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轮记事(二)我的第一次海上登高作业.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13352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光轮记事(二)我的第一次海上登高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风光轮记事(二)我的第一次海上登高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光轮记事(二)我的第一次海上登高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光轮记事(二)我的第一次海上登高作业.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的第一次海上登高作业1977年5月我第一次担任三管轮,接班后就直接远航欧洲了,航次任务是上海装载帆土、缅甸仰光继续加装粮食至英国利物浦卸,返程是法国装化肥、回上海卸。当风光轮绕过亚丁湾进入红海不久(现在这地方是高危海域),前面就快要抵达苏伊士运河了,驾驶台打电话告诉我,船头的汽笛不响。我对三管轮工作职责的汇总是:从上、到下(从驾驶台顶上的汽笛到机舱舱底的污水)、从吃的、到拉的(日用淡水泵、日用海水泵)都是三管轮的工作职责。那天上午我是在当班时(8-12)接到驾驶台的电话,中午我交班后吃了午饭休息了一会,下午二点多吧就带了工具去船头准备检查汽笛了。船头汽笛在船头的桅杆上,桅杆高约有20多米,上

2、面有一个小平台不到0.5平方,当我顺着桅杆边上的固定梯向上爬的时候,好像心里还没有害怕什么,等到爬到桅杆上的小平台准备拆汽笛时,心里一阵惊慌,二腿不由自主的就开始抖动起来,无法正常进行拆检。这是我只能又爬下桅杆,到机舱里找了一付安全带、又再次爬上桅杆穿戴好安全带,将安全带挂上桅杆顶上小平台的栏杆上,人倚靠在桅杆上进行拆检,记得是汽笛中间的圆形小铜片碎了、碎了好几块,换一个铜片就OK了。当然,我不是一个人去的,我虽然是第一次做三管轮,也有一个“助手”,这“助手”就是实习三管轮郑大X。郑大X是我国一个著名电影导演的长子,65年上海交大毕业,文革中受到家庭的影响从北海舰队退伍后在上海一家汽车运输公司

3、做修理工十年。文革结束后父母平反、其个人也获得平反,为了满足其个人提出的二个条件:一是工作与学历对口,二是能够出国,就分到远洋公司的船上轮机部工作。郑大X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风光轮实习了一年后没有继续在船上工作,而是回到了公司机关。当时郑大X好像45、46岁吧,又比较胖,对于我刚20出头的小伙子我怎么能让这样一位老同志登高作业呢?所以整个登高作业都是我一个去做的,郑大X在下面进行配合。汽笛修好后要进行试验,就是试拉,那时候没有手机,船上的对讲机数量也很少,记得当我在船头桅杆上大声呼喊并做手势要驾驶台人员试拉一下船头汽笛,但船头桅杆到驾驶台有50、60米的距离又是海上,驾驶台怎么也听不清楚。只得由郑大X跑到驾驶台告诉说汽笛修好了,要驾驶台人员试一试。当驾驶台人员拉动了汽笛试一试时,哇。,站在船头桅杆上的我,汽笛近距离就在身边、毫无思想准备,突然被这响起的响声吓了一大跳,这个响声可以说是响彻云留、震得我双耳一阵耳聋,刚刚己习惯站在高处的二腿又禁不住的抖动起来,吓得我赶紧狼狈地爬下了桅杆。这就是我第一次登高作业的经历,四十五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