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案第12课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94831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案第12课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案第12课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案第12课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案第12课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案第12课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案第12课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案第12课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二)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慢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2)熟悉鼻出血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3)了解上述疾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护理目标(4)能够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对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素质目标:(1)具备心中有爱、知识扎实、本领过硬的基本素质(2)敢于担当,勇于探索,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奋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足部疾病患者的护理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对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

2、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了解鼻部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学生】完成课前任务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互动导入【教师】提出问题:(1)常见的鼻部疾病有哪些?(2)鼻部疾病的病因有哪些?【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传授新知【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护理鼻部疾病患者的相关知识第二节鼻部疾病患者的护理细菌、病毒感染,有害烟尘、气味刺激,鼻腔、鼻窦解剖异常,变应原等因素均可导致鼻部发生病理性改变,造成鼻部疾病。日常生活中,鼻也易受夕防损害,造成鼻骨骨折或鼻出

3、血等急症.此外,中耳通过咽鼓管与鼻腔相通,鼻部与咽部相通,因此耳部或咽喉部疾病可累及鼻部,鼻部疾病也可产生耳部或咽喉部并发症。一、慢性鼻炎患者的护理【教师】扫码播放“过敏性鼻炎”视频,帮助学生了解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指由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临床以鼻塞、分泌物增多、病程持续三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知识链接】【教师】讲述慢性鼻炎的分类慢性鼻炎在传统上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曲巴厚性鼻炎,但这种分类方法并没有强调致病因素在慢性鼻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因此,目前国际和国内广泛根据是否有变应性因素

4、将慢性鼻炎分为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其中,非变应性鼻炎又分为血管运动性鼻炎、妊娠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药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等。这种分类方法更加系统、完善,有利于对慢性鼻炎的进一步研究和治疗。【学生】聆听、思考、理解(一)变应性鼻炎1 .疾病概述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鼻腔黏膜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该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患者多具有特应性体质。变应原是诱发本病的直接原因,包括吸入性变应原(如尘土、花粉、动物皮屑等)、食入性变应原

5、(如牛奶、鱼、虾、某些口服药物等)及其他类变应原(如某些药物、化妆品等)变应性鼻炎属于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其发病有两个阶段:最初,变应原刺激机体,使其处于致敏阶段,产生IgE,IgE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随后,当变应原再次进入鼻腔时,变应原与肥大细颗口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结合,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使其释放多种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可刺激身黏膜细胞和血管等,导致鼻黏膜发生明显的组织反应,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2 .护理评估(1)健康史。询问患者疾病发作的症状、诱因及发病的季节等;询问患者有无家族史及个人过敏史,评估其是否为特应性体质。(2)身体状况。变应性鼻炎患者可有

6、以下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星痒。有时可伴外耳道、软腭及咽部发痒,当合并变应性结膜炎时可有眼痒和结膜充血。喷嚏。呈阵发性发作,几个到数十个不等,多在晨起或夜晚发作,或接触变应原后立即发作.鼻涕。呈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间歇性或持续性,可呈单侧、双侧或两侧交替性出现,轻重程度不一。嗅觉障碍。部分患者表现为嗅觉减退。(3)辅助检查。前鼻镜、鼻内镜检查:鼻黏膜苍白、水肿,也可表现为充血或浅蓝色,下鼻甲更为明显;鼻腔内可见水样分泌物。变应原检测:如变应原皮肤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身激发试验,可协助诊断。其他:包括鼻分泌物涂片、鼻灌洗液中特异性IgE测定等。易灌洗液中特异性IgE测定对变应性

7、鼻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4)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因阵发性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因治疗过程长,病情反复发作,患者可能会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年龄、性格特点、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并与患者及时沟通以进一步评估患者对本病的认知程度、治疗期待及心理状态。3 .常见护理诊断/1句题(I)舒适度受损:县痒、县塞、流涕及阵发性喷嚏与鼻黏膜变态反应有关。(2)感知改变:嗅觉减退与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有关。(3)焦虑与县部不适症状及担心治疗效果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变应性鼻炎的防治知识。4 .护理目标(1)患者的县部不适症状得到

