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期经济的调查报告5篇汇编.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1933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8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假期经济的调查报告5篇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关于假期经济的调查报告5篇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关于假期经济的调查报告5篇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关于假期经济的调查报告5篇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关于假期经济的调查报告5篇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假期经济的调查报告5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假期经济的调查报告5篇汇编.docx(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假期经济的调查报告5篇汇编关于假期经济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标:调查假期经济对社会的弊端与解决方案调查时间:2007年1月25日至2月27日调查对象:与假期经济息息相关的部门调查方式:访谈法引言:经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汇总2007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9220万人次,比上年春节黄金周金周增长17.7%;实现旅游收入4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在春节黄金周期间实现的438亿元旅游收入中,民航客运收入30.1亿元;铁路客运收入19.2亿元。39个重点旅游城市实现旅游收入201亿元,其他旅游城市和景区实现旅游收入188亿元。春节黄金周期间,39个重点旅游城市监测的179家

2、商业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44.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监测的174家餐饮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机但是,长假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可用于消费的闲暇时间,给各行各业创造了众多的商业机会,同时也产生了种种问题。因此,对假期经济的讨论有必要引向深入。首先应了解假期经济究竟指的是什么。一、假期经济的本质“假期经济”是1999年国庆节期间在国务院调整了节假期时间,通过上移下借的方法,形成了三个黄金长假期以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事实上,假期消费的本质是旅游消费;假期经济的本质是旅游经济。旅游经济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假期经济”则是由于旅游经济的增长不是一种短暂的经

3、济现象,尤其是旅游经济在假期里的增长不是一种暂时性现象。旅游经济有长远的发展空间,假期旅游经济也有长远的发展前景。可以预料,同今年“春节黄金周”相类似的旅游热还会在今后的长假中出现,这是和旅游经济的“逆动性”密不可分的。一般的观点认为,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但是,必须看到,旅游产业的脆弱性只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性。当旅游活动在示范效应、经济内在推动性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形成一种社会习惯的时候,旅游产业往往表现出“逆动性”。这一点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旅游发展实践中己得到验证。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199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是13.2%,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是1

4、8.5%;199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是11.1%,旅游总收入的增长速度是25.3%;1998年旅游总收入又较1997年有10.5%的增长。旅游产业之所以能被列入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原因在于旅游产业的特性一一在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增长趋缓的大环境中表现出的“逆动性”。二、“井喷式”旅游消费所引发的问题由于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政策的综合作用,我国居民在消费结构升级上往往表现为一种排浪式消费,引发消费的“同步性震荡”。假期旅游消费的集中性就是旅游需求实现的“同步性震荡”。我们知道,旅游需求可以分解为潜在旅游需求和实际旅游需求。由潜在旅游需求向实际旅游需求的有效转化必须具备支付能

5、力和闲暇时间两个基本条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旅游消费以其能够满足多层次消费水平的特点(表现为百元级、千元级、万元级等多层次的消费水平),逐渐成为缺乏消费热点时的最佳消费选择。但是由于另一保证条件一一闲暇时间不充分,需求被压抑。因此,一旦时间条件得到满足,潜在的旅游需求必然如同火山喷发般地爆发出来。假期旅游消费的集中性现象还源于旅游者的不成熟性。“五一”也好,“十一”也好,无论在这些假期里有多少旅游者出游,都改变不了中国旅游产业处于大众化旅游的早期阶段这个现实。大众化早期阶段的旅游者总是不怎么成熟,这种不成熟性表现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往往有一种从众心理。一方面,部分旅游者往往是出于模仿跟风性的

6、炫耀性的动机而出游,因此导致通过降低旅游享受因素来实现其旅游需求;另一方面,在旅游者收集信息渠道有限的前提下,正是这种旅游需求实现方式导致了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涌向老牌景点,造成消费空间的集中。由于现阶段的假期旅游消费往往表现为集中性的冲击性的消费,所以,在产生积极拉动作用的同时,必然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出现了短期内的需求集中性导致的供给短缺。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民航、铁路、公路、城建、商业、景区、住宿设施的容量与规模都会对旅游接待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假期旅游集中消费给旅游景区、游饭店、交通、餐饮等诸多企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大规模的旅游需求在一个较

