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共研: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的一种“打开方式”.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18695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题共研: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的一种“打开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同题共研: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的一种“打开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同题共研: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的一种“打开方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同题共研: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的一种“打开方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同题共研: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的一种“打开方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题共研: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的一种“打开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题共研: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的一种“打开方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同题共研: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的一种打开方式以彷徨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为例原创:李煜晖语文学习编者按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热点和重点话题。一线教师积极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吴欣歆、余党绪、吴泓、李煜晖等老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领域深耕数年,各有擅场;既有鲜明主张,又有切实举措,或可资读者诸君借鉴。本期介绍李煜晖老师的整本书阅读之专题教学,以高中课标阅读书目彷徨为例。【同题共研】彷徨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语文专题教学是基于学科特定的核心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建构并解决研究问题,撰写完成研究论文等学习成果的教学方式,可以围绕单篇、群文、整本书等不同体量的阅读材料展开。在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中,如果学生初

2、次接触,且书目难度较大,可以全班选择并研究同一个专题,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深入理解这本书的思想内容,借以建构整本书专题阅读经验,为将来自主选题、自主研究打基础,逐步实现班级授课制下个性化、研究型阅读。彷徨是鲁迅代表作,收录了他在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11篇小说,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名篇多次选入教材或读本。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推荐书目,本书阅读难度较大,加之高一学生研究经验不足,同题共研不失为一种优选。Ol确立选题选题是专题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不必越俎代庖,可以在调查和讨论中与学生一起建构专题。对学生来说,参与调查、讨论本身就是重要的学习过程。同题共研,关键是找到共同研究

3、对象,提出共同研究问题。研究对象要普选,研究问题要优选,唯其如此,才能兼顾兴趣和质量。我先请学生自读彷徨,提交选题意向。分析发现,学生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多且分散。同样关注人物,彷徨中的女性形象,吕纬甫、高老夫子、魏连殳等知识分子形象,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作品中第一人称叙事者形象,都引起了学生兴趣。同样关注手法,小说题名艺术结尾艺术环境描写”“人物描写,都在学生的选题视野。共研对象应选取学生兴趣点的最大交集,我把选题涉及的研究对象罗列出来,以问卷形式,让学生再选择。结果显示,84%的学生首选彷徨中的女性形象。事实上,从1918年发表我之节烈观起,鲁迅始终关注中国女性问题。彷徨中祝福伤逝离婚三篇都以

4、女性为主人公;在酒楼上里的阿顺、幸福的家庭中的主妇、肥皂中的四铭太太,这些配角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高老夫子中的女学生、肥皂中的孝女,虽然用笔不多,但是寄托着鲁迅的思考。如果说彷徨是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中的上下求索,这些女性形象无疑是鲁迅思想探索的结晶。学生聚焦的研究对象与整本书内容特点具有一致性,共研专题也因之具有了典型性。提出研究问题是难点。多数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只能提出表层问题,缺少创新性和探究价值,如女性肖像描写有哪些特点人物性格有何不同”等。也有一些学生不满足于此,他们提出,研究女性形象应该站在女性立场,关注她们的内心世界。彷徨中不同身份和教育背景的女性,无一例外都有自己的

5、愿望和追求,这是她们行为选择背后的内在动因。现实社会不能满足她们的种种要求,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命运悲剧。聚焦女性诉求”,可以探究她们的诉求内容、诉求方式和诉求结果,以及造成结果的原因。这样一来,既能发现每个人物的精神特质,又能把她们聚合起来,概括作者对女性问题的整体认识,探讨其当代价值。这种看法得到一致认可,最终确立彷徨中的女性诉求”为共研专题,研究问题是:彷徨中的女性形象在诉求内容、方式和结果上分别有哪些个性和共性?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考?02研究准备围绕研究对象深入探究研究问题,需要高度熟悉文本内容,尤其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是共研过程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共同基础。正式研讨前,我请学生

6、完成两项任务。第一,分组为每个女性形象制作名片,简要呈现她们的身份、事迹和性格特点。第二,根据名片内容和人物的重要性,把所有女性形象归纳统计出来,参见表1o通过这两个准备任务,学生又一次通读全书,熟悉了每个人物的基本情况,对研究对象有了整体把握。表1彷徨女性形象统计表序号篇目女性影靠臭别1祝福祥林坡1四坤2工老婆子2柳妈2善女人32在酒楼上阿顺2阳昭33幸福的家A)主妇1或2女儿34总皂四铭太太2*3隽儿35长明灯灰五坤36示众无7高老夫子女学生38孤独者魏连殳的祖母3大良的祖母(钝的房东)39伤逝子君I官太太3“宝花Ir(邻院女子)310弟兄无Il(爱姑1说明:类别I、2、3分别指代主人公、

