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32162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规范.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规范的基本要求、防护用品使用及防护用品维护。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介入诊疗医务人员。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98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radiology在医学影像系统监视引导下,经皮针穿刺或引入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或对管

2、腔、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以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技术。来源:GBZ130-2020,3.6从事介入诊疗工作的医生、护士、放射技师、麻醉师等需要在介入诊疗工作过程中进入介入诊疗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3.3 辐射防护radiationprotection保护人员免受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所采取的一系列规则、程序、监测及评价手段.注:在本文件中辐射防护等同于放射防护。3.4 个人剂量计personaldosimeter辐射工作人员佩戴的,用以确定个人所受的吸收剂量、剂量当量值的仪器。来源:GBZ112-2002,3.63.5 干预正当性justificationofintervention干预行

3、动所减小的照射和相应的危害足以抵消干预行动的代价、危险和社会负面影响。4基本要求4.1 制度4.1.1 制定并实施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如建立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体系及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4.1.2 应建立辐射防护用品使用制度(流程)。4.1.3 应建立并完善照射设备临床使用、维护管理制度。4.1.4 制定并落实放射事故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4.2 人员4.2.1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上岗前应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4.2.3 应配备专(兼)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4.3 环境4.3.1 定期对放射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放射防护检

4、测和检直。4.3.2 放射诊疗区域应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4.4 设施设备4.4.1 医疗机构应对照射设备的购置、使用和维护进行监督管理。4.4.2 应合理使用照射设备,并做好设备的登记、日常使用、维护保养等工作。4.5 标识4.5.1 临床科室应加强对场所警示标识管理。4.5.2 放射工作场所出入口应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4.5.3 放射诊疗区域应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4.6 防护最优化4.6.1 介入放射学程序中防护最优化的基本目标是使利益最大程度地超过危害。4.6.2 最优化应以该源所致个人剂量和潜在的照射危险分别低于剂量约束和潜

5、在照射危险约束为前提条件。4.6.3 介入操作中,设备控制台和机房内显示器上应能显示当前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测定指示和多次曝光剂量记录。4.6.4 医疗机构提供的防护用品应遵守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卫生管理办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4.6.5 医疗机构应为介入诊疗医务人员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5防护用品使用5.1 个人防护用品5.1.1 铅橡胶围裙/铅衣5.1.1.1 应穿着符合使用者体型大小的铅衣。5.1.1.2 应穿着正面不少于0.25mmPb的铅衣。1.1.1.1 穿着非铅035mmpb等效防护围裙.5.1.1.4 宜使用半袖铅衣。5.1.1.5 宜使用分

6、体式铅衣,由防辐射裙和防辐射衣组成。5.1.1.6 宜穿着环绕式铅橡胶围裙,背面035mmPb,正面0.70mmPbo5.1.1.7 使用铅衣时,围裙下摆宜包裹膝盖,袖隆处贴合身体。5.1.2铅面罩/铅防护眼镜5.1.2.1 应佩戴至少05mmPb且单个镜面大小至少为27cm2的铅防护眼镜。5.1.2.2 宜使用0.125mmPb的半圆柱铅面罩,半圆柱面半径13Cm,高20cm。1.1.1.1 佩或侧边含0.5mmPb的铅眼镜。5.1.2.4 当C臂角度在左前斜头位30。和头位40。,宜使用0.75mmPb的铅防护眼镜。5.1.2.5 宜佩戴符合使用者视力的轻量级材质铅防护眼镜。5.1.2.6

7、 当面罩/眼镜镜片出现刮花、裂痕、松动等情况,应及时处理或参照产品说明书执行。5.1.3铅橡胶颈套5.1.3.1 应使用0.5mmPb的铅橡胶颈套。5.1.3.2 佩戴保护甲状腺的铅橡胶颈套,应减少与铅衣之间的空隙。5.1.33 宜使用防水吸汗的铅围脖套,每次使用后更换铅围脖套。5.1.34 椽胶帽子5.1.34.1 佩戴不少于025mmPb的铅帽。5.1.34.2 股动脉行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l)期间,麻醉医师宜佩戴0.35mmPb铅帽。5.1.34.3 采用大面积保护下颌结构的铅帽。5.1.35 入防护手套5.1.35.1 应在X主射线束时使用铅手套。5.1.35.2 散射辐射区域,

8、宜使用非铅介入防护手套。5.1.36 护脚宜使用05mmPb的铅护脚。5.2辅助防护设施5.2.1 应配备双剂量计,一个放在铅橡胶围裙外锁骨对应的领口位置,一个放在铅橡胶裙内躯干上,且宜在身体可能受到较大照射的部位佩戴局部剂量计.5.2.2 应配备至少05mmPb的可悬挂于天花板上的铅玻璃屏。5.2.3 应配备至少0.5mmPb的可悬挂于手术床的铅床侧防护帘/防护屏。5.2.4 宜配备可减轻身体负重的移动铅防护屏风。5.2.5 宜配备可减轻身体负重的悬浮免穿移动铅衣。5.2.6 当不能使用铅床侧防护帘/防护屏时,宜配备一次性轻型防护铅布。5.2.7 宜配备能辅助穿刺或手术的机器人导航系统。6防

9、护用品维护6.1 放置6.1.1 个人防护用品应平铺或垂直悬挂,使用后统一放置在半污染区,不应折普或受压,避免与尖锐物接触或置于高温下暴晒。6.1.2 铅橡胶围裙/铅衣放置时应注意闭合铅衣的粘扣.6.2 清洁消毒6.2.1 使用后应清洁消毒防护用品;处于备用状态的防护用品每周清洁一次,由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6.2.2 可选择合格的含医用酒精或双链季筱盐成分的消毒湿巾擦拭消毒防护用品或参考防护用品的产品说明书处理。6.2.3 防护用品若沾染有血液和体液污染,应在清洁后选用500mg/1.含筑消毒剂擦拭。6.2.4 防护用品若沾染有特殊病原体污染的血液和体液,应在清洁后选用2000mg/1.含氯消

10、毒剂擦拭。防护用品清洁消毒流程,详见附录A。6.2.5 条件允许情况下,宜选择紫外线杀菌系统消毒防护用品。6.3 保养6.3.1 每次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应进行目视检查。6.3.2 每次对个人防护用品系统检测时应按目检、触检以及X射线检测三个步骤迸行.介人防护用品检测方法,详见附录Be6.3.3 每年应至少使用一次X射线检测个人防护用品。6.3.4 每次X射线检测时宜选择宽束检测方法.7职业健康7.1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在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均应依法接受职业健康检查。7.2 检查内容应符合GBZ98的要求。7.3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在岗期间,职业检有周期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一般为12年,不应超过2年。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检直次数。7.4 受委托的职业健康检杳机构应按照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为介入诊疗医务人员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一般包括汇总报告和个体报告。8档案管理8.1 应建立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培训档案,培训档案应当包括课程名称、培训时间、考试或考核成绩等资料.8.2 应为介入诊疗医务人员建立并保存职业健康管理档案,如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8.3 临床科室应建立防护用品专册记录,内容包含防护用品的编号、名称、数量、分类(共用或专用)、清洁和消毒日期、执行者等信息。检测后应记录检测时间、结果、检测者及其对检测结果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