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随笔范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703288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随笔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随笔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随笔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随笔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随笔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随笔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随笔范文.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随笔范文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随笔范文1这部小说既然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其中一定是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我只是万千读者中的一员,就浅浅说一点我的见解吧:关于爱情。初看到小说的名字时,我以为这会是一本充斥着生死抉择,大爱无疆,气势磅礴的爱情巨著,然而细细读下去,才发现恰恰相反,马尔克斯的笔触犹如涓涓流水,又如一壶陈年老酒,平缓却又持续地向读者描述着一个延绵了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没有什么高潮迭起的情节,也没有什么感人至深的桥段,在这样从容不迫地叙述之下,初恋的青涩,热恋的炙热,失恋的煎熬,婚外情的刺激火热,夫妻间的相互依存,露水情缘的易逝,老少恋的暗流仿佛是回

2、甘的草药一般,令人回味无穷。仔细看来,书中给弗洛伦蒂诺和费尔明娜直接的爱情除了在他们炽热的年少时光之外,几乎都是在描写费尔明娜和乌尔比诺医生的婚后生活,以及同一时刻弗洛伦蒂诺和他25个本子上的女人中度过的。年少时候的爱情大概是随处可见,面对对方的情感困惑时,人们的回答也几乎是清一色的劝分不劝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爱时有多痴情,分开时就有多怨恨,甚至于将爱情变成了一场博弈。可是像弗洛伦蒂诺和费尔明娜这样的爱情,又有几个人能,不,还是说,敢做呢?霍乱时期的爱情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种与世俗偏见截然不同的爱情:彻彻底底的不计较回报,没有输赢之分,没有自我陶醉和寻死觅活,双方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没有后悔,

3、没有怨天尤人,甚至于耐住了整个人生的考验。有人说这本小说就是在讲一个人到底可以不甘心到什么程度。我要说,弗洛伦蒂诺这样的人是让人敬畏的,因为,到底是怎样强大的意志和强健的心脏,才能支撑一个人慷慨超脱如此,平和坚韧如此?我甚至可以大胆地猜测,哪怕这一世弗洛伦蒂诺没能等到和费尔明娜在一起的那一天,死的时候他也不会有什么遗憾(当然在读者看来这个家伙一辈子就是在为偏执的爱而活着),因为这是一个说过“我对死亡唯一的恐惧,就是没能为爱而死”的人。我们把爱情融于世俗之中,却已经忘记了爱情的本质,这两位的爱情,容不得我等俗人论短长呐。除此之外,我还悟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结果的。虽然结果

4、可能会好,也可能很糟糕,但是不坚持的结果只能有一个,即与你的期翼相反的结局。最后我想说,芸芸众生,无论是尚未懂得爱的,正在享受爱的,已经失去爱的,或是最终得到爱的,每个人,都能在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条时间轴上找到自己对应的位置,也总有一段情节,会触动我们。这,可能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吧。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随笔范文2阅读霍乱时期的爱情,第一次没有因为西方文学中常见的长篇累牍的铺陈觉得烦这话其实不对,人家马尔克斯先生压根就没有把太多的笔墨花费在铺陈上,小说一开始,直接就进入了叙述状态:来自安的列斯群岛的流亡者、儿童摄影师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在六十岁生日到来之前服毒自杀,作为他交情最深的朋友,胡维纳尔乌尔

5、比诺医生进入死者房间闻到的是一种苦杏仁的气味,这让他想起爱情受阻后的命运。根据朋友的遗嘱,医生见到了怀着仰慕和谦卑的温柔陪伴了他一生女人作为医生他最好的朋友,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竟然不知道这位摄影师有这样一个女人,女人平静地跟自己的爱人下完最后半盘棋,然后留下他一个人静静地迎接死亡。这是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份传奇爱情。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搅乱了医生的弟子庄严豪华的从业二十五周年纪念午宴,紧接着,一只飞出笼子的鹦鹉不仅把医生装饰华丽而舒适无比的家弄得乱七八糟,而且要了医生的命。在医生的葬礼结束以后,他的医生费尔明娜达萨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正准备用最后一丝力气关上大门时,看见了身穿丧服站在空荡荡的客厅中央

