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讲义.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38146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讲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讲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讲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讲义.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6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6.1 项目案例分析人民广场都江堰广场景观设计案例(由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设计)6.1.1 项目概况1.基地位置:都江堰广场位于四川省成都都江堰市。城市因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该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广场所在地位于城市中心,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三条灌渠传流城区。同时,城市主干道横穿东西,场地被分为三块,占地11hm2。,2.规划设计思路 都江堰广场这一案例着重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力求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体现古老、悠远且独

2、具特色的水文化,以及围绕水的治理和利用而产生的石文化、建筑(包括桥)文化和种植文化。使之成为一个既现代又充满文化内涵的、高品位、高水平的城市中心广场(见图6-1)。都江堰广场总平面图为一个展开的竹笼,扇形。视觉焦点是一个源于竹笼原形的雕塑。中部为一条斜向轴线,该轴向北指向闽山豁口中的都江堰,往南连接未来的步行街。,图6-1 都江堰广场总平面图,6.1.2 项目规划设计,1.都江堰广场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文化功能:作为都江堰市的文化体验空间 它将作为标志性的城市文化景观,集数千年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都江堰市的地方文化和地方精神。作为都江堰工程的一部分,将内江二分为四,使千万亩良田受

3、其滋润。(2)休闲功能:作为市民的身心再生空间 如果将水、石和植物相交融,广场可成为一处绝佳的生态与休闲环境,可成为市民休憩、交往、公共活动和亲近自然、享受大自然的理想场所。(3)旅游功能:作为重要的旅游节点 都江堰以其悠远的历史、功垂万世的水利工程吸引了大批的游客,而广场是整体中的局部,它与其他旅游点一起,全面展现了都江堰工程的气势与风采,同时还可让游人领略蜀地的气息,体验当地的市井文化。,2.设计构思:解决问题与营造场所(1)广场主题构思 天府之源,投玉入波;鱼嘴竹笼,编织稻香荷肥。(见图6-2,图6-3)。,图6-2“投玉入波”主题雕塑:源于竹笼原形,高30m,基底为一波状水景,网纹与卵

4、石镂刻相结合,是竹编结构的高度艺术化。,图6-3 都江堰广场中心区效果图(区模型),(2)问题的解决对策 整合场地 人车分流 强化鱼嘴 分散人流 增强亲水性 重塑水闸 创建生态环境 营造生活情趣 交通体系 周边建筑 河畔处理 灯光及广告,3.广场的艺术设计 广场的艺术设计来源于对地域自然和历史文化的体验和理解,也来源于对当地生活的体验,综合起来是对地方精神的感悟。李冰治水的悠远故事,竹笼和杩槎的治水技术,红砂岩的导水渠和分水鱼嘴的巧妙,川西建筑的穿斗结构和红木花窗,阳春三月走进川西油菜花地中的那种纯黄色彩和激动心情,还有那井院中的卵石和竹编的篱笆,老乡的竹编背篓,打牌或静坐的老人和青年,围坐在

5、麻将桌边的姑娘,麻辣酸味的鱼腥草一切都在为这场地的设计提供语言和词汇。,4.作为一个实践案例,都江堰广场在唤起广场的人性与公民性方面,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的空间 利用场地被河流和城市主干道切割后形成的四个区块,形成四个功能相对有别,但又互为融合交叉的区域,动中有静,静处有动,大小空间相套,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如图6-4):,图6-4 都江堰广场分区图,区,以观演广场为主,设有舞台,常为热闹演艺场所和小群人晨练场所;同时又有滨河休闲带供使用者静处、散步或欣赏河流波涛,并有林下休闲区,供来自南部居民区的使用者小聚聊天,遛鸟晨练(如图6-56-7)。区,以水景和平地广场为主,早晨和傍晚

6、常为多数人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舞蹈最爱处。平时则是儿童戏水的乐园,这里有雾泉、高塔落水、坡面流水、卵石水池。在南部和西南部设安静的林下休闲广场和下沉式水池空间,一条蔽荫长廊将其与热闹的北部分开,大量的树荫、座凳、安静的空间,最受邻里居民的青睐。西侧临河,与对岸区的滨河休闲走廊相呼应,设大量石条凳,以供休憩、观赏河水。区,以一组可参与的旱地喷泉为主,吸引大量儿童和大人观赏和游玩。南、西两侧为樟木林,为游客提供大量的林下休息空间。西侧滨河带则同样提供石条座凳,近观河水。区,桂花林下的袖珍空间,5m5m见方,最宜三五成群的麻将客和耍牌者,而这正是当地民众的喜好。在区和区之间,是一下沉广场,以隧道沟通两