7、次要人物、过场人物(蟀像)。教师自身也要做好研究准备。一方面要研读教学用书,和学生一起熟悉研究对象。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目标,制订可操作的教学计划。就本专题来说,我希望学生做好女性诉求”这项研究,更希望学生通过本研究建构文选式小说集的专题研读经验。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把这两个目标分解成环环相扣的教学阶段,每个阶段立足最近发展区设计学习任务,为他们提供“脚手架,助力学生在研究中学会研究。第一阶段,单个女性诉求研究。选取典型人物祥林嫂,以此为例指导单个女性诉求的研究方法。第二阶段,女性诉求比较研究。请学生自主选择其他篇章中的人物,从诉求内容、方式、结果等方面和祥林嫂作比较,总结比

8、较阅读方法。第三阶段,女性诉求整体研究。把全部女性形象综合起来,探讨女性诉求在内容、方式和结果上的共性,以及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探索,整体回应研究问题。三个阶段围绕研究问题,不断扩展研究对象,对归纳概括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是专题教学在思维发展上的培养重点。每个阶段学生都要撰写研究成果,汇报交流,全部结束后还要反思整个学习过程。这种贯串始终、与阅读理解紧密衔接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是专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阶段分别用表示,三者之间及其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03共研过程师生共研历时月余,每阶段都包含阅读课、写作课、汇报课和课后指导等四种教学活动。阅读课围绕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展开,师生

9、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理解,建构方法;写作课教学生鉴赏论文的作法,培养书面表达能力;汇报课交流研究进展,以听说能力训练为目标;课后指导贯串始终,为每个学生答疑解惑。相比之下,阅读课是专题教学重中之重,不同阶段的教学策略又有所不同。1 .单个女性诉求研究本阶段研读篇目是祝福,研究对象是祥林嫂。表面看来与传统篇章教学相似,实际上教师不能像过去那样预设答案,再千方百计传递给学生,而是要根据课堂讨论中生成的表现,及时给予内容、方法和态度上的指导。在讨论祥林嫂的诉求内容和方式时,有学生提出:祥林嫂失节前以保护贞节为内容,失节后以完成救赎为内容。她遵从礼教原则,为捍卫贞节而反抗;认同环境评价,为重新

10、做人而救赎;在乎礼俗身份,因救赎无果而崩溃。她的诉求方式和诉求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内容看,她对贞节的在意、对神灵的信仰是蒙昧的,表现出她盲目信从的一面。但从方式上看,又有一种“虔诚”的态度,使她区别于卫老婆子等农村妇女。这一分析抓住了祥林嫂形象的某些特质,但思考到此为止,没能深入挖掘作者的创作动机。须知,研究女性诉求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发现鲁迅寄寓其中的思想。我追问学生:鲁迅为什么要把一个贞节礼俗的受害者塑造成虔诚的信仰者和坚定的执行者?追问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有学生摘引文献作出解答: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女性不由自主地将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本为封建男权文化的律令,内化为自身的生存选择与文化

11、选择。当女性由被奴化进入这种“自奴化”的阶段时,也就意味着女性权利的全面丧失。【1)可见,“哀其不幸和怒其不争”是共存的,把祥林嫂塑造成自奴化的典型,是对祥林嫂自身问题的揭示。有学生联想到鲁迅其他作品作出解答:灯下漫笔中“两种时代”的说法在祥林嫂身上同样适用。她顺从是因为暂时做稳了奴隶;反抗和救赎是为获得重做奴隶”的资格:祥林嫂们从来就没挣得过做人的权利。教师追问和学生作答,把诉求内容、方式、结果和作者思想贯通起来。有感于作答质量很高,我请其他学生为同伴发言撰写评语,谈谈对自己的启迪。再把评语收集起来,归纳增删,作出总结。我们习惯于把祥林嫂定格为受压迫的劳动妇女,把吃苦耐劳、饱经患难、愚昧无知

