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000字(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17007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000字(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000字(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000字(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000字(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000字(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0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000字(论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起到核心作用,而金融发展的重点载体就是银行。进入新的二十一世纪,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中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在金融行业更是如此,我们需要在压力中寻求发展与动力。本文创新尝试了多学科边缘交叉研究,综合利用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信息经济学前沿理论研究方法,借助于银行风险管理框架分析技术,从财务视角,融合最新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修正、创新银行传统财务管理的目标、理念、模式。研究方法注意“国际借鉴与国情实际相结合,注意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样本数据相结合”,运用了博弈分析方法研究农业银行管理中的模式关系变

2、化。全文建立在多维度、多视角宽泛研究的基础之上,有助于后来研究者着眼于风险管理背景,实施传统银行财务管理流程的梳理与再造,进一步研究银行风险管理转化的财务风险模式问题。本文基于商业向现代银行运作模式转型的时机,希望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理论入手,通过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完善商业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财务风险1 前言11.1 研究的背景12理论依据11.3研究的意义21.4国外研究背景21.5国内研究背景32商业银行风险分类42. 1信用风险42. 2市场风险42. 3操作风险41. 4外部偶发风险43商业银行财务

3、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53.1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51.1. 1风险防范管理意识不足51.2. 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尽合理61.3. 3流动性分享管理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73. 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73. 2.1不良贷款率过高73. 2.2资本充足率有所提高73. 2.3国有商业银行占银行业市场份额仍然偏高83. 2.4贷款投向过于集中且行业重叠82. 3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现状83. 3.1缺乏健全的市场风险管控体系94. 3.2缺乏内部模型数据95. 3.3缺乏市场风险管理人才104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成因106. 4.1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外部原因分析107. 1.1体

4、制改革和经济转型104. 1.2市场不完善113. 2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内部原因分析114. 2.1商业银行在经济中的独特作用115. 2.2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结构缺乏高效率116. 2.3商业银行管理者管理素质较低125商业银行业财务风险控制模式构建136.1 构建目标134. 2构建模式要素135. 2.1财务目标136. 2.2财务组织体系147. 2.3财务活动145.3培育银行业财务风险规避观念145.4商业银行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和建议155.4.1尽快改变目前国有银行业所有者主体虚拟的现状155.4.2改革现行分级分散的会计核算体制155.4.3采用重要岗位人员轮换制165.5完

5、善操作风险管理的财务控制165.5.1完善财务治理结构165.5.2完善财务内控机制165.5.3健全财务控制组织体系175.5.4引入财务控制计量方法175.5.5建设操作风险管理财务文化175. 6构建财务风险规避的监督保障系统171. 6.1建立双人、双职、双责为基础的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175. 6.2以现有的稽核审计为基础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最后控制185.7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评价195.7.1积极培育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财务文化流195.7.2适当增加非财务指标,完善绩效考核内容195.7.3推进绩效考核战略导向196结论19参考文献201前言1.1 研究的背景随着互联网金融和虚拟金融

6、的兴起,传统银行业为适应新的需求不得不产生了新模式及新业务,金融的不断创新和业务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金融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而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激烈竞争,我国银行业当前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也与口俱增,全面风险管理同样已经成为了各银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全面风险管理成为我国银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财务模式的转变是优化整个管理制度的核心;这些转变,对我国银行业财务管理提出了全新要求。1.2 理论依据国内关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研究,源于借鉴和学习巴塞尔资本协议(2004年),但实际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如何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植入银行财务理论,目前是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缺乏实践。目

7、前还没有关于政策性银行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财务模式的相关研究内容。基于我国银行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不足20年的改革实践,国内银行财务研究落后于一般实体企业,还停留于借鉴学习国外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阶段,财务管理活动仍然处于财务会计阶段,未向管理会计转变。龚澄(2008年)分别从账面资本、监管资本、经济资本角度,提出了银行全面资本管理;毕茜茜(2008年)开展了银行相关利益者财务治理问题研究;巴曙松(2005年)对上市银行信息披露进行了研究。银行财务管理体系研究方面:陈小宪(2003年)从银行资产负债财务管理框架角度,考察了银行面临的部分风险,认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风险限额下的一种协调式管理,提出了有

