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程序.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26350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程序.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程序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程序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因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工作程序。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监测时,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工作的重点是现场调查。而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重点则是根据项目的设计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提供的工程设想,进行资料调研和类比调查工作。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主要包括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工程分析、危害筛选等过程。1收集资料主要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建设项目概况;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产物、产品及副产品情况;生产工艺情况;生产设备情况;所

2、用化学品的理化特性与毒性指标;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现场调查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原料、辅料等加料口位置及其密封情况;毒性大、常温下挥发性强、易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岗位(物品)的管理;防尘、防毒、防噪声等卫生防护设施和管理措施运行情况;维修或抢修等特殊过程中职业病危害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范围与作业人员接触的关系;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与演练情况。3工程分析工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生产过程使用的原辅材料、中间产物、产品、副产品名称与用量或产量,有害杂质含量等;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其布局,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交叉

3、污染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落实情况。4危害筛选在深入分析、全面了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后,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筛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为现场采样监测、进一步定量识别的依据:有害因素对人体危害性大、毒性高;现场浓度(强度)较高、出现机会多;作业人员接触人数多、机会多;有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有采样职业卫生检测国家标准。对于一些通过现场调查、工程分析等还不能全面定性识别的建设项目,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等先进设备进行实测,以免遗漏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工作包括资料调研、类比调查、工程分析、主要危害因素预测等过程。1资料

4、调研主要包括:全面研读建设项目设计资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等);重点排查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使用的原辅材料、中间产物、产品及副产品情况;主要生产设备及工艺选择情况;拟用化学品的理化特性与毒性指标。2类比调查为正确识别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可选择与拟建项目或评价单元相同的生产装置进行类比调查。通过类比对象现场调查,了解拟建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强度。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类比对象与拟建项目在原料、工艺、设备、防护等方面存在的异同点;生产过程使用的原辅材料、中间产物、产品、副产品名称及其用量或产量,有害杂质含量;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范围与作业人员接触的情况;维修或抢修等特殊过程中

5、职业病危害情况;应急救援预案,主要生产设备及职业卫生防护情况; 类比对象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与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类比对象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 类比对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类比对象历年劳动者健康监护结果,以及劳动者对现场有害因素的感受等;琦瑶类比对象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并非每个建设项目都能找到有说服力的类比对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分评价单元类比的方法,以评价单元为单位分别找出类比对象。如果仍找不到类比对象,可以采取工程分析法、经验法等其他方法来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3工程分析通过对拟建项目的工程分析,推测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找不到类比

6、对象或类比对象不尽相同时,往往利用工程分析来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识别:所选原辅材料及其所含有毒杂质的名称、含量;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名称及转化情况;产品和副产品及其所含有毒杂质的名称与含量;作业岗位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交叉污染情况;所选设备运行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情况。4主要危害因素预测在深入分析、全面了解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后,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筛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为危害预测、进一步定量识别的依据: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对人体危害性大、毒性高;现场浓度(强度)可能较高、出现机会多;预计劳动者接触机会多;国家职业

7、接触限值标准和采样检测国家标准。(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与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与评价是工业企业的一项常规职业卫生工作。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就是对监测或评价对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其工作程序主要包括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工程分析、危害筛选等过程。具体内容可参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但对下列问题应给予关注:认真查阅评价对象以往所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或定期评价资料,从中获得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一手资料;重点关注生产工艺、原辅材料、产品产量、卫生防护设施是否有改变,并分析其改变对评价对象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影响;查阅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资料,询问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后的自我感觉,从中发现可能遗漏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新线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