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河北#公路Ⅰ级#附示意图#内容详细.doc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05818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303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河北#公路Ⅰ级#附示意图#内容详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3页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河北#公路Ⅰ级#附示意图#内容详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3页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河北#公路Ⅰ级#附示意图#内容详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3页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河北#公路Ⅰ级#附示意图#内容详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3页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河北#公路Ⅰ级#附示意图#内容详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河北#公路Ⅰ级#附示意图#内容详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合同段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河北#公路Ⅰ级#附示意图#内容详细.doc(3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某省某某至某某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工程第四合同段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审核: 审批: 某某高速公路某某段LXTJ-4合同段项目部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1 工程地理概况及自然特征- 1 -1.1.1 工程地理位置- 1 -1.1.2 自然特征- 1 -1.2 主要技术标准及主要工程量- 5 -1.2.1 技术标准- 5 -1.2.2 主要工程量- 5 -1.3 总体工程概况- 7 -1.3.1 路基工程概况- 7 -1.3.2 桥梁工程概况- 8 -1.3.3 隧道工程概况- 9 -1.4 工程施工条件- 9 -1.4.1 交通与运输- 9 -1.4.2 水源- 9 -1

2、.4.3 电力- 10 -1.4.4 建筑材料- 10 -1.4.5 进场困难、施工条件差- 10 -1.4.6 施工干扰- 10 -1.4.7 通讯- 10 -1.5 工程特点及重、难点分析- 10 -1.5.1 工程特点- 10 -1.5.2 工程重难点分析- 11 -第二章 编制说明- 12 -2.1 编制依据- 12 -2.2 指导思想- 12 -2.3 编制目标- 13 -第三章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4 -3.1 基本思路- 14 -3.2 施工准备工作- 15 -3.2.1项目驻地建设- 15 -3.2.2拌和站建设- 15 -3.2.3钢筋加工场建设- 16 -3.2.4

3、工地试验室建设- 17 -3.2.6临时供电设施用水建设- 22 -3.2.7施工便道建设- 22 -3.2.8火药库设置- 26 -3.2.9测量方案- 26 -3.3 施工总体安排- 29 -3.3.1 工区划分- 29 -3.3.2 施工组织机构- 29 -3.3.3 管理职责- 31 -3.4 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33 -3.4.1 总体施工顺序- 33 -3.4.2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顺序- 33 -3.4.3 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34 -3.4.4 劳动力组成原则- 35 -3.4.5 劳动力配备- 35 -3.4.6 劳动力投入计划- 36 -3.4.7 劳动力管理- 36 -

4、3.4.8 劳动力保证措施- 36 -3.4.9 施工队伍配置及施工任务划分- 36 -3.4.10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原则- 36 -3.4.11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37 -3.4.12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37 -3.4.13 材料供应原则- 44 -3.4.14 材料供应计划- 44 -3.4.15 材料管理及保证措施- 45 -第四章 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46 -4.1 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46 -4.1.1 路基工程概况- 46 -4.1.2 路基总体施工方案- 46 -4.1.3 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47 -4.1.4 路堑开挖施工方法- 54 -4

5、.1.5 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 61 -4.1.6路基防护施工- 72 -4.1.7 弃土场设置- 90 -4.1.8 土石方调配方案- 92 -4.1.9 路基土石方、排水工程、砌筑防护施工质量标准- 93 -4.2 桥梁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93 -4.2.1 桥梁工程概况- 93 -4.2.2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方案- 94 -4.3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119 -4.3.1 隧道概况- 119 -4.3.2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120 -4.3.3 隧道施工质量标准- 176 -4.4 涵洞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177 -4.4.1 基本概况- 177 -4.4.2 盖板涵施工