7、区,叠瀑环绕,形成另一种体验空间。,图6-5 圆形露天演艺广场:由高低错落的花岗石铺装构成了一个富有情趣的观演场所。,图6-6 金色天幔(杩槎天幔):由金属片和青铜柱构成。下垂的天幔源于对阳春三月川西油菜花的体验,而斜立的青铜柱则是源于古老的治水技术杩槎的灵感。,图6-7 金色天幔夜景,(2)参与交流和聚会的场所 广场的设计从总体到局部都考虑到人的使用需要,考虑到作为人与人交流和聚会的需要:观演式交流:在区观演舞台的设计中,演出者、观众、伴奏和后台排练,都通过景观设计的空间处理手法,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分隔的空间(见图6-8)。集体自由交流:区则为不同时段和不同人群提供了更为灵活多样的交流与聚会

8、机会。漏墙、水景、楠木林和草地,定义了多种富有情趣的空间。早晨是集体太极拳、舞剑和各种不知名的群众性集体活动的场所;傍晚,则可以看到在音乐的伴奏下,交谊舞爱好者的翩翩起舞和成群的围观者。这种集体自由式参与和交流还以水为媒进行,它发生在区的雾泉、浅水池和区的旱地喷泉中。小群体交流:区南侧的樟树林下,区的桂花林“盒子”空间,最适于三五成群的牌友和聊天休闲者的驻留。,图6-8 竹林分隔的后台排演场地,(3)人性化设计 都江堰广场从多个方面实现人性的设计,包括:提供阴凉:结合地面铺装和座凳,在四个区内都设计了树阵,在瞬时人流量较大的、区用分枝点较高的楠木和樟树,而在小群体交流为特征的区,则种以分枝点较

9、低的桂花林。座凳与台阶:广场上在合适的地方,包括广场和草地边沿、水际、林下设置大量的条石座凳,让以休闲著称的当地人有足够的休憩机会。台阶和种植池也是最好的座凳。提供“瞭望”与“庇护”的机会:看和被看是广场上最生动的游戏,在林荫中和隐蔽处,在广场和草地边缘,是最佳的“窥视”场所,因而是设置桌椅,供休憩的合适场所。而在明处或广场中央则设计活跃的景观元素,如喷泉和水体,吸引人的参与,使其无意间成为被看的对象和“演员”。避免光滑的地面:所有铺装地面都用火烧板或凿毛石材。普适性设计:广场的设计考虑各种人的使用方便,包括年轻人、儿童、老人、残疾人。尺度转换:一个11hm2的广场尺度是超人的,如何通过空间尺

10、度的转换使之亲人宜人,是本设计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见图6-9)。,图6-9 沿轴线方向为三个灯柱,与主题雕塑同样由花岗石镂刻而成,内有光源。,可亲可玩的水景设计 玩水使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水景的丰富多样性和可戏性是该广场设计的一个主要特色。设计之初的一个重要设想是提河渠之水入广场,从30m的“竹笼”雕塑跌落,经过有微小“鱼嘴”构成的坡面,旋转流下,水流经过时编织出一张网纹水膜,滚落浅水池中。从水池溢出的水又进入蜿蜒于广场上的溪流,一直流到广场的最南端,潜入井院之中。坡面上、浅池中、溪流中和井院内,都有少年儿童尽情嬉戏其中(图6-10图6-16)。,图6-10 网纹水面:在主题雕塑下为多条水道

11、呈水涡状,基地微起众多鱼嘴,水流经过,泛起无数网纹,编制出一个极富动感的水纹“竹笼”。细微处暗示一个久远而亲切的故事。,图6-11 中心轴线:由主雕塑、漏墙、三个灯柱和一条蜿蜒盘曲的溪流构成。漏墙实为一条导水槽,起分割广场空间的作用。,图6-12 广场上的漏墙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使开敞的广场变得更加丰富。,图6-13 亲水性和玩水性设计:将河中湍急之水提上广场,以供人们嬉戏。,图6-14图6-15 亲水体验:从川西乡土景观的石埠和亲水生活中获得灵感。,图6-16 下沉式水景广场:作为区广场西侧溪流的汇集,提供一个安静而富有情趣的休息空间。,为了能更深入地分析,可以把土人景观这一设计概括为五个区

