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家乡美》单元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31996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家乡美》单元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家乡美》单元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家乡美》单元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家乡美》单元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家乡美》单元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家乡美》单元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家乡美》单元作业设计 (精品案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家乡美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音乐四年级第一学期人音版家乡美单元组织方式6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江南丝韵演唱杨柳青2草原牧歌演唱大雁湖聆听牧歌3京韵流芳聆听故乡是北京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 .通过学唱歌曲、欣赏歌曲,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激发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2 .能够认识西洋拉弦乐器小提琴,感受小提琴的音色、丰富的表现力;掌握戏歌的基本知识,感受京腔京韵。3

2、 .在学唱、聆听的过程中,学习地方方言,体验民族特色文化。4 .通过改变歌曲节拍,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家乡美”选取了四首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体现了从南到北的地域特征,和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江南丝韵选取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杨柳青。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欢快活泼、热情风趣,以衬词“杨柳叶子青”而得名。歌曲的第三、第四乐句由地方方言特点的衬词构成,增强了江苏民歌的风格,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草原牧歌选取本单元中内蒙古地区的两首作品,分别为大雁湖和牧歌。大雁湖是鄂温克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

3、、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和第二乐句衬词“哦哈哨”的运用,突显了歌曲浓郁的地方风格,表达了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牧歌是沙汉昆于1953年改编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作品以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牧歌为基础发展而成。音乐舒展优美,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体现了南北朝民间歌谣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京韵流芳选取歌唱北京地区风土人情的戏歌故乡是北京,表达了生长于北京的人们对乡土怀恋的情绪。歌词描述了北京古城的传统景物和现代都市的风貌,旋律吸取了京剧和京韵大鼓的音乐素材,赋予了歌曲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音乐课兴趣较浓、思

4、维能力强,与低年级相比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与高年级相比更具有自信和勇气。针对合肥市某一小学四年级6个23班共27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二和7的节拍已有深度体验,对概念也有初步了解,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大部分学生能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表现力较强;较为熟悉小提琴的音色但不能准确表述;对民族音乐文化较感兴趣,但对本单元中江苏民歌、鄂温克族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不够深入;能听辨戏歌,但不能完全区分戏歌的种类;能积极主动参与歌词和旋律的编创,喜欢自制简单的小乐器。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1.审美感知:感受不同节拍的情绪情感,感知不同地域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在与作品的

5、情感共鸣中焕发爱家乡、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2 .艺术表现:能用自然的声音,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本单元的歌曲,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3 .创意实践:通过体验、听辨、编创等多种形式,主动探索身边的音乐,体会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展现个性和创意。4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各地极富特色的音乐文化,增进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二)单元作业目标:1.审美感知:通过体验、自主学唱等方式,感知音乐形象,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更全面、深入的体会本单元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5 .艺术表现:通过用方言演唱、边舞边唱、哼唱等方式表现歌曲,表达对家乡和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和赞美。6 .创意实践:通过改编歌曲拍号、

6、编创民族舞蹈动作等,将音乐融入生活、应用于生活,提高创新意识。7 .文化理解:通过查阅资料、和同学交流等,深入了解家乡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争做“最美家乡代言人”。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本单元作业依据国家“双减”政策、五项管理制度以及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进行设计,增强学生爱家乡赞家乡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课后作业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创意实践、艺术表现

7、等活动,让学生熟悉并了解祖国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二)基于课程标准依据“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的课程理念,遵循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的基本原则展开作业布置,加强学生爱家乡、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最终达到育人目的。(三)体现单元意识选取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2课家乡美为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将本单元的四首作品杨柳青大雁湖牧歌故乡是北京依据从南到北的地域特征,进行整合重组,设置3个课时,分别为江南丝韵草原牧歌京韵流芳。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歌颂家乡、感受我国各地极富特色的音乐文化

8、,激发学生对家乡和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四)统筹确定目标“家乡美”这一单元主题明确指向“家乡”,旨在让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是通过学习家乡的歌(乐)曲,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特点,从而产生情感升华,发自内心对祖国各地以及其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本单元指向技能要素一一唱歌,在各课时中对学生的演唱方式提出了不同要求。江南丝韵用江苏方言演唱杨柳青,体会方言特点;草原牧歌中随着大雁湖的歌曲伴奏边唱边跳,用“喝”哼唱牧歌主题,体会蒙古族民歌长调的风格特点;京韵流芳中跟着录音哼唱故乡是北京,体会京腔京韵。确定这一单元核心概念“用歌声赞美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和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