6、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后者颤抖而又庄重地将帽子放到胸口的位置,让许久以来支撑他活下来的相思之苦一股脑儿迸发出来:“费尔明娜,”他对她说,“这个机会我已经等了半个多世纪,就是为了能再一次向您重申我对您永恒的忠诚和不渝的爱情。”沉浸在对亡夫的思念中的费尔明娜,其实同样无法忘记那段长久而受阻的爱情。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沉迷在对费尔明娜的爱情之中,为了逃避这份爱情带来的痛苦,他一次一次地寻找着“黑夜里的小鸟”,并把跟这些女人的交往记录下来,“只因为缺少那一个女人,他便希望同时和所有的女人在一起”,尽管所有的女人加起来也代替不了费尔明娜。你很难想象,为了心中的爱情,弗洛伦蒂诺愿意付出任何

7、代价金钱或者人情,又或者这位店主一生最想得到的东西只求他把那么镜子卖给自己,其目的就是因为镜子里的那片天地,他爱恋的形象曾在那里占据了两个小时之久。不仅如此,为了配得上他的花冠女神,弗洛伦蒂诺费尽心机当上了内河航运公司的老板,并且精心打造了一座爱的宫殿,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的漫长等待之后,在自己已经八十岁高龄的时候,终于收获了守候一生的爱情。在小说的结尾,“新忠诚号”在返航后调转船头,重新驶向黄金港,再次踏上他们的爱情之旅,一直走,一直走,走到一生一世。“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情了。” (霍乱时期的爱情,第225页)。既然如此,作家就要小心翼翼、并充满激情地对“爱”加以思考。这种思考主要

8、还是落实在费尔明娜、阿里萨、乌尔比诺三个人物身上。小说中的费尔明娜容貌美丽、自负而又自尊,被称为“戴王冠的仙女”。费尔明娜无疑是幸运的,因为阿里萨和乌尔比诺两个男人都追求、崇拜她。幸运的费尔明娜是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阿里萨和乌尔比诺都是在第一次见面时就爱上了她。对阿里萨来说,“那偶然的一瞥,引起了一场爱情大灾难,持续了半个世纪尚未结束。”在阿里萨狂热的激情席卷之下,费尔明娜也狂热起来。但由于她父亲的阻挠,二人的感情受到了重创。不过,两人没能结合的根源并不在此:它或许缘自费尔明娜热情冷却之后的一种远距离静观、或许缘自生命之本能、或许缘自人性的弱点、或许缘自世俗的诱惑总之,作家没有对爱情河流中的

9、礁石视而不见。费尔明娜只以一句“不必了,忘了吧”就轻易地将阿里萨送入到爱情漩涡里达五十年之久。马尔克斯的这一笔处理,出人意料而又相当真实,干脆利落而又余味悠长。事实上,不仅是费尔明娜,也不仅是马尔克斯,在飘中,玛格丽特米切尔借助于斯佳丽表达了同样的认识: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和生活的艰辛,她才发现,她一直深深地爱着的阿希礼其实并不是生活中的阿希礼本人,只不过是她自己披在阿希礼身上的一件美丽的外衣。而费尔明娜之所以在一趟旅行之后告诉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不必了,忘了吧”,正是因为她在某一个瞬间发现,她爱上的不过是一个幻影;五十年以后,她依然认为,“二十岁时的火热躁动是某种高贵而美丽的东西,但绝不是爱情”。

10、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责怪费尔明娜呢?因为爱,所以爱;反之,因为不爱,所以不爱。爱情就是这么简单。想说的很多,但好像又什么都说不出,除了感动,为了一场旷世绝恋。也许,我更希望这样的情节不仅仅属于小说。抄录几段话,作为这篇笔记的结束:有两部书写完后使人像整个儿被掏空了一般:一是百年孤独,一是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我小说的许多地方,都有对爱情的恐惧。我有这样一种印象:爱情小说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伴随着恐惧,有些恐惧的时刻不仅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出来,而且在性关系中也是如此。加西亚马尔克斯如若没有在这条河上的航行,就没有爱情可言:这样航行的最好产物就是那些把我们破损不堪的灵魂归还给我们的作品,而

11、这其中不可置疑地包括这部炫目且令人心碎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托马斯品钦这部多姿多彩、时间跨度为五十年的悲欢离合的巨著,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爱情的方式、表现、手段、痛苦、愉快、折磨和幸福。它堪称是一部充满啼哭、叹息、渴望、挫折、不幸、欢乐和极度兴奋的爱情大全。安东尼奥卡瓦耶罗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随笔范文3“一生一世。”当77岁的阿里萨深情地对72岁的费尔明娜说出这句话时,15岁的阿美利加刚刚自杀身亡。读完霍乱时期的爱情,50和622两个数字深印我脑海50余年的等待以及622个情妇。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阿里萨属于前者。18岁的阿里萨对13岁的费尔明娜一见