6、工艺及方法- 177 -4.5 改移道路、改移沟渠施工方案、方法- 185 -4.5.1 工程数量- 185 -4.5.2 主要施工工艺、方法- 186 -第五章 工程进度管理- 187 -5.1 工期保证体系- 187 -5.2工期保证措施- 189 -5.2.1保证工期的组织与技术措施- 189 -5.2.2工期调整及追赶措施- 191 -5.2.3关键线路的工期保证措施- 191 -第六章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92 -6.1 质量方针、目标及创优规划- 192 -6.1.1质量方针- 192 -6.1.2质量目标- 192 -6.1.3创优规划- 192 -6.2质量保证体系

7、及机构设置- 194 -6.2.1质量保证体系- 194 -6.2.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198 -6.3质量管理制度- 199 -6.3.1总则- 199 -6.3.2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 199 -6.3.3具体部门分工职责- 199 -6.3.4考核- 206 -6.4 保证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 207 -6.4.1质量自检制度- 207 -6.4.2质量管理制度- 211 -6.4.3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211 -6.4.4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212 -6.4.5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4 -6.4.6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214 -6.5控制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 216 -6

8、.5.1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 216 -6.5.2桥梁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 217 -6.5.3隧道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 217 -6.5.4涵洞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 218 -6.5.5钢筋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 218 -6.5.6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 218 -6.6 质量缺陷及质量事故的处理- 219 -6.6.1质量缺陷处理- 219 -6.6.2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220 -第七章 工程安全体系及保证措施- 223 -7.1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223 -7.1.1安全目标- 223 -7.1.2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

9、机构- 223 -7.1.3安全保证体系- 226 -7.1.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26 -7.2 文明施工- 240 -7.2.1文明施工的目标- 240 -7.2.2文明施工措施- 240 -第八章 工程环境体系及保证措施- 244 -8.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目标- 244 -8.1.1建立健全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与保证体系- 244 -8.1.2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2488.1.3施工环境保护措施2488.1.4施工水土保持措施250第九章 项目风险评估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2519.1 项目风险评估2519.1.1 风险评估组织机构2519.1.2 风险评估对象2519.1

10、.3 风险评估目标2539.2项目风险防范2539.2.1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及防范对策2539.2.2意外事故造成的风险及防范对策2539.2.3员工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失或损害造成的风险及防范对策2549.2.4第三方责任的风险及防范对策2549.3事故应急预案2549.3.1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2549.3.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2559.3.3突发性事件的预防措施2559.2.4突发事件处理2569.3.5应急预案257第十章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25810.1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25810.2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措施25910.2.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5910.2.2文物保护

11、措施26010.2 冬季施工措施26010.2.1冬季施工安排26010.2.2桥梁墩台盖梁保温措施26110.3 雨季施工安排26310.3.1雨季施工安排26310.3.2雨季施工措施26310.3.3防洪度汛措施26510.4夏季施工保证措施26510.4.1涵洞工程26510.4.2桥梁工程26610.4.3夏季施工措施26610.5 施工协调配合措施26710.5.1综合协调组织机构26710.5.2协调保证措施26810.6 廉政建设措施26810.7农民工工资、材料等款项的支付保障措施26910.7.1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措施26910.7.2材料款的支付保障措施26910.8资金

12、保证措施269第十一章 施工标准化管理27011.1编制依据27011.2施工标准化管理的保证措施270第十二章 工程内业、档案管理和信息化管理27412.1 内业资料27412.1.1内业资料的管理范围27412.1.2内业资料管理实行专人管理27412.1.3内业资料管理人员要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7412.1.4内业资料实行签字制度27412.1.5 有关施工日志填写27412.2 资料、档案分类保管27512.3信息化管理275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地理概况及自然特征1.1.1 工程地理位置某某至某某高速公路(灵宝-卢氏-西坪),是交通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发展规划纲要中