8、缓解,嗅觉增强或恢复。(2)患者焦虑程度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3)患者了解变应性鼻炎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5 .护理措施【教师】扫码播放“鼻用喷雾剂的正确使用方法“视频,帮助学生了解鼻用喷雾剂的使用方法(1)减轻鼻部不适,改善嗅觉障碍。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鼻腔冲洗方法,以解氐鼻黏膜局部变应原浓度,缓解不适症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具用糖皮质激素,避免出现易出血、鼻中隔穿孔等副作用;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组胺药物,以缓解鼻痒、喷嚏和鼻分泌亢进,但注意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等)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对从事精密机械操作者和司乘人员应慎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无中枢抑制作用,但部分药物(如特非那定等)

9、存在引起心脏并发症等风险,应注意使用剂量;遵医嘱给予患者肥大细胞稳定剂(适用于轻症患者或预防用药);遵医嘱给予患者抗胆碱能药物,以减少鼻腔分泌物;指导患者使用鼻用减充血剂,注意疗程不能超过7天;对于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白三烯药物。对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患者,建立治疗档案,详细记录治疗过程及治疗时间间隔,并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过程和操作,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其坚持配合治疗.对于药物和(或)免疫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行手术治疗。术前、术后按易科手术护理常规对患者进行护理。【知识链接】【教师】讲述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1)右手持药喷左侧鼻腔,左手持药喷右侧鼻腔,喷雾器喷头

10、朝向鼻腔外侧(即外眦方向),避免两侧喷药都对着鼻中隔部位,以防长期用药导致鼻中隔损伤。(2)喷完后尽量将头后仰,鼻孔朝天,并用鼻尽力吸气,以使药液向后较均匀地分布在鼻腔黏膜上,充分发挥药效。星用糖皮质激素虽是鼻腔和鼻窦炎症的理想局部用药,但也有鼻部干燥、鼻出血,甚至因使用不当导致国中隔穿孔等不良反应。因此,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十分重要。【学生】聆听、思考、理解(2)减轻焦虑。及时与患者沟通治疗进展,耐心解释与疾病相关的问题,以消除患者顾虑,缓解患者的焦虑、烦躁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3)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掌握滴身剂、喷鼻剂的使用方法,正确掌握褐身方法,以防鼻腔分泌

11、物进入中耳或鼻窦,引起其他疾病。嘱患者避免接触变应原和过敏环境,在花粉或柳絮等播散的季节,尽量佩戴口罩外出,注意个人防护;改善工作及生活环境,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外清洁干燥;室内打扫、清洁时佩戴口罩,常晒洗衣褥,不饲养宠物及花草。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合理膳食,规律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暖,以防上呼吸道感染。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鼓励患者坚持规范用药,并向其介绍规范用药的意义,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访,及时了解疾病治疗进展和治疗效果。可建立患者档案,采用电话、网络等方式对患者随访调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和用药情况,以减少患者往来医院的次数,并增

12、加随访成功率。【知识链接】【教师】讲述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针对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对因治疗,即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的方式给予患者变应原提取物,并逐步增加剂量,使机体对变应原逐渐产生免疫耐受,当患者再次接触相应变应原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该疗法分为剂量累加和剂量维持两个阶段,总疗程在3年左右。经研究证实,该疗法对变应性鼻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都较好,并且有可能改变疾病的进程,预防其发展为哮喘,同时还可以减少新的致敏物质的出现。【学生】聆听、思考、理解6 .护理评价(1)患者在近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鼻痒、鼻塞、流涕及阵发性喷嚏等症状减轻或消失;嗅觉增强或恢复正

13、常;焦虑程度减轻。(2)患者在远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了解变应性鼻炎的防治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防护,避免接触变应原。【课堂互动】【教师】随机挑选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临床常用0.5%1%麻黄碱作为鼻用减充血剂,可以一直使用吗?【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临床常用0.5%I%麻黄碱作为鼻用减充血剂,通常,成人使用浓度为1%,儿童使用浓度为0.5%。需注意,该药疗程不能超过7天,以防发生药物性鼻炎。【案例分析】【教师】讲述病例,并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每到柳絮飘飞季节,刘同学一定会鼻涕不断、喷嚏不停,而且嗅觉也大受影响,就连最喜欢的炸鸡也闻不到香味,这使刘同学心力交瘁,严重影响

14、了学习和生活。刘同学对此感到十分苦恼。请思考:I.刘同学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2.作为护理人员,你该如何对刘同学开展健康教育?【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二)非变应性鼻炎1 .疾病概述非I型变态反应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称为非变应性鼻炎,该病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体外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包括血清和鼻分泌物特异性IgE检测)为阴性。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可将非变应性鼻炎分为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感染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本节主要介绍血管运动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是非特异性刺激诱导的一种以神经递质介导为主的鼻黏膜神经源性疾病,又称血管舒缩

