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8108-202X顶羽菊检测鉴定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28108-202X顶羽菊检测鉴定方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65.020.20CCSB16OB中华人民共和家标准修订GB/T281082011顶羽菊检测鉴定方法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Rhaponticumrepens(1.)Hidalgo(征求意见稿)-义发布-X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U-A刖S本文件按照GB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代替GBZT281082011匍匐矢车菊检疫鉴定方法。与GB“28108201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物种
2、中文名和学名,根据国际植物分类学法规,将文件中匍匐矢车菊变更为顶羽菊,将Centaurearepens1.更正为Rhaponticumrepens(1.)Hidalgo;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2011年版的2),并增加了“缩略语”(见3);修改了“匍匐矢车菊基本信息(见2011年版的3),变更为“顶羽菊分类信息”(见4);修改了“方法原理”(见2011年版的4);修改了“仪器和用具“(见2011年版的5),变更为“器具和试剂“(见6);删除了“实验室检测鉴定(见2011年版的6);增加了“检测与取样”(见7);增加了“样品制备”(见8);修改了“鉴定方法”(
3、见2011年版的6.3);修改了“匍匐矢车菊的形态特征”(见2011年版的7);增加了“分子生物学鉴定”(见9.2);修改了“结果评定”(见2011年版的8),变更为“结果判定”(见10);修改了“标本和样品保存与处理”(见2011年版的8),变更为“样本保存和处理”(见11);增加了顶羽菊近似种的植株图片(见附录B);增加了顶羽菊模式标本图片(见附录C);增加了顶羽菊ITS序列扩增及测序信息(见附录D)。本文件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宁夏农技推广总站、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海关技术中心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代替了GB/
4、T28108201U顶羽菊检测鉴定方法4范围本文件描述了顶羽菊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鉴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顶羽菊的检测鉴定。5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6术语、定义和缩略语6.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总苞involucre:生于花序下或花序每一分枝下或花梗基部下的变态叶称为苞片,当多枚苞叶成轮状紧密包围花序时称总苞。单性花unisexualflower: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的花。管状花:花冠连合成管状,缘部5裂,少4裂。连萼瘦果cypselae:干的单种子果实。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leicacid)
5、ITS: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1和内转录间隔区2,以及5.8S核糖体基因(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s1and2andtheintervening5.8Sribosomalgene)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IymeraSeChainreaCtion)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olymeraseChainReaction)EmDEA:酶介导双重指数扩增(EnZymeS-mediatedDuplexExponentialAmplification)7顶羽菊分类信息学名:Rhaponticumrepens(1.)Hidalgo异名:Ac