12、域,分别是:(1)序曲/阡陌 作为从市内进入广场的南门户和主要入口之一,“序曲”或称为进入广场的南入口部分,为这个新广场中随后经历的一系列步行空间和场景的展开设定了一个舞台。在这个令人激动不已的作品中,这个序曲空间尺度不算大,但它却起到了作为水景区的起点和指向作用。(2)楠木园 这个地块的特性会使人想到它所在地域的农业传统。在楠木园中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观看河水的角度。沿着楠木园的一侧放眼望去,视觉焦点处的雕塑凸显于场地的中心。楠木园的“边界”是由导水渡槽的石质漏墙定义的,漏墙从南边的地平。斜向向北延伸,终结于30m高的石制水塔。漏墙是步行者在不同地块间穿行的“屏风”,也是不同空间之间的过渡。(

13、3)水景区 都江堰广场的高潮景观是坐落在中央位置的水塔。它是一座30m高的规则式雕塑,镂刻的斜向网格肌理,象征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用来装卵石的竹笼,或许可以说,它好像在回应着从都江古堰传来的水声。,(4)盒子 广场东北部桂花林和林下的多个围合空间是整个广场的另一个兴趣点,它为人们观赏水景、集会活动或即兴表演提供了场所。那些方形的围合空间,为三五成群的人们耍牌和游戏,甚至野餐提供了理想之地。向前走是用树丛和巨石构成的小型私密空间,这似乎为人们追忆那个古老的水利灌溉工程提供了一个场所。大树提供了充足的阴凉,让人体验到在大自然中所能够得到的享受。,图6-17 盒子作为人的空间:在广场北端有一系列5m左右

14、见方的、由石座凳围成的空间,它们正是一家人休闲或打牌的适宜场所。,(5)绿与蓝的对比区 位于广场西南部,“绿与蓝的对比”区域实际上是个隐喻,比喻的是农业和都市生活之间的对比。大面积的绿地与附近水流的对比,当它被视作农业的象征符号时,它和附近包括露天舞台、金色天幔和更多城市化硬质景观形成强烈对比。总结:都江堰广场的设计被地域场所的文化气息和乡土气息所强化。贯穿整个场地的水的设计,是该作品中最突出的元素,也是广场最与众不同之处。该作品与邻近河渠中奔腾的水流、浪涛声和各种设计元素有机地融为一体。雾喷泉、主雕塑、小溪、下沉式水广场等水元素的引入,构成一部交响乐,讴歌着都江古堰的水利盛事。这个新景观为城

15、市的建筑物和都市风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景观背景,并大大增强了城市本身的特色。,6.2 相关知识,6.2.1 城市广场的概念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现代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最具公共性、最具艺术性、最具活力、最能体现都市文化和文明的开放空间。它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担负着满足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多种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和灵魂,展示了现代城市的生活模式和社会文化内涵。现代城市广场的定义是随着人们需求和文明程度的发展而变化的。今天我们面对的现代城市广场应这样理解:城市广场一般是指由建筑物、街道和绿地

16、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永久性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有艺术魅力、最能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开放空间,有着城市“起居室”和“客厅”的美誉。,6.2.2 城市广场的常见类型及特征,1.现代城市广场的类型 根据广场的功能性质可将广场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休闲广场和商业广场等。(1)市政广场 用于政治、文化集会、庆典、检阅、礼仪、传统民间节日活动的广场。它往往布置在城市主轴线上,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广场是室外的集会空间,其建筑和景观一般对称布局。市政广场一般面积较大,为了让大量的人群在广场上有自由活动、节日庆典的空间,一般多用硬质材料铺装为主,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

17、民广场、莫斯科红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前广场等。市政广场应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和流通性。同时,其布局形式一般较为规则,广场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娱乐性建筑和设施,以烘托广场庄严肃穆的气氛(如图6-186-19)。,图6-18 上海人民广场,图6-19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广场,(2)纪念广场 纪念广场题材十分广泛,可以是纪念人物,也可以是纪念事件。通常广场中心或轴线以纪念雕塑(或雕像)、纪念碑(或柱)纪念建筑或其他形式纪念物为标志,主体标志物应位于整个广场构图的中心位置。纪念广场因为通常要容纳众人举行缅怀纪念活动,所以应考虑广场中具有相对完整的硬质铺装地,而且与主要纪念标志物(或纪念对象)保持良好的视

18、线或轴线关系。例如:梵蒂冈广场、哈尔滨防汛纪念广场、呼和浩特新城区的成吉思汗广场、上海鲁迅墓广场等。纪念广场的选址应远离商业区、娱乐区等,严禁交通车辆在广场内穿越,以免对广场造成干扰,并注意突出严肃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纪念主题。纪念广场一般宜采用规则形,应有足够的面积和合理的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保证广场上的车流畅通无阻,使行人与车互不干扰,确保行人的安全。广场在设计手法、表现形式、材质等方面,应与主题相协调统一,形成庄严、雄伟、肃穆的环境(如图6-206-22)。,图6-20 纪念性广场梵蒂冈广场,图6-21 呼和浩特市成吉思汗广场(a)图2-2-22 呼和浩特市成吉思汗广场(b),(3)交通