7、短的特定时间段内集中实现,给有限的供给能力带来了极大压力,形成由于短期内的需求集中导致的供给短缺。供给的暂时性短缺是产生诸多问题的根源。(二)旅游服务质量普遍下降,旅游者和下游旅游企业的权益受到损害。相对于旅游需求,旅游供给在一定时期是缺乏弹性的。在假期旅游集中消费中,为了满足人们相应的旅游需求,旅游企业必然以放弃旅游服务的深度来换取旅游服务广度,加之在黄金假期时间里扩大营业收入与获取利润的内在冲动,必然造成旅游服务质量的全面下降,从而导致旅游者不能按照正常的旅游计划实现其旅游消费的现象,旅游者正常的旅游消费权益不能保证。同时.,作为旅游服务提供者的旅行社企业,由于旅游者权益受损并不是其自身行

8、为所致,超出了企业能够控制的范围,许多旅行社也蒙受了巨额损失,行业之间的纠纷也随假期的结束而大幅度上升。(三)是严重挫伤了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热情。由于假期旅游消费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旅游者的旅游信心受到打击。此次“五一”旅游消费的“井喷”使大量问题得到了有史以来最集中的爆发,使“长假外出旅游难”再次在旅游者的心目中得到印证。国家休假制度作出重大调整以来,对于消费者来说,长假期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消费者对这一资源的配置将越来越理性。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消费的信心受到打击,将直接使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弱化,压制潜在旅游需求的转化,这是假期旅游热将给旅游产业带来的最大的“硬伤”。(四)影响了景区的环境质量和旅游

9、地居民的生活。假期旅游的集中性消费不仅给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且,由于绝大多数的旅游需求都指向著名的名胜风景区,短期内使得游客数量远远大于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影响了景区的环境质量。此外,由于需求的集中性,旅游地的基础设施供给也面临着短时间集中性的冲击,给旅游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如果这种现象不加以解决,类似国外“反观光浪潮”的出现并非不可能。另外,假期经济已经轰轰烈烈的搞了很多年,假期过后,各媒体无不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加渲染,比如,零售总额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增加了多少就业岗位之类的。其实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假期经济只是带动了服务业的增长,业并无实质性意义,甚至产生

10、负面影响,比如说对外贸易行业受此影响最大。中国的国际贸易已突破一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年GDP的70%,可见中国和世界交往的繁忙程度。然而,就当在每年五月、十月全世界最繁忙的时候,中国却在全民集中放长假,政府和企业都基本上停止运转,股市长假期间关门,这对中国的生产效率和对外经济交往都是很不利的。其实这也可以从当初长期设置的初衷看出端倪,当时,由于我国内需要严重不足,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才设立的长假。简单的说就是给市民放长假,让他们多消费,而不是来进行生产,社会财富总额并没有增加。假如我们不能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假期旅游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消除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集中性的旅游消费

11、将对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三、假期消费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看,这种集中性假期旅游所造成的矛盾是可调节的。如果根据产生原因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将旅游供求非均衡分为两类:技术性旅游供求非均衡和制度性旅游供求非均衡。技术性因素是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共有的一般性因素。以往我们经常提到的造成旅游供求非均衡的原因,诸如“旅游需求的多样性与旅游供给主体指向性之间的矛盾”、“旅游需求的多变性和发展性与旅游供给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旅游需求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等都可以划归为技术性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在任何一个发展旅游产业的国家都同样存在。制度性因素是指文化、体制

12、、转轨方式、发展战略等特殊性因素。比如我国的旅游供求非均衡就与我国所选择的旅游发展战略有关,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入境优先,观光切入”的非常规发展战略造成旅游供给体系的国际国内非耦合可能性,进而增加了旅游供求非均衡的可能性。旅游供求非均衡的两面性暗示了旅游供求之间的非均衡状况是可以通过制度安排的改进而改善的。这就是为了扶持旅游产业的发展而进行休假制度的创新。引导旅游需求,积极扩大有效旅游供给,双管齐下调节供求。这是采取任何对策都必须把握的出发点。那种认为应该以扩大旅游供给来解决旅游集中消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旅游需求产生的特点和旅游供给实现上的特点预示了旅游产业不能以需求高峰时期来配置旅游供给,否

