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在市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在市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常务副市长在市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分管副市长在市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常务副市长在市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根据会议安排,现就做好分管领域的工作,强调几点意见。一是锚定“开门红”,推动实现年度目标。紧盯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算细账,定措施,挖潜力,抓落实,以一季度“开门红”来稳全局、稳全年,持续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要坚持目标导向。市财政、发改、工信、商务等职能部门要认真核算分解,把年度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到每个县(市、区)、每个月,从2月份开始,坚持月调度,按照序时进度高质量推进,真正实现以月保年。要坚持问题导向。要对照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
2、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指标,逐条逐项对指标完成情况开展“回头看”,全面自查自评,认真查漏补缺。要把存在的短板指标作为推动实现“开门红”的着力点,深入分析,找准症结,精准施策,加快补短板、强弱项。要坚持结果导向。从3月1日起,开始填报1、2月份的双月数据,直接关系“开门红”成效,也是全年数据的基础。各县(市、区)和各统计专班要高度重视,依法依规上报数据。要重点关注新入“四上”企业库的316家企业,确保这些新的增长点能够真实有效体现在统计数据中。二是强化全周期管理,持续提升项目建设质效。要完善“7+1”项目协同联动调度机制。常态化、机制化、规范化推进7类项目建设和政策性资金项目储备工作,紧盯开
3、工率、投资完成率、竣工率、固定资产投资库入库率、“四上”企业库入库率、储备专项债券项目“三通过”率等可量化、可抓取的关键指标数据,客观评价项目建设成效,确保项目保真保实、高质高效推进。要强化重要项目集中攻坚。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紧盯“三个一批”项目一季度当期签约项目开工率70%、固定资产投资库入库率50%、完成年度投资30%;省市重点项目一季度开工30%以上、上半年开工80%、三季度开工100%,逐一建立台账,强化市级统筹、市县联动、部门联审,按照节点要求,实行周调度,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打通堵点,全力促开工,抢进度,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要强化四库贯通。针对已开工项目要加快完善项目手续,
4、确保及时纳入固定资产投资库。要加强对竣工投产项目的梳理比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要及时纳入“准四上”企业库,持续加强跟踪服务和监测培育,确保达标企业及时入“四上”企业库,推动项目建设成果加快转化为新的增长点。要强化项目储备。抢抓国家政策机遇,聚焦专项债券、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性资金支持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做优做实项目前期,提高项目成熟度,确保实现“项目等资金”。三是强化服务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从2022至2023年上半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来看,我市营商环境总体得分位于“一般”水平,其中,指标平均得分居全省第13位,较2021年度提升5位次,满意度得分居
5、全省第16名,下降了4个位次。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按照市营商环境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要求,围绕市场主体满意度和短板指标,全面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聚焦典型问题,深入剖析根源,找准症结,加快整改,推动优势指标持续向好,劣势指标快速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不断提高。要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评议活动,坚持“一月一征集、一月一评议、一季一评比”,全面摸清企业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主动归集各类营商环境问题,按照“行业”和“属地”条块结合原则,进行问题“双交办”、症结“双分析”、结果“双运用”。要严格落实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市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运行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强化“受
6、理、转交、办理、反馈、回访”闭环管理,按照“个性问题找对策、共性问题出政策”的原则,健全综合分析、定期调度机制,强化市县联动、上下协同,集中力量推动问题“点办理、批处理”。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以创建全国领先、全省样板的示范性政务服务大厅为抓手,加快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加快实现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诉求“一线应答”,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水平。四是严控数据质量,高标准推进“五经普”工作。根据五经普有关规定,3月10日前完成一套表单位普查数据填报,4月30日前完成非一套表单位和个体户抽样数据填报。各县市
7、区和相关行业部门要把握时间节点,规范真实填报数据,坚决防虚数反弹、防漏、防错、防瞒、防失准。涉及二次抽样的9个普查小区(川汇区5个,郸城、沈丘、项城、太康各1个)要按照清查上报的单位底数,逐一落实普查对象,认真核实基础资料,确保数据全面、准确、真实。要进一步压紧压实“县级领导分包、乡镇领导主责、统计人员具体落实”的基层属地责任链条和行业部门责任,强化协作,凝聚合力,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坚决打赢五经普这场统计“翻身战”。五是优化要素配置,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资源管理,着力推动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在抓好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努力保障建设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
8、护。要加快构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今年重点是在总体规划统领下,开展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市、县两级要结合编制纲要和实际需要,尽快列出专项规划编制具体清单,做好以重点区域、重要节点、主要街区城市设计为引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心城区还要进一步覆盖“六线”规划。各县(市、区)要全面加快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在“三区三线”范畴内,明晰乡村建设用地边界范围和坐标定位,从源头上减少违法乱占耕地问题。同时,涉及临港产业的县(市、区)都要认真研究和编制临港经济发展规划。要根据城镇开发边界可优化的情形,在既定控制指标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调整重点放在产业布局优化和用地保障上。要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和管