13、侯马至十堰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某某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豫西一纵,编号S59。本项目起点位于卢氏县西南侧马家岭与某某高速灵宝至卢氏段终点顺接,终点接西坪至寺湾高速公路的柳林沟枢纽互通起点,路线全长84.22951km,短链1.km。本标段为某某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土建工程第04合同段,起止里程:YK14+855YK19+100,起于某某省卢氏县横涧乡(YK14+855)从起点出发,路线通过庙沟特大桥越过西安岭隧道与五标在隧道内顺接至标尾(YK19+100)路线全长4.245km。本标段K14+500YK17+000段沿G209国道两岸蜿蜒展布,但线位较多的落于坡脚,从公路到线位高差约0

14、100m,总体交通条件一般,附近有乡村土路通往西安岭隧道进出,交通较为便利。YK17+000YK19+100段为西安岭山脉,穿越通往西安岭主峰,无路通往,交通条件极为不便利。1.1.2 自然特征1、地层岩性本标段属于秦岭地槽,地层及岩体性见下表:表1.1-1岩浆岩地层表构造期代号岩石备注加里东期O3中性岩代表;石英二长岩O3中性岩代表;石英闪长岩3酸性岩代表:花岗岩表1.1-2地表层(参照秦岭地区槽区地层)界系群组地层代号主要岩性描述备注新生界第四系Q4 Qp岩性以冲洪砾卵石和泥石流混杂堆积物为主,局部见残坡堆积物中元古界青白口系北带宽坪群谢湾组Pt2x浅灰色中厚层白云质大理岩蓟县系四岔口组P

15、t2s黑云母石英片岩、白云母石英片岩测区内岩浆岩侵入主要发生于加里东期,以中、酸性为主,有少量基性超基性岩且集中分布于秦祁昆地层区内,加里东期岩浆岩主要分布在K9+000-K15+350线路路段上,主要有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石英闪长岩。2、地形地貌本项目沿线穿越的地貌单元有低中山区。低中山区:线路区海拔标高约为1000-1380m,主要分布于西安岭隧道洞身段,相应线位走廊带的里程桩号为K15+360-YK19+100段。此处为熊耳山系,山体走向近东西,西安岭-熊耳岭为山的嵴部。西安岭熊耳岭为熊耳山的嵴部,标高14001500m,最高点位熊耳岭,标高1569m,向南北逐渐降低,向北至横涧乡东南部

16、与低山地貌衔接,构成熊耳岭北坡,平均坡降8.1%。西安岭-熊耳岭一带山脊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北两坡沟谷深切,常形成悬崖峭壁,沟谷多垂直山脊走向。3、地质构造线路区位于熊耳山脉的嵴部附近,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主要表现为褶皱与断裂构造发育。西安岭隧道出口附近约YK20+105处发育有瓦穴子区域性断裂,本标段受其影响强烈,表现为宽坪群的片岩褶皱、小型断裂发育。本区宽坪群的片岩岩质相对较硬,多为较软岩,部分为软岩、较硬岩。受区域构造影响,发育有3种典型的旋转构造:一为纳长石变斑晶的雪球构造,二为纳长石碎斑形成的旋转碎斑系,三为石榴子石变晶形成的“a”型构造,这些旋转构造,是瓦穴子断裂带遭受剪

17、切应变的证据,代表着一次逆冲推覆活动。同时,片石内劈理、线理也发育,岩石薄片中可见残余流动构造、压力影构造、云母鱼构造及石英的波状消失,长石双晶纹弯曲等糜棱组构,显示出遭受韧性剪切的特征。线路区主要断裂带位于第5标段发育的瓦穴子区域断裂构造影响带内,与线路相交的断裂多为小型断层,其宽度约为12m,影响较少。4、水文地质测区地处深山,山高谷深,沟谷发育,地形起伏差异较大。同时,由于地层岩性复杂,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以上因素决定了测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地表水:标段内发育的淤泥河发育于YK13+191K17+000段。为常年性流水,春秋季水面宽度约13m,深约1030cm,水量约10