15、性鼻炎。该病主要由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研究发现,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神经肽诱导神经源性炎症反应也可能是其病因之一,神经肽可通过一系列反应诱导组胺释放,继而引发严重的过敏样反应。此外,一些物理性(如温度、光照)、化学性(如刺激性气味)和精神性(如情绪)等因素也可导致非免疫性组胺释放,导致过敏样反应。2 .护理评估(1)健康史。询问患者发病的时间、症状、治疗过程及诱发因素(如温度改变、接触刺激性气味、情绪变化等);询问患者近期有无鼻部或鼻咽部急性炎症病史,有无鼻部结构异常,有无全身慢性疾病病史;了解患者的生活、工作环境及卫生习惯。(2)身体状况。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可有以下临床表现,护理人员

16、应注意评估: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可同时出现,也可以其中某种症状为主,常年发病。(3)辅助检查。前鼻镜或县内镜下可见鼻黏膜(特别是下鼻甲黏膜)水肿、充血,鼻腔可见水样或黏稠样分泌物潴留;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体外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为阴性;鼻腔分泌物及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不升高。【知识链接】【教师】讲述血管运动性鼻炎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血菅运动性鼻炎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临床主要依靠排除法诊断。护理人员需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发病的时间、症状,了解患者的情绪及所处的环境,同时还需要考虑内分泌、药物及鼻腔结构的影响,以排除药物性鼻炎、结构性鼻炎等。【学生】聆听、思考、理

17、解(4)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因常年发病可能会丧失治疗信心;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进而可能使其产生沮丧、焦虑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评估其对本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3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舒适度受损: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与鼻黏膜充血、水肿及鼻腔分泌物增加有关。(2)焦虑与常年发病、鼻部不适有关。(3)知识缺乏:缺乏血管运动性鼻炎的防治知识.4 .护理目标(1)患者的鼻部不适症状得到缓解。(2)患者的焦虑程度减轻,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3)患者了解血管运动性鼻炎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5 .护理措施(1)减轻易部不适。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鼻腔生理盐

18、水冲洗;遵医嘱给予患者鼻用糖皮质激素、用减充血剂、抗组胺药物、鼻内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可联合用药或以某种药物为主;对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者可行手术治疗,参照易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知识链接】【教师】讲述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手术疗法手术治疗可解除鼻塞,缓解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为解除鼻塞,可行下鼻甲成形术以缩小下鼻甲体积改善鼻腔通气。为缓解流涕、打喷嚏症状,可行鼻腔副交感神经切断术(常见翼管神经切除术),其机制是通过切除鼻部副交感神经使鼻黏膜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同时使腺体分泌减少。【学生】聆听、思考、理解(2)减轻焦虑。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治疗、发展与转归,及时与其沟通病情,嘱患

19、者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3)健康教育。嘱患者避免接触刺激性气味,寒冷季节注意添衣保暖,尽量避免接触刺激性因素。指导患者正确掌握滴鼻、喷鼻药物的使用方法及鼻腔冲洗方法;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以防鼻用减充血剂滥用引起不良反应。嘱患者合理膳食、加强运动、规律作息、劳逸结合,以增强自身体质。嘱患者积极治疗鼻部疾病,预防和控制全身慢性疾病。6 .护理评价(1)患者在近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缓解或消失;焦虑程度减轻。(2)患者在远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了解血管运动性鼻炎的防治知识。二、急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教师】扫码播放窦炎

20、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视频,帮助学生了解M塞炎的相关知识急性鼻奚炎是鼻黏膜的急性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病程在12周之内,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严重者可累及骨质和周围组织、器官,引起严重并发症。本病致病菌多见化脓性球菌,如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杆菌,如流感杆菌等;厌氧菌感染也较为常见。临床上常表现为混合感染。本病致病因素有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两类:(1)全身因素。全身抵抗力下降、生活与工作环境不洁等是本病常见诱因。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等,均可诱发本病。(2)局部因素。鼻腔疾病:如急性或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腔异物和肿瘤等,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从而导致鼻奏炎发生。