13、则必将造成资源配置的非效率,而且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种以高峰时期的需求来配置旅游供给的解决之道必将影响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因为随着长假的过去,这种集中性旅游消费也将进入“休眠扩大了的旅游供给所要求的需求量自然就下降,削价竞争很可能又一次出现,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历史上,这种削价竞争的影响已经不用赘述了。但是在这里必须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并非所有在市场上存在的旅游供给都是有效的旅游供给,亦即为了满足旅游需求的有效实现,适当地增加有效旅游供给是必要的。在扩大有效旅游供给的同时必须对旅游需求进行引导,而且由于旅游供给调整的滞后性,积极的旅游需求调节就显得更加重要。旅游需求的调节既可以是需求实现时间的

14、调节,也可以是需求实现空间的调节;既可以是压抑性的需求调节(如采取旺季高价的时间价格策略),还可以是释放性的需求调节(如调节假期时间的分布)。四、促进假期旅游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根据上述的理论基础和因应对策出发点,大概可以设计出一个粗略的对策框架,要点如下:(一)实行休假制度的创新。休假制度的创新可以立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带薪休假制度法律化,促进带薪休假的社会化,从而增加旅游需求实现时间的自主性,改变需求实现在时间上的冲突;另一方面是在不改变现行休假总天数的前提下,改变休假时间的空间分布。休假制度的创新还可包括学校放假制度的创新性改革,比如参照国外学校实行三学期制,因为现在成人出游有很大程度

15、上是因为孩子;可以积极开展修学旅游,这些创新都可能有效地缓解旅游需求实现的集中性问题。(一)调节供给。供给调节的基调是不能以高峰时期的旅游需求来配置旅游供给数量,而是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增加弹性旅游供给的途径来解决。今年“五一”在杭州出现了三家家庭旅馆,在福建金湖风景区出现了26家家庭假期旅馆,这种利用家庭的空置房间招待游客的供给形式就是一种典型的弹性供给。(三)实行时间价格。既然假期是一个客观现象,人们在假期选择旅游又是一个正常的消费现象,集中消费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既然旅游需求在时间上分布不均衡,就可以利用经济杠杆加以调节,采用旅游时间价格,对假期旅游实行比平时较高的价格,通过价格的时间差来

16、调节旅游需求时间的分布。特别是在奖励旅游、带薪休假制度形成后,时间价格的实行对于分散集中需求,促使旅游需求分布的时间均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四)完善旅游地信息发布系统和旅游地游客服务系统。旅游者之所以会“扎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供给状况)只有模糊的静态的信息,而缺乏准确的动态的信息,而且在时间约束下,对旅游需求在特定旅游目的地的实现抱有侥幸心理。因此,从长远来看,应该建立一个联合的旅游地信息发布系统,系统可以通过国家权威部门在互联网以及其他比较快捷的发布方式进行发布。(五)以板块旅游为发展重点。解决假期期间旅游需求空间过于集中的现象,要改变目前我国国内旅游组织形式,实行以主

17、要旅游城市为中心的旅游板块。以中心旅游城市向外引导分散游客,相互协作,共同开发,形成旅游区域网络。(六)培育国民的旅游意识。培养国民的旅游意识包括通过开展某些诸如旅游消费培训的方式,帮助旅游者解开“名胜名山”情结,培养旅游者每年出游的习惯,培养旅游者对旅行社的利用从而提高国内旅游的组织化程度等。(七)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工作。旅游产品创新包括旅游地从事的旅游产品的创新和旅行社企业从事的旅游产品创新。旅游地旅游产品创新指的是旅游产品体系的完善,比如在观光旅游产品之外,积极建设度假型旅游产品、疗养型旅游产品、探险型旅游产品等,其中度假型旅游产品又可以推出与海滨度假产品不同的山地型度假产品、乡村型度假产

