有误。沥青混合料

4、拌和温度过高,有焦枯现象,沥青丧失粘结力,虽经反复碾压,但面层整体性不好,仍呈半松散状态。3、预防措施:在碾压时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行进速度须慢而均匀。碾压速度应符合表3.2-2的规定。碾压时驱动轮面向摊铺机方向前进,驱动轮在前,从动轮在后。沥青混合料拌制时集料烘干温度要控制在160C-180C之间,温度过高会使沥青出现焦相,丧失粘结力,影响沥青混合料压实性和整体性。沥青混合料运到工地后应及时摊铺,及时碾压,碾压温度过低会使沥青的粘度提高,不易压实。应尽量避免气温低于IDC或雨季施To4、治理方法:压实度不足的面层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病害,一般应予铳削后重新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