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领域中几个外来概念的译法及误解.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1303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领域中几个外来概念的译法及误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领域中几个外来概念的译法及误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领域中几个外来概念的译法及误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领域中几个外来概念的译法及误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领域中几个外来概念的译法及误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领域中几个外来概念的译法及误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领域中几个外来概念的译法及误解.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领域中几个外来概念的译法及误解近几十年来,教育领域中引进了很多西方的概念。有些核心概念翻译为中文时,未能周全、完整和准确地表达原义,有些甚至造成曲解和误解,出现因词害义的现象。一、大概念(Bigldea)在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近年有一个流行和热门的词叫做“大概念”。但是“大概念”又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狭义的“概念”,那它到底指的是什么,这让中小学教师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个词是从国外翻译来的,它的英文原文是“Bigidea”,从英文可以看出,它根本不是所谓的“概念(COnCePt)”,而是指核心的“思想、主题、观念”。在教育学的话语体系中,“概念”和“大概念”两者并不完全是同一类型、同一

2、层次的两个词语,二者之间也并非只是大小之分。大概念“大”概念,大概念的“大”并非是指“庞大”或“基础”“基本”,而是指“核心”;此“概念”也非彼“概念”。从形式上看,“概念”往往是一个词语,“大概念”则往往是一个陈述语句;从内涵上看,“概念”是对学科中某一事物属性的描述和定义;“大概念”则是对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某种思想和观点的概括;从层次上看,“概念”是学科思维中的最小细胞,而“大概念”则是学科思维中居于较高层次的观念和学科思想。威金斯和麦克泰格认为,大概念“能够使得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联系并具有一定的意义。”比如:化学学科中的“结构”是一个“概念”,“结构决定功能”则是“大概念”;在历史学科中

3、,“迁徙”是一个“概念”,“迁徙能促进人类的自由”则是“大概念”。所以,学科中的“大概念”是指向学科素养的的核心思想、核心观念,而不是我们理解的狭义的“概念”。所以,“Bigidea”比较准确的译法应当是“大观念”,目前也有不少学者使用“大观念”这一译法。但是由于较早的中文译者将其译为“大概念”,已被很多人接受,约定俗成,而且在官方的文件中也常被使用。比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前言”中写道,本次课程标准修订“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现在如果再使用“大观念”,或者同时使用“大概念”与

4、“大观念”,又容易让人认为“大概念”和“大观念”是两个东西,可能会造成新的混乱。当然,“大概念”的译法并无根本上的问题,只是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引起误解。二、社会情感学习(SoCialandEmOtiOnal1.eaming)“社会情感学习”这个概念最近十几年来逐渐引起国内基础教育界的关注,国内教育同仁也有若干研究和实践。但是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由于翻译的缘故,容易让人误读,甚至望文生义。“社会情感学习”这个概念是从国外译介引进的,英文是SociaIEmotionaI1.earning(简称SE1.),o这个英文概念直译应当是:“社会的、情感的学习”。“社会的(SOCial)”和“情感的(EmO

5、tiOna1)”这两个单词是并列的形容词,共同修饰学习(1.earning)0有的英文表述为:SociaIandEmotionaI1.earning”,更为准确和清晰,直译就是“社会和情感学习”。此处“社会”和“情感”是分开的,如果将“社会情感”看成一个独立的词语,那就是误解了。与此相关的概念有“社会情感能力(SocialandEmotionaIcompetence),这个概念所指的能力不是一个能力,而是两个能力,即“社会与情感能力”。是指儿童应当具备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社会交往和负责任的决策能力。此处“社会的(Social)一词,比较准确的理解应当是“社会交往”。最近有本书译为社会交往与情

6、感教育(All1.earningissociaIandEmotionaI),这个译法比较确当。有人要问,“社会的(Social)和“情感的(Emotional)这两个词既然是平行的两个词语,为什么要将二者放在一起呢。这要从这个概念的源头说起。“社会情感学习”最早发端于美国,其先行者当属CASE1.,即美国的“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组织(ColIaborativeforAcademic,Social,andEmotional1.earning,简称CASE1.)”,CASE1.以“使基于实证的社会、情感和学业的学习成为贯穿学前至高中的教育的重要部分”为使命,该组织对于学生的社会和情感发展所做的

7、努力尝试,首先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得到实践的认可,随后社会情感学习项目逐渐推广至全美和其他国家,并于2011年左右引进到中国。由此可知,最早的概念是“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ASE1.)”,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发展、社会交往和情感发展”,在学业能力之外,也关注学生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能力,也即关注全人教育,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后来则主要关注学生的“社会交往和情感发展(SE1.)”,将rtASE1.w简化为E1.”了。所以,“SE1.”比较准确的翻译应当是“社会与情感学习二但是由于早期将其译为“社会情感学习”,约定俗成,导致有些人望文生义,将“社会与情感的学习”理解为“社会情感的学习”