8、序推进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设性方案;孙清(2009年)认为近20年间,银行的管理重点逐渐从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过渡为以风险计量和风险优化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评述了国外风险调整资本配置(RAROC)理论与方法,但没有论及财务管理的实现手段、措施;宋良荣(2010年)总结了现阶段我国银行经营管理特点,提出我国银行的财务管理体系为财务控制、绩效评价、信息披露、财务分析、管理文化等五个子系统;崔滨洲(2005)比较了建行、中行两大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国有银行财务现状,充分借鉴麦肯锡公司提出的企业组织7s模型,构建了涵括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成本管理体系、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财务监督管理体系以及财务文

9、化保障体系为核心的现代财务管理模式,但风险管理理念没有贯穿于财务管理模式的全过程;谢宁(2010年)首次提出我国银行业基于风险管理框架下的财务模式构建,但关于政策性银行的研究和实践较少。11.3 研究的意义目前关于我国银行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文献大都从财务会计实务的角度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管理会计方面的研究也是提出理论性建议较多,内容较陈旧,从风险管理研究的文献较少。目前,中国银行业管理依然落后于国外先进银行,商业银行要完成向现代化金融服务企业的转变,不仅应当从一般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借鉴总结可以推动其发展壮大的路径方法,而且还应该借鉴国内外银行业成熟的管理经验与方法策略,建立起适应中

10、国国情特色的现代银行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创新特征,能够分散、优化由于全面风险聚集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能够指导银行资本预算、财务控制与绩效评价的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本文基于商业向现代银行运作模式转型的时机,希望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理论入手,通过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完善商业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具有现实意义。1.4 国外研究背景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金融管制放松,利率、汇率波动增强明显,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国际经济开始出现经济泡沫不断扩大的情况,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摩根投资银行、英国分析银行、日本国家银行、德国货币期货公

11、司等一些世界上著名的金融机构都因为在金融市场中队公司的管理不合理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有些银行由于没有及时补给而倒闭。这次由于美国贷款经济危而导致的在全球范围爆发的金融危机也给国际国内商业银行一个很大的的警醒,尤其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在世界上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同样也是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国家里,他们已经形成了有着较为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借鉴,将极大地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管理者们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非常重要。I孙广生,冯宗宪.美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J财经理论与实践.2

12、011年02期1.5 国内研究背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我国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也在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使得我国金融业发展极快,逐渐与国际金融界接轨,也使得金融会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然而财务风险管理却没有在经营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金融系统的经济大案、要案敲响了各家银行会计内控管理的警钟。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是有效实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必须条件。效益与风险是对立统一的,通过管理风险来取得收益是现代银行的本质。但观看国内商业银行近年的管理实践却发现了通过缩小信贷规模来降低风险的趋势,甚至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引发了困扰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陷阱问题。2002到2005年间我国银

13、行贷款复合增速率高达12.6%,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增速最快,分别达到了27.2%和21.6%,而在此期间国有商业银行的增长速度却只有8.3%o银行各个层面都存在着风险。随着国内存款比例的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多带给商业银行的困境是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2000年至今,过多涌入银行的社会资金,使得银行业金融资产被动型膨胀,收益率不断下滑,中国银行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流动性风险,国内商业银行也因为流动性资产不足的状况被流动性过多所替代,导致银行业过度竞争,盲目追逐大户,不加细致考虑便降低贷款条件和下浮贷款利率,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金融机构流动性相对过多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因为流动性过剩

14、涉及到了金融市场很多方面的问题,所以影响性和牵动性太大。到2005年9月为止,中国银行业存差资金达9万亿元之多,比2000年多了2.7倍。商业银行还有另一种方式来规避风险在短期的凸现,那就是从结构入手增加中长期贷款的比重。2004年到2005年底,中国银行业短期贷款比例从42.16%降到了43.64%,减少了5%,然而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却从42.96%上升到44.93%,增加了2%,并且逐季上升。在银行分类里,比重较高的是国有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是56.6%,比53.9%的定期存款比例要高;虽然股份制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比重稍低,是46.2%,并且比定期存款的47.33%要低,但是为了避险,股份制银行