19、广场 交通广场使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交通的枢纽,其目的是有效地组织城市交通,包括人流、车流等。设计交通广场时既要考虑美观又要考虑实用,使其能够高效、快速地分散车流、人流,保证广场上的车辆和行人互不干扰,顺利、安全地通行。广场尺寸的大小取决于交通流动量的大小、交通组织方式和车辆行驶规律等。通常分两类:一类是城市内外交通会合处,主要起交通转换作用,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前广场(即站前交通广场);另一类是城市干道交叉口处交通广场(即环岛交通广场)。站前交通广场是城市对外交通或者是城市区域间的交通转换地,设计时广场的规模与转换交通量有关,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人流量等,广场要有足够的行车面

20、积、停车面积和行人场地。对外交通的站前交通广场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入口,其位置一般比较重要,很可能是一个城市或城市区域的轴线端点。广场的空间形态应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城市风貌,使过往游客和行人使用舒适,印象深刻(如图6-236-24)。环岛交通广场地处道路交汇处,尤其是四条以上的道路交汇处,以圆形居多,三条道路交汇处常常呈三角形。环岛交通广场的位置重要,通常处于城市的轴线上,是城市景观、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城市道路的对景。一般以绿化为主,应有利于交通组织和司乘人员的动态观赏,同时广场上往往还设有城市标志性建筑或小品(喷泉、雕塑等),西安市的钟楼、法国巴黎的凯旋门都是环岛交通广场上的重

21、要标志性建筑。,图6-24 上海站前广场(b),图6-23 上海站前广场(a),4)休闲广场 在现代社会中,休闲广场已成为广大市民最喜爱的重要户外活动空间。它是供市民休息、娱乐、游玩、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位置常常选择在人口较密集的地方,以方便市民使用为目的,如街道旁、市中心区、商业区甚至居住区内。休闲广场的布局往往灵活多变,空间多样自由,但一般与环境结合很紧密。休闲广场以让人轻松愉快为目的,因此广场尺度、空间形态、环境小品、绿化、休闲设施等都应符合人的行为规律和人体尺度要求。其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人性化,以舒适方便为目的,让人乐在其中。利用地面高差、绿化、雕塑小品进行空间限定分

22、割,达到空间的层次感,以满足不同文化、不同层次、不同习惯、不同年龄的人们对休闲空间的要求。如北京西单文化广场、大连星海文化休闲广场(如图2-2-252-2-26)。,图6-25 北京西单文化休闲广场,图6-26 大连星海广场,(5)商业广场 商业广场是指位于商店、酒店等商业贸易性建筑前的广场,是供人们购物、娱乐、餐饮、商品交易活动使用的广场,它是城市广场最古老的类型。商业广场的形态空间和规划布局没有固定的模式而,但是商业广场必须与其环境相融、功能相符、交通组织合理,同时应充分考虑人们购物休闲的需要。当代商业广场通常与商业步行系统相融合,有时是商业中心的核心,如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杭州荷坊街中的广

23、场就属于这一类(如图6-27)。,图6-27 杭州荷坊街边广场,2.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现代城市广场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改善了城市环境,带来了多种效益,同时也折射出当代特有的城市广场文化现象,成为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性质上的公共性 现代城市广场作为现代城市市民户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共性。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封闭的文化习俗逐渐被开放的现代文明所替代,人们越来越喜欢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漫步在广场上,不论年龄、身份、性别有何差异,人人都具有平等的游憩和交往氛围。(2)功能上的综合性 现代城市广场应满足的是现代人户外多种活动的功能要求,满

24、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各种人群多种功能需要,它是广场产生活力的最原始动力,也是广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魅力的原因所在。(3)空间场所的多样性 现代城市广场功能上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内部空间场所必然具有多有性特点,以达到实现不同功能的目的。不同的人群在广场所需要的空间不一样,如歌舞表演者需要有相对完整的空间,给表演者的舞台或下沉或升高;情人约会需要有相对郁闭私密的空间;儿童游戏需要有相对开敞独立的空间等等,综合性功能如果没有多样性的空间创造与之相匹配,是无法实现的。(4)文化休闲性 现代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或是城市的“起居室”,是反映现代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窗口”,注重舒适、追求放松是人们对携