18、20L/S,水量随着降雨量变化明显。线路多于其两侧河谷走廊带展布,与淤泥河于K13+400处交于李家湾1号大桥,于K15+450、K16+000处两次交于庙沟特大桥。区内河流流量变化直接受大气降水影响,洪水期一般在降水量最大的7、8月份出现,枯水期出现于冬季。两阶段勘察时间主要为春季和秋季。由于线路区主要地貌单元为低山和低中山地区,山体汇水面积大,且地形坡度较陡峭陡峭,表现为山高坡陡,基岩较大范围的裸露,而岩性多为秦岭地槽的元古界的石英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等,部分带有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石英二长岩侵入,总体岩层多为较软岩较硬岩,节理裂隙多呈闭合或微张状,这种条件于暴雨期间,总体不利于大气降雨渗入地

19、下,而地表面流容易不断汇聚加强,对公路边坡、斜坡产生强烈的坡面冲刷作用,及于冲沟、河道内爆发山洪作用。地下水:按照地下水赋存介质及其赋存特征的不同,可将测区地下水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宽坪群石英片岩及加里东期花岗岩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之中。其富水性受构造裂隙发育程度、力学性质其所处的微地貌条件控制,一般富水性较弱,但水质较好。主要分布于YK13+191YK19+100段。二是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不同时代的不同成因及岩性孔隙之中,测区第四系地层不甚发育,厚度相对较小,严格受地貌类型控制,除卢氏盆地洛河及五里川灌河两侧阶地及漫滩外,一般富水性较弱,属贫水区。主要分

20、布在本标段的沟谷内。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下水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于河谷、河床处接受地表面流补给,由于山高、谷深、陡坡,岩性较为较软岩较硬岩为主,节理裂隙虽发育但多呈闭合或微张状,总体有利于产生地表径流,汇入地表河流,不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加之地形起伏较大,基岩裂隙水、岩溶裂隙水等无统一地下水位。径流受构造断裂及岩层产状控制,主要径流方向为近东西向。水文试验:线路区分布有西安岭特长隧道,长约2.4Km,发育有洞身冲沟浅埋段,地表汇水面积较大,而岩性多为云母石英片岩、石英片岩等,多为软岩较软岩,大气降雨地表汇水可能呢过渗入洞身段而于施工中发生小涌水。而洞身孔SZK137-1(ZK18+858)及

21、SZK121内,均未发现稳定的地下水,对SZK137-1洞身孔冲沟浅埋段进行了压水试验,结合地调、钻探资料,隧道区岩体节理裂隙多呈闭合或微张状,压水试验达到0.6Mpa稳定足够的时间后,钻孔内不漏水,显示为岩体不漏水。5、地震及区域稳定性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GB18306-2001):本工公路卢氏县境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特征周期为0.45s。本区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的相关规定进行设防,本项目沿线构造物等抗震重点工程,应比基本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6、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本标段路线方案区

22、内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是岩微体、崩塌现象,发育相对较为广泛,因沟谷内较发育,由于基岩大面积出漏,岩性多为软岩较软岩,覆盖层不发育,泥石流物质来源相对较少,相对制约了泥石流的发育和发展,一般为小型泥石流。线路局部处于碳酸盐岩地区,因岩性多为白云质大理岩,总体岩溶发育较弱,但局部有地段岩溶现象发育,因此岩溶对拟建工程构造物有一定的影响。崩塌、危岩体:线路区岩石强度大部分较好,岩性抗风化能力总体较好,但是由于受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极发育,加上后期多种不利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坡脚开挖的影响,致使该不良地质现象在本区发育较为广泛,主要分布于裂隙发育地段,尤其是构造带附近,但从发育特征来看一般规模较小,其中影