15、也在每季不断提高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因此,本文将会比较重视对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问题的研究,主要从财务风险管理的角度入手,通过对一般财务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的介绍,从而对商业银行面临的积累主要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管理方法或经验。2商业银行风险分类2银行风险的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将银行风险按照业务面临的风险分为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投资风险、汇率风险和资本风险等等。随着巴塞尔协议的不断补充和完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己经从理论探索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协议对银行风险的分类也成为了银行业的共识。协议根据风险形成的原因将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分为四类:2.1 信用风险信用

16、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银行风险的全部,其主要是指受信方无力或拒绝按时支付、全额支付其所欠债务时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有公司风险、主权风险、零售风险和股权风险等四个方面的内容。2.2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狭义上是指由于市场价格因为汇率、利率、股票和商品价格等因素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的表内业务或表外业务产生损失的风险;广义上包括与银行活动有关的所有市场环境风险,包括宏观经济和政策、金融环境等与整个金融系统有关的风险。2.3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内部系统、计算机程序、人员和制度等的不完善或有问题而造成的损失,包括欺诈风险(内部和外部)、产品和业务操作风险

17、、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风险、执行交割失败风险以及内部管理流程风险等。2.4 外部偶发风险外部偶发风险主要是指非正常情况下发生的、与银行密切相关的外部风险,如政治环境的变化等。银行从本质上就是一个经营风险的企业,其风险具有联动性、隐蔽性、长期性和非对称性等特点,而近些年风险的传染性、隐蔽性、复杂2徐志宏.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及防范策略J.金融论坛,2014年Ol期性和危害性表现的尤为突出,越来越成为银行业监管机构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3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这四个方面的现状分别进行了分析。3.1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

18、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资产和负债的金额或期限的不匹配,使得有偿还能力但是无法及时得到充足的资金或者说无法用合理的成本及时获得充足的资金一反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具体,就我国而言主要的流动性风险主要存在这样的特点:3.1.1 风险防范管理意识不足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防范意识不够,在资产管理假定负债总量和结构既定的情况下,这时流动性分先管理并不依赖于资产结构的组合和搭配,银不需要通过实现现有资产来满足客户的流动性球和贷款需求,而是对此借入资金,通过这一方式增加新的负债。如果单纯从国外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发展阶段的饿状况来分析和判断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从历史到今天的饿

19、发展历程和现状,并不能找到适合我国的对应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建立了一系列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组成的,各司其职的双层银行体制。并且可以明显看出国外的上瘾银行的划分方式明显不适宜本国的国内情况。为了对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实施阶段进行划分,必须从中国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出发。下表1对中外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阶段中国外国资产管理总量和计划管理存量调整进行流动性管理负债管理规模扩张管理增量变动进行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或比例)管理特殊的负债管理,追求负债总量扩张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实行流动性管理表1:国际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的流动性差异对比12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商业银

20、行流动性分先管理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但是在国际上,国际商业银行流动性分先管理已经过渡到了资产负债的更高的管理层面。3.1.2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尽合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分先管理只强调流动性状况良好,没有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视。笔者认为这重要是因为中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采取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并没有从银行的自身情况出发,其只是履行央行的规定。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本质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在宏观经济层面的约束和监督。但是其要求是在符合上也有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情况的基础上。因此流动性风险管理应当得到重视,使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趋向合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分配如下图所示:贷款

21、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各资产之间的分配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 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单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与商业 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 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图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3.1.3 流动性分享管理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流动性分先管理的计划不完整,决策也有失科学性。这主要是因为在国外,银行基本都是建立这样一种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从董事会到个人都在这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之中。别且能够建立起相对完整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由此可见,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健全队友风险的客观分析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体系下各种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能够协调合作,同时使得各种风险管理政策能达到一

22、定的高度。3.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321不良贷款率过高在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中存在着很多损失量较大的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等不良贷款。这直接反映出我国信用风险之大。不良贷款率过高必然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并为银行业和金融业甚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未来发展留下隐患,对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也就是说,如果经济环境发生改变,使得原本潜在的风险,显露出来,这就使得严重的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中发生。3.2.1 资本充足率有所提高目前就我国来所资本充足率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总体水平还是相对较低。金融机构中,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总体上是呈现下降趋势的。使得商业银行中资本的分布状况不合理。附属资本较少,而

