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水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水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是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农村老百姓免费看电影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文化桥梁”。笔者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情况的调研发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有效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但随着新媒体在农村地区的日益普及、农村群众娱乐活动和获取信息渠道更加多元等原因,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也面临着现实困境。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应引起重视。建水县农村电影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最为兴盛的20世纪80年代,全县共有集体
2、办电影放映队、个体电影放映队、工矿电影放映队104个,放映员252名,设置放映点697个。1987年,全县农村共放映电影15335场,观众达58.42万人次,可谓“村村挂银幕,户户看电影,人人是观众”。目前,建水县设有“农村电影发行管理站”1个管理机构、4名工作人员;设有10个农村电影放映队、10名放映员,配备数字放映机H台。近三年,全县年均放映公益电影1800至1900场次,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纵观建水县农村电影放映的历史和现状,放映设备、技术以及视听效果等都有了质的飞跃。但是,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和乡村文化振兴的需求,农村公益电影也面临着观众稀少、人才结构
3、老化、保障不到位等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农村公益电影观众大幅减少。建水县总体上完成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工作任务,基本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但是也存在着无法回避的困难:在政府采购力度不断加大、电影放映场次明显增多的同时,农村群众看电影的热情却日渐消退,观众人次也大幅减少,有些电影场次甚至出现三五个观众的尴尬局面。农民外出务工让一些村子成卷“空心村”和“留守村”,导致观影人数减少;有线电视、互联网络通村入户,让农村老百姓也能及时、便捷地享受多元化娱乐,“看电影”的需求大大衰减;公益电影“送”与群众“看”不对路,缺乏吸引力,不足以引起群众的观看兴趣。现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部分场次
4、的冷清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观众人山人海的热闹形成了鲜明对比。(二)农村公益电影人才队伍薄弱。建水县农村公益电影的管理及放映人才呈现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专业技术人才偏少等问题。全县目前专门从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管理的4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53岁,其中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45岁,4人中仅有1人是大学学历;全县有10个农村电影放映队、10名放映员,平均年龄54岁,其中最大69岁,最小34岁,均只有初中或高中学历。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全县仅有1人具备电影设备维修能力,且临近退休,大部分放映员对数字电影放映新设备、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弱,不同程度影响了放映设备的功能发挥,甚至出现电影放映设备
5、无法正常运行的现象。(三)农村公益电影保障力度偏弱。其一,政策资金保障有限。建水县对农村公益电影的经费预算逐年压缩,财政预算从2005年的3.6万元减少到现在的2万元,车辆养护费用、工作人员出差下乡补贴保障有难度。其二,放映员补助偏低。目前,建水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补助为200元/每场,去除片租、管理费等,实际补助到放映员为140元/每场,相较于发达地区补助偏低。同时,放映员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没有保障,放映员队伍存在不稳定性。其三,节目片源选择有限、质量不高。片源库适合农村群众集体观看的影片数量有限,且由于其具有公共文化性质,片源是企业运作、政府买单的形式,院线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愿选择新
6、片、大片;部分“农村题材”的影片所反映的内容和农村生活严重脱离,降低了农村群众的观影兴趣。其四,技术保障脆弱。由于全县放映均使用数字放映技术,其科技含量比较高,虽然一般不会出问题,但出了问题就基本上无法完成当日的放映任务,影响观众的情绪,也耽误放映计划的正常进行,技术保障跟不上。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必要的经费保障,离不开农村电影人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的配合与参与。因此,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要重点从强化保障、增添活力、吸引观众几方面入手。(一)政府支持与自身造血相结合,提高保障力度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思想上、政策上、行动上真正重视和支
7、持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从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关心关爱等方面给予保障;把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重要载体,要组织好、实施好、运用好。同时,农村公益电影主管部门和实施主体(农村电影发行管理站、电影放映队),要认真审视当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现状,理性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增强造血功能,强化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重要性的认识,探索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保障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有效性。(二)主题放映与常规放映相结合,聚拢人气新时代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要突破常规,在保持“露天”“广场”放映等基
8、本特性的基础上,采取“公益电影+主题放映”,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融入到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融入到教育、交通、养老等重点和特殊行业,融入到节庆、节日、节气等时间节点,如:春节开展“迎新春”电影展映添“年味”放映活动、假期开展“缤纷假期快乐观影”放映活动、“七一”开展红色电影展映放映活动等,通过探索“公益电影+”模式,不断为农村公益电影注入时代元素和精神内涵,增强对农村群众的吸引力。另外,还要通过按需订片、对口放映和映前宣传、映中互动、映后总结反馈等环节,提高放映质量,聚集观影人气。(三)放映监管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增强活力完善农村公益电影监管制度,通过村委会盖章确认公益电影放映场次、提供现场放
9、映照片、比对公益放映服务平台数据、突击检查放映情况、发动群众监督等举措,确保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严肃性、规范性。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优化放映员的选聘机制,从社会中招聘热爱电影放映事业、乐于深入农村基层,较为年轻的人员从事放映工作;其次要加强放映员的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先进放映理念、放映技能培训工作,掌握设备保养和故障排除能力,提高放映从业人员放映技术和服务水平;再次要建立奖励激励措施,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组织周期性评先评优活动,通过评选“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先进个人”“优秀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模范乡(村)”等,不断增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人员以及重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基层单位的荣誉感、认同感,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通过严格监管和一系列制度保障、激励措施和专业培训I,打造出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热情高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伍,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增添活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不仅丰富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有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帮助农民群众掌握科学知识,也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还要想方设法地扩大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既要不断总结经验,更要直面困难、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农村公益电影做得更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