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12072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简介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给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借助阅读事例、课前调查、法治教育、小组讨论、情境辨析、制作手册等形式有针对性地促使学生掌握远离烟酒和毒品的具体方法:提高防范意识,远离危险之地,果断拒绝,寻求帮助。从而能真正地主动拒绝烟酒和毒品,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过更健康更负责任的生活。教学逻辑设计:(1(I第二课时:阅读事例、情境辨梅提高防范意F拒绝,害一课前调查、法治教育远离危险之地JI)行为有方法小组讨论、制作手册4果断拒绝1 ,lI寻求帮助防范危险的意识做个小小宣厚湾(树立珍爱)命

2、、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事例和情境辨析,知道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害,懂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2 .借助法治教育和制作手册等,学会主动拒绝烟酒和毒品的方法。3 .通过做个小小宣传员活动,树立珍爱生命、防范危险的意识,养成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成为一个文明的公民,愉快、健康、幸福地生活。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第3课。本课时主要是第三板块的话题“拒绝危险有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高防范意识是远离危险的首要方法,远离危险之地、学会拒绝、主动求助是远离烟酒、拒绝毒品的方法。它与第一二板块之间体现了知行统一的逻辑关系,

3、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提高防范意识是远离危险的首要方学情分析: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学生知晓了烟酒和毒品的危害以及受到危害的原因。可是,处于“想独立”心理发育期的学生,防范意识普遍不强,对社会上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又影响了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而且缺乏具体可行的远离和拒绝的方法,容易受到怂恿、诱惑,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尝试。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日常生活中有防范意识,能果断拒绝烟酒毒品的危害,学会寻求帮助。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收集设置“未成年人进入”标志的场所、承诺书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明确任务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烟酒、毒品的危害有哪些?(指名回答)2 .结合板书回顾:受到危

4、害的原因是什么?(不当的好奇心、辨别是非能力弱、不良同伴的影响)3 .警察的访谈视频。20162018年浙江省检察机关共受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4038件19901人;金华3110件。其中大多数初犯是由于没有抵制住第一次诱惑而犯罪的。4 .那如何主动抵制烟酒与毒品的诱惑,保护好自己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拒绝危害有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烟酒、毒品的危害,结合上节课的板书回顾受到危害的原因,巩固了认知,剖析了根源,为下一环节掌握拒绝的方法做好铺垫。二、辨析演练提高防范意识(一)情境辨析续写对策1 .呈现教材第23页活动园中的三个情境。情境A:放学路上,同学递给你一支烟,说:“抽一支吧,反

5、正老师也看不见。”情境B:同学过生日,提议喝点酒庆祝,还说低度酒喝了也不会醉。情境C:坐火车时,对面的人递给你一瓶饮料。2 .小组任选一个情境进行讨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3 .反馈交流:情境A:自律,态度要坚定。情境B:自制,行为要克制。情境C:警惕性,思想上要有防范意识。4 .将小组讨论的结果续写在教材中。5 .辨析:请大家再回过头看看这三个情境,不就是“一支烟”“一口酒”“一次毒”嘛,能将我们置于危险之中吗?为什么要预防这个“第一”呢?6 .小结:是的,意识不到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生活中,我们要提高防范意识,远离“第一支烟”“第一口酒”“第一次毒”,保护自己不受危害。(板书:提高防范意识

6、)【设计意图】用三个“一”创设了三个可能面对的危险情境,小组任选其一进行交流辨析,续写对策,使学生懂得可以从严格自律、做到自制、提高警惕三个方面提高防范意识。再用图文相结合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认识防范意识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认识危险并保持警惕才能在行为上做到拒绝。(二)续演情境巩固练习1 .图文结合,出示三个情境。情境A:同学甲对同学乙说:“香烟抽一两次又不会上瘾,来一支吧?感觉很棒的哦!”情境B:明明考试失利,想去借酒消愁。情境C:2 .小组任选其中一个情境,续演。3 .小组代表表演汇报。4 .小结:面对一些危险情境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果断或委婉地拒绝,时刻保持防范意识,远离烟酒和毒品的

7、危害。同时,当发现身边人有可能误入歧途时,能及时予以提醒。【设计意图】行,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才能有效。在知危害和原因之后,在理论层面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我们如何更好地指导行为,实现知行合一?为此,本环节设计了具体情境的行为指导,让课堂与生活无缝衔接。过渡:有了防范意识,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行动去远离、拒绝烟酒毒品呢?三、法治教育远离危险之地1 .出示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

8、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2 .质疑:为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营业性歌舞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不得在学校周边设置?3 .小结:法律明文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国家是在用法律武器保护未成年人远离可能对我们产生危害的地方,不受烟酒、毒品的侵害。4 .拓展:“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还有哪些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网吧、电子游艺厅、录像厅、夜总会、酒吧)5 .小结:这些场所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得进入,那么我们呢

9、,要做到主动远离,坚决不去,给自己的安全增加保障。(板书:远离危险之地)6.导行:让我们行动起来,在承诺书上郑重签名,承诺远离“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设计意图】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具体规定展开法治教育,结合课前调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哪些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将方向的引导与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有机结合。过渡:有了防范意识,能主动远离危险之地,是否就万无一失了呢?如果有人劝我们吸烟、喝酒、吸毒,怎么办?如果我们对事情的危险性判断不清,又该怎么办呢?四、制作手册学会拒绝和求助(一)学会说“不”1.你会拒绝吗?2 .拒绝有哪些技巧呢?(指名回答)教师补充:(1)直接拒绝:直

10、接而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想法。(2)找寻借口:找寻一项适当的借口,以拒绝他人的要求。(3)转移话题:引出新话题,以摆脱不正当的引诱。(4)离开现场:找理由快速离开现场,摆脱纠缠。3 .学以致用,独立思考教材第25页学会说“不”操作手册4 .小组讨论,制作学会说“不”(1)用坚定的声音说“不”一对自己的决定要有信心作出负责任的决定(2)给出拒绝的理由一因为它不健康(3)保证自己言行一致一5 .汇报交流。6 .完善学会说“不”操作手册,并建议随身携带。(二)寻求帮助1 .质疑:如果我们遇到危险性判断不清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向谁去寻求帮助呢?2 .小结:面对危害,我们要学会拒绝和求助。如果有人劝我

11、们吸烟、喝酒、吸毒,我们要勇敢、坚决地说“不”;如果我们对事情的危险性判断不清,就要及时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设计意图】制作学会说“不”操作手册,从坚定信心、明确理由、言行一致三个递进层次,给出了有操作性的行为指导。建议学生随身携带,目的是督促学生要有防范意识和良好习惯,要主动拒绝、坚决抵制,这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也是自己健康生活、快乐成长的保障。五、做个小小宣传员课后,请你做个小小宣传员,将学到的知识、方法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用智慧绕过陷阱,远离烟酒和毒品,学会拒绝,珍爱生命!板书设计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烟酒有危害不当的好奇心提高防范意识毒品更危险辨别是非能力弱远离危险之地不良同伴的影响果断拒绝寻求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