23、核心资本又过多。附属资本只要是按年末贷款总余额的差额提取的少量普通呆账准备金、附属资本主要受债务性子资本工具的影响,工具越缺乏固定资产和证券的市值评估准备就少。因此西方商业银行的资本一股在40左右。商业银行的资本资本充足比率如下图所示: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J-/本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oo%/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不50%得超过核心资本的IWl图2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比例3.2.2 国有商业银行占银行业市场份额仍然偏高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市份额上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不论是从资产的饿占有量还是债务额度,都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国有银行的发展,其贷

24、款经营的企业的经营状况就会影响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着也就导致了银行在这样的环境难以灵活运作,使得信用风险加大。3.2.3 贷款投向过于集中且行业重叠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高,也加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因为集中度高使得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受个别贷款户的经营状况和个别产业的兴衰发展所支配,并且过度的集中,也使得商业银行分散风险的渠道缺乏,最终加大银行的信用风险。3.3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现状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利率和汇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较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的控制上,对市场风险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利率市场化,汇率

25、国际化,金融创新和衍生金融产品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涉足有价证券、外汇、黄金及衍生品交易中,金融产品价格变动所引致的市场风险不断显现和增长。随着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逐渐凸显,市场风险成为国内商业银行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金融风险之一。3.3.1 缺乏健全的市场风险管控体系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与国际商业银行的实践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才刚刚开始涉入这一阶段,国内的市场管理体系才刚开始建立,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完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部门负责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的管理技术一般是理性而敏感的分析资产负债管理和利率缺口;市场风险的控制手段一般是对交易员和交易主管的交易期限、交易额度、止损规定、

26、交易敞口等。国内少数先进的商业银行慢慢摸索使巴塞尔协议对市场风险的计量要求:试着采用用风险价值(VAR)和压力测试等管理技术,但是在商业银行的全面市场风险管理中还没有做到融会贯。总之,我国现行的市场风险管理主要是以各项业务的风险区段为主,还没有制定成熟的全面地市场风险管控体系,因而无法从全行高度综合全面地控制市场风险。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国内各商业银行应结合管理架构和特点,必须统一国内外各投资机构的市场风险管理,设立全面的先进的市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且要求风险管理部统一负责掌控全行总体市场风险状况,向专门委员会和高管层汇报。从事市场风险管理的部门及人员和承担风险的业务经营部门及人员,必须职责鲜

27、明,分工明确,完全独立,而且承担风险的业务经营部门与从事市场风险管理的部门应向不同的高管人员报告工作。各大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分析管理新业务和新产品的风险机制,应急重大市场风险的机制,及时有效的分析市场风险的报告机制。3.3.2 缺乏内部模型数据市场风险的管理技术,特别是定量管理模型(VAR模型)在国际上已经日趋成熟。在外币产品方面,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开始着手累计历史日损益的数据,而且开始对比测试历史日损益的数据与生成风险管理模型的数据。但对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还在探索人民币产品方面得阶段,是准备阶段。因为没有国际通用的基于市场的人民币国债收益率曲线数据,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从事积累历史日损

28、益数据的项目。缺乏真实有效的日损益数据就不能对风险管理模型生成的日预测损益趋势进行分析,就不能分辨风险管理模型的成效,这距离采用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来求解市场风险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缺乏人民币国债收益率曲线等基本资本市场变化数据,对于复杂衍生品交易的管理也存在难题,无法研发具体有效的产品定价模型并计算风险参数与,无法为对冲各类风险提供参考。因此,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应当要充分重视风险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清晰划分银行交易账户和以银行账户两个市场风险管理对象,并建立相应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3.3.3 缺乏市场风险管理人才我们需要大量的专业的高级人才来管理和解决具有很强专

29、业性的市场业务、产品市场风险、风险管理方法、分析解算模型。但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人员数量较少,缺乏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没有形成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4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成因4.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外部原因分析4.1.1 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1993年我国银行会计体制改革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但是迄今为止仍未真正建立起能够适应商业银行发展的经营管理型的银行会计管理体制,致使各商业银行在统一的法人主体下的财务管理体制严重分散。有效率的产权形式是由具体环境中的资源稀缺程度,技术特点,法律制度以及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决定的。产权制度是组织实施管理的外部框架

