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34579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测绘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测绘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测绘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测绘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1课程体系构建1)专业办学标准分析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应至少安排8门必须的测绘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分别为测绘学概论、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测量基础、空间定位技术与应用、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2)岗位能力分析通过对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明嘉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淄博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等测绘甲级资质企业的调研,分析测绘行业的岗位设置情况,确定了对应岗位能力要求及相应的课程。3)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共分为基础知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实践及素质训练课程及创新能力训练课程四个

2、模块。基础知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为专业课程学习做铺垫,开设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等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满足企业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岗位能力需求,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开设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工程测量学等以外业为主的课程,开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原理与应用等以内业为主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在工程测量、数字化采集、图形、图像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实践及素质训练课程开设数字化测图实验等校企共建课程,开设数字化数据采集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培养学生发展所需的人生观、文化基础、职业人生规划和通用能力等基本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品德修养与

3、法律基础和大学生发展与职业规划等课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则包括测量程序设计、MATLAB空间数据处理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参加大学生技能竞赛、教师的科研课题等途径,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2课程建设1)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以省级精品课程测量学为龙头,结合测绘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依据山东理工大学核心课程建设标准,与企业密切合作完成10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形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2)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根据山东理工大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标准,选择比较成熟的课程MATLAB空间数据处理作为双语教学建设的课程;通过三年的建设,完成英文教材.引进、教学大纲、考核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

4、讲课录像等工作;并且在教改项目立项、进修提高、报奖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3)校企共建课程建设为了尽快达到培养学生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熟悉企业作业模式和规范要求,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数字化测图实验、数字化绘图软件等课程开展校企共建,即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在实施中采用校企交替的形式组织教学,先由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课程基础知识讲授,再由企业的一线工程师进行实际项目的实战技巧讲解,将企业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4)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按照课程知识关联度,整合原来单一课程的实习与设

5、计,形成以测量学、地图学和数字化绘图软件三门课程内容为主体,以外业数据采集为核心的数字化数据采集实习;以地理信息系统和GIS工程实践两门课程内容为主体,以空间数据处理为核心的地理信息系统实习;以摄影测量学和遥感原理与应用两门课程内容为主体,以图像数据处理为核心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以大地测量学基础、GNSS原理与应用和工程测量学三门课程内容为主体,以工程控制与施工测量为核心的大地测量实习;以全部专业课程内容为主体,以工程项目设计与实施为核心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全部实现校企共建,充分发挥产学研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对外沟通能力。3结束语课程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这一问题,我们进行课程建设改革方案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提高测绘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当然在改革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我们会认真总结,及时修订方案,力争达到预期的目标。作者:孔维华曹俊茹王殷行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