18、品,等等。而旅行社旅游产品的创新指的是通过购入外源性服务并进行创造性地组合引导旅游者的消费潮流,将新的旅游产品不断推向老市场,不断开发新的旅游地,引导不断成熟的旅游需求,其中的重点是形式;将老的旅游产品不断地推向新的市场,不断维护老的旅游地的生命力,组织新兴旅游需求有序地利用“老牌”旅游地旅游景区,并不断培育新兴旅游者走向成熟,其中的重点在于质量。(八)积极发展福利旅游。在西方发达国家,福利旅游又称社会旅游。福利旅游是为体现“旅游是公民的权利”而针对低收入旅游者的一种产品设计。在操作上往往采取旅游者支付一部分,由相关社会机构或政府部门支付一部分的方法。在我国发展福利旅游,一方面可以体现“旅游是

19、公民的权利”,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地平衡旅游供求的时空均衡,避免旅游需求的集中分布。(九)积极改进交通调配。从理论上说,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补给区”,东部地区是我国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客源保证区”,两者之间的有效联结必须以东西部交通的改善为前提。西部有很多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旅游吸引物,如果能够较好地解决长途交通问题,那不仅对假期集中性旅游消费问题有很大的区域均衡调节作用,而且对整个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关于假期经济的调查报告(二)1999年,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国务院通过上移下借的方法调整假日时间,使得当年的国庆假期变成“长假”,增至7天。在这7天里,全国

20、共有4000万人次出游,旅游总花费达140亿元人民币,7天中的旅游消费相当于1998年全年旅游总收入的5.9%。在当时国内需求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这种“假日经济”刚一出现即赢得了各方赞誉。2000年,随着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在正式实施,我国百姓开始每年拥有春节、“五一”、国庆等三个“长假”,如果算上双休日,那么,我国公民可享有的假日每年共达114天,约占全年的1/3时间。“假日经济”受到了政府、百姓、媒体、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顾名思义,“假日经济”是指假日里特有的一种经济现象,它的实质是假日消费经济。具体地讲,“假日经济”主要是指由于假日延长对经济生活各方面造成的影响,主要突出放假期间

21、所发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及产生的相关经济效应.人们会利用节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带动市场、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系统经济模式。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因为有一部分人休息,而使另一部分人获得工作的机会。假日经济属于消费经济范畴。假日经济的主要特征是消费,假日经济具有的文化特征是休闲与旅游,假日经济具有的空间特征是流动与聚合,包括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从时间上来讲,集中在双休日与三个七天的节日高峰。“假日经济”在我国出现的原因任何一种经济现象的产生都必然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一、假日经济产生的背景第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际经验表明,人

22、均年收入过到500至800美元,是旅游消费急剧扩张的时期。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5854元,已达500美元左右,有的城市已达100O美元,可以说我国已迈入了旅游扩张期的门槛;第二,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1999年国务院决定增加公民的假日时间,全年达到i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31.2%。从某种意义上说,假日消费情况的好坏,决定了一年消费市场的阴晴;第三,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传统道德的影响以及多年来“短缺经济”下的艰难生活使大多数中国人重积累,轻消费,尤其无暇顾及精神消费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实际上,这是与较低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恩格尔定律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低档品、基本生活消费品支出在总

23、支出中的比重将下降,用于高档品各文化教育支出的比重将大幅增加。伴随着我国迈入“相对过剩经济”时期,在政府和媒体相关措施的影响下,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步发生变化。没有这一点,“假日经济”是无从谈起的。第四,我国大多数市场进入买方主导态势,商品和服务种类越来越多。苏宁颠覆假日经济游戏规则,五一黄金周市场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苏宁重仓蓄势,凭借全国连锁的优势和三店联动出击的契机,从国内外各大家电企业一次性采购上万套市场主流机型“五一”期间苏宁电器将奉行其一贯倡导的“普惠制”原则,三家店携手出击,倾力打造滨城家电新坐标,让大多数消费者感受到苏宁的低价震撼。苏宁电器为五一销售准备了数量充足的特价机型,另外还有