30、,产权制度是否明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如激励,配置等功能,影响着管理收益和管理效率,我国的商业银行作为国企过渡而来的特殊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产权不清现象,即政府握有国有资产的的所有权,从而使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具有合法性,政企不分是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低下的深层次原因。为是商业银行从政府干预中解脱出来,获得对自身利益追求的积极性,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应彻底解决产权不清这一问题,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关系商业银行基本业务操作平台和基础管理系统的会计管理体系,也必然面临着按照全行发展战略和总体改革规划,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的迫切任务。在银行进行商业化的变革中,我国银行

31、会计制度的建设与银行业务的开拓与发展不配套。商业银行的会计制度,是在其进行商业化变革中,伴随业务开拓和发展,边实践边制订的。目前,我国银行的执行情况还不容乐观,一方面制度建设迟缓,缺乏统一完整的系统标准,负责其他业务如国际部门、信用卡业务等)都有自成一体的制度模式。其业务审核模式,例如科目设置、凭证审核、报表编辑等,都不能够满足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要求,以及风险管理的要求,甚至会存在管理漏洞,比如实施权责发生制,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收利息带来的风险,应收利息长期挂账与谨慎性原则相悖,现行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和方法与谨慎性原则的实质也有一定的出入等等这些会计制度的不合理性都加剧了财务风险,从而带来了

32、银行的经营风险。4.1.2 市场不完善随着现代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我国银行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已经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大规模的世界贸易和直接投资,市场一体化造就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也招致了更多不确定的竞争对手,这就要求银行建立一个灵活的财务管理系统以应对环境变化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但由于我国银行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匮乏,无法形成一个健全、完善,能灵活应对各种风险的财务管理系统,使银行的财务风险日趋增大。我国现阶段的管理模式仍有一些欠缺,特别是宏观监管方面缺乏有效性,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状态,难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4.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内部原因

33、分析4.2.1 商业银行在经济中的独特作用银行是高负债的企业,本身财务风险很高,决定了银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同时,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行业,经济发展中的风险会向银行集中,金融危机就意味着银行危机。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进入到快速扩张时期,各家银行基本都采用粗放型的战略经营模式。一般传统的银行经营思维是用高投入换取市场份额,在利率稳定的情况相爱,通过扩张模式来体现账面收益的增加,并未采取相应的会计审核系统。这样就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也不能采取及时的规避态度,并且缺少对经营风险的约束,从而给自己积累了很多的经营风险,以至严重的限制了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海南发展银行和多家非银行

34、金融机构的倒闭已经对中国的银行业敲响了警钟。4.2.2 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结构缺乏高效率最近,我国的商业银行管理者逐渐认识到银行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要性,但却一直没有将其落入实处。首先,银行内部的会计管理体制目前是被分割成一个部分一个部分散落于各个不同的管理制度内,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流水线式的风险管理体系。所谓风险管理体系,即由目标、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系统共同构成。这样就很难发现并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其次,彼此制约的相关机构并不健全,使得部分重要的职责岗位没有明确定位,使得责权混乱等现象常有发生。某些银行的分支机构中缺乏相应的管理层岗位设置,一直对重要的决策岗位负责人缺乏必要的监控与制约,常常出现“

35、控下不控上”的局面,使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留下事故隐患。如河南首富孙树华,因提供虚假资料,骗取银行贷款13.6亿元,涉嫌经济犯罪,2002年5月17B,在未取得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农行淮阳县支行就贷款4.5亿元给孙树华的华林公司。事实上,华林公司直到6月中旬才成立。两年后,华林公司把已经抵压给押浦发银行郑州分行3宗土地,又一次抵押给农行淮阳县支行的,获得贷款8600万元;第二年3月,孙又将已抵押给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的2宗土地使用权,重复抵押给农行淮阳县支行,且这2宗土地使用权证均为虚假证件。在企业未取得营业执照的情况下,这些银行在审查批准巨额贷款时就放贷。为了应对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问题,我国商业银行

