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检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31295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检测.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原始农耕生活一、选择题1 .考古挖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半坡遗址的考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哪种农作物的国家(八)A.粟B.水稻C.白菜D.芥菜2 .以下哪一表达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B)A.“女婿造人”的传说B.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耙C.电影?建军大业?D.小说?三国演义?3 .对我国原始居民的表达,最正确的选项是(八)A.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B.山顶洞人最早使用天然火C.北京人掌握了钻孔技术D.大汶口原始居民处在旧石器时代4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

2、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C)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5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人类遗址。下面两幅图片所示文物是这个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稻谷和猪纹陶器。据此判断,当时在这里生活的是(C)A.元谋人8 .北京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6.“黄河”与长江共同孕育了中华文明。在以下图片中,能够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新石器时期文化特征的是(C)A.B.C.D.7.以下各图所示文物为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或生活用具提供了直接证据的是()【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原始社会时期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文明。主要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识图能力。根据已学知识

3、可知,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出现了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农耕文明。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居民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会建造干栏式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也掌握了制陶技术,能够在陶器上刻画动物形象。所以依据上述分析,应选B。A属于山顶洞人文化;C属于商朝文化;D属于周朝文化;ACD不符合题意。应选B。存稻谷8.以下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D)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人面鱼纹彩陶盆A.B.C.D.9 .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而大约7000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看以下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

4、子(D)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10 .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B)A.彩陶B.黑陶C.白陶D.红陶二、非选择题1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家。请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是哪一原始居民的住所?其名称是什么?这一原始居民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什么?(2)图二所示住所的原始居民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这种房屋被称作什么?其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3)如下图两种原始居民的房屋式样为什么大不相同?【答案】(1)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2)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长江流域;水稻。(3)所处地理自然环境不同。【

5、解析】【分析】(1)根据图一“圆形半地穴式房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这处遗址距今约六千年,定名为半坡遗址。半坡原始居民住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房子主体一半埋在地下,房顶用秸秆草搭起,防风防寒,屋内有灶炕,供炊煮和取暖用。半坡原始居民会种植粟。因此,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是是半坡人的住所;其名称是半地穴式房屋;这一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2)根据图二“干栏式房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这处遗址距今约七千年,定名为河姆渡遗址。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

6、干栏式房屋以木桩插于底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分为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因此,图二所示住所的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这种房屋被称作干栏式建筑;其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3)根据图一图二及上述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分,因此,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子分为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五六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气候寒冷枯燥,特别是冬天,北风更加寒冷,因此,半坡原始居民住的半地穴式的房子,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由此可知,导致图一、图二两种房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人们生活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故答案为:(1)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2)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长江流域;水稻。(3)所处地理自然环境不同。【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熟悉材料中的两幅图片是哪个大河流域的代表性房屋,其它问题就会很容易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