12、视为祥林嫂形象的全部内容,把礼教习俗、阶级压迫和冷漠麻木的社会看作祥林嫂悲剧的根源。鲁迅的深刻在于,他对寄予深切同情的对象仍有批判,批判矛头直指顽固残留在人们心中的封建文化。要使祥林嫂们过上人的生活,不仅要改革奴化女性的社会环境,而且要祛除女性自奴化的心理。祥林嫂之死是天灾还是人祸?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鲁镇人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土吗?鲁迅批判的是礼教本身,还是封建末世异化了的虚伪的礼教教条?”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提出很多新颖、深刻的问题。学生在教师追问或同伴辩论中,加深了对研究问题的理解,也逐渐掌握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理据结合的文本分析方法。2 .女性诉求比较研究阶段本阶段先请学生自选人物和祥林嫂

13、作比较,提交书面作业。分析发现,就事论事的描述多,理性思辨的观点少:看见同,看不见同中之异;看见异,看不见异中之同名为比较,其实在做表面文章。于是,我选取学生认为最没可比性的祥林嫂与子君为个案,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分三步:先比较显性异同;再同中求异,发现人物形象的独特性;最后异中求同,发现人物形象的普遍意义。显性异同的比较,学生容易得出结论。(1)诉求内容明显不同:祥林嫂作为农村妇女,希望能够做一个符合礼教要求的人,开始保护自己的贞节,后来救赎自己的失节,总是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子君作为接受过新思想的女性,勇敢地追求爱情,渴望幸福的婚姻。(2)诉求方式表面相同:二者都有反抗精神,一旦获得

14、暂时的满足,又都表现为驯服和顺从。(3)诉求结果表面相同:诉求最终都没实现,同样经受了巨大的精神打击,最终走向死亡。(4)结果成因有同有异:相同之处,周围的人对失节女性的鄙夷和歧视,不仅让祥林嫂陷入绝境,而且让未婚同居的子君在失去涓生的爱后无法生存。不同之处,祥林嫂死于无主名无意识”的社会之网;子君的死,涓生则明显负有责任。同中求异有一定难度。二人有两处明显的同,一是反抗,二是死亡。在教师启发下,学生发现了背后隐藏的异。(1)反抗的异:祥林嫂的反抗是蒙昧的,是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支配下的无意识反抗,子君的反抗是清醒的、明确的: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的权力,这是勇敢的宣言。从反抗的态度和程度上

15、看,祥林嫂倾其所有,尽其所能,自始至终都为达成愿望努力,这种反抗强烈而持久;同居前勇敢的子君与同居后饲弄油鸡、喂养阿随、操持家务的子君判若两人,面对涓生吐露真言,她只有“空洞的眼神,似乎要抓牢什么。作为知识女性,子君没有劳动妇女祥林嫂那样坚强的抗打击能力,不如祥林嫂的反抗持久和激烈。(2)死亡的异:二人最终都走向死亡,都没有交代死亡的具体原因。沦为乞丐的祥林嫂被遗弃在冰天雪地之中,和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的死法相似,有其必然性。子君失去了爱情,但被接回家中,从物质生活上看没有必死之道。子君居然死掉,是恋爱失败后了无生趣,还是社会习俗对失节女性的压力?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异中求同是理解

16、作者思想的关键。这时的异”有两种,一是显性的异,二是同中求异探究出来的异。(1)作为新女性的子君,也像祥林嫂一样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同居前不好意思去看雪莱的半身像,同居后不再谈文艺,而以贤妻良母的定位操持家务。这些充分说明子君仍然有旧女性”的影子,跳出了父为子纲,跳不出夫为妻纲。(2)鲁迅这样塑造子君有着深刻的用意。不论是没文化的村妇,还是有知识的女学生,想彻底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走出独立自主的新路,都任重道远、极其艰难,这也正应了全书题旨彷徨。本阶段教学重点由内容分析转为方法指导。预设比较框架有效推动了教学进程,采取个案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方法。随后组织学生自选人物,完成比较鉴赏论

17、文,则是对方法的迁移和巩固。3 .女性诉求整体研究阶段学生在整体概括时找不到头绪。他们关注是什么,很少追问为什么,而且总想把众多人物的表现一言以蔽之,缺少分类意识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这些正是教学指导的重点。诉求内容上,学生概括出两个共性:一是范围狭窄,集中在爱情、婚姻与家庭方面。二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例如,子君从大家庭里逃出来,逃到涓生那里,看似独立了,其实不过是新的寄托;阿顺勤劳能干,只因有人说她未婚夫的闲话,病就恶化了,最后死掉。学生概括到此停滞,没有追问女性诉求内容单一性和依赖性的原因。教师提出来请学生讨论,并给予内容上的启发,学生的认识随之深入。女性角色被限定在以家庭为中心的