21、邻近器官的感染:如扁桃体炎可伴发鼻炎和鼻腔炎症,进而导致鼻窦炎;牙根尖周畸、拔牙等引起牙源性上颌荽炎。鼻窦外伤或异物:直接将致病菌带入鼻窦引发感染。其他因素:如鼻腔内填塞物留置时间过久导致继发感染,或妨碍窦口引流通气导致鼻窦炎;飞机迅速下降导致实腔负压,鼻腔内物质被吸入鼻窦,引起非阻塞性航空性鼻窦炎。(二)护理评估1 .健康史询问患者发病的起因、经过及症状,了解患者有无引起急性鼻篓炎的局部或全身因素。2 .身体状况急性鼻壅炎患者可有以下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1)鼻塞,多为患侧持续性鼻塞,可为单侧或双侧。(2)脓涕,表现为鼻腔内有大量脓性或黏脓性鼻涕,可混有少许血丝,难以捐尽.牙源性上

22、颌窦炎脓涕多伴有恶臭(厌氧菌或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O若脓涕流至咽喉部,可引起咽痒、恶心、咳嗽和咳痰。(3)头痛或局部疼痛,为最常见症状,一般前组易奏(上颌窦、额羹、前组筛窦)炎引发的疼痛多在额部和面颊部,后组鼻窦(后组筛奏、蝶窦)炎引发的疼痛多位于颅底或枕部。各鼻炎炎症引起的头痛多有特定的部位和明显的时间规律:急性上颌窦炎,疼痛常位于面颊部,为同侧面颊痛或上颌磨牙痛,晨起轻,午后重;急性额窦炎,表现为前额部周期性真空性疼痛,晨起即感头痛,逐渐加重,午后开始减轻或消失,次日重复出现;急性蝶窦炎,表现为颅底或眼球深处钝痛,可放射至头顶和耳后,也可引起枕部痛,早晨轻,午后重;急性筛窦炎,一般疼痛较轻

23、,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放射至头顶,无明显时间节律。前组筛窦炎引起的头痛多与急性额窦炎相似,后组筛窦炎引起的头痛多与急性蝶燮炎相似。(4)嗅觉障碍,多为因其塞导致的传导性嗅觉减退,鼻塞好转后可恢复正常。少数患者表现为感觉性嗅觉减退,鼻塞好转后常遗留永久性嗅觉减退。(5)其他症状,如畏寒、发热、食欲减退、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儿童和体弱老年人可并发消化道和下呼吸道症状。3 .辅助检查(1)前鼻镜检直,可见鼻黏膜充血、肿胀,以中鼻甲和中鼻道明显,鼻腔内可见大量黏脓性或脓性分泌物。(2)鼻内镜检有,可发现鼻道、嗅裂、羹口及附近黏膜病理改变,包括分泌物来源、性质,窦口形态,黏膜病变情况,鼻腔内有无新生

24、物等。(3)影像学检有。M三CT是诊断鼻窦炎首选影像学检查,可清楚显示病变累及范围、有无骨质破坏等。MRI可较好显示软组织病变,辅助鉴别肿瘤性病变。4 .心理-社会状况患者由于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减退及全身症状,易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进而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交流,并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以正确评估患者对本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I)舒适度受损:鼻塞、流涕与鼻黏膜肿胀、分泌亢进、分泌物蓄积总县道有关。(2)感知觉受损:嗅觉减退与鼻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加有关。(3)疼痛:头痛或局部疼痛与分泌物、细菌毒素、黏膜肿胀刺激和

25、压迫神经末梢有关。(4)体温过高与炎症引发全身反应有关。(5)潜在并发症:急性喉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6)焦虑与舒适度受损、感知觉受损有关。(7)知识缺乏:缺乏急性鼻窦炎的防治知识.(四)护理目标(1)患者的鼻塞、流涕、头痛或局部疼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嗅觉恢复正常。(2)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发生并发症后得到及时治揖Q护理。(3)患者的焦虑程度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4)患者了解急性鼻窦炎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五)护理措施1 .减轻鼻部及全身不适(1)对于发热患者,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嘱其卧床休息,多饮水,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营养丰富;及时为

