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3项:麦田减量施药控草技术.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88269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3项:麦田减量施药控草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3项:麦田减量施药控草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3项:麦田减量施药控草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3项:麦田减量施药控草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3项:麦田减量施药控草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安徽农业主推技术第13项:麦田减量施药控草技术.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3项:麦田减量施药控草技术推荐单位: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本技术围绕我省麦田杂草种类多、发生危害趋重、抗药性水平上升及除草剂过量使用等问题,系统开展种类普查、发生分区、抗性监测和治理对策等技术研究,首次系统地对麦田优势杂草分布危害、抗药性水平进行评估,建立了发生危害监测、抗性监测和除草剂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制定以减轻药害和降低除草剂选择压力为核心的精准化除防治策略,集成麦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技术内容具有很强的新颖性,技术研究过程系统深入,技术研究推广具有范围广、实用性等特点。(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2021-2023年集成技术在凤台、天长、无为、怀远等地建立示

2、范点,通过以点带面,采取边试验示范、边完善技术、边推广应用的模式,累计举办麦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培训班120多期,累计培训基层植保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L3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9万份,累计推广1500万亩,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三)提质增效情况。2021年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李香菊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董立尧教授、全国农技中心张帅研究员等国内知名杂草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我省麦田杂草减量施药控草技术示范区进行验收,对示范区取得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给予了充分肯定。20212023年,本技术累计推广1500万亩,经测算提质增效成效显著。一是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区较农民自防区亩增收27.551.6元。二

3、是社会效益重大。技术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我省麦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水平、促进农药减量增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在小麦主产区建立示范区、召开会议、现场考察、开展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实地指导等措施,实现了麦田杂草精准施策综合防治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三是生态效益突出。技术明确了我省麦区优势杂草的种类、分布、抗药性水平和抗性机理,推动了麦田杂草精准化除关键技术的广泛应用,示范区除草剂减量15%-20%,杂草危害平均损失率低于5%,推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二、技术要点(一)精选种子。通过对麦种调入和调出检疫,检查其中是否夹带杂草种子,特别是毒麦、节节麦、野燕麦等。(二)物理防控措施

4、。小麦播种前通过翻耕或旋耕整地灭除田间已经出苗的杂草,清洁和过滤灌溉水源,阻止田外杂草种子的输入。(三)农业防控措施。通过清洁田园、合理密植、施用腐熟土杂粪肥,以及实行麦一油、麦一菜轮作倒茬等措施,有效减轻水旱轮作区伴生杂草的危害。提高整地质量、合理运筹施肥、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治等,促使小麦苗全、苗壮、苗匀,提高小麦对杂草的竞争力。适当增加小麦播种密度,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提早封行,提高小麦对杂草的竞争优势。(四)生态防控措施。采取玉米秸秆覆盖、稻草覆盖等措施,发挥生态控草作用,有效降低杂草出苗数。(五)化学防控措施。在科学开展杂草发生情况监测、杂草抗药性监测的基础上,明确麦田杂草发生种类和发生程

5、度,以及抗药性水平。科学安全用药控制麦田杂草。1 .精准选择防治策略。根据小麦栽培模式、杂草群落组成、抗药性水平、防治阈值,因地制宜选择以减轻药害和降低除草剂选择压力为核心的精准化除防治策略,沿淮及其以南水旱轮作麦田,杂草基数较大,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策略;在淮北地区土壤墙情较好或者上茬杂草发生严重的旱旱轮作麦田,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补”策略;在淮北地区土壤埔情较差地区或者上茬杂草发生较轻的旱旱轮作麦田,杂草防控采用“一杀一补”策略。2 .精准选择施药适期。麦田杂草有两个出苗高峰,第一个高峰期在播种后1030天,第二个出草高峰期在翌年2月上旬到3月中旬。第一个出苗高峰杂草出苗率占8090%

6、。春季返青一拔节期浇水或降雨后施药,除草防治窗口期短、除草剂使用量大、容易出药害。将麦田杂草防治主窗口期提前到冬前,在土壤墙情好的水旱轮作区全面实施土壤封闭处理,苗后根据杂草群落组成选配和酌情喷施茎叶处理剂;旱旱轮作区根据当年堵情,抓紧冬前杂草敏感期施药,结合冬后返青期施药。3 .精准选择药剂组合。选用环叱氟草酮、双哇草酮、氯氟叱氧乙酸、双氟磺草胺、唳磺草胺等替代精嗯嗖禾草灵、苯磺隆等抗性发生较普遍的除草剂。注重不同作用机理除草剂轮换使用,减轻单一长期使用相同类别除草剂的选择压力,延缓抗药性发展。水旱轮作麦田,播后苗前,选用此氟酰草胺、二氯异嗯草酮、氟嘎草胺、异丙隆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或单选氟

7、嘎毗酰吠等药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小麦36叶期、杂草34叶期(冬前或早春),选用嗖琳草酯、族草酯、氟哇磺隆、唳磺草胺、环叱氟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日本看麦娘、看麦娘,选用睫琳草酯、甲基二磺隆与异丙隆复配制剂防治菌草、硬草,选用氯氟此氧乙酸、灭草松、苯磺隆、氟氯此唳酯、双氟磺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除猪殃殃、牛繁缕等阔叶杂草,选用二氯异嗯草酮、唳磺草胺、毗氟酰草胺等药剂防治婆婆纳。旱旱轮作麦田,在小麦35叶期(冬前),选用甲基二磺隆、异丙隆防治节节麦,选用唳磺草胺、氟哇磺隆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雀麦,选用哇琳草酯、焕草酯、三甲苯草酮、唆磺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野燕麦、多花黑麦草,选用双氟磺草胺、

8、2甲4氯钠、氯氟叱氧乙酸、哇草酮、双嘎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除播娘蒿、养菜。翌年春季根据杂草发生情况,补施2,4滴异辛酯、氯氟此氧乙酸、双氟磺草胺、嘎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上茬杂草重发田块,需要做好土壤封闭处理。播后苗前,选用毗氟酰草胺、二氯异嗯草酮、氟喂草胺、异丙隆、碉毗草哇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4 .精准提升施药技术。采取二次稀释法配药;喷雾药液兑水量足,不重喷,不漏喷;封闭除草整地要“细、透、平、实“,施药时要求土壤墙情好,避免露籽施药,防止秸秆还田导致药草不能充分接触。优化用药条件、添加助剂、改善喷雾机械的性能,提高喷药质量等。三、适宜区域小麦产区。四、注意事项(一)坚持综合防控。充分发挥轮作休耕、深耕除草、覆盖除草等农业、物理及生态措施的作用,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二)坚持治早治小。优先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杂草幼苗期适时实施茎叶喷雾处理,提高杂草防治效果。(三)坚持减量增效。坚持对靶选药、适时适量施药,严防违规用药,避免乱用药。五、技术依托单位(一)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