36、的内部管理机构也应该相应采取改变,这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首先是经理层面,银行内部人员和企业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如何平衡,以及社会利益是否兼容的等。其次是银行管理部门的能力层面,即企业领导层的管理能力、思维方式以其由于环境改变所引发的错位问题和继而引发的决策失误等。4.2.3 商业银行管理者管理素质较低管理者素质是指管理者作为商业银行的资源(主要是资本)使用者和分配者整合组织资源并获利的能力。较低素质的管理者必然会制约财务风险管理效率的提高。在我国,目前管理者管理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主体的文化,技术素质较低,二是组织纪律观念差,三是长官意志,以言代法,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这一切都严重的影响着

37、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因此,我国目前急需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专家队伍和企业家阶层。管理者阶层是科学管理得以推行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益的关键因素。5商业银行业财务风险控制模式构建5.1 构建目标银行财务管理目标是银行财务管理活动所希望得到的结果,是评价银行经营管理活动财务效果效率的基本标准。作为政策性银行,实现社会效益的是最大化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终极目标,其财务目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实现保本经营,随着其逐渐向现代化银行转变,资金的安全和盈利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年底考核的重要指标。而世界银行业发展史上,财务目标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着变化3。上世纪80年代,银行

38、的运营标准与其他非金融企业毫无本质差别,追求股东价值和市场价值最大化;上世纪末,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出现,金融风险给社会带来的问题凸现,风险逐渐受到了比收益更多的关注。金融机构开始将运营目标逐渐从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向风险价值最大化。根据我国国情,中国银行的经营与政策的指导密切相关,盈利目标不是其最根本的任务,但是考虑到其向现代化银行转变的经营目标,风险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风险价值最大化是指,经营管理过程中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和财务管理策略,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国家政策执行到位和银行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风险管理使自身利润最大化。中国银行风险调整后

39、的银行财务价值的最大化财务目标,更加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将在此目标下,探究风险管理框架下的财务模式构建。5.2 构建模式要素根据银行实际经营和风险管理情况分析,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财务模式应当包括以下组成内容。521财务目标风险管理框架的农业发展银行财务模式依赖于三个层面具体财务目标的实现。一是战略层面,要求农业发展银行决策面应加强对全面风险的决策评价管理,评估各项业务的全面风险因素影响程度、大小,决策投入低风险、高收益业务项目,放弃高风险项目,使自身经风险调整后的财务绩效不断提升。二是经营层面,要求财务部门,应侧重于分解落实决策层要求计量的全面风险影响财务数据收集、3郑楠楠.我国

40、上市银行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计算、修正,提供不同产品单元、产品线单元、部门单元风险调整的收益贡献率。三是报告层面。年终报告不仅反映直接的损益与财务状况,还应向决策层报告全面风险因素调整后的财务收益情况。45.2.2 财务组织体系根据制定的各个层次的财务目标,银行各个层级的财务部门、人员计根据计划开展财务管理工作。5.2.3 财务活动主要是指根据财务目标,在各级财务组织下开展的各项全面预算、财务控制、绩效评价等具体财务活动。财务活动既包括银行财务会计方面的工作,也包括银行管理会计方面的工作。5.3 培育银行业财务风险规避观念怎样才能有效地规避银行业的财务风险,首先就需要

41、培育银行业财务风险规避的观念,让这种观念在心中扎根,并适用于日常的工作中。现如今,尽管每个人都知道银行操作风险的重要性,但它还是没有引起银行的足够重视。导致一些会计得到了领导的盲目信任,长期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也有新会计人员盲目信任老会计,会计人员的会计主管和线领导人无保护的风险,和其他人一样,让你如何做账,没有一本书,章由他人代替盖等等。做事麻痹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的。而领导不去沟通,调查和监督,引起某些动机不纯的人开始兴风作浪,或者对于一些已经露出端倪人员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例如在公司工作的会计等人员在离职的时候印章并没有上交,还有这样一些情况就是,会计人员在使用印章、画押、

