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体质分类.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997033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体质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学:体质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学:体质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学:体质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学:体质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体质分类.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学:体质分类古今医家对体质的分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内经曾提出过阴阳含量划分法、五行归属划分法、形态与机能特征分类法等,张介宾等采用藏象阴阳分类法,叶天士等以阴阳属性分类,章虚谷则以阴阳虚实分类。现代医家由于采取的分类方法、观察角度不同,对体质划分的类型、命名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有七分法、六分法、九分法、十二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等,每一分类下又常有不同划分方法。比较集中的是六分法、七分法与九分法,其划分的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一一气血津液及阴阳的盛衰变化。一般可将人群中的体质分成正常和病态两大类,后者又可再细分为七个小类。1 .病态体质(I)形壮亢奋质:形体较常人壮实,

2、机能亢奋,主要表现有活泼好动,敏捷有力,身热不畏寒,喜冷饮食,面部易生座疮,皮肤多油性,易脱发,性欲亢进,自制力较差。明赵献可所说的“太阳之人,虽冬月身不须棉,口常饮水,色欲无度,大便数日一行,苓连桅柏大黄芒硝,恬不知怪”(医贯),即属此类体质。多见于青壮年,一般情况下只是偏离常态,不应归入病态。但因代谢旺盛,消耗过多,有耗阴伤正之势,日久易演变为身热虚亢质。(2)身萎疲乏质:这类体质适与形壮亢奋质特性相反,其人形体偏虚弱,机能较低下,代谢率偏低,终日精神欠振奋,易疲乏无力,稍劳作即感到倦乏,不欲多言,不喜多动;面色萎黄无华或HT5,6白KG-*3光KHT5D白,毛发少光泽,平素既怕冷又怕热,

3、易感冒生病,病后多不发高热,却多半迁延难愈。清章虚谷所说的“凡阴阳俱弱之质,常多病,却不甚重,亦不能受大补大泻大寒大热之药。但宜和平之味,缓缓调之”(医门棒喝),即属此类体质。此类体质易转化成形寒迟呆等类体质。(3)身热虚亢质:形体偏清瘦,机能虚性亢奋,或一阵亢奋后难以持久,旋即转入低落状态,新陈代谢中分解尤见旺盛;手足心发烫,手汗多,时有阵阵升火,烘热而面色呈潮红,心烦,易急躁,多焦虑,情绪不宁,易失眠,冬天舒适而不耐暑热,平素多口干,欲饮凉水,时有便秘,尿色偏深。可由形壮亢奋质演进而来,亦可因热性病日久,变易体质所致。平素较易感受阳热病邪,患病后亦容易化热化燥。本类体质与瘦削燥红质比较接近

4、,最终常可发展成瘦削燥红质,而使体质更趋恶化。(4)形寒迟呆质:体型可胖可瘦,以肥胖而白者为多,机能低下,代谢明显偏弱,产热不足,四肢躯体不温,怕冷畏寒,手脚皮肤温度常年较正常人为低,喜欢夏日而不耐冬寒,行动和反应迟缓,甚至呆顿,心跳偏慢,面色或苍白或偏灰,舌唇可偏紫暗色,冷天尤其灰紫,大便多稀澹,不能受冷或饮食寒性之物,否则极易腹痛泄泻。明赵献可所说的“太阴之人,虽暑月不离复衣,食饮稍凉,便觉腹痛泄泻,参术姜桂,时不绝口,一有欲事,呻吟不已”(医贯),便属此类体质中的典型。此类体质之人易感受寒湿等阴邪,生病后也极易寒化湿化,适与身热虚亢质的特点相反,而与身萎疲乏质、形胖湿腻质和晦暗瘀滞质等较

5、为接近,常可相互转化。(5)形胖湿腻质:体型多见肥白胖嫩,机能常紊乱,代谢有障碍;肢体多困重,懒于动作,但能胜任一般劳作,反应亦呆顿,成年人可见大腹便便,脱腹痞满,口中甜粘,舌苔厚腻,不欲饮水,潮湿雨季尤其难受,易患水肿、泄泻、心痹、中风等病症。中青年妇女还常见月经不调、不孕、白带增多等。患病后易寒化湿化,易损伤阳气,与形寒迟呆质常可相互转化。(6)瘦削燥红质:体型十分瘦削,肤色偏苍老,呈暗褐色,皮肤干而粗糙,几无弹性;各生理机能有的偏低弱,有的虚性亢奋,分解代谢偏旺;口干口渴,却不欲饮水;唇舌暗红,少苔或无苔;体力差,虽欲动作却难以持久;大便艰难,数日一行,状如羊屎。这类体质者体内津液极度亏

6、耗,且以液亏阴伤为主。与身热虚亢质比较接近,但体质情况比后者更差。(7)晦暗瘀滞质:体型可正常,可偏瘦,但肥胖者少见;肤色晦暗、灰滞,或见眼眶薰黑,口舌唇色暗紫,手指末端粗大青紫;皮肤粗糙,甚有鳞状脱屑,或有丝丝红缕斑痕;机能明显紊乱,气血运行迟缓,或瘀滞;新陈代谢有障碍,常有疼痛之症,诸症入冬尤为明显。此类体质者患病后多迁延日久,很难痊愈,且易罹患肿瘤源之类病症。2 .正常体质正常体质是个相对概念,介乎形壮亢奋和身萎疲乏,以及形胖湿腻和瘦削燥红之间,且未见各种明显的病理征象者,即为正常体质。然而,体质存在着演变发展之势,正常与病态之间常常只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并无截然的界限,介乎正常与某种病态体质之间的情况十分普遍。况且任何分型都是带有模式性的,临床所见往往不是单一的类型,而有交错与夹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