25、带城市的普遍要求,从而表现出休闲性特点。广场上精美的铺地、舒适的座椅、精巧的建筑小品加上丰富的绿化,让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忘却了工作和生活的烦恼,尽情地欣赏美景、享受生活。,现代城市广场是现代人开放型文化意识的展示场所,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舞台。特别是文化广场,表演活动除了有组织的演出活动外,更多是自发的、自娱自乐的行为,如活跃在城市广场上的“老年人合唱团”、“曲艺表演组”、“秧歌队”等,它体现了广场文化的开放性。现代城市广场的文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城市广场对城市已有的历史、文化进行反映;二是现代城市广场也对现代人的文化观念进行创新。即现代城市广场既是当地自然和人文背景下的创作作

26、品,又是创造新文化、新观念的手段和场所,是一个以文化造广场、又以广场造文化的双向互动过程。,6.2.3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1.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设计是当代城市广场和城市街道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环境行为和环境心理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具体表现。现代城市广场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城市公共空间,其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方便、舒适地进行多样化活动。因此,其规划设计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注重人在广场上活动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创造出不同性质、功能、规模、各具特色的广场空间,以适应不同年龄、阶层、职业的人的多样化需要。,2.功能性原则 城市广场使为人的使用而建的,人是其中的

27、主体。人的活动决定了城市广场的功能配置。作为城市意象“锚固点”的广场,从它们的历史演变中可以发现,曾经发生过的活动形式主要有:交通活动(通过、穿越和集结)、贸易活动(商品买卖)、政治性活动(集会、游行以及政治理念的表达)军事活动(和平时期的阅兵以及战时士兵的汇集和操练)、日常休闲(餐饮、游戏、体育文化活动)等,这一切活动都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公共性,这些活动因广场和街道的规模、地位、影响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包括了城市市民活动的各个方面。如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实例(如图6-28)。,图6-28 北京天安门广场,图6-29 某休闲广场,如今,休闲成了广大市民追求的目标,休闲时间

28、的多少成了衡量生活品质的重要砝码。这种城市生活的演变从两个方面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的造型:传统的城市广场改变性质,变换新的面目,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各具特色的新的城市休闲广场、步行街道大规模出现(如图6-29)。在西方城市里,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新设立的城市广场几乎无一例外地充满了休闲色彩,相对历史广场,它们的休闲特色更加彻底、更加鲜明,因为它们不受传统权利的束缚,也不受现状的限制,可以无拘无束地反映生活需求。,3.个性特色原则 广场与街道是城市形象的代表,承担着建立城市“意象”的重要作用,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属性,个性特色是指广场在布局形态与空间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与其它广场不同的内在

29、本质和外部特征。个性特色的创造要求对城市广场和街道的功能、地形、区位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在城市空间环境体系中的地位做全面分析,在符合功能特点、满足功能需要、协调环境文脉、创造自然生态等方面反复推敲、不断升华,使城市广场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又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有机交融。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广场,其空间构成有赖于它的整体布局和六个要素,即建筑、空间、道路、绿地、地形与小品细部的塑造,同时应特别注意与城市和园林整体环境风格的协调(如图6-306-31)。,图6-30 某中国结式广场,图6-31 呼和浩特市东河广场,4.生态和可持续原则 体现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遵循生态规律,包括生态进化规律

30、、生态平衡规律、生态优化规律和生态经济规律,体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扬长避短”。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应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环境出发,一方面要通过融合、嵌入、缩微、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相适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和体会到无限自然带来的自由、清新和愉悦。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生态小环境的合理性,既要有充足的阳光,又要有足够的绿化,冬暖夏凉,趋利避害,为居民的各种活动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6.2.4 现代城市广场客体要素设计,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是以建筑、水体、植物、道路等组合而

31、成的一个具有多景观、多效益的室外公共活动场所,它集中表现了城市的面貌和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因此,现代城市广场设计的一个重点就是它的客体要素设计。1.绿化 绿色空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空间之一,它使人们能够重新认识大自然,拥抱大自然,以补偿工业化时代和高密度开发对环境的破坏。绿化具有自然生长的形态和色彩,经过人工修整的树形更具有人文色彩,无论从生态角度、经济价值、艺术效果和功能涵义等方面,都应列入广场空间环境要素的首位。因此,任何一个广场的设计都应当有一定的绿色空间,而且应尽可能使绿色面积多一些,应充分发挥绿色使城市空间柔化剂的作用,使植物成为城市广场建设的主力军。,在广场绿化的设计手法上,一方