18、封闭结构中:女儿一妻子一母亲。社会角色单一决定了诉求内容单一,造成对有经济能力和多样角色的男性的依赖。新制度和新思想的来袭,给子君这种女性以上学读书的机会,但并没给她们提供就业岗位。同居之后,子君必然回归传统的妻子角色,即使家庭负担很重,也无法与涓生共同分担。祥林嫂可以抛头露脸去工作,但只从事下等人的工作,即使如此,再嫁后也要回至Ir妻子一母亲”的轨道。诉求方式上,教师先帮助学生划分出两种情况:处于社会许可的既定轨道和由于主、客观原因脱离既定轨道。前者顺从安分,一心维持这种状态,如四婶、四铭太太等。而当父亲、丈夫或儿女靠不住时,诉求方式就变得复杂了。彷徨中的女性遇到了所有“脱轨”的可能,我请学

19、生逐一分析。祥林嫂脱离轨道次数最多,命运也最凄惨:父亲靠不住,成为童养媳;第一任丈夫靠不住,成为寡妇;第二任丈夫短命,又成了寡妇;最后阿毛的意外死亡,使她被大伯赶出来,无家可归。子君主动脱离父母,却又被动脱离涓生,最后只能在鄙夷中死去。阿顺甚至死于对丈夫靠不住的恐惧这种状况下,诉求方式仍可分两种。一是放弃反抗,在绝望中走向死亡,如阿顺和被弃后的子君;二是在反抗中失败,如祥林嫂、爱姑等。在分类基础上,教师追问:如何评价她们轨道内外的诉求方式?这是学生归纳概括时没有涉及的。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处于既定轨道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她们用顺从和驯良来维系附庸地位。离开轨道后的反抗,抽象看精神可

20、嘉,但还是为了回到既定轨道两种情况都迫切需要思想启蒙。在诉求结果上,学生普遍认识到,不论采取什么方式,悲剧都已注定。未出嫁的阿顺抑郁而死;嫁两次的祥林嫂潦倒而死;为爱而嫁的子君默默而死;明媒正娶的爱姑忍受着丈夫的虐待;言听计从的四婶年年如此地生活;幸福的家庭之主妇,瞪着阴凄凄的眼睛计算劈柴和白菜教师追问,何种原因造成全员悲剧,鲁迅想用触目惊心的结果表达什么,对今天有何启迪?这一问题是开放式的,学生从经济地位、社会分工、文化观念、民间礼俗等视角谈了看法,并对当下社会现象作了反思。现在还有很多男人视女人为附庸,很多女人视男人为依靠,这些想法和做法与彷徨何其相似!女性自由和幸福之路离不开角色平等、人

21、格独立和经济独立,以及造就此种独立与平等的环境和土壤。整体研究是整本书同题共研的关键阶段。教师的指导要有高度,不能陷入对文本内容的低水平重复。对现象成因的追问、对行为表现的分类和对现实意义的探寻,有利于帮助学生回应研究问题,形成思想认识,奠定论文写作的基础。04教学反思整本书阅读有很多“打开方式。专题教学主张研究型阅读,强调“立点深挖、同题共研是专题教学常见的组织方式,需要师生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确立选题、制订计划、收集资料、问题探究、论文写作、分享交流等学习活动。专题教学中,教师要担当作品研究者、课程规划者、教学组织者和学习评价者等四种角色。除作品研究者外,其他三种都是在与学生共舞”中完成的。

22、教师要信任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决策权和参与权;要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课堂上要善于抓住教学契机,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提问、追问、示范等方法达成教学目标;要把内容指导和方法指导、课堂教学和课下答疑、教师引领和同伴合作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本专题是我最初开展专题教学时的一次尝试。师生互动经验不够,预设痕迹较重,操控程度过强,在学习成果质量分析和组织学生反思学习等方面也付之阙如。尽管存在很多不足,但这种尝试加深了我对专题教学的理解,为后来从事更开放、更系统、更规范的实践研究积累了经验。注释:1李继凯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异化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1):71-78.一语文学习2019年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