23、响较大的危岩体为BTO3,危岩体BTO3发育于K15+950右40米处,长约100m,宽约22m,坡脚3848,高差约30m,岩性为白云质大理岩,溶隙发育,局部可见溶洞,主甭方向与线位斜交,最不利崩塌面距离线位中心线大于36m,崩塌体多呈大块、块状,但节理裂隙发育。崩塌体现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且线位只从崩塌边缘附近进过,对公路影响相对较小,较易于治理。岩溶:线路段分布有中元古界谢湾组的白云质大理岩于YK15+600-YK16+000右侧约10200m,地调发育有溶洞现象,高约0.51.5m,本表附近为庙沟特大桥,桥墩台钻孔范围内均未揭露白云质大理岩,岩溶对桥梁影响较小。采空区:西安岭隧道进口附近,

24、于YK16+800-YK17+100段右侧分布有铅矿采空区,采空巷道距离隧道中心线最近约40m,附近为宽约2.4*2.0m的巷道,对本隧道无影响。1.2 主要技术标准及主要工程量1.2.1 技术标准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车道数: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Km/h最小平面曲线半径:1400m最大纵坡:4.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桥涵设计荷载:公路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路基宽度:分离式: 212.75米1.2.2 主要工程量1、表1.2-1桥梁工程数量序号桥梁名称中心桩号孔数-孔径桥梁全长(米)结构类型上部构造下部构造桥墩及基础桥台及基础1庙沟特大桥(左幅)ZK15+670840+630+5

25、40+930+740+12301617预应力混凝土T梁 双柱式、实心墩、空心薄壁墩、桩基础桩柱式台、桩基础庙沟特大桥(右幅)ZK15+6501240+30路基+640+630+940+10301574预应力混凝土T梁 双柱式、实心墩、空心薄壁墩、桩基础桩柱式台、桩基础2、表1.2-2隧道工程数量隧道名称长度(m)围岩级别及长度(m)洞门形式备注某某端某某端西安岭隧道左线237910412551020斜交进洞、730-740设偏压护拱、740-755反压回填分离式隧道右线24005513201025端墙式、700-712为Smb、712-720坡面加固3、表1.2-3路基工程数量序号里程长度(m

26、)填方方量(m3)挖方方量(m3)1YK16+445-YK16+70022534434354704、表1.2-4通道工程数量序号桩号结构名称涵长(米)进口出口填土高度备注1ZK16+5902-64.5钢筋混凝土盖板涵74.932八字翼墙八字翼墙8.065机通兼涵1.3 总体工程概况庙沟特大桥(桥梁左线中心桩号ZK15+670,桥长1617米,12联47孔,桥梁右线中心桩号ZK15+650,桥长1574米,14联44孔(第十三孔为30米路基),桥宽12.5米)。 西安岭隧道1座(左洞长2379m,右洞长2400 m);涵洞1座,具体形式: 2-64.5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路基填方量:3.44万方,挖

27、方3.54万方。1.3.1 路基工程概况1、主线路基标准横断面本标段主线路基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分离式路基宽12.75米,横向布置如下:0.75+0.75+23.75+3+0.75=12.75米,其各部分组成为:左侧土路肩、左侧硬路肩、行车道、右土路肩、右侧硬路肩、行车道。路拱横坡:路面、硬路肩、路缘带横坡度为2.0%,土路肩横坡度为4.0%。2、超高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规定,当计算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凡曲线半径小于2500米的路段均应设置超高。超高渐变段在缓和曲线内过渡,渐变段长度根据超高大小确定。超高旋转轴:整体式路基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分离式路基绕

28、左侧硬路肩25处旋转。土路肩横坡:外侧始终向外4。1.3.2 桥梁工程概况本路段按计算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高速公路进行施工图设计,分离式路基宽度12.75米;管区内设有大桥1座。1、庙沟特大桥左线起迄桩号为ZK14+865ZK16+475,中心桩号为ZK15+670,全长1617m。桥孔布置为840+630+540+930+740+1230米,上部构造;预应力混凝土40米、30米T梁,下部结构为双柱式、实心墩、空心薄壁墩、桩基础,桥台为桩柱式台、桩基础。右线起迄桩号为YK14+855YK16+445,中心桩号为YK15+650,全长1574m。桥孔布置为1240+30路基+640+630+9