26、其增减衣被,尽量保持室内温度恒定;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进行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患者解热镇痛药物。(2)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鼻腔冲洗,每天12次,以清除鼻腔分泌物,改善鼻黏膜微环境。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屏内用减充血剂和鼻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黏膜肿胀,改善奏口引流,缓解炎症。(3)给予患者局部热敷、红外线照射等治疗,以减轻炎症刺激,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治疗。(4)对于上颌窦炎患者,在其全身症状消退和局部炎症得到控制后,可协助医生为其行上颌葵穿刺冲洗,每周1次。【教师】扫码播放“上颌塞穿刺术”视频,帮助学生了解上颌塞穿刺术2 .观察病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以及时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发生或疾病

27、转为慢性。密切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若出现高热,头痛加剧,面颌部、咽喉部、耳部肿痛,眼球运动受限等症状,及时告知医生,以防急性喉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发生。3 .减轻焦虑向患者耐心解释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以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4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正确滴鼻、揭鼻、冲洗鼻腔。(2)嘱患者积极治疗局部和全身病因,及早规范治疗急性鼻窦炎,以防并发症发生或发展为慢性鼻姿炎。(3)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劳逸结合,以增强体质;常开窗通风,以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六)护理评价(1)患者在近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鼻塞、流涕、头痛或

28、局部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嗅觉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或发生并发症后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焦虑程度减轻。(2)患者在远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了解急性鼻窦炎的防治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运动、卫生习惯。【案例分析】【教师】讲述病例,并组织学生讨论问Sg小刘,男,30岁,昨日淋雨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并未进行治疗。今天早上起床后稍感头痛、鼻塞、流脓涕,到中午头痛加重,并出现发热症状,体温38,前来医院就诊。请思考:1 .根据小刘的症状,你认为小刘可能患了什么疾病?2 .如果小刘最终确诊为此病,作为护理人员,你将怎样对其开展护理工作?【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学

29、生的回答三、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慢性鼻篓炎是发生于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超过12周,多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常合并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下呼吸道疾病,临床上分为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其发病主要与解剖结构、遗传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如鼻腔、鼻窦部解剖结构异常,鼻纤毛运动障碍,变态反应,免疫缺陷,细菌、病毒、真菌感染,胃食管反流,牙源性疾病,医源性因素及遗传学因素等。(二)护理评估1 .健康史询问患者起病经过及治疗过程;询问患者有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史,有无牙源性上颌案炎病史,有无急性鼻窦炎、急性鼻炎治

30、疗不当史;评估患者是否为特应性体质;了解患者有无慢性鼻窦炎家族史。2 .身体状况慢性鼻菱炎患者可有以下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1)鼻塞,是本病主要症状之一,常因鼻窦和鼻腔黏膜增厚、鼻甲反应性肿胀、鼻内分泌物较多或稠厚所致.(2)流涕,常为黏性或黏脓性,涕多。牙源性上颌案炎常伴恶臭。(3)头面部胀痛、压迫感,一般较轻。头痛多有时间性或固定位置,可用于定位患侧。经鼻内减充血剂、蒸汽吸入等治疗后,头痛可减轻。(4)嗅觉功能障碍,多数为暂时性,也可能发展为永久性。(5)其他症状,如咳嗽、乏力、易倦、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时有时无,轻重不一。3 .辅助检查(1)前鼻镜、鼻内镜检查。镜

31、下可见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鼻黏膜充血、水肿。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患者镜下可见来源于双侧中鼻甲、中鼻道黏膜的鼻息肉。嗅裂区域的鼻中隔黏膜以及上鼻道和后筛黏膜也可能出现鼻息肉。(2)口腔和咽部检查。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可见牙齿病变,后组鼻窦炎患者咽后壁可见脓液或干痂附着。(3)影像学检查。鼻窦CT扫描可显示斐口鼻道复合体和(或)鼻斐黏膜炎性病变,MRI对不同类型慢性鼻窦炎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4)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外周血检杳、鼻腔分泌物检直和病理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直,可细化本病的免疫病理学诊断分型。此外,外周血和病理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目前在临床具有可操作性,

32、且对预后判断有较明确的意义。(5)上颌塞穿刺冲洗术。当疑有上颌窦炎时可做此项检查。4 .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因鼻塞、流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可能会产生焦虑情绪;因症状反复出现、治疗过程长,可能会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年龄、性格特点、职业等,积极与患者沟通,以正确评估患者对本病的认知程度、治疗期望和心理状态。(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舒适度受损:鼻塞、流涕、头痛等与鼻窦和鼻腔黏膜病变、黏液分泌亢进及窦口阻塞有关。(2)感知觉受损:嗅功能障碍与鼻妻和鼻腔黏膜病变、黏液分泌亢进有关。(3)潜在并发症:眶蜂窝织炎、球后视神经炎等,以及术后感染、出血