9、,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为达成单元目标,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还要结合课时中现有的作品和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建构。在作业设计中,根据学生的掌握层次不同,将课时作业分为基础型、实践型、探究型三种类型,通过课时作业、单元检测全方位考察学生的掌握程度,最终达到用“歌声赞美家乡”的单元目标。(五)科学设计作业“双减”背景下,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丰富学生的音乐实践,本单元作业设计从“整体性”、“科学性”、“趣味性”、“创造性”、“层次性”等原则,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家乡美”,设置“唱家乡”、“创家乡”和“赞家乡”三个栏目,其中“唱家乡”为必选题,“创家乡”和

10、“赞家乡”为选做题。提交作业的形式为发送视频或图片至班级QQ群内。“唱家乡”栏目为基础型:让学生通过查阅知识、加入方言、边舞边唱、与同学家人同唱等不同形式演唱歌曲,准确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和情感,激发对家乡、民族的热爱之情。“创家乡”栏目为实践型:让学生通过自制乐器、编创动作,编创歌词等形式对歌曲进行改编,给音乐作业注入生机和活力,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激发创造能力。“赞家乡”栏目为探究型:让学生通过深度挖掘民族音乐作品、理解民族音乐文化、拓展音乐视野,全面提升音乐素养。单元质量检测以“多彩家乡”为主题,设计多种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的形式,在课堂上以“游览家乡”为主线,通过节目展演、乐器听辨、合作

11、编创等方式,全面考察本单元课程内容所涉及的核心素养达成情况。深度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热爱,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家乡、爱民族、爱祖国的家国情怀。作业评价采用本单元各课时中各地的代表花卉制成学生喜爱的评价卡。江南丝韵采用江苏省的省花茉莉花;草原牧歌采用内蒙古族自治区的省花马兰花;京韵流芳采用北京市的市花月季花;多彩家乡采用中国的国花牡丹花,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理解,让评价形式更具创新性和融合性。评价方式则采用自评、生评、师评三种方式,学生自己进行自评,并自选一名同伴进行生评,最后由班级音乐老师进行师评,多维度进行点评反馈。每课时还将通过花卉总数评定“五星卡”、“四星卡”、“三星卡”,最终争夺

12、“最美家乡代言人”称号。(六)难度时间适宜依据国家出台的五项管理制度、学生学情现状,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分别设置了基础型、实践型和探究型三项作业,可供学生自主选择。课时作业完成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单元作业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或周末自由组合排练,课堂集中展示,通过唱、跳、舞、奏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音乐作业的独特性,让学生在快乐的作业中学习知识,提升核心素养。创家乡:请你为第二乐段编创合适的节奏型,并利用身边的物品,为歌曲第二乐段伴奏吧!赞家乡:请你查阅资料了解江苏的民族音乐文化,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舞蹈等)分享给家人或朋友!(参考网址已发送至班级QQ群。)茉莉花评价表.1.

13、二”五葭二;:q2AJW2”IB你却看天,wurvmtJlIMS三AA中HHN堰M的喻博,TTW2B乡口信能面;府自己a昉式必,,“ffKflM用自eam*2vr2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作业分析:唱家乡:为本课学习的基本考察内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加入江苏方言完整演唱,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创家乡:课堂上已经有部分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课下寻找身边物品进行伴奏,并创编节奏型,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赞家乡:搜集江苏民族音乐文化,将课堂中学习的内容延续到课下,让学生感受家乡之美。(2)设计意图:唱家乡:通过用方言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

14、力。创家乡:通过编创节奏型、用身边的物品为歌曲伴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赞家乡:音乐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中,也可以延伸至课下。搜集江苏民族音乐文化,理解地方文化与音乐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二)草原牧歌1.作业内容同学们,观赏了美丽的江南风光,让我们继续北上,一起领略草原之美吧。唱家乡:请你边唱边跳感受大雁湖的美景吧!(参考网址已发送至班级QQ群。)创家乡:试着用你喜欢的动作,表现下面两段旋律,体会音乐的情绪变化。(音乐已发送至班级QQ群)1=D三33S|235|1.12|1Q?IS5I十口idI55.Il3-5I2-3G-2|1S|1=