12、倾心,从孤独守候到飞信传情,再至私定终身。费尔明娜的父亲洛伦索棒打鸳鸯,带着费尔明娜远走他乡,阿里萨的情书也飞越千山万水,一路跟随,爱情之火非但没熄,反而越燃越旺。“今天,见到您时,我发现我们之间只不过是一场幻觉。”17岁的费尔明娜回到城市,见到阿里萨的第一眼,就为两人的爱情画上了句号。20岁那年,费尔明娜嫁给了门第显赫、家财万贯、在欧洲受过教育且在同龄人中声誉非比寻常的乌尔比诺医生。“他很丑,而且可怜兮兮的,但他身上洋溢着爱。”费尔明娜的表姐伊尔德布兰达这样评价阿里萨。可怜的阿里萨,听到费尔明娜的婚讯后,在半夜里,独自站在费尔明娜的阳台下,拉响了那曲他为她创作的爱的华尔兹。他一边拉,一边低诵

13、着歌词,琴渐渐被泪水打湿。“当他把琴收进琴盒,头也不回地在死一般寂静的街道上渐行渐远时,心中感到的并不是明天即将远行,而是仿佛多年前就已抱定永不回来的决心离开了此地。”母亲心疼阿里萨,给他找了一份遥远城市的电报员工作,让他远离悲伤之地。轮船抵达终点的当天,阿里萨发起了高烧。烧退后,他义无反顾地做出了一个决定:让电报员的光辉前途见鬼去吧,他将永远不再离开费尔明娜的城市。阿里萨认定,乌尔比诺医生会死的,他决心等下去,即便等到世界末日。他也下定狠心,要赢得名誉和财富以配得上费尔明娜。50年来,他完全献身于这项胆大妄为的爱情事业。“为了她,他不太计较手段地得到了名誉和财富,为了她,他细心保护着自己的健

14、康和外表,其严谨程度会让同时代的其他男人觉得缺乏男子气。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为了什么人或事物像他这样等待:片刻也不曾气馁。”乌尔比诺医生死去的当晚,76岁的阿里萨便向费尔明娜重申了他永恒的忠诚和不渝的爱情。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阿里萨用每日一封的打字机情书、白玫瑰和每周二的拜访,渐渐赢得了费尔明娜及她儿子达萨的认可。在费尔明娜经历一系列名誉打击后,阿里萨邀请她登上了加勒比河运公司的轮船,远航旅行。这也是阿里萨作为加勒比河运公司董事长以来,第一次登船旅行,行期是“一生一世”。完美的阿里萨,完美的爱情,是吗?爱情!爱情!多少罪恶,假汝之名?在离开本城、远赴他乡当电报员的疗伤之旅中,25岁

15、的阿里萨一直沉浸于自己的悲伤里。一个女人趁黑夜突袭,夺走了他的童贞。这一事件,让阿里萨发现了一个他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他对费尔明娜的虚无缥缈的爱可以用世俗的激情来替代。半个世纪的等待,每一刻对费尔明娜的思念,都会让阿里萨痛苦万分。阿里萨必须不停找寻替代品,抚平伤痛。于是,50年后,“他已经拥有了二十五个本子,里面有六百二十二条较长恋情的记录,这还不包括那无数次的短暂艳遇,因为它们甚至都不值得他怜悯地提上一笔。”622段恋情,622个情妇,他们对阿里萨的感情,有假意也有真心,有的仅索取其身体,有的还要求其灵魂。阿里萨既已把自由留给了费尔明娜,许多情妇的悲剧就已注定。阿里萨与养鸽女奥林皮娅在内

16、河船的舱室里私会,在养鸽女的肚皮上留下了标识“这小东西是我的”。当晚,奥林皮娅就死于其丈夫的刮脸刀下。阿里萨突袭了自己家的女仆,并让她受了孕。一幢带家具的房子就解决了他的麻烦,孩子也认他人为父去了。莱昂纳是阿里萨在河运公司最得力的助手,也是把阿里萨推向事业顶峰的女人。她终身未嫁,一直照顾着老年的阿里萨,在阿里萨受伤住院后,又亲自为他洗澡、换衣、按摩,没有任何回报。当然,还有阿美利加。13岁时来到海港城市上学,阿里萨是其监护人。阿里萨用了一年的时间,精心地培育她,以慈祥祖父般的温和,狡诈地牵着她的手,逐渐把她领向自己的地下屠场。当费尔明娜的曙光初现,阿里萨果断把阿美利加抛到一边。毕业之际,15岁