29、40+1030米,上部构造;预应力混凝土40米、30米T梁,下部结构为双柱式、实心墩、空心薄壁墩、桩基础,桥台为桩柱式台、桩基础。桥位所在地隶属于某某省卢氏县横涧乡,桥址区有G209国道,交通条件便利。桥址区为山谷陡坡地形,路线延河谷左右摆动,地形起伏较大。沿线地面最大高程月927m,最小高程月848m,相对高差79m。河谷宽约60m,中间分布有G209国道,旁边发育条宽约28m小河。河谷内见若干民房分布。桥梁于ZK14+970ZK15+080、ZK15+426ZK15+475、ZK15+845 ZK16+123及ZK16+230ZK16+418段跨越河谷,于K15+445及ZK15+850跨

30、越G209国道,其余段落均穿插于陡峭山坡坡脚。地形自然坡度约3050,地表植被稍微发育,主要为小灌木和杂草。冲沟内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洪积成因卵(砾)石及山坡平缓处零星分布的残坡积碎石,下伏基岩为强中风化石英二长岩及中元古界宽坪群四岔口石英片岩。本桥左右线桥,左线桥平面位于R=2000m右偏圆曲线,A=1000m右偏缓和曲线,R=2550m右偏圆曲线,A=1000m右偏缓和曲线,R=,1950m右偏圆曲线,A=663m右偏缓和曲线,R=2800m左偏圆曲线上纵面位于i=2.5%的上坡,R=35000m的凹曲线,i=4%的上坡,R=20000m凸曲线和i=2.5%的上坡上,右线桥平面位于R=20

31、00m右偏圆曲线,A=700m右偏缓和曲线,R=4000m左偏圆曲线,纵面位于i=2.5%的上坡,R=35000m的凹曲线,i=4%的上坡,R=20000m凸曲线和i=2.5%的上坡上。本桥在桥台处设置D80型伸缩缝,过渡墩处设置D160型伸缩缝。1.3.3 隧道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一座隧道西安岭隧道。西安岭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洞身位于平曲线上左洞位于直线接R4000圆曲线接R6000圆曲线上,纵坡为+2.5/1200,ZK17+000、H=965.994, 1.2/3490,ZK20+490、H=1007.874;右洞位于R4000圆曲线接直线接R3000圆曲线接直线上。纵坡为+2.5/1

32、180,YK17+000、H=966.47, 1.2/3500,YK20+900、H=998.249,-2.5/400;左线进口里程为ZK16+721,出口里程为ZK19+100,长2379m,。III级围岩1020m, IV级围岩1255m,V级围岩104m,洞门型式进口为斜交进洞、730-740设偏压护拱、740-755设反压回填。右线进口里程为YK16+700,出口里程为YK19+100,长2400m;III级围岩1025m, IV级围岩1320m,V级围岩55m,洞门型式进口为端墙式、720-712为Smb,712-720坡面加固。隧道限界净宽10.25米,其中行车道宽度7.5米,左侧

33、向宽度0.5米,右侧向0.75米,左侧检修道宽0.75米,右侧检修道宽0.75米,限界净高5.0米。隧道衬砌内净空采用单心圆曲墙式,隧道紧急停车带衬砌内净空采用三心圆曲墙式,隧道车行横道、人行横道衬砌内净空采用直墙拱式。隧道区为低中山地貌,线路穿越西安岭主峰,延线路中心海拔一般约为9551330m,最大埋深约375m。ZK16+721ZK17+750段为单向陡坡地形,地势东北低,西南高,坡度约3555,整体坡向约为30。ZK17+750 ZK18+900段为下坡段,陡坡地形,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坡度约3055,整体坡向约为220。隧道区出露岩层主要为石英细砂岩、石英片岩夹云母石英片岩及云母石英