24、近万套超低价电器组成重型火力,将以罕见的低价投放市场。在高端产品线上,由于苏宁采用的是全国统购的方式形成规模优势,届时液晶电视将疯狂降价、国产42寸等离子大面积降破100OO元,数字电视只卖纯平电视价格。冰洗方面,苏宁、海尔强强联合,五一期间在苏宁率先销售超薄液晶滚筒两款,预约销售返现500元。此外,本次冰洗联合厂家推出返现加赠、以旧换新等活动。苏宁所推崇的健康、时尚、节能、静音“四优空调”也将在五一期间力掀巨浪,主流品牌IP机跌破1000元。4月30日,苏宁掀起“欢乐手机淘宝夜”,18时开始,摩托罗拉、诺基亚、夏新、波导等国内外一线品牌手机联袂上演低价销售大戏苏宁之所以拿出如此大的力度,意欲

25、让更多的滨城消费者体验到高端平价带来的震撼体验。综合看来,这里包含了西方经济学中有关消费函数决定的问题。凯恩斯理论认为,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即OCO+C*Y当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即CO基本稳定以后,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Y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消费观念的变化使边际消费倾向(MPC)趋于变化,这使得消费需求C提高,成为“假日经济”出现的前提条件,加以人们拥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和越来越多的消费选择作为现实的基础,“假日经济”在我国的出现遂成为必然。二、促进假日经济发展的动力1、国家支持:D增加公共节假日天数。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消费与闲暇时间的长短与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相互影响有关。当社会经济

26、、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函数的改进增加社会财富,财富效应促使较少的工作和较多的消费成为可能;同时替代效应促使人们更多地工作来提高消费。经济发展时,财富的积累促进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消费。当经济进一步发展,由于劳动生产率额的提高产生的替代效应和财富效应相抵消,因此休闲时间变化不大,但消费继续增加。当前我国GDP以每年8%的速度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也逐年递增,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为我国大力发展假日经济提供契机。自1999年设立“黄金周”假期制度以来,十七个长假期期间全国城乡居民出游人数逐年排浪式上升,带动相关的旅游收入也同步上涨。以2000年到2002年为例,全年全国总的外出旅游人

27、数分别为7.44亿、7.84亿、8.78亿人次,而这三年中“黄金周”出游人次分别为1.26亿、1.83亿和2.19亿人次,分别占全年出游人次的16.9%、23.3%和25%;相关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占全年收入的23.2%、24.6%和22.3%o居民假日休闲消费能够带动相关的铁路、民航、公路客货运、餐饮、酒店、零售业、广告业、通讯产业、银行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消费理论,一种行业消费能够带动相关的12个行业同时消费。以2004年“五一”“十一”长假为例,假日旅游产业促使民航收入分别为16亿元和18.5亿元人民币;铁路客运收入也同期达到11.4亿和11.5亿元人民币。国内贸易部统计资料表明1999

28、年“十一”长假,全国百家重点大型企业实现零售额82亿元,同比增长20.9%;2005年春节期间短信发送量7天突破100亿条;春节期间北京市年夜饭约有no万以上的市民外出聚餐,当天营业额约达8000万元。一系列相关的消费活动产生的“滚雪球”效应使得整个假日经济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2)增加节假日有利于增加服务就业机会,随着假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今天之节假日旅游消费的火爆场面,形成至今日之谓黄金周。假日经济就象是给长期低迷的市场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使得整个市场主体血液都为之沸腾起来了。各级政府纷纷成立类似假日经济领导办公室的机构,针对假日经济的特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找对策

29、、想办法,可谓全民总动员。国家旅游局牵头成立了由中央九部委组成的假日协调机构,统一部署、联合调度,就好像准备一场即将来临的战争,严阵以待。全国假日旅游信息快速反馈系统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以给假日经济创造来良好的运行空间,更合理的引导人们消费,避免盲动。休闲和娱乐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增长是向后工业经济过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在整个GDP的贡献方面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的繁荣同时促进了第一、第二产业的稳步发展。我国增加公共假期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消费,繁荣经济,第三产业的发展好坏成为能否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许多潜在的