9、控要求,一切建设发展必须把“三条控制线”作为警戒线、高压线,不得越界出线。要切实抓好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统筹好保护与保障的关系,在全面完成基本农田和稳定耕地保有任务的基础上,围绕发展方向、重点区域、开发时序,科学制定土地收储和供应计划,坚持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加强土地投资强度和效益产出的管控;加大闲置和低效用地的处置力度,在有限空间内提高开发区指标水平,在边界内做好产业项目的土地储备;用足用好中央近期出台的关于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可优先将未利用地、低效闲置用地以及适宜恢复为优质耕地的其他农用地统筹作为补充耕地来源,县(市、区)要厘清可用的资源空间,用好政策、做好保障。要坚决扛稳耕地保护责任,认真
10、落实我市关于进一步健全耕地保护责任体系的实施意见,深化细化县、乡、村管理责任履行和部门监管职责落实,抓好源头管控、常态管理、严格执法,推动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保持动态清零。六是有序建设开发,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实施城市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综合功能明显增强、环境品质明显提升。要打造复合片区,中心城区今年重点推动已划定功能复合型组团片区的开发建设,进行实质性配套完善和提质增效,推动便民中心尽快建成、学校医院尽快配套、周边环境尽快提升、周边土地尽快开发。要完善城市路网,加快连接县域的快速通道建设
11、,全力推动新实施的建设大道东延、科教东路、七一路东延等工程各项工作开展,加快文昌大道西延、滨河北路下穿八一路、环湖南路等工程实施,力促抓紧开工,年底全面竣工,上半年必须完成续建道路工程建设。要深化城市更新,积极申报国债和专项债,持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围绕功能提升,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深入推进棚改安置房建设,今年完成全市91个、8293户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和1.6万套安置房交付任务。要发展城市经济,积极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楼宇经济、服务经济,将商业街区作为城市活力血脉,通过完善功能配套,方便群众、聚集人气、繁荣经济,提高集聚力和首位度。要提升公共服务,构建连贯公园绿地、游园片林、街
12、道绿廊的城市绿网,接续推进滨河公园打造,加快北花园、国槐园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建设。持续推动城市集中供热施工,今年新建主管网26公里、支管网43.76公里,新增二次网供暖入网面积700万平方米,年底前基本形成覆盖川汇区、示范区、临港开发区、商水县城区1300万平方米的供热区域,实现主管网接入淮阳区。加快第二、第三污水处理厂投用运行,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500个以上,逐步优化全市公共充电网络布局。要增强城市韧性,深入实施防汛排涝治理工程,提升改造老旧管网,建设完善排水防涝设施系统,补短板、消隐患、提能力,巩固强化“城市生命线工实施市政桥梁防撞设施建设工程,统筹保障通航安全和桥梁安全。推进老旧燃气管
13、道更新改造,加快实施非居民用户“瓶改管”。七是积极适应新形势,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围绕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探索建立新的模式,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强化房地产领域风险处置化解,坚持周研判、周督导、周推进,6月底前完成“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建成交付,积极稳妥推进非专项借款“保交楼”项目,加快破产重整项目实质性推动,采取依法打击与帮扶纾困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确保取得化解实效和社会良效。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指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沟通对接,充分发挥
14、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制度作用,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有效帮助暂时遇困、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盘活自救,恢复正常建设经营。对“白名单”项目的支持情况将纳入对银行机构的考核范围。深刻把握我市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用足用好契税补贴、人才补贴、首套房认定、公积金使用、“交房即交证“、货币化补偿等政策,激发城市内生性住房需求,合理统筹将存量商品房用于人才房、公租房,有力有序消化中心城区和县城存量商品房。推动房地产业尽快适应供求关系新变化和市场发展新形势,坚持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发挥国有平台“主力军”作用,建设“环境优美、配套齐全、服务便捷、价格合理”的好房子,整治群
15、众反映强烈的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物业等突出问题,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房地产业管理服务水平。八是树牢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要坚持过紧日子,深入推进防范和纠治“新形象工程”,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守牢财政“三保”底线。要强化国有公司债务监管,严格落实“631”债务偿还机制,确保不发生偿债风险。特别是,市属国有企业区县子公司原则上控制规模,不新增债务;对于存量债务,母公司在认真落实担保责任的同时,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偿还”的原则,进一步压紧压实区县偿还责任,对报告不及时、化解不到位、出现“爆雷”风险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要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深入推进“六查一打”专项行
16、动,聚焦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隐患,突出抓好高层建筑、学校、人员密集性场所、道路交通等16个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集中精力整治消除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紧盯未验先用、查而不改、责任棚架三类问题,抓好高层建筑行业监管宽松软、消防不验收或验收不合格、违规投入使用问题整改,加快推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以验收促整改、促规范;抓好排查隐患形式主义、查出问题束之高阁、整改虚化不到位问题整改,确保风险隐患消除到位、台账问题逐一销号;抓好安全责任缺失、物业管理徒有虚名、措施落实“棚架”问题整改,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以责任落实倒逼工作落实。加大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分行业组织好应急演练,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自救