42、证明的时候没有做到随用随锁,同时也不记得密码定期更换,印鉴卡也不经常清理等。这些多种给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5。教育员工建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例分析,面对风险的运作和管理也不害怕风险,更不能粗心大意去低估风险,必须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制度,按照规定的程序,将有效地控制风险的发生。达到最终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提高全社会会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4余明江.我国金融风险测度方法与控制模型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5司武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所以,银行业要为了规避

43、风险,应该强化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引导全银行员工树立风险管理意识,认识到风险管理不仅仅是风险部门和风险管理人员的事情,风险管理人人有责。5.4 商业银行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和建议5.4.2 尽快改变目前国有银行业所有者主体虚拟的现状我国目前以国有银行业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仍存在产权结构单一,所有者主体虚拟的问题。从国有银行业看,国家作为其唯一出资人,拥有完全产权。国有银行业名义上归国家所有,但实际上却没有能够完全代表。国家的人格化管理的国有银行产权主体,业主不能有效行使所有权和转让盈余,缺乏利益驱动机制和有效的约束机制,很难实现激励相容的利益6。与此同时,业主也会造成模糊的产权关系,银行,独立法人

44、资格的安全容易受到行政干预,并损害银行的经济利益。股份制银行主要是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有些甚至成为上市公司,产权关系实现多样化,但大多数银行由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并没有完全解决单一产权结构,老板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国有银行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所有者主体虚拟,往往使得企业的利益利用会计系统监督各项经营业务活动的开展,会计风险防范等至关重要的问题无法真正落到实处7。尽快改变目前国有银行业所有者主体虚拟的现状。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在保证国有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优化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国有银行进入资本市场,使会计风险防范得到强大的原动力。5.4.3 改革现行分级分散的会计核算

45、体制规避风险管理,还要做到对现阶段的分级分散的会计核算体制的改革,在建立全行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行大集中管理型的三级核算新体制。如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烟台市银行业从客户需求和管理角度出发,利用3年时间对下属机构设置进行了全面调整,将原有的56处服务部改建为56处支行,将9处经营行升格为直属行。同时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探索在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增设分支机构。2007年5月,龙口支行设立,标志着该行成功迈出了跨区发展的第一步。与支行改革相配套,他们又对总部机构设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6张敏.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7闫万涛.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科

46、技大学,2010年强化了总行的调控监督职能,成立了审贷、人事与机构、市场拓展、采购与招标、行务督查5个委员会,实行全行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加强了对全行的资金、财务、人事、信贷的统一管理,构筑起商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和“小支行、多功能、大服务”的结构框架8。5.4.4 采用重要岗位人员轮换制建立健全适宜的会计管理体制,要有效使用重要的人事工作轮换机制,对休假进行一种控制,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之后,坚持不懈。对重要的工作轮换,形成了重要工作轮换计划,我们需要完善和落实严格的工作交接程序。做重要的工作交接后,登记重要业务岗位操作人员岗位轮岗台账,仔细检查业务的交接,建立重要

47、职位人员传输文件,详细记录重要位置前后过渡负责所有的工作内容和处理各种各样的业务3同时指定休假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工作轮换制度,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精心组织,准备离开被任命为人员工作交接和业务检查工作,确保重要岗位人员指定休假制度严格执行。通过不定期对重要职位人员离开一段时间,对其经手的业务进行审核,问题、疑点很容易暴露出来,进而可以避免存在更大的风险和隐患。5.5 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的财务控制5.5.2 完善财务治理结构推进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再造,从根本上解决操作风险的控制问题,正确引导分支机构在调整结构和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合理的任务指标,提高管理效益,加强和改善银行审慎经营和管理,防止

48、重量轻的规模效益。风险和内部控制管理评价体系,谨防运营风险,不容易偏离既定的业务目标或非法操作的激励机制。5.5.3 完善财务内控机制一是建立必要的职责分离,以及横向与纵向相互监督制约关系的制度;二是对组织结构、流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过程,应建立有效的控制程序;三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对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数据和操作环境,以及设计、采购、安全和使用实施控制;四是建立并保持应急预案和程序,确保业务持续开8尹澄坤.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9郭荣丽.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制度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展叫5.5.4 健全财务控制组织体系实行集中管理的操作风险治理结构:一是设立独立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二是实施垂直化的风险控制流程;三是明确各部门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定位和职责,统一操作风险的财务控制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