33、、脑脊液鼻漏、眼部并发症等。(4)焦虑与担心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疾病预后有关。(5)知识缺乏:缺乏慢性鼻窦炎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四)护理目标(I)患者鼻塞、流涕、头痛等不适症状得到缓解,嗅功能恢复正常。(2)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得至圾时治疗与护理。(3)患者的焦虑程度减轻,能正确认识手术治疗,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4)患者了解慢性鼻葵炎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五)护理措施1 .减轻不适,改善嗅觉障碍(1)局部护理。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鼻腔冲洗,每天12次。(2)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治疗,并指导或协助患者正确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及滴鼻剂,指导

34、患者正确用药,以防减充血剂滥用。(3)手术护理。对经规范药物治疗无效、具有明显解剖学异常或发生J顿内、眶内并发症的患者,可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前、术后按易科手术护理常规对患者进行护理。【教师】扫码播放“昴窦炎手术宣教”视频,加深学生对M窦炎手术的认知2 .减轻焦虑及时与患者沟通治疗进展,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疾病及手术相关问题,以消除患者疑虑,减轻其焦虑、紧张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3 .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鼻腔分泌物情况。对手术患者,监测其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其有无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眼球外突或运动障碍等情况,若出现以上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4 .

35、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鼻腔冲洗及鼻部用药方法。(2)嘱术后鼻腔填塞患者多次少量饮水,以避免用口呼吸导致口腔干燥。(3)嘱患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并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漱口液,掌握正确的口腔含漱方法。(4)嘱患者改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保持室内清洁,常开窗通风,戒烟忌酒,避免接触变应原等,尽可能消除诱发因素或易感因素。(5)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以增强体质。(6)嘱患者定期复查,术后坚持用药,定期行鼻内镜检查及术腔清理;保持良好心态,正确对待疾病治疗的长期性并坚持治疗.(六)护理评价(1)患者在近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鼻塞

36、、流涕、头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嗅功能恢复正常;无潜在并发症发生,或发生后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焦虑情绪减轻或消失。(2)患者在远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了解慢性鼻窦炎的防治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坚持治疗。四、鼻出血患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鼻腔、鼻窦疾病引起,也可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导致,以前者较为多见.本病病因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两类:(1)局部因素。外伤:如不当挖鼻、握鼻,鼻部骨折,鼻奏气压骤变,鼻腔、鼻窦手术及操作致使血管或黏膜损伤,导致鼻出血。鼻腔异物:多见于儿童。炎症:鼻腔、鼻窦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损伤鼻黏膜毛细血管,导致鼻出血。

37、肿瘤:鼻腔血管瘤等血管良性肿瘤,一般鼻出血较多;鼻及鼻咽部恶性肿瘤溃烂早期出血较少,呈反复出现,晚期因大血管遭到破坏可致大出血。其他:鼻中隔病变、萎缩性鼻炎、高温、气候干燥等也会导致易出血。(2)全身因素。凡可引起动脉压或静脉压升高、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张力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均可致鼻出血: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流感、出血热等,多由高热、鼻黏膜剧烈充血、肿胀或干燥导致鼻部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血管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多因动脉压升高导致鼻出血。血液病。凝血机制异常的疾病,如血友病等,血小板量或质异常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可引起双侧反复、持续性鼻出血,并常伴其他部位出血。其

38、他。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磷、汞等化学物质中毒,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或大量应用抗凝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肝、肾等慢性疾病,风湿热,内分泌失调等,均可导致鼻出血。(二)护理评估1 .健康史询问患者发病的起因、经过和治疗过程;了解患者有无导致鼻出血的局部和全身因素,有无家族史,有无接触风沙或气候干燥地区生活史。2 .身体状况鼻出血患者常有以下临床表现,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I)算出血多表现为单侧出血,也可为双侧出血,可呈反复间歇性或持续性。(2)出血量不等,较轻者仅涕中带血或倒吸血涕,严重者可达数百亳升以上,短时间大量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反复少量出血可致贫血。【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鼻

