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31474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二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一、内容依据(一)课标具体要求本课落实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社会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还

2、有:“初步了解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二、教材内容分析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中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的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的第二框。本单元的逻辑起点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也成为了建构本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本单元以“坚持宪法至上”为题,对宪法进行总体介绍,分为第一目“组织国家机构”和第二目“规范权力运行”两部分,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宪法内容,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通过学习相关宪法和宪法相关法的规定,懂得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国家机构必须依据宪法行使权力;通过理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漫画寓意和分析

3、社会生活的案例,理解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从而深入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一观点。八年级下册教材是法治教育专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第一课的第二框,结合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坚持宪法至上,维护宪法权威。为第三单元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的具体内容的学习打好了铺垫。三、学情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交往范围的扩大、视野的开阔和心理的成熟,学生开始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和关注国家的命运。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特别是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因此更有利于对本框题的理解。但是本框

4、体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对民主集中制、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等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学习起来会有畏难情绪;同时他们知觉的有意识和目的性有了较大提高,一般不会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和简单的说教,需要教师主动地对宪法与国家权力关系的事例观点等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构建起对宪法价值和精神的理性认识。由于经验的欠缺和逻辑思维还不成熟,学生的认识容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例如:有些学生只看到国家权力运行中存在的腐败现象,而不能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宪法对国家权力的规范。四、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尊崇宪法权威,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二)能力目标:通

5、过分析社会现象,观察、思考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初步形成对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三)知识目标:认识国家机构,初步了解国家机构运行的法治原则。知道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懂得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五、课型:新授课六、课时:一课时七、教学重点:认同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理解宪法对严格规范职权行使的必要性和要求。八、教学难点:理解民主集中制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运行的法治原则。理解民主集中制在我国国家机构中的主要体现。九、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一)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情景感悟法(二)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情景感悟

6、式学习方法、活动体验式学习方法十、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十一、设计思路活动一:理相互关系要求:选两名同学PK,用“拼一拼”的方式,根据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完成拼图并进行讲解。意图:通过复习回顾,认知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相互关系。理解人大的产生和性质,进一步理解人大在国家机构中的主导地位,达到“政治认同”。活动二:论民主集中要求:源合具体情景合作探究,探究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在国家机关内部,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意图: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民主集中制,培养“科学精神”。板块一: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活动三:明特定

7、职权要求:观看视频,了解宪法修正案在“国家机构”中增加“监察委员会”的内容并思考:宪法修正案对国家监察机关做出了哪些规定。意图:通过观看视频直观了解宪法修正案对“监察委员会”的规定,引导学生理解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国家机构的权力源于宪法的授予,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块二:宪法规范权力运行活动四:析权力运行要求:结合问题线索,分析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并生成结论。意图:通过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一例到底”进行研究,认同国家权力被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宪法和法律对国家权力进行严格规范,才能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认同我国宪法核心价值追求

8、。在此基础上,明确对国家权力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行使权力不任性(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通过“一例到底”的形式创设生活情境、思辨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活动五:悟宪法宣誓要求:按照创设的情境,全体起立手扶宪法进行宣誓;感受宪法权威,体会宪法修正案中增加“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意义。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真实的感受到宪法宣誓的意义,从而产生高度的“政治认同”,认同宪法,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坚持宪法至上的理念,从而积极践行宪法。十二、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教师出示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

9、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的图片,并提问,导入新课。设问:1、在通过的多项重大决议决定中,大家最关注的话题是什么呢?2、为什么宪法修正案会受到大家最为广泛的关注?学生思考并回答。以学生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创设情境,既吸引其注意力,更能引起学生兴趣。同时为学生进入新课做好铺垫工作。板块宪法组织国家结构展示教师在各国家机关门前的照片。设问:了解国家机构,先从我们身边的国家机关说起,你都知道哪些在你身边的国家机关呢?引导学生翻阅宪法目录第三章国家机构的相关内容。设问:从行使职权的性质上看,可以如何划分?活动一:理相互关系活动要求:结合第三单元学习的内容,复习回顾。选两名同学PK,用“拼观看照片,思考并说出身边

10、国家机关的名称。翻阅宪法目录,了解国家机构的组成并回答问题。复习回顾、同桌讨论,并进行展示,选两名同学到讲台用教师本人的照片,引导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国家机关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翻阅宪法,回答提问,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拼一拼”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讲台板块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板块一拼”的方式,根据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完成拼图并进行讲解。活动形式:复习回顾、同桌讨论1分钟,选两名同学在讲台上进行展示。前进行展示。收获感悟: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了解宪法第三条的规定。上进行展示,能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11、我国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理解人大的产生和性质,进一步理解人大在国家机构中的主导地位。活动二:论民主集中活动要求:结合具体情镜,展开活动探究,讨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在国家机关内部,是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活动形式:根据具体情境,分组进行2分钟的讨论,达成共识后选派学生代表回答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并由学生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收获感悟: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具体体现: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关系方

12、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用活动探究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创设情境、活动探究、分组讨论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生了解宪法规定在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并进一步理解民主集中制的主要体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活动三:明特定职权活动要求:观看视频,了解宪法修正案在“国家机构”中增加“监察委员会”的内容并翻阅宪法、回答问题。设问:宪法修正案对国家监察机关做出了哪些规定?观看视频,并翻阅宪法第三章第七节内容,回答问题。收获感

13、悟: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动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观看视频直观了解宪法修正案对“监察委员会”的规定,引导学生理解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国家机构的权力源于宪法的授予,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板块宪法规范权力运行活动四:析权力运行活动要求:结合问题线索,分析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并生成结论。活动形式:出示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回顾视频和文字资料,设计问题梯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设问:1、整条线路所用电缆偷工减料会造成哪些危害?2、奥凯企业生产的电缆偷

14、观看视频,探究思考问题并回答。收获感悟:必要性:1、权力是把双刃佥U,因此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要求:1、法无授权不可为。国家权利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更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通过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一例到底”进行探究,突破重点。认同国家权力被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宪法和法律对国家权力进行严格规范,才能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明确对国家权力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行使权力不任性(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板块宪法规范权力

15、运行工减料,但却被投入地铁运行谁应承担责任?3、质监局多次检测均为合格产品,可能的原因是什么?4、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5、权力如何在阳光下运行?6、回到材料,事件曝光谁起到了关键作用?7、群众曝光问题电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8、国家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力?2、法定职责必须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3、行使权力不任性。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行使)。通过“一例

16、到底”的形式创设生活情境、思辨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活动五:悟宪法宣誓活动要求:创设具体情境,组织“宪法宣誓”活动。引导学生说出感受和体会。设问:通过宪法宣誓,说说你的感受?未来如果你成为了国家工作人员,你会怎么做?按照活动要求,全体起立手扶宪法进行宣誓;感受宪法权威,体会宪法修正案中增加“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意义。深刻感悟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自觉树立坚持宪法至上的理念,从而积极践行宪法,维护宪法权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真实的感受到宪法宣誓的意义,从而产生高度的“政治认同”,认同宪法。从而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坚持宪法至上的理念,从而积极践行宪法。小结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学生谈收获体会。情感升华。十三、课堂作业与课后延伸课后自主阅读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内容。十四、板书设计主闰埃坤眄涔由濯布他国近九构II国聚权力加发(西)、双方运0心缓性,制杓不也隔次1.不V、力A/炎耶、登%彳仅为九行彳支权力挟濯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