17、的阿美利加选择以自杀来结束这段依恋关系。霍乱时期的爱情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书中的人物行为,加西亚马尔克斯均是以中性、客观的笔调描述,既没有赞赏,也没有批判。阿里萨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随笔范文4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本书,也许是因为它的过于真实,把爱情中的丑恶面表

18、现得淋漓尽致,毫无防备地敲碎了我对爱情所有美好的幻想。看到开头三分之一时,我想到了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男主阿里萨就像茨威格笔下的女子那样决绝执着,飞蛾扑火般地爱着女主费尔明娜,哪怕是“你,从来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可是进一步看下去,才发现阿里萨的言行不一是如此令人憎恶。在费尔明娜成为寡妇后,阿里萨再次向她表白:“这个机会我已经等了半个多世纪,就是为了能再一次向您重申我对您永恒的忠诚和不渝的爱情。”他们终于睡到了一起时,阿里萨说:“我为你保留了童真。”尽管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和他发生过关系的女性超过600位,甚至有位少女因他而亡。至于那无数次的短暂艳遇,“甚至都不值得他怜悯地提上一笔。”所

19、以,即使男女主最终得到了一个琼瑶剧般的结尾,也让人感觉不到浪漫。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半个多世纪的等待与忠贞不渝的爱情,怎么看都像是一场“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阴险猎捕计划,令人唏嘘不已。阿里萨真的爱费尔明娜吗?我看未必。他在初见她的那一刻,就“爱”上她了。费尔明娜爱阿里萨吗?好奇和爱情是如此让人混淆。当陷入老年孤独的她终于奔向浪荡子阿里萨的怀抱时,也“很难分清自己是出于同情还是爱情。”费尔明娜爱她的丈夫吗?她对自己的丈夫的感情,用月亮与六便士里那段经典选段来概括最合适不过:她对自己的丈夫的感情实际上只是男人的爱抚和生活的安适在女人身上引起的自然反应。大多数女人都把这种反应当做爱情了。这是一种对

20、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产生的被动的感情,正像藤蔓可以攀附在随便哪株树上一样。因为这种感情可以叫一个女孩子嫁给任何一个需要她的男人,相信日久天长便会对这个人产生爱情,所以世俗的见解便断定了它的力量。但是说到底,这种感情是什么呢?它只不过是对有保障的生活的满足,对拥有家资的骄傲,对有人需要自己沾沾自喜,和对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洋洋得意而已。费尔明娜的丈夫爱她吗?尽管他在临死前对费尔明娜说“上帝知道我有多爱你”,也无法抹去他婚内出轨的事实。所以爱情到底是什么呢?书中口口声声说着“我爱你”的人物,各个都无法否认背叛誓言的举动。如果这是爱情的话,爱情真的不堪一击。如果这不是爱情的话,爱情到底是什么呢?这本以爱情冠

21、名的书就是作者开得一个玩笑,甚至是讽刺。醒醒吧,年轻人,不管你拥有什么,你都是孤独的。不过,如果你认为你已经找到了那个可以称之为爱情的东西,请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让它溜走。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随笔范文5因为我太懒了,开博这么久了才有一两篇*,所以我就把一篇假期作业-读书报告,放上来。由于字数要求20_以上,我拼接了一些从网上下的资料。不过那些个人评论是我写的,相信读者可以看得出来。最近,有位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书。说是他不久前才看完的,很有感触。他想和我探讨一番,于是让我也阅读一下。这是由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编著的。提到马尔克斯,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那获得诺贝尔大奖的。而这部作品正

22、是作者在获奖后,经过呕心沥血的两年创作,诞生的又一佳作!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的是小说写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爱的故事。他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了。故事其中又穿插了不同类型的爱情,而透过各种爱情, 甚至,“连霍乱本身也是一种爱情病”,小说表现的是哥伦比亚的历史,是哥伦比亚人自己破坏哥伦比亚的历史。有评论说,这是“我们时代的爱情大全”,“一部爱情专著,一部涉及当时政治观点,穿插着爱情,霍乱和战争的故事”。于是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随着作者的笔触,进入到故事中。在经过五天细细品味后,我完成了对这本书的阅读,可这书里的故

23、事却带给我无限的感触和遐想书中的阿里萨,是个为爱痴狂的男人。他在一次与费尔米纳的意外邂逅后,爱上了她。在那棵开篇被意味幽怨与隐痛气味的苦扁桃树下,阿里萨终于把长达七十张纸的情书交给了费米尔纳。费米尔纳也接受了他热烈而矜持的爱情,在那减去一半的情书中激切寻找那份想望的热烈。白山茶花是他们的定情花,纯洁美丽充满青春气息,之后阿里萨等待费米尔纳回信时患上了类似霍乱的相思。阿里萨读费米尔纳第一封信是边吃玫瑰花边读完的。他母亲担心他吃了太多玫瑰花后会拉痢疾,减弱抵抗力患上真正的霍乱。阿里萨寄费米尔纳头发,费米尔纳寄他成为标本的叶子,蝴蝶。阿里萨写着自焚发烧的情诗,而费米尔纳写着清淡平常的家务。爱情爆发的

