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书随笔心得.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700075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悲惨世界读书随笔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悲惨世界读书随笔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悲惨世界读书随笔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悲惨世界读书随笔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悲惨世界读书随笔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悲惨世界读书随笔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悲惨世界读书随笔心得.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悲惨世界读书随笔心得 悲惨世界读书随笔心得1夜,没有星光,一片漆黑,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里,一个伟大的人逝去了。这个人就是冉阿让,他出生于法国的一个贫困家庭,为了自己的姐姐和侄子们偷了一块面包,而被关进监狱19年,他出来后又偷了主教的银餐具,却得到了主教的原谅,从此他受到感化而走上了一条正确的人生路。他的一生,传奇而又伟大。然而,我最敬佩的却是他和警官沙威之间的互相宽容。冉阿让放弃了报复沙威的机会,沙威也放弃了抓住冉阿让的机会。刚开始读这个片段,我并不理解:冉阿让为何要选择放弃呢?不断破坏他幸福生活的人不就是沙威吗?但是,冉阿让拥有着一种高贵品质那就是宽容。宽容让冉阿让选择了放弃。宽容,像一缕

2、阳光,洒进我们和沙威的心房,温暖着、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所以沙威同样选择了放弃。在生活中,我也曾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次,一个同学搬椅子时一不小心将我放在地上的保温杯敲得凹进去了一个角,我很生气,于是要求她赔我一个一模一样的杯子。回到家后,妈妈听说了这件事,对我说:“她是不是无意之举?如果是的话,只不过是一个杯子,你何必这样耿耿于怀呢?你已经长大了,要学会宽容。宽容是每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指路牌。”听了妈妈的话,我就原谅了她。看了悲惨世界,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意见宽容,是一个人的美德。悲惨世界读书随笔心得2悲惨世界是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作品,这篇*主要讲了:冉阿让是一个从小失去父母的贫穷孩子,二十多岁因

3、为偷面包被关进了监狱,因为中途逃跑让他整整在监狱里呆了19年。出狱后,他偷了留他住宿的教主大人的银器,可是警察抓捕他的时候教主大人却帮忙了他,教主大人的宽容震撼了他。他发誓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他开始不求回报的为贫民做好事、救出在水深火热中的芳汀女儿、救出了在战火中的马里于斯、还挽救了一向陷害他的沙威,可是他的生活依然简单、朴实甚至卑微,一向到死去。故事主人公冉阿让在我的印象里是最深的,在我看来他并不是反面教材而是正面教材,或许大家看来他只可是是个小偷,是个坏人,可是我却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一个道理知错就改。在生活中大家难免会犯错,当犯错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道歉、解释、无所谓可是在我看来不是这些而是改

4、正。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他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最终两人成了合作伙伴,一齐打理赵国。不管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冉阿让,还是战国时代的廉颇都是犯了错,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改正自我的错误,成为了我们大家的好典范。悲惨世界读书随笔心得3这个暑假里,我想丰富一下自己的阅读量,于是我读了一本名著:悲惨世界。它的作者是法国的

5、维克多?雨果。 悲惨世界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所以我不由得写了这篇读后感!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主人公冉阿让原来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而曾四次逃跑,因此刑期被加到了十九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换姓埋头工作,终于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却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然而法律不容他,社

6、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已救人,最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这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当我一口气读完悲惨世界后,我流泪了。我有一句深深的感叹:社会是多么不公平,难道一个人犯了错,永远都不会改了吗?这本书让我有感动,也让我有气愤!感动是:主人公一人生活在如此黑暗的社会中,但他依然保持着这么一颗善良的心。它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可为什么别人还是不愿意接受他呢?他们侮辱他,看不起他,这是我的气愤也就从中流入了出来!想想我们的生活,想想我们生活的社会,我们真是太幸运了。我认为,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好了,但我们还是应该要好好学习冉阿让的.善良和诚实!最后,我希望我希望世界充满和平,充满

7、友爱,再也不要有冉阿让那样悲惨的人了!悲惨世界读书随笔心得4悲惨世界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它以法国大革命的小说背景为主,辅以经典历史事件和历史建筑,以冉阿让由恶变善和贵族之子马吕斯的爱情故事为线索,生动地揭露了旧法国社会的极端不公,下层阶级黑暗而艰难的生活。在第一部分中,主人公冉阿让,一个因偷他哥哥的东西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的罪犯,在几次越狱失败后服刑19年。在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不公平待遇后,他决定向社会复仇。但在他向大主教报仇的第二天,他就被警察逮捕了。大主教没有以牙还牙,而是帮他在现场转了一圈,给了他一对银烛台。所以他受到了影响。几年后,在他的努力下,他改变了身份,当上了一