39、出血好发区”图片,井进彳捕解(3)儿童、青少年患者的鼻出血部位多在鼻中隔前下方利特尔动脉丛或克氏静脉丛,中老年患者多发生在鼻腔后段吴氏鼻-鼻咽静脉丛或鼻中隔后部动脉。3.辅助检查(1)前鼻镜、鼻内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了解鼻腔内血管、黏膜等的具体情况,并对止血方法的选择有一定指导作用。(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水平检查、全血细胞计数检查、血小板计数检直、凝血功能检直等,以了解患者全身情况,排杳血液系统疾病。(3)影像学检查。X线、CTxMRl可排直鼻腔、鼻窦肿瘤引起的出血。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CTA(CT血管造影)有助于协助诊断。4.心理-社会状况鼻出血多为突发情况,患者及其家属

40、常因出血量大或反复出血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患者家属因担心治疗效果而易出现焦躁和激动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关注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评估其心理状态,并了解其对本病的认知情况。(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舒适度受损:异物感、嗅觉减退等与鼻腔填塞有关。(2)潜在并发症:再次出血、失血性休克。(3)焦虑与鼻出血及担心治疗效果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鼻出血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四)护理目标(1)患者鼻出血减轻或停止。(2)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发生并发症后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3)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程度减轻。(4)患者了解县出血防治、护理的相关知识。(五)护理措施1 .一般护理(1)嘱患者尽

41、量将口腔内血液吐出,勿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呕吐。(2)鼓励患者多饮水,协助患者漱口或为其行口腔护理,以避免口唇干裂,预防口腔感染。(3)及时清除患者鼻腔及口腔内分泌物,清洁其面部血迹,并及时为其更换污染衣被。2 .减轻鼻出血【教师】扫码播放“鼻出血的正确处理”视频,帮助学生了解鼻出血的正确处理(1)嘱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对于出血量少、出血部位在鼻中隔前下部易出血区的患者,指导其正确使用指压止血法(嘱患者用手指捏紧两侧鼻翼,压迫】015min,同时冰敷前额和后颈)。对于出血较剧烈的患者,先将浸以血管收缩剂的棉片置入鼻腔,然后协助医生进行止血操作,常用的止血方法有烧灼法、填塞法、血管结扎法和血

42、管栓塞法。(2)鼻腔填塞患者护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填塞后会出现鼻部疼痛、咽干、耳痛、流泪等不适症状,并注意评估患者的耐受程度,当其不能耐受时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物;密切观察患者易腔、口咽渗血情况及鼻腔填塞物有无松动、脱落;嘱患者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以免填塞物脱落引起窒息;患者鼻腔填塞期间,每天为其用液状石蜡滴臭46次,以润滑鼻腔和填塞物,避免取出填塞物时再次发生出血和疼痛;对老年患者,需评估其心肺功能是否耐受,实施鼻腔填塞后需注意监测其血氧饱和度,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氧气吸入;鼻腔填塞物可在2448h后分次取出,抽出鼻腔填塞物后,嗯患者2h内宜卧床休息,道医嗯滴用0.5%1%麻

43、黄碱滴鼻剂,每天23次,每次12滴,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短期内避免用力樨鼻、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3 .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监测其生命体征,必要时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患者补液、输血等,以防失血性休克发生。4 .减轻焦虑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病情进展及治疗情况,实施操作前详细解释操作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5 .健康教育(1)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激动、紧张,以防鼻出血复发。(2)嘱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改掉用手或硬物掏鼻、拔鼻毛、用力携鼻等不良习惯。(3)幅患者加强体

44、育锻炼,增强体质;合理膳食,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4)嘱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引起鼻出血的潜在诱因。(5)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简易止血方法,如指压止血法,并告知其若在院外再次发生鼻出血,可先自行采取简易止血法,若出血量过多不能止住,则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六)护理评价(1)患者在近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具出血减轻或停止;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患者及其家属焦虑程度减轻。(2)患者在远期内是否达到以下护理目标:了解鼻出血的防治知识;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掌握应对少量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积极治疗原发病。【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教师】讲述病例,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Sg小刘,男,30岁,打篮球时被砸伤面部致鼻出血,遂前往医院治疗.课堂实践请思考:若你是值班护士,你将对小刘开展哪些护理措施?【学生】聆听、思考、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表讨论结果【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各组的发言课堂小结【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慢性鼻炎患者的护理急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鼻出血患者的护理【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I)复习所学知识,完成知识检测相关习题;(2)登录APP磔他学习平台查看相关知iR雌。【学生】完成课后任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