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自由平等的真谛》.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31480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自由平等的真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自由平等的真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自由平等的真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自由平等的真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自由平等的真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自由平等的真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自由平等的真谛》.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自由平等的真谛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初步形成自由和平等的意识;崇尚宪法精神。初步形成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团队合作探究能力。知道自由和平等的内涵,自由和法治的关系,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体现。重点自由与平等的含义;法治与自由的关系;难点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精神。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海南省农垦中学的一名教师,也是一位班主任。作为一名班主任,最近在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上有些疑惑。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你们来给我答疑解惑好吗?老师来做一个调查,你们有手机吗?有的同学请举

2、手0平时都用手机做什么呢?平时能够随心所欲的自由地玩手机吗?手机带到学校了吗?班长有没有带手机来?假设我们只允许班长带手机,大家会有什么感觉?老师从大家的反应感受到,大家都想自由地使用手机,但却受到各种约束;看到别人带手机自己不能带,大家觉得不平等。是这样吗,同学们?那么,到底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平等,一起走进今天的话题:自由平等的真谛。根据不同问题,自由回答问题师生对话,通过聊天的形式,紧贴学生实际,引出自由平等的话题。讲授新课【探究活动一:无法治不自由】欣赏相声表演:手机与自由【聚焦思辨】阅读课本,结合法律条款,思考并讨论:甲:“我终于拥有了自由!你不知道,今年100O元零花钱由我自由支配!

3、”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全体学生体验对话。通过学生相声表演,调动大家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根据对话引出问题。在小组合作探究甲:我决定支持国货,先买一部华为手机。甲:有了手机,我就能实现“随手拍”啊。”甲:我终于可以实现:“走自己的路,爱说谁说谁去吧”!甲:我把消息赶紧转给我妈。1.相声中“甲”认为的“自由”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你们生活中使用手机的情况,谈一下你们对自由的理解。老师引导,触发思考:如果“甲”买这个手机并没有经过父母同意,那他的这个所谓的“自由支配”会带来什么后果?那“甲”违纪带手机来学校的这个自由,会带来什么后果?如果爱说谁说谁,随便骂人,会带来什么后果?老师总结:结论1:自由不

4、是随心所欲的,是有限制的。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同学们都提到了自由是有界限的,这个界限有道德的,有纪律的,最主要的是法律的。那老师问一下,大家知道,法律要求的我们必须要做,法律禁止的我们又绝对不能做,那我们的自由还是真正的自由吗?大家讨论并总结下,2.自由和法治的关系结论2: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没有了法治的约束,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可能会遭到侵犯。我国宪法既保隙了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小组合作讨论相关问题,

5、小组代表士反B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相关问题,小组代表发言。中,形成小组观点,老师根据小组代表的观点适时引导,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由的含义,自由的特点。同时在师生对话中,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正确引导,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在小组合作讨论,展示小组观点的基础上,通受侵犯,又规范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翻阅宪法,你能找到相关法律条款吗?老师这里给大家展示了两条,我们来齐读一下,感受一下法治对自由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有法可依】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

6、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探究活动二:法眼看平等】【聚焦思辨】阅读课本,结合法律条款,思考并讨论:甲:可咱们不是未成年人吗?有法律特殊保护的。乙:不履行义务,你还想要保护?甲:你怎么带手机来学校啊?!乙:因为我是班长啊!甲:班长就可以带手机吗?我不服!是否应该没收“班长”的手机呢?结合你对平等的认识,请分别站在“普通学生”、“班长”和“班主任”的角度分析讨论。老师引导结论:如果允许班长带手机,那班长必须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不能用手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否则也要和普通学生一样,平等的追究责任。这也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每个人既要平等的享有权利,也要平等的履行义务。小到我们班级,大

7、到我们14亿人的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没有特权。这是平等的一层含义:同等情况同等学生翻阅宪法文本,找出相应条款。学生齐读阅读课本,继续以相声中的话题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分角色扮演“班长”、“普过师生对话引导出自由和法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学生亲自翻阅宪法文本,感受自由与法治关系,理解宪法对自由的保障作用,感悟宪法精神。培养学生养成“遇事找法,有法可依”的意识。对待。但我们允许班长带手机的前提是要有较强的通学生”、“班自控能力,说明平等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相声中还提到未成年人有法律特殊保护,引导学生认识到未成年人作为弱势群体需要国家的关爱,同样

8、,社会上的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在享有社会公共资源上给予优先权和特殊照顾,这是平等的另外一层含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这也正体现了宪法的精神,人类的文明。结论三:1 .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有两层含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区别对待。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主任”身份。平等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宪法和其查阅宪法文他多部法律都对公民的平等权都有明确规定,你能木,感受相关通过不同角色分找到相应的法律条款吗?法律规定。析,师生对话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流,引发学生的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

9、有思维碰撞,帮助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学生更好的理解规定的义务。“平等,的涵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八条:中华人体会“法律面前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一律平等”的宪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法原则,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学生进行情感和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法治教育。的权益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通过翻阅宪法,互助关系。体会宪法和法律【法治实践:我来倡议】对公民的平等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但正如相声手机与自由中所透露出来的问题,自由是美好

10、的,但也是有限制的。如何合理的使用手机,给我们带来道德和法律的双重考验!同学们,结合自身和周围同学使用手机的实际情况,结合“手机自由与平等”的内容,号召中学生“增强自制力,合理使用手机“写一份倡议书。形式不限。【倡议书展示】【板书设计】自由平等的真谛标定一、自由法治保障二、平等【课堂小结】自由是珍贵的,但不是随心所欲的,当人类根据法治自觉止步于自由的边界,彰显的是人类理性的力量;同样,平等是珍贵的,但平等不是绝对的,当法治把更多的关爱给予社会的特殊群体,彰显的是人类的文明。自由和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真谛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成果;全体学生上台展示。的保障作用,同时在阅读中体悟宪法精神,感悟法治对平等的保障作用。通过倡议书的形式探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也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提供参考。通过学生自己展示,上台集体展示,使本节课达到高潮,触动学生内心,能够同时希望真正为班级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课堂小结,升华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同时引出下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