6、roptilonrepens(1.)DC.,Centaurearepens1.中文名:顶羽菊(匍匐矢车菊)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漏芦属(RhaPOmieUln)。其它基本信息见附录A。8方法原理植株、花序、花、瘦果等形态特征是鉴定该属种类的主要依据;ITS序列、实时荧光PCR、EmDEA是基于形态学准确鉴定的凭证标本和样品基础上,开发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当植物体组织完好,且具备花、果等繁殖器官,可仅采用形态学鉴定。当送检样品是植株幼苗、叶片、不完整的花或果实等植物组织时,需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6器具和试剂6.1 仪器体视显微镜、电子天平(感量0.001kg,
7、0.0Olg)、液氮罐、纯水机、水浴锅、高压灭菌器、高温干燥箱、离心机、电泳仪、PCR仪、实时荧光PCR仪、核酸浓度检测仪、荧光恒温检测仪等。6.2 用具解剖针、放大镜、直尺、镶子、培养皿、样品袋、标签、记录纸、标本瓶、标本盒、可调移液器(Io(X)1.,2001.,1001.,201.,101.,2.5心、可调移液器枪头等。6.3 试剂干燥剂、防虫剂、植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PCRs实时荧光PCR、EmDEA反应体系常用试剂等。7检测与取样7.1 监测现场在检疫现场采集植株鉴定用样品,要求植株完整,形态学特征完好。花部鉴定用样品,要求处于果实成熟期、外型完整。种子鉴定用样品,要求发育成熟、籽粒
8、饱满、外型完好。7.2 植物产品将现场检疫抽取的送检样品充分混匀,制成平均样品。采用四分法,视样品多少取平均样品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较少样品时)作为试验样品,称取其重量并记录,每份试验样品不少于1kg,剩余的平均样品加贴标签作为保留样品保存。送检样品不足1kg的全部检测。8样品制备8.1 形态学8.1.1 植株在解剖镜或放大镜下镜检。进行植株花部特征和胞果内部特征观察时,辅以解剖刀、解剖针等工具。8.1.2 瘦果混杂于植物原粮和种子中的菊科胞果或种子,一般在孔径为10mm筛下物中获得。当样品量少时,也可将全部样品放入白瓷盘中进行人工挑检。8.2 分子生物学将待测疑似顶羽菊植物的半粒瘦果、微量
9、干燥或新鲜叶片、微量种子或植物组织粉末置于1.5ml或2ml离心管中,加入至少451.裂解液,室温静置2min以上,或95加热2min至10min。后取上清液4或-20C保存备用。使用常见商品化试剂盒提取植物基因组DNAo用以提取核酸的植物组织用量参照所采用商品化试剂盒使用说明。9鉴定方法9.1 形态特征1 .1.1漏芦属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单生,不分枝或分枝,或无茎。头状花序同型,大,单生茎端或茎枝顶端。总苞半球形。总苞片多层多数,向内层渐长,卷瓦状排列,顶端有膜质附属物。花托稍突起,被稠密的托毛。全部小花两性,管状,花冠紫红色,很少为黄色,细管部几等长或细管部较长,花冠5裂,裂片线形。花药
10、基部附属物箭形,彼此结合包围花丝。花丝粗厚,被稠密的乳突。花柱超出花冠,上部增粗,中部有毛环。瘦果长椭圆形,压扁,4棱,棱间有细脉纹,顶端有果缘,侧生着生面。冠毛2至多层,外层较短,向内层渐长,褐色,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冠毛刚毛糙毛状或短羽毛状。全属约24种。属内部分种类形态特征比较参见附录B。9 .1.2顶羽菊9.1.1.1 植株和茎多年生草本,高2570cm。根直伸。9. 1.2.2叶全部茎叶质地稍坚硬,长椭圆形或匙形或线形,长2.55cm,宽0.61.2cm,顶端钝或圆形或急尖而有小尖头,边缘全缘,无锯齿或少数不明显的细尖齿,或叶羽状半裂,侧裂片三角形或斜三角形,两面灰绿色,被稀疏蛛
11、丝毛或脱毛。10. 1.2.3花序植株含多数头状花序,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伞房圆锥花序。11. 1.2.4总苞总苞卵形或椭圆状卵形,直径051.5cm。总苞片约8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卵形或宽倒卵形,包括附属物长3-11mm,宽26mm,上部有附属物,附属物圆钝;内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包括附属物长约1.3cm,宽23mm,顶端附属物小。全部苞片附属物白色,透明,两面被稠密的长直毛。全部小花两性,管状,花冠粉红色或淡紫色,长1.4cm,细管部长7mm,檐部长7mm,花冠裂片长3mmo12. 1.2.5瘦果瘦果倒长卵形,长354mm,宽约2.5mm,淡白色,顶端圆
12、形,无果缘,基底着生面稍见偏斜。冠毛白色,多层,向内层渐长,长达1.2cm,全部冠毛刚毛基部不连合成环,不脱落或分散脱落,短羽毛状。13. 分子生物学鉴定9. 2.1ITS序列扩增及测序ITS序列扩增及测序的信息见附录Eo10. 2.2实时荧光PCR检测实时荧光PCR检测具体步骤见附录Fo11. 2.3EmDEA检测EmDEA检测具体步骤见附录Go11.1 植株鉴定植物体各部分组织完整,参照9.1及附录B、附录C和附录D所述顶羽菊属植株形态特征,可判定为顶羽菊。11.2 种子及部分组织鉴定参照9.1及附录B、附录C和附录D所述瘦果或叶片等部分组织形态特征,并与附录E所列ITS参考序列一致性在9