34、片岩夹石英片岩,小型的褶皱和断层发育。1.4 工程施工条件1.4.1 交通与运输本合同段各结构物施工道路主要为自修便道,并尽量利用既有乡村道路和G209国道,对既有乡村道路作适当的加宽、加固处理。1.4.2 水源本合同段范围内共流经两条溪流洛河、横涧河,并伴随附近高山汇水,涵盖整条线路,施工管段内的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较为方便。对浅层地下水有侵蚀性的、地表水有一定程度污染的地段,可采用深井取水或与地方供水单位联系解决。1.4.3 电力本合同段施工用电采用永临结合的方式,进场采用自发电;前期就近借用现有的地方电力;高速专用线具备条件后,从架设的电力干线就近接入施工现场,现场施工用电采用变压器输出方

35、式。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根据现场情况设发电机备用。1.4.4 建筑材料根据对我项目部施工管段周边石场考察,将运距、单价及生产规模综合考虑,我标段石料采用河口村志刚砂厂、庄前砂厂及八区砂厂,生产碎石的杜关镇和平石料厂、马院村石料厂。1.4.5 进场困难、施工条件差本合同段所处地方,原有村村通道路狭窄,进出施工现场无道路进场,需扩建既有路、修筑进场便道,进场十分困难;施工条件差,山高、坡陡、谷深,地形陡峭,施工场地狭窄,临建布置困难。1.4.6 施工干扰本施工管段部分桥梁工程的下部结构施工与既有道路国道209交叉,施工干扰较大;施工时红线外临近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征地困难。1.

36、4.7 通讯目前沿线大多地段有线通信网络较少、移动通信盲区较多,正积极联系有关通信公司增设移动基站和光电缆等通讯设施。利用当地通信网络接入通信电话、传真等通讯设备,各工区配备手持式对讲机,同时使用移动通讯设备进行工地信息沟通。1.5 工程特点及重、难点分析1.5.1 工程特点1、设计标准高设计结构的稳定性要求高,设计寿命长。通过设置路桥过渡段保证线路纵向刚度的均匀性;桥梁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隧道采用耐久性混凝土,保证结构物的耐久性。2、线路长工程结构类型多本施工管段线路土建工程正线长4.245km,桥梁1座,隧道1座,涵洞1座,路基共0.225km。线路长,工程规模大,结构类型多,施工中需要高度

37、重视科学组织,精心安排,搞好施工工序安排及组织好各类施工物资的合理调配。3、技术难点多空心薄壁墩技术含量高,桥梁多次上跨G209、淤泥河,施工控制难,桥梁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要求严;高填路基填筑质量较高,稳定性监控要求严;西安岭隧道施工技术难度较高,斜交入洞、洞口偏压,施工组织及质量控制工作量大;协调配合要求高。4、环保要求高本合同段沿线植被发育,风景优美,同时临近村庄,环保要求高。5、控制性工程任务重、工期紧本标段的庙沟特大桥空心薄壁高墩施工、西安岭隧道施工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工作量大,技术、质量要求高。1.5.2 工程重难点分析1、工程组织管理是本标段的难点本标段工程量大,结

38、构物比重大,桥隧相连、施工干扰大。合理组织好工序衔接,协调结构物施工是本标的又一特点。按工程量、工期、技术质量要求配置生产要素,使人员、设备、资金资源投入既满足工程要求,又做到不窝工、不闲置、不浪费。施工中需科学组织、妥善处理工程衔接及为后续工程创造良好条件。保证各阶段各工序安全质量和施工管理有序可控是本工程项目的主要管理控制的重难点。2、材料的组织供应是本标段的重点当地砂石等地材资源基本能满足本工程需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合格充足的地材是保证本工程按期、优质完成的关键。它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主材尤其钢材供应可能很紧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提前作好材料储备。3、生态环境保护是本工程的重点本