32、面,在广场与道路的相邻处,可利用乔木、灌木或花坛起分隔作用,减少噪声、交通对人们的干扰,保持空间的完整性;还可利用绿化对广场空间进行划分,形成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不同的气候特点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造就了特定的城市环境形象和品质。因此,广场中的绿化布置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气候、土壤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例如,在天气炎热、太阳照射强的南方,广场应多种能够遮阳的乔木,辅以其他的观赏树种;北方则可用大片草坪来铺装,适当点缀其他绿化。另一方面,还可利用高低不同、形状各异的绿化构成多种多样的景观,使广场环境的空间层次更为丰富,个性得到

33、应有的展示。不仅如此,还可以用绿化本身的内涵,既起陪衬、烘托主题的作用,又可成为主体控制整个空间(如图6-326-33)。,图6-32 绿色植物作背景,图6-33 灌木作图案式绿篱模纹,2.色彩 色彩是表现城市广场空间的性格和环境气氛,创造良好的空间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有良好色彩处理的广场,将给人带来无限的欢快与愉悦。如商业性广场及休息性广场可选用较为温暖而热烈的色调,使广场产生活跃与热闹的气氛,加强广场的商业性和生活性;而纪念性广场则不宜有过分强烈的色彩,否则会冲淡广场的严肃气氛。在广场色彩设计中如何协调、搭配众多的色彩元素,以免造成广场的色彩混乱而失去广场的艺术性是很重要的。如在白色基

34、调的广场中配置一个红色构筑物或雕像,会在深沉的广场中透出活跃的气氛;在白色基调的广场中配置一片绿色的草地,将会使广场典雅而富有生气。每一个广场本身色彩不能过于繁杂,应有一个统一的主色调,并配以适当的其他色彩点缀即可,使广场色调在统一的基调中处于协调,形成特色,切忌广场色彩众多而无主题。,3.水体 水体在广场空间中是游人观赏的重点,它的静止、流动、喷涌、跌落都成为引人注目的景观。因此,水体常常在闲静的广场上创造出跳动、欢乐的景象,成为生命的欢乐之源。那么在广场空间中水是如何处理的呢?水体可以是静止或滚动的:静止的水面,物体产生倒影,可使空间显得格外深远,特别是夜间照明的倒影,在效果上使空间倍加开

35、阔;动的水体有流水及喷水,流水可在视觉上保持空间的联系,同时又能划定空间与空间的界限,喷水丰富了广场空间的层次,活跃了广场的气氛。水体在广场空间的设计中有三种:(1)作为广场主题,水体占广场的相当部分,其他的一切设施均围绕水体展开;(2)局部主题,水景只成为广场局部空间领域内的主体,成为该局部空间的主题;(3)辅助、点缀作用,通过水体来引导或传达某种信息。设计水体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水体在整个广场空间环境中的作用和地位后再进行设计,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如图6-346-37)。,图6-34 游人开心地从喷泉间穿越,图6-35 跌水台阶,图6-36 规则式跌水作主景 图6-37 自然式水池,

36、4.地面铺装 对地面铺装的图案处理可分为以下几种(如图6-386-45):(1)规范图案重复使用 采用某一标准图案,重复使用,这种方法有时可取得一定的艺术效果,其中方格网式的图案是使用最简单的一种图案,这种铺装设计虽然施工方便、造价较低,但在面积较大的广场中亦会产生单调感。这时可适当插入其他图案,或用小的重复图案再组织起较大的图案,使铺装图案较丰富些。(2)整体图案设计 指把整个广场作一个整体来进行整体性图案设计。把广场铺装设计成一个大的整体图案,将取得较佳的艺术效果,并易于统一广场的各要素和广场空间感。,(3)广场边缘的铺装处理 广场空间与其他空间的边界处理是很重要的。在设计中,广场与其他地

37、界,如人行道的交界处应有较明显的区分,这样可使广场空间更为完整,人们亦对广场图案产生认同感;反之,如果广场边缘不清,尤其是广场与道路相邻时,将会给人产生到底是道路还是广场的混乱与模糊感。(4)广场铺装图案的多样化 单调的图案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过于复杂的图案则会使人们的视觉系统负荷过重而停止对其进行观赏。因而广场铺装图案应多样化,给人们以更多的美感,同时,追求过多的图案变化也是不可取的,会使人眼花缭乱而产生视觉疲劳,从而降低了观赏的注意力与兴趣。,图6-38 规范图案的重复使用,图6-39 各色卵石拼成的特定图案,图6-40 广场砖铺地造型,图6-41 广场砖花岗岩铺地造型,图6-42 板岩