13、9.70%以上时,可判定为顶羽菊。12. 3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使用相应的引物和探针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根据仪器操作规定设置基线和阈值线,在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结果均正常的情况下:检测样品出现典型扩增曲线,Ct值小于或等于30,判定顶羽菊阳性;检测样品出现典型扩增曲线,Ct值大于或等于35,判定顶羽菊阴性;Ct值在3035之间,增加DNA用量25倍再次测试,出现典型扩增曲线,如Ct值小于或等于30,判定顶羽菊阳性,否则阴性。10.4EmDEA检测结果使用相应的引物和探针进行EmDEA检测,根据仪器操作规定设置基线和阈值线,在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结果均正常的情况下:Ct值或
14、Tt值小于或等于20,判定顶羽菊阳性;Ct值或Tt值大于20或无数值,判定顶羽菊阴性。11样本保存和处理标本的保存方法应符合GB/T27402-2008中4.5标本的要求。无害化处理应符合GB19489-2008中7.19废物处置。附录A(资料性)顶羽菊其它基本信息A.I地理分布我国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青海、甘肃、新疆、宁夏有分部。俄罗斯中亚和西伯利亚、蒙古、伊朗也有分布.A.2生物学特性及危害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丘陵、平原,农田、荒地。具发达的弱匐根系,主根深入土壤长达10米。被除去繁殖枝的残留根茎可分票快速生长、扩散,分蕤新生成的植株基生叶莲座状,与繁殖枝明显不同。此外,根系分泌的
15、化感物质也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属极为恶性杂草。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第416种)。A3传播途径瘦果常混杂于作物种子中,随调运传播扩散。曾在进口美国、墨西哥、巴西小麦,美国进口大豆中发现。附录B(资料性)顶羽菊及同属种形态特征图顶羽菊及同属种植株形态特征见图B.lo(八)Rhaponticuinuniflorum(c)RhaponticumSCariOSlUn(b)RhaponticumCarthamoides(e)Rhaponticuinrepens附录C(资料性)顶羽菊形态特征C.1顶羽菊植株顶羽菊植株形态特征见图CJo图C.1顶羽菊植株C.2顶羽菊
16、模式标本顶羽菊模式标本(Nunallsn)由NUItall采集于美国密苏里河岸边的曼丹堡,见图C.2。C.3顶羽菊瘦果顶羽菊瘦果形态特征见图CJo图C.3顶羽菊瘦果附录D(资料性)ITS序列扩增及测序信息D.1引物序列ITS4:5,-TCCGTAGGTGAACCTGCGG-3its5:5,-ccccGcttattgatatgc-3,注:该引物为通用引物,每次扩增必须做空白对照,以确认是否污染。D.2扩增体系及程序25l或50l体系,采用商品化的PCR试剂盒进行扩增。反应体系中引物初始浓度为10M,模板DNA含量约20ng或以所采用的商品化PCR试剂盒说明书为准。扩增程序中,ITS序列退火温度推
17、荐为5255C。其余参数参照所采用商品化PCR试剂盒说明书。D.3电泳及测序ITS序列扩增产物电泳条件:5lPCR产物,1.0%琼脂糖,1XTAE缓冲液。以DNA分子量标记作为对照,ITS序列扩增产物约700bpoITS序列测序引物为ITS4及ITS5。D.4ITS参考序列ITS序列扩增产物电泳条件:5lPCR产物,1.0%琼脂糖,IxTAE缓冲液。以DNA分子量标记作为对照,FTS序列扩增产物约700bpoITS序列测序引物为ITS4及ITS5。以下给出了顶羽菊ITS参考序列号。EU409919.1HM009320.1AY826223.1JN639860.1JN202400.1JX27451
18、8.1附录E(资料性)实时荧光PCR检测FJ引物及探针序列特异性引物F:-3mR:5探针:5-(FAM)-3F.2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20l体系,其中2x荧光PCR反应预混液(T5FastQpcrMix(Probe)10l,正反向引物(10mol1.)各0.41.,TaqMan探针(10mol1.)0.21.,50xROXReferenceDyeII0.41.,DNA模板l1.,超纯水7.61.)实时荧光PCR反应程序为第一个循环955min;随后40个循环,9510s,60Imino注:不同仪器根据仪器要求将反应参数作适当调整。附录F(资料性)EmDEA检测G.1引物及探针序列DNA上游引物F:5-G.2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反应体系:共20l其中20MDNA上、下游引物各0.5l,25Ong1.RNA引物0.3l,1.7l无核酸防水MiX预混液3l,20MDNA模板5l,余量为激活液。扩增程序:42C30个循环,恒温扩增25-30mino注:不同仪器根据仪器要求将反应参数作适当调整。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