17、能力。认真落实防汛123、321”要求,扎实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力量准备、组织准备,守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分管副市长在市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按照会议安排,围绕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和任务,2024年分管领域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人力资源工作2024年,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全力以赴稳就业,积极稳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强化人才引进和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劳动用工质量和水平,持续打造*劳务品牌。一是持续推进稳定就业。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79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511
18、”计划,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6.5万人以上。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持续开展“春风行动”“豫见省外”系列活动,实现新增农民工转移就业4万人以上。兜底做好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体就业,开展“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细化服务,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6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565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优化零工市场布局,构建市、县、乡三级“3+10+N”零工市场服务体系,打造*人力资源服务模式。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质效,举办返乡创业和创业创新大赛,开展返乡创业示范创建,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81亿元以上。实施“人社+金融”助企行动,大力支持各
19、类人员返乡创业,新增返乡创业1.4万人,持续擦亮我市“返乡经济”品牌。二是强化社会保障。持续扩大参保覆盖面,聚焦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推动实现全民参保、应保尽保。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人才年金制度,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至2025年底,力争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年人均提高120元。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年活动。2024年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48.8万人、56.7万人、61.9万人,新开工工程
20、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90%。三是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深化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围绕主导产业,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推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劳务服务和人才支撑。2024年,全市新增技能人才11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7万人,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6万人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7万人次。加大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力度,柔性引进一批创新团队,吸引一批专业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实施博士后工作攻坚行动,力争新增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招引博士后7人以上。积极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推动一大批高质量人才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四是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广泛
21、推进电子劳动合同应用,探索创新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和政策。发挥调解仲栽作用,持续提升调解仲裁效能,实现仲裁结案率90%以上、仲裁终结率70%以上、调解成功率60%以上,力争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面深化根治欠薪工作,发挥人社牵头作用,推动根治欠薪纳入市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欠薪举报结案率98%以上,线索核处率98%以上。二、文化旅游工作2024年,持续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优化文旅产品供给,提升文旅服务品质,打造文旅品牌,延续文旅热度,更好发挥文旅消费拉动作用。一是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文旅地标,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工程,深入挖掘和阐释伏羲文化、老子文化
22、等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擦亮“道德名城魅力*”文化标识。启动老子故里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动袁寨古民居、黄泛区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力争每个县(市、区)新创建一个3A级以上景区。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强化“创意+科技”赋能,围绕创意创新和年轻化消费,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展示项目,让*元素“火爆出圈”。高标准办好首届*伏羲文化旅游节、第三届*荷花节、全国杂技大联欢、三川十馆春会等活动,以“节会”为媒,激发文旅市场新活力。狠抓文旅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三年行动百项工程,加快推进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水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历史文化核心展示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培育