15、DT5-|5-6Ii36IS-|5Il赞家乡:请你搜集蒙古族的音乐文化与同学或家人一起分享,并用自己擅长的表演形式(演唱、演奏、舞蹈)表现歌曲大雁湖或者牧歌的主题部分。(参考网址已发送至班级QQ群。)为兰花评价卡11rwk*rR冷年“情掂送病,Bft%.MAM.集用埼作我虞口叫g*麻乡口S体有SB;EaIItIKZT.*4胧QMQfr在厦.4(44K4三上豪内W+H,农述金hMW4ctt9tA.ttltW:AcHtan.*IMC的”学旬.作内翕中G*为塔STU评龄价A.JbSflh-fD-ttjf-为翼AB.W有看个0他65Hrhvk-.j三ru44iiur;twk,ffrjj,ifvMk.3

16、.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作业分析:唱家乡:考察学生对歌曲演唱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爱家乡情感,将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唱好歌曲。创家乡:针对大1拍的节奏变化,通过自编动作感受节奏的变化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音乐学习的乐趣。赞家乡: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展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理解。(2)设计意图:唱家乡:用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感受歌曲的情绪,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艺术表现力。创家乡:通过自主编创动作,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感受:、1拍节奏的变化,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

17、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赞家乡:让学生搜集蒙古族更多的民族特色,了解更多的民族知识。再用自己擅长的表演形式表现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三)京韵流芳1.作业内容欢迎来到我们的首都一一北京,让我们一起来探秘古都的文化吧!F,唱家乡:请你尝试跟录音演唱故乡是北京前四句,感受戏歌中的京腔京韵。(音频已发送至QQ群内。)332355.55643234455555T15!5.632123.03VBr-Ip/-三三BIMK三I褥条名城一fi.还是姆量Ift的北-/创家乡:从以下戏歌中选出京歌,并尝试学习图片中的请你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亮相动作表现出来。赞家乡:请你查阅北京的历史音乐文

18、化,做一张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参考网址已发送至班级QQ群。)。韵大5月季花评价RMillftlTHftW的“咽*5演明滞,取蠹布完,4.zv.财”口砂价标Xh和阿力0而MWWHc口岗史并茂.育鸳甲憎*ame.MMM.家发的“学I,fr内容中”叫“叁14SR为.个RtihW-费*为仅QRII。四个1.ZnR份*内,44URWJlIfiturfhMk-.优行MX4不威5X1w力-四“尸ftWaMfUtJfVfc*.*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1)作业分析:唱家乡:让学生演唱歌曲的前四句,感受戏歌的韵味,深刻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创家乡:通过京剧身段来表现歌曲,进一步感受京腔京韵,体验音乐的学习乐趣

19、。赞家乡: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北京历史音乐文化,拓展音乐知识,对音乐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欲,能在探究和编创等创造活动中展现个性和创感。(2)设计意图:唱家乡:通过让学生演唱歌曲,感受京腔京韵,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创家乡: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京剧身段,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同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赞家乡:通过让学生搜集音乐知识,制作电子小报,挖掘歌曲的文化内涵,关注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中的音乐现象,加强音乐与姐妹艺术的融合联系,树立跨学科学习的意识。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多彩家乡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美”。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孕育了不同的音乐文化。江南小镇,丝竹声声;蒙古草原

20、,长调悠扬,京韵京腔,梨园芬芳。让我们乘着音乐小火车,一起感受多彩家乡吧!1.同学们,瞧!杨柳依依,麦田逐浪,旅途的第站江苏到啦!请你和小伙伴一起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表演杨柳青吧!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就在我们眼前,珍禽异鸟在湖面上空自由飞翔。请你和同伴们自由组合,边唱边舞大雁湖吧!我的家乡我来创:2.在美丽的大草原上休息片刻,聆听三段音乐,想想哪段音乐是小提琴演奏的?用演奏姿势来表现,并说出它的音色特点。A.十面埋伏B.高山流水C.新春乐3.火车继续行驶,沿途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一起来做个音乐游戏,请将草原就是我的家中的旋律改为W拍,并按照的节拍顺序唱一唱。33I66I5j35I6-|22_36535Il我的家乡我来赞:4.美好的旅程总是短暂的,火车到站啦!请你走进自己的家乡,探索当地音乐文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一赞自己的家乡吧!(你可以尝试学唱庐剧、巢湖民歌哦!)(二)单元检测评价表()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对应单元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感知表现实践理解1我的家乡我来唱1234容易原创30分钟2我的家乡我来创12容易原创3我的家乡我来创3中等原创4我的家乡我来赞1234较难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