30、工作岗位尚未被开发。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将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对缓解我国下岗工人就业难问题,保持社会安定起很大的帮助作用。3)公共投资政策在财政政策工具中相对代价小,机会成本较低,可塑性强。所谓政策机会成本,是指在实施经济政策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放弃的其他方面的效益。这可以用付出的代价的大小来衡量,可以是物质代价,如人力、物力、财力等;也可以是精神代价,如由于政策实施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等。与财政补贴相比,公共投资政策在谋求供求方面更为灵活,因为政府支出有明显的刚性,即“棘轮效应”。由于基础设施等投资是财政的非经常性支出,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其年度投资规模能依据当年经济的宏观景气状态而灵

31、活地扩张和压缩,不仅可以产生有力的反经济周期的政策效应,而且当经济景气时还可以经济相应压缩债务发行规模,减少债务负担。此外,由于投资性支出将形成相应的国有资产,这就使国家债务与国有资产形成对称状态,因而此时的国债具有“虚”国债性质。目前,我国国债余额较低,同时债务储存度偏高,而且储蓄率较高,国债规模的扩大仍然存在一定的窖和回旋余地。利用增发国债以加大公共投资政策力度,不但可以解决政府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有效解决金融机构无法扩大高质量资产问题。此外,假日经济的兴起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压力加大,在当前通货紧缩状态下进行大规模建设可以降低工程先进集体和融资成本,公共投资政策实施国度的加强恰逢其时。

32、可见,加大公共投资政策力度,在促进假日经济长远发展的同时所承担的成本代价较小,是当前形势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理想工具。2、新闻媒体假日经济这一名词在中国的首次使用,听说是在新闻界,虽然这一点无法考证。但假日经济热潮的出现,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作用功不可没。节假日到来之前,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推出假日专题,介绍旅游资信,采撷各地风情,加大宣传力度,助威造市,以唤起消费者假日消费的热情。假日期间,新闻媒体又及时报道各地假日消费的运转情况,公布各地信息,引导消费者合理流动,避免五一井喷现象的再次上演。假日后,他们请专家学者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下一个消费高潮的来临做准备,想新点子,找对策。时代宠儿-一

33、国际互联网也不甘寂寞,各大网站纷纷推出假日资信,还有专门的旅游信息网等。在网上,你可以了解到各种假日信息,做出合理的假日安排。出游前,上网查询成为不少年轻人追求的时尚。3、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中国人历来比较重视节日,为了烘托节日气氛,不少人心中这样认为:不花钱就不算过节。他们平时省吃俭用,而到了假日里就会大把花钱,不再斤斤计较,即之谓:花钱买痛快。这是中国人消费的一大特色。改革开放后,中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按可比价格计算,1999年城镇居民的收入是1978年的8.5倍。由此观之,如果人们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出现假日期间消费火爆场面也是不足为怪的。三、对假日经济发展的建议1、旅游业供需

34、协调要符合经济规律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最基本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许多著名景点人满为患,一部分游客怨声载道,实际上体现了旅游资源的供不应求,但不能从中得出尽快扩大旅游资源供给的结论,而应从供需两方面着手解决。从供给来看,应注意到旅游业的显著特点,即季节弹性大。我国著名旅游景点市场在90%的时间里能力过剩,在10%的时间内供给严重不足,如果盲目扩大规模,势必造成旅游淡季的资源闲置和从业人员的季节性失业,产生新的浪费。当前比较可行的措施是适应旅游业由休闲式向度假式转变的一般规律,扩大区域景点的综合接待能力和辐射度。从需求来看,须加以引导和调控。首先,可以拓展居民的假日消费领域,使其在当地即可满