38、铺地造型(a),图6-43 板岩铺地造型(b),图6-44 整体图案设计(a),图6-45 整体图案设计(b),5.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设计首先应与整体空间环境相协调,在选题、造型、位置、尺度、色彩上均要纳入广场环境的综合考虑因素中加以权衡,既要以广场为依托,又要有鲜明的形象,能从背景中突出;其次,小品应体现生活性、趣味性、观赏性,不必追求庄重、严谨、对称的格调,可以寓乐于形,使人感到轻松、自然、愉快;再次,小品设计宜求精,不宜求多,体量要适度。在广场空间环境众多建筑小品中,街灯和雕塑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街灯的存在不仅给市民在夜间活动提供方便,而且是形成广场夜景甚至城市夜景的重要要素。因此,广场

39、环境中,必须设置街灯,或有此类功能的设施。在设计上要注意白天和夜晚,街灯的景观不同,在夜间必须考虑街灯发光部的形态以及多数街灯发光部形成的连续性景观,在白天则必须考虑发光部的支座部分形态与周围景观的协调对比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现代雕塑向着大众化、生活化、人性化、多功能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赋予了广场空间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已成为广场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广场中的雕塑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雕塑是供人们进行多方位视觉观赏的空间造型艺术。雕塑的形象是否能直接地从背景中显露出来,进入人们的眼帘,将影响到人们的观赏效果。如果背景混杂或受到遮蔽,雕塑便失去了识别性和象征性的特点

40、(如图6-466-47)。,图6-46 厦门书法广场雕塑(a),图6-47 厦门书法广场雕塑(b),(2)雕塑总是置于一定的广场空间环境中,雕塑与环境的尺度对比会影响到雕塑的艺术效果。雕塑通常通过具体形象或象征手法表达一定主题,如果不与特定的环境发生一定的联系,则不易唤起人们普遍的认同,容易造成形单影孤。(3)一般来说,一座雕塑总有主要观赏面和次要观赏面,不可能各个方位角都具有同质的形态,但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地为人们多方位观赏提供良好的造型(如图6-486-49)。(4)一件完美的雕塑作品不仅依靠自身的形态使广场有了明显的个性特征,增添了广场的活力和凝聚力,而且对整体空间环境起到了烘托、控制的

41、作用(如图6-50)。,图6-48 西安反映“爆米花”情景雕塑,图6-49 包头市友谊广场的童趣雕塑,图6-50 青岛市五四广场五月的风主题雕塑,6.2.5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方法与设计程序,1.设计过程与步骤 城市广场的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中综合性要求较高的专项课题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设计基础知识和设计表达能力,主要环节由设计准备、设计构思、设计表达、文件整理四个方面组成。(1)设计准备 设计准备包括两层含义。首先,需要贮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也即本课程应该设在高年级阶段的原因,如场地设计知识,一般景观环境设计的知识,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具有设计制图和效果图表现等必要技能。第二,是对设计课

42、题的认识和了解,为设计的展开准备必要的基础材料,其对进入设计的意义不能小视,它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成败。具体来说,对课题的认识要通过以下工作完成:场地调研 资料收集 资料分析,(2)设计构思在充分了解课题的前提,开始进入设计实施。城市广场的特点决定其设计定位要求很高,对主题的确立、典型情节的提取、主导形态的生成和运用等有较高要求,是考验设计者综合知识储备的一道难题。构思过程要避免冥思苦想,提倡手脑并用的方法,随时记录思想的火花。有时候,信手涂鸦的图形会产生巨大的创意作用,构思阶段还应该主动交流,加强沟通,以便在交流中产生创意。设计构思并不是一段固定不变的时间概念,好的设计师站在场地上的一瞬间就已经

43、开始了设计的酝酿,而整个设计过程随时都贯穿着突发的奇思妙想和激情的自我修正,因此,当建立起初步的设计意图,有了一点点设计对策后,就应该马上进入设计的下一个阶段。,(3)设计表达 设计表达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表现推敲设计,建立设计者自己对设计的信心;二是实现设计交流,将设计者的意图通过恰当的图形和文字向有关人员进行解说,最后使之成为设计成果向用户提交。设计表达涉及制图、透视描绘、设计说明编写等方面的工作,需要热情、耐心、毅力和专业技能的结合,这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普遍要求。(4)文件整理 景观设计是系统性的设计活动,具有比较严谨的逻辑要求,也就是说,仅仅绘制了设计的图纸并没有完成设计工作,还需要对设

44、计图纸进行归类、编辑和整理,使其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文件整理过程首先要全面检查设计过程的逻辑安排,梳理在设计表现过程中被扰乱或遗忘的重要思考和理念,查漏补缺,完善设计。其次,要运用图形、符号、示意、文字等形象手段,对前期资料、场地调研、设计构思等内容加以分析说明,形成必要的分析图式。,2.设计成果与文件,1)设计成果 具体来说,一个完整的景观设计方案成果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图纸部分:场地现状平面图、场地位置关系图、设计总平面图、重要单体建筑和构筑物设计图、典型特征剖面图、必要的详图等(如图 6-51)。,图6-51 某市政广场规划总平面图,(2)效果图部分:彩色总剖面图、总体环境鸟瞰图

