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设计意图.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95013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山界》设计意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老山界》设计意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老山界》设计意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山界》设计意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山界》设计意图.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山界设计意图老山界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里的一篇文章。本单元所选课文表现家国情怀,激发爱国情感,学习本单元课文要重视精读,把握文章的抒情方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老山界是陆定一的一篇散文,本文通过朴实的语言,叙写了红军战士成功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展现了工农红军在保家卫国时不畏困难,敢于斗争的坚强意志,传达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学习本课能够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正是体验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目标。我设计的学习目标中品味文中精彩语句,学习红军战士精神可以体现。其次,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是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于文本的理解

2、还存在困难问题。我选择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精读,合作探究上感悟文章的主题。新课标特别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2点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把握文章叙事线索,理清文章脉络。2.品味文中精彩语句,学习红军战士精神。根据以上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法)在以学定教的模式下,针对这篇课文,我将采用精读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在学法的指定上,我借鉴陶行知先生的理念,放手让学生感知语言材料,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接下来进入重点部分,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

3、本课分为以下环节:第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伊始,我将用多媒体播放老山界的视频,并设计以下导语:同学们,红军长征路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是红军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老山界一文,进一步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通过设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文本,激发其学习热情。第二,精读课文,赏析语句正所谓三分文章七分读,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基于此,我会请学生精读课文L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文中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画出红军翻山的路线图。从而使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整体的感知。此环节的设计是为

4、了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翻越老山界的难体现在何处?红军战士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挑战,。出示相关表格帮助梳理思路,引导学生分析出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等困难,红军战士以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面对j兆战。与此同时,我会让学生配乐朗读12-18段,引导学生从修辞、情感方面对重点句进行品读,我预测学生会回答:运用了夸张比喻手法,生动展现了山路的陡峭难行,侧面烘托出战士的英勇顽强。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第三,小组合作,领悟情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深入理解文章,我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并思考本文表达的情感,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推写红军艰难的处境,表现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此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研讨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第四,布置作业,现固练习我们都有旅游的经历,请你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运用时间变化,地点转移的叙事线索自拟题目,写一篇随笔。(不少于300字)以上设计,旨在将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以致用。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教育生涯中,我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