24、不可收拾。曾经也为爱疯狂,这是霍乱时期爱情最闪亮见证。费米尔纳离开那座埋葬她爱情的城市之前,给阿里萨信中夹着自己剪掉的头发。旅途之中他们的爱情仍在狂热继续,实在太藐视当时爆发的一种病症:霍乱了。相思病态类似霍乱,可能是马尔克斯故设的意外。也给读者造成不经意的意外,霍乱之所以用于这场爱情的恍惚意义。在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在揣测:费米尔纳与阿里萨是真的相爱吗?特别是在费米尔纳旅行后,与他第一次相见后说“不必了,忘掉吧”。这就是两年相爱的结果吗?一句话把阿里萨打入了地狱。很多年以后,在费尔米纳新婚的那天晚上,年轻的阿里萨躺在“那艘不该载他的被忘却的轮船的甲板上”,发高烧,说胡话,那时他想起他的初恋情人

25、,流了眼泪,也许是因为思念,或许是因为痛苦,也或许是两者交集,绝望充满着他的内心,复杂的心情随着前去马格达莱纳河流域的船只渐行渐远当阿里萨把提琴放进盒子,头也不回地沿着死一般寂静的街道回去的时候,已经觉得他不是次日清晨要出走,而是觉得仿佛在许多年前他就带着决不回头的决心出走了,于是他又似乎“有勇气忘掉过去,并且继续生存了”。我原以为他可以忘了她,可对费尔米纳的爱是那么深刻而强烈,他做不到。于是他开始了等待,漫长的等待。他等待着乌尔比诺-费尔米纳的丈夫,离开人世的那一天。在五十一年九个月零的等待后,他终于有机会向她再次表明自己的心迹,但又遭到了拒绝。阿里萨又耐心地用两年时间与费尔米纳通信,最后和

26、她登上了“新忠诚号”轮船,开始了等待以久的旅行。我实在佩服阿里萨那磐石般坚定的耐心,他也等来了他要的结果:小说结尾,阿里萨和费尔米纳逆流而上,在船上升起了霍乱标志的黄色旗帜,再没有什么人可以来打扰他们。船长询问这样漫无目的的航行还要继续多久?这个愚蠢的家伙在费尔米纳的睫毛上看到初霜的闪光,在阿里萨的脸上看到勇敢无畏的爱,然后,阿里萨公布了他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个日日夜夜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的答案:“永生永世!”这实在是难令人不动容。可我总觉得,费尔米纳答应了阿里萨,是因为老年后的孤独与寂寞。甚至她和乌尔比诺之间也没有爱情,他俩的结合是各取所需他要她的美貌与傲气;她要他的尊贵与显赫。在之后的生活

27、中,他们更多的是依赖。当发现丈夫有外遇时,她的愤怒曾使我以为是出于爱。可后来发现,那是因为她的自尊遭到践踏。或许他们之间是有爱情的,只是他们没发现,我也没发现罢了马尔克斯在阿里萨与费尔米纳这条主线外,又安排了其他的故事,但都没逃脱“爱”这个主旋律。在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中,马尔克斯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的爱情方式:幸福的爱情,贫穷的爱情,高尚的爱情,庸俗的爱情,粗暴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放荡的爱情,羞怯的爱情而随着书中人物的遭遇,你也会跟着他们或喜,或悲,或无奈。我不禁赞叹马尔克斯那神奇的手笔,用细腻的情感描写出那么生动的人物与情感。还有他通过人物,隐秘地表达了自己堪比箴言的看法:“我对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软弱者永远爱情的王国,爱情的王国是无情和吝啬的,女人们只肯委身于那些敢做敢为的男子汉,正是这样的男子汉能使她们得到她们所渴望的安全感,使她们能正视生活。“她从来没有想到,好奇也是潜在的爱情的变种。”“一个人最初和父亲相象之日,也就是他开始衰老之时。”“社会生活的症结在于学会控制胆怯,夫妻生活的症结在于学会控制反感。”“找出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差别,对她来说殊非易事,但分析来分析去,她还是更喜欢儿童,因为儿童的观念更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