8、,将“社会情感”看作是一个单一概念。长此以往,在中文的语境中,人们有可能逐渐形成共同的错误认知,难免以讹传讹,以至于曲解原义了。三、批判性思维(CriticaIThinking)批判性思维(CritiCaIThinking)这个概念的翻译和使用由来已久,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仍然不免让人心生误解。在中文语境中,“批判”一词有“批驳、批评、否定”的含义。所以,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将这个语义代入到“批判性思维”这一词语中,片面地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怀疑、批判、否定二甚至在目前的中小学中,往往不自觉地忌讳使用“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其实,“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你所读的、听的、说的、写的东

9、西进行质疑、分析、解释、评价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它也是一种能力,是全面地分析信息,从而做出评判的能力。钱颖一教授认为,“批判性”(CritiCal)不是“批判”(CritiCiSm),因为“批判”总是否定的,而“批判性”则是指审辩式、思辨式的评判,更多是建设性的。“批判性思维”是全方位、多视角的独立思考与分析,是基于严谨的推理和论证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自主判断,是敢于质疑,打破禁区,挑战权威的思维品质。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是目前比较缺失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有人主张用“审辩式思维”来代替“批判性思维”,但是由于使用者的习惯,已经很难进行完全的改变了。四、学

10、会生存(1.earningtobe)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一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又称“富尔报告”),首次提出1.earningtobe”的概念。1979年“富尔报告”中译本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中译本将w1.earningtobe,译为“学会生存“。时隔24年,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一一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1.earningtobe,1.earningtoknOw,1.earningtodo,1.earningtolivetogethern,中译本再次将“1.earningtobe”译为“学会生存二几十年来,这一译法成为教育界

11、的共识。但是,也一直有学者对这一译法提出不同看法,探讨这个概念的原本含义。综合学者们的看法,认为将1.earningtobe译为“学会生存”不符合原义。首先,将其译为“学会生存”,有矮化、窄化原义的可能。中文的“生存”对应的英文应当是“survive,是“保存生命;活在世上”的意思,而英文的“tobe”显然指的不是中文“生存”语义中的“保存生命、活着”的意思,而更多的是“存在”的意思,这种存在,是“人之为人的存在J其次,译为“学会生存”容易让人产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主义的联想和歧义。也有学者认为,应当译为“学会做人”。这一译法偏重于“做人”,也即偏重于人的道德方面的诉求,有泛道德主

12、义嫌疑,黄全愈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口号。也有人主张将其译为“学会发展。这似乎又没有抓住这个概念的核心内涵。从原义来看,“tobe”的含义应当是“存在”,在原文的语境中,这个“存在”是作为“人的存在”,作为“完整的人的存在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比较赞成石中英教授的观点,他主张译为“学习成为完人:当然,我理解,这里的“完人”,并非指“完美”的人,而是指“完整、完善”的人,也即全面发展的人;让人学习成为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正如查理芒格说的,成为完整的自己(Becomeawholebeing)o在这里,1.earningtobe”是进行时态,是指终身“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会”这样一个终结状态。

13、所以,学习成为完人”比“学会成为完人”更为准确。所以,1.earningtobe”可以理解为“学习成为人”,成为完整的人。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在人越来越像机器的时代,在人逐渐被工具化、物化、异化的今天,使人成其为人,培养“人之为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五、一点感想翻译是一件很难的事,也是需要审慎对待的事,特别是对于学术领域的核心概念和陌生概念,尤其需要慎重。中国人对于翻译讲究“信、达、雅”,既要准确,又要传神,还要雅致,这是很高的境界。比如,“内卷(InVOlUtion)”这一词语,译得既准确,又通俗易懂。“Evolution”是进化,演变,发展;“Revoluti

14、on”是旋转,变革;那么Involution”就是“向内不停演变、发展”,也就是“内卷”的意思了。再比如,脱口秀(talkshow),也译得生动、传神。当然,对于学术概念,准确是第一位的。分析哲学流派强调语词的含义需要澄清,否则就会产生使用意义的混乱。翻译更是如此。问题在于,对于宗教、哲学、教育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有些外来新概念,很多时候在中文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语。对此,最容易出问题的译法,是用熟悉的中文词汇去翻译外文中陌生的概念。因为在中文语境中,人们所熟悉的词汇含义已经先入为主地被人们固化地理解,容易侵犯、遮蔽、扭曲、甚至污染新的陌生概念,从而因词害义。所以,对于完全陌生的概念,我们不妨借鉴古人的做法,用陌生的词语去译陌生的概念,创造一个新词,或者直接音译。比如,古代的翻译大师们在翻译佛经时,创造性地使用了“般若”这个词语(音译)。在佛经中,“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但又不完全是智慧的含义,而是指一种大智慧,终极智慧,是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超越了一般的聪明与普通的智慧。如果将般若翻译为世人约定俗成的“聪明智慧。那就失却了“般若”二字的特殊含义,故而佛经翻译中沿用原音“般若”,而不直译为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