45、、重要建筑和构筑物透视效果图、重要景观透视效果图、必要的景观小品透视效果图、必要的彩色剖面图、详图等(如图6-526-55)。(3)技术分析图部分:项目所在区位分析图、场地现状分析图、场地现状景观资源分析图、现状其他分析图、设计构思说明图、功能配置分析图、交通组织分析图、景观空间分析图等。(4)设计说明文字部分:以文字写作为主,主要就涉及的有关问题以文字方式进行阐述,是对设计图纸的必要补充。主要包括项目解读、设计原则划定、设计构思阐述、设计成果介绍等方面的内容。,图6-52某休闲广场规划鸟瞰图 图6-53 山东高密市梧桐购物休闲广场鸟瞰图,图6-54某休闲广场节点效果图 图6-55某休闲广场景

46、墙效果图,2)设计文件 一个景观项目的设计文件主要由项目设计书、展示图版和介绍文本3个内容组成。项目设计书是对整个设计全面完整阐述的文件,包括图文两方面的所有设计成果通常以A3幅面的图纸用彩色打印,按顺序装订。装订顺序的原则是:设计说明文字在前,辅助图纸在后;彩色图纸在前、黑白图纸在后。项目设计书应该设计封面,封面应包含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文件形成时间等信息。为便于检索,设计书还应该编制目录、页码以便索引。展示图版用于概要介绍设计,对重要设计成果予以展示,也可向有关方面进行公示,以征求意见,完善设计。展示图版的尺寸常常根据用户要求而定,常用的图版尺寸为A2A0号规格的图幅。展示图版

47、不应该是设计书的简单放大,而需要根据要求和设计特点,选择重点加以介绍。介绍文本为电子文件式样,多采用PPT软件进行编辑和演示,可以与图版、文件有所不同,但主要内容要完善、充实,以超过设计文件的分量为好,以便更深入地对设计进行阐述。现在也有以漫游动画作介绍文件的情况,这种方法或许就是下一轮设计介绍的主导方向。,6.2.6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成果,1.规划设计说明书1)方案特色;2)现状条件分析(包括区域位置、用地规模、地形特色、现状建筑构筑物、周边道路交通状况、相邻地段建设内容及规模);3)自然和人文背景分析;4)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包括建设目标、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总体构思);5)用地布局(包

48、括不同用地功能区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6)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包括不同功能所要求的不同尺度空间的组织、不同空间的景观设计);道路交通规划(包括道路等级、道路编号表、地上机动车流、地上人流、地上人流聚散场地、地上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地下机动车流、地下商业停车等建筑位置及垂直交通位置、消防车道);8)绿地系统规划(包括不同性质绿地,如草地、自然林地、疏林草地、林下广场、人工水体、自然水体、屋顶绿地等的组织);,9)种植设计(包括种植意向、苗木选择);10)夜景灯光效果设计(包括设计意向、照明形式);11)主要建筑构筑物设计(包括地上地下建筑功能及平面立面剖面说明、主要构筑物如雕塑、通风口、垂直交

49、通出入口等);12)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热力燃气等);13)竖向规划(包括地形塑造、高差处理、土方平衡表);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总用地面积;总绿地面积、分项绿地面积(包括水体、疏林草地、屋顶绿地、绿化停车场绿地、林荫硬地)、道路面积、铺装面积;总建筑面积、分项建筑面积(包括地下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等);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地上地下机动车停车数、非机动车停车数;工程量及投资估算。,2.图纸(1)方案阶段图纸(彩图)规划地段位置图。标明规划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规划地段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标明自然地形地貌

50、、道路、绿化、水体、工程管线及各类用地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质量等(包括现状照片)。场地适宜性分析图。通过对场地内、外自然和人工要素的分析,标明各地块主要特征以及建设适宜性。广场规划总平面表现图。图纸比例1/3001/1000,图上应表明规划建筑、草地、林地、道路、铺装、水体、停车、重要景观小品、雕塑的位置;应标明主要空间、景观、建筑、道路的名称。广场与场地周边环境联系分析图。从交通、视线、轴线、空间等方面分析广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景点分布及场地文脉分析图。标明主要景点位置、名称、景观构思以及场景原型。功能布局与空间特色分析图。标明不同尺度、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空间的位置和范围,表示出各个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