8、个沿海小城市的市长,这使这个城市繁荣而出名。这时,他认识了一个贫穷的女工,袁某帮她摆脱了困境,并救出了自己的女儿,但黑心的德纳第多次采取敲诈手段,时间也被耽误了。然而,当一切顺利时,他从沙威,他的前任典狱长和现在的下属那里得知,有一个穷人被误认为是冉阿让。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决定救这个可怜的人。但也是为了这个。然而,在艰苦的劳动中,他假装死了,成功地把珂赛特从德纳第领回来。几年后,马吕斯爱上了珂赛特。但悲剧再次发生。德纳第绑架了冉阿让,马吕斯站在一边。然而,德纳第是马吕斯父亲的恩人,他进退两难。最后,他用一个巧妙的计划救了冉阿让,德纳第被捕了。在第二部中,马吕斯与柯赛特相识并相爱,而后来

9、马吕斯又因冉阿让被威胁要举家迁往英国时,他再也见不到珂赛特了。此外,他没有向公众寻求帮助,所以他加入了路障,成为了头目。冉阿让听到这个消息,就来参加。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路障被打破,马吕斯的朋友们在战斗中牺牲了。但是马吕斯被冉阿让救了出来,然后转到了招待所。最后,她的祖父改变了主意,接受了珂赛特。他们终于结婚了。冉阿让把积蓄给了他们。不幸的是,他很快就放弃了。整部小说联系紧密,构思工整,叙述清晰。*通过描述马吕斯对拿破仑及其父亲庞眉胥的崇拜,表达了他对法国革命者的赞扬。同时,作者还描写了无穷无尽的苦难和贫困所造就的无人性的恶棍。他们为了生存而放弃尊严,为了钱他们可以取悦任何人;他也抛弃了自己的

10、孩子,视他们为负担;他失去了个性,像野兽一样咆哮。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这是法国黑暗旧社会的真实写照。世界注定不公平,富人注定贫穷。作者用这本书来表达不公平和黑暗的封建王朝终将灭亡。我们应该用一颗善良和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人要敢于进步:“人总是在进步,流血的是革命”,我们既然生在这个世界上,就要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建设和平世界。悲惨世界读书随笔心得5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JeanValjean)试图赎罪的历程,融进了法国的历史、建筑、政治、道德哲

11、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悲惨世界因为内容丰富和内涵深刻,使读者们都体会到作品有一种深远的分量感,让众多读者感动。在冉阿让赎罪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沙威。他无情冷血,死守法律,认为仁慈是罪恶的源头,并对冉阿让穷追猛打。所以世人对他为多负面评价,我不可否认,我也是其中一员。但是年龄增长,重新审视这一人物时,有了新的看法。冉阿让体现了勇敢,仁善以及觉醒,但是这一切都是有了沙威的对比才呈现出来。并且,沙威身上的一些特质值得我们深思。他绝不是一个绝对无心的人。一个苛守法律的人,不会是一个恶棍。在以法律为最高道德行为准则的社会中。沙威虽不讨人喜爱,却算的上是一个君子。他并非没有道德。对于他道

12、德,他终其一身也只违背过一次。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的信念中,法律是正义的。这是他所认同的真善。也是他终其一生都呵护着的信念。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坚持让他的眼睛已经蒙蔽,他已经忘了为什么那些“下等人”要一次次地偷取食物,触犯法律。或者并不是忘记而是忽视,逃避,他毕生的信念就是法律是唯一真理,他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他的信仰竟是国家的缺陷弊端所在。可是避而不见并不会改变事实,在那场战争,在沙威遇到背着马利尤斯的冉阿让时,沙威已经意识到了这些,所以他放走了那个他追捕了一生的人,但是他又难以承受信念的崩溃,以死殉道。所以这一方面来说,沙威是一个悲剧的人物。沙威的死说明在那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当时的法律。

13、那个为富有的人而存在的法律。只为下等人而设定的法律,已经无法再适应社会的进步。所谓的公平,公正,已经随着沙威之死而变得崩溃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在法律的健全程度上反应出来。悲惨世界中,革命失败了。然则沙威之死。其实却影射着那个社会的灭亡。栓释革命必定成功的信念。沙威的信念与冉阿让的赎罪。其实都是对那个社会真实的讽刺。同时我们也会窥见也许不久将来会更多更多的国民觉醒,这也许也是作者的期望吧。但倘若在我们当今的社会,沙威这样的坚守法律的人真是我们所要赞扬和学习的。腐败日益严重,如若有许许多多这般的人出现,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的好。我们每个人都爱我们的国家,无论用了什么方式。我记得一位有名的美国批判家,他一生都在批评美国,但是他始终没有离开过他的国。当有人询问他为什么不移民时,他双目含泪说:“即使这个国家肮脏不堪,可该死的我爱极了它。”所以无论在做什么事时,都要记住最初的初衷:你是为了爱这个国家,一开始到最末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