39、工程位于卢氏县山区,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当地居民建设及周围环境进行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4、西安岭隧道、庙沟特大桥等控制性工程是本标段的重难点工程西安岭隧道全长2400m,隧道IV、V级围岩占隧道57%,隧道出口为地表浅埋段,且围岩稳定性较差,洞口偏压,隧道内局部处于褶皱、溶洞区,岩溶通道发育控制,局部岩溶发育地段可能发生涌水、突泥,不良地质段施工是隧道施工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工期的关键,用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做好隧道不良地质预报和预处理是技术措施的重中之重。且隧道进口与涵洞相距近,既保证重点工程按期完成,还要排除工程干扰。施工组

40、织、进度与安全管理都是本标段施工组织的突出特点与难点。庙沟特大桥全长1617m,其中薄壁空心墩最大高度为52米,质量、安全、技术、工期均存在一定压力,高墩施工为标段内桥梁施工工期控制性工程。5、高填、深路堑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是本标段的重难点工程本工程存在高填路基、深挖路堑段,其中最大高填路基深度约为13.197m,最高深路堑高度约为10.917m;施工中高填路基的填筑质量、防护措施,深路堑的高边坡稳定等均为质量、技术、安全控制要点,为我标段路基施工的重难点工程。第二章 编制说明2.1 编制依据1、某某至某某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YK14+855YK19+100)施工设计图纸。2、某某省某某至某某高

41、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3、某某省某某至某某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4、我单位对新建公路YK14+855YK19+100里程段的现场察勘、咨询资料。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F10-2006)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8、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技术规范(JTJ026.1-1999)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2、我单位综合管理体系相关要求。13、我单位投入本工程的人力、机械设备、测试仪

42、器等各种资源状况。14、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管理水平、现有的技术、设备力量和多年积累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2.2 指导思想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为:2.2.1 严格遵守某某高速公路对工程质量、工期、造价、安全及环保方面的规定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2.2.2 严格遵守有关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关安全、环保方面的规范、规定、规程。2.2.3 严格遵守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设计变更图纸的各项条款要求。2.2.4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相结合,通过对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的优化组合,达到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环保都赢利的预期目标。2.2.

43、5 严格遵照业主招标文件中的要求,结合本施工段的实际情况,严格执行某某省某某高速公路质量控制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化、现场安全标准化的各种要求及规定。2.3 编制目标总体目标本标段设计范围内YK14+855YK16+700的路基、YK14+855YK19+100桥梁、涵洞、隧道等土建工程及整修便道、临时设施等工程都处于可控状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效益达到理想状态。工期目标总工期23.5个月,路基工程计划工期为2013.1.12013.10.1,路基附属计划工期为2013.9.12014.4.30,涵洞计划工期为:2013.3.12013.8.30,桥梁计划工期为2013.1.1

44、2013.11.30,隧道工期计划工期为2013.1.12014.7.31。质量目标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合同段内的重点工程西安岭隧道保部优争创国优,庙沟特大桥创国优工程,其他规模虽小工艺较复杂的工程配合全线创部优。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有效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社会环境和

45、人文环境,使工程施工符合某某省文明施工规定及环境保护要求,噪声、废气、污水等排放达到有关标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公路与自然景观的相互融合。本工程的环保目标是:“两不破坏”不破坏景观、不破坏生态;“三不污染”不造成水质污染、不造成空气污染、不造成噪音污染。第三章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3.1 基本思路根据本标段地形复杂、隧道、桥梁、路基结构物较多、工作面分散、工期紧迫、施工难度大的特点,确定本标段的施工指导思想是“科学组织,高效协调;投入适宜,均衡生产;突出重点、科技领先;安全优质,确保工期;文明施工,和谐共建”。科学组织,高效协调。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建立项目经理部各工区指挥所二级管理体系。管理层与作业层分开,压缩管理层次及管理人员,项目部直接核算到班组。利用网络技术 ,抓住关键线路组织控制。建立各级岗位责任制,采用计划、实施、监督、反馈的信息化管理。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