23、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文旅新业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推出一批田园风光、露营休闲、亲子体验等业态节点,创建一批康养旅游示范村,积极发展研学旅游、工业旅游、农耕体验等文旅新业态,满足群众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二是加强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持续推进平粮台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时庄考古遗址公园、伏羲文化博物馆等文物保护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周家口南寨、淮阳区人民街和老淮中、黄泛区农场场部旧址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程,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和合理利用。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第三届“惠民文化节”、“书香*”2024全民阅读、“四季村晚”、民间艺术大赛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4、。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打造豫剧、道情戏精品剧目。四是加大文旅宣传推介力度。加强“*文旅”新媒体矩阵建设,通过“*文旅”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宣传推介*景区景点、文旅活动。高标准组织赴郑州、合肥、阜阳等周边城市开展*文旅宣传推介活动,持续提升*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卫生健康工作2024年,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发力点,深入实施服务能力提升“十大行动”,持续推进“健康*建设”,做实做亮医改“*经验”。一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筹备召开全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现场会、全省医共体建设现场会,持续推动医共体“七统一”管理。推行基
25、层医疗卫生人才“县管乡用”、“乡聘村用”,赋予医共体更多自主权。推动医共体内人才下沉,建立以基层为重点的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力争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终期评估中拿出“*经验二是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加快推进市直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中心城区“三甲”医院创建和县级“三所医院”提质升级,2024年,推动8所医院(含民营)创成三级医院,三级医院数量达到23所,推动*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医院争创三级甲等医院,力促医疗服务能力提质扩容。加快*市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市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心(暂定名)建设,持续提高大病救治能力。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打造便利可及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支持7所
26、县域副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推动14所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公有化标准化村卫生室占比达到95%以上。三是做好“一老一小一妇幼“民生实事。积极推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做实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到2024年底,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4个。四是做实便民就医服务举措。做实“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强能力系列举措和基层医疗机构便民惠民12项服务举措,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面推开家庭病床、护理到家改革,在“河南品牌”中打造“*特色工五是推进健康*建设。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巩固中心城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推动项城市、沈丘县、太康县创成国家卫生县
27、(市),国家卫生乡镇覆盖率达到10%。建成市、县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防范重大传染性疾病。四、医疗保障工作2024年,围绕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以“便民、利民、惠民”为主线,提高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巩固拓展医保改革成果,织密筑牢医疗保障网。一是巩固拓展全面参保成果。抓好2024年参保扩面工作,建立医保、财政、税务、教育等部门联动机制,优化参保缴费服务,加大参保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全市居民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二是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全面加强基金监管能力建设,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方式,精细开展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医保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筑牢全领域、全流程、全周期医保基金安全防线。三是推动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扩围提质。持续做好国家、省及三明采购联盟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落实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提速扩面,不断扩大全市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四是全面推广“三统三保”工作经验。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督导各县(市、区)“三统三保”工作模式落实情况,加强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培训指导,持续固化沈丘“三统三保”工作机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