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需求健康成长》教学设计心理健康九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28740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需求健康成长》教学设计心理健康九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合理需求健康成长》教学设计心理健康九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合理需求健康成长》教学设计心理健康九年级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合理需求健康成长》教学设计心理健康九年级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合理需求健康成长》教学设计心理健康九年级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理需求健康成长》教学设计心理健康九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需求健康成长》教学设计心理健康九年级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合理需求,健康成长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合理需求,健康成长二、设计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提到,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评价自己。认识自我需求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学生的自我需要和外界满足呈现不平衡的状况,当这种不平衡的状况持续时间过长,容易引发学生的内心冲突以及与外在环境的冲突。本次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需求的存在,客观看待周围人的需求,能够洞察需求满足和背后动机的关联,帮助学生以包容理解的态度面对他人需求,多元视角看待自我需求的满足,与自我实现结合起来,学会运用合理方式满足自我需求,对调节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三、教学目

2、标1 .了解与理解(I)学生体验并接纳自我需求的客观存在。(2)引导学生认识到需求与动机的关联。2 .尝试与学会(1)学生了解并掌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学会运用合理方式满足自我需求。3 .体验与感悟(1)合理需求,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四、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的核心任务是中考,学生面临升学择业。面对自我需求,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还较为片面,或将需求的不满足归结为自身的无能,或者全部归结于外部原因,这些归因都不利于学生走出困境,长期积累的未被满足的需求,还容易导致自怨自艾,牢骚满腹,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五、重难点重点:感受周围他人需求与自我需求的不同,掌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难点:引导学

3、生正确将自我需求与背后动机实现关联,掌握满足自我需求的合理方法。关键点:体验并接纳自我需求的合理化,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我需求。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准备PPT.音频八、教学过程课前约定:真诚分享,认真倾听,尊重他人,积极参与口号约定:最高境界一又快又准(一)团体热身阶段:“一场特殊的小型拍卖会”1 .说明游戏规则:参与者每人手中只有5000元,代表你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慎重竞拍所呈现的拍卖物。每件拍卖物只拍卖1次,底价均为1000元。每人每次加价1000元,价高者得。如某两个人同时出5000元买亲情,则先报者先得。花完自己手中的5000元后,就不得再参与之后的竞拍。在竞

4、拍时,举手同时喊出报价。竞拍内容:友情、名望、美貌、自由、权利、物质享受、健康、知识、诚信、美好前程等。2 .分享:你以多少的价格,竞拍到了什么?除了你竞拍到的物品,你还有想要的吗?没有竞拍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一)团体转换阶段:认识需求,进行需求层次归因1 .什么是需求?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7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 .回忆,

5、讨论为什么在同一个“一场特殊的小型拍卖会”的游戏中,同是竞拍,有的同学竞拍的是你不怎么想要的物品,有人却竞拍到物品后还有想要竞拍的物品,不同表现背后是什么原因。3 .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记录。(教师巡视,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表扬)4 .小组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结果,并针对其中一项内容进行针对性分享。5 .教师总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世界的美的追求让自己的能力和认知相匹配发挥自身沿晚.不断完自己内部价值皆定,外部成就认可个体的需求今晚去嘉里吃? 喝备)你的内心会告诉你需要什么你要不要再加个菜? J社会认同(个性与尊重Sk你的朋子会告诉你需要什么晚上回家蛤你怠面好不好?(更盘蠹配你的大脑会告诉你需要什么

6、你吃饱了吗?感官愉悦(快感体验)你的感官会告诉你需要什么你愎不慑?生存保障(温饱健康)你的身体会告诉你需要什么教师:我们一生正如这一场特殊的小型拍卖会,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想要的物品不一定能立马得到,我们得到物品后,也还有想要的物品却可能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获得了。当我们知道表现不同背后是需求层次的不同,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是啊,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我们“既要”、“又要”并且“还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三)团体工作阶段:合理满足自我需求1.看故事知人生思考:故事中的孩子为什么从高兴变为发怒?从老人的角度,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7、?【突破难点一引导学生正确归因需求动机,掌握合理需求的方法。】2.学生分享。3.总结:1)自我关爱:学会关爱自己,培养自己内在的自信和独立性2)建立社交圈子:结交新朋友,获得更多人际联系和情感支持3)探索个人需求:深入了解自己,探索你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4)寻求专业帮助4.师总结:如果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标准,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每一个需求背后都有其动机。我们控制不了外部因素,因此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牢骚满腹。这种负面情绪让我们痛苦。尤其是这种内部期望与外界环境相关联时,你周围的亲朋好友也会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痛苦。(四)团体结束阶段:播放歌曲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教师总结: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将如何度过今天?你用温暖守护生命了吗?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是你真的想要的吗?如果是你内心渴望的自我实现,你又将如何去达成这个需求呢?(五)课后拓展任务1 .你如何看待周围人的各种需求?2 .你的家人或朋友通常是如何满足自己的各类需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