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小学)》教案第2课学生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素质(小学)》教案第2课学生观.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学生观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2)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3)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4)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目标:深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涵义,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涵义教学难点: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问答法、
2、讨论法、i并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互动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位小学老师,你会从哪些方面评价你的学生?【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传授新知【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学生观的相关内容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概述【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含哪些方面的发展?【学生】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人的全面发展蕴含着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从一般意义来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包括人的个性、能力、知识的协调
3、发展,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体现。从特殊意义来看,人的本质不是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是其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全面性决定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全面性,人的社会关系实现全面发展,人自然就会实现全面发展。(二)“全面发展”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而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为使受教育者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而实施的多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它由多种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点的教育组成,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师】提出问题:你在倡导学生“全面发展上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4、【学生】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即把学生置于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上,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充分尊重、理解、关心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中“学生”的内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发展中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从某种角度来讲,学生多是不成熟的,正在成长中的人。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句话中,发展具有以下三层含义。(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JI质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
5、规律。(其他内容详见教材)【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学生身心发展会存在不平衡性?【学生】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不平衡性是从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发展速度不同;个别差异性是从学生整体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不能一概而论。【教师】提出问题:吴老师经常通过和学生聊天来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再结合他们的学习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吴老师的做法说明他关注()。A.学生发展的可变性B.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C.学生发展的阶段性D.学生发展的不均衡性【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进行解析答案:B。解析:个别差异性表现为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吴老师分层教
6、学的行为是在充分了解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后做出的,体现了他关注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师】提出问题: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学生】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进行解析答案:解析:题干中,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上大学体现了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暂时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体现了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题干中没有表述能体现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JI质序性,故答案是
7、De【学生】聆听、思考、理解(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提出问题:军军的英语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这次考试及格了,军军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这次考得特别好,不是抄来的吧?”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A.学生的完整性B.学生的个体性C.学生的独立性D.学生的发展性【学生】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进行解析答案:*解析: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题干中,军军考试成绩提高了,老师不但没有鼓励、支持他,反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他,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还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教师】提出问题:特级教师
8、宁渴彬在教学中遵循三个允许”的原则:允许犯错,允许改错,允许提出不同意见。这样做的理由是()。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B.学生是独特的人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D.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进行解析答案:Ao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题干中,宁老师遵循三个允许的原则,说明他充分意识到学生是一直在发展的,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学生】聆听、思考、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大班的少宇聪明伶俐,他的妈妈帮他报了奥数班。可是学了几节课,少宇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老师告诉少宇的妈妈说:”一般的孩子到小学五六年级才开始学奥数,虽
9、然少宇很聪明,但过早学习奥数,不但难以达至U预期的效果,还会给孩子造成思想负担。”这说明老师能够关注到()。A.学生发展的差异性B.学生发展的互补性C.学生发展的顺序性D.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学生】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进行解析答案:D.解析:阶段性表现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阶段的学生所表现出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是不同的。老师充分考虑了学生本阶段的发展任务,并劝说家长不要急于完成下一阶段的任务,关注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学生】聆听、思考、理解2 .学生是独特的人独特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生与成人在观察、思考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每
10、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在兴趣、爱好、气质、性格、智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学生的独特性要求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因材施教,站在每个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便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人.(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是一个法律上的权责主体。【备考锦囊】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中,学生”的内涵是考试的重点,常在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中出现,该考点材料分析题答题要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学
11、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考生可利用两独一发展的口诀记忆这部分内容。“两独即学生是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一发展即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提出问题:王老师经常让同学们相互批改作文。大家都非常认真,不仅找出了作文中的错别字,还从语言表达、结构、思想、主题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王老师及时给予点评。王老师的做法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学生】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迸行解析答案:U解析: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王老师让学生相互批改作文的行为,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接受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
12、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学生】聆听、思考、理解(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基本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扫码播放视频“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基本要求”,并讲解新知1 .以人为本,让学生享受公正公平的教育教育公正是保障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关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2)公正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他们的受教育权。(3)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4)公正客观地处理学生的各类冲突。(具体内容详见教材)【教师】提出问题:吴老师在调整座位时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优先挑选喜欢的座位,吴老师的做法()eA.利于激励学生B.便于班级管理C.有失教育公平D.有违因材施教
13、【学生】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进行解析答案:U解析: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王老师让学生相互批改作文的行为,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接受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学生】聆听、思考、理解【教师】提出问题:靠胜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学生不能参选,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这种做法()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学生】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进行解析答
14、案:E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应让学生享受公正公平的教育。题干中,班主任的做法对于学困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没有给学困生与其他学生均等的机会,违背了教育公正的原则。【学生】聆听、思考、理解2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要注意以下几点:留意、观察和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设计最优的教育方案,并将其贯彻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提出问题:针对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蒋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后,将学生分为三个层
15、次,进行分层教学。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A.诲人不倦B.教学相长c.循循善诱D.因材施教【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并进行解析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诲人不倦”比喻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循循善诱”是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蒋老师进行分层教学的行为,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故答案是De【学生】聆听、思考、理解【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面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有老师认为朽木不可雕、无可救药,请你分析一下老师的行为存在哪些问题?【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每组派代表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课堂小结【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完成本章“知识训练”中与本课相关的习题【学生】完成课后任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