35、足消费需求;其次,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可以采取“节假分离”和“弹性工作时间”的办法化解矛盾,以均衡利用旅游资源;再次,旅游景点可以实行淡、旺季差别价格,启用价格杠杆实现市场调控。2、加大对旅游交通的建设和协调在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交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节假日时期,游客的数量本身就比平时多出许多,这就给旅游地的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加强对城市交通的建设、保证交通的畅通,对假日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再者,良好的交通环境会给当地的形象有很大的提升。3、注重对经济的“质”的促进假日经济中出现的情况给有关行业以很大的启示。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文化服务业纷纷提出要加强对经济运行

36、规律的研究,搞好市场调查,改善经济管理,完善服务,以提高经济效益。“假日经济”提醒我们,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培训和教育,提高我国的消费层次,使需求发挥促进经济“质”的跃迁的作用。而且,应该认识到,这种作用与需求量的作用不同,无论在过热时期还是紧缩时期,它都能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积极的力量4、以更科学、合理、成熟的方式启动消费如何使假日消费的“脉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启动消费的“治本”之法并不仅在于放几个长假,而是在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的同时,通过税收、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险等一系列配套改革真正提高人们的收入预期,从而启动消费。在经历了第一个黄金周的“狂热”、黄金周的“冷静”以及黄

37、金周的“成熟”之后,即将到来的黄金周将是平静祥和、丰富多彩的一个长假。人们将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更加合理性的时间支配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大学生思政实践课调查报告(三)假日经济发展调查一一以广州地区为例摘要:假日休闲作为一种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不同于基本生存需要的单一化和物质型,而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精神型。将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文化产业整合成一个休闲产业系统,并加强其建设,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假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产业结构;休闲产业;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一、前百中国的公众假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放假较为集中,而不是象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那样采取分散放假的形式。分散放假可以大大提高

38、国民享受假期的质量和水平,也免除了旅游行业和旅游设施出现的忙闲不均的现象。目前,国内除去每周末两天假外,全国公众假期一年有10天,分别是元旦一天,春节、五一和十一各三天,这实际上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国际上许多国家放假的水平。但在放公众假期的时间运作上,却可以很好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施和管理公众假期的规律和经验。假日经济是以旅游、文化、体育、交通、餐饮等连带产业群为主体,将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文化产业整合成一个休闲产业系统。假日经济的出现,是国家刺激消费,推动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带来的成果,是近年来人们期望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它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如何维护假日经济这一良

39、好势头,使它长盛不衰,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值得认真地总结和研究。二、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本小组通过利用假期的时间根据问卷调查方式对广州市73个市民进行调查了解人们假日消费的情况对假日经济的看法是。对假日经济的看法是:认为很好可以促进各行业发展占68.49%,对经济发展不利5.48%,假日经济职能起到一时的促进作用,不能维持长久21.92%0在假日里,旅游38.36%的人通常选择哪种方式度过,购物9.32%,聚餐聊天43.84%呆在家里45.21%看电影39.73%,上网50.68%,睡觉41.1%,其他10.96%,由此看出假期人们普遍都会出外消费。影响度假方式的主要因素认为出行路线占8.22

40、%,消费价位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占57.53%,个人爱占27.4%。商家的促销,39.73%的人物价的高低因素对假日经济发展影响最大,其次是假期的长短再到交通是否便捷。31.51%的人会特地的选择在假日里消费。假日经济市场存在的主要因素是:商家的炒作28.77%,市场的盲目投机性1317.81%,人们的生活需求3750.68%0这些数据都表明假日消费在广州都的势头比较火热,假日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三、假日消费与休闲产业的多元化休闲产业并不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行业,而是将各种能够调节人们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行业从传统产业划分的框架中剥离出来,即以休闲产品为龙头,以人们的休闲消费为市场的综合性

41、产业。它的主要阵地是为满足现代人旅游、健身、服饰、娱乐、求智、消闲、居室装饰等休闲要求。由于它贴近生活,崇尚国际潮流,顺应大众风俗习惯,紧跟时代步伐,并紧密地依赖先进技术,有助于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因而被人们称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从追求温饱到寻求享受,是消费者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作出的自然选择。人们在温饱之后,不仅有享受可供追求,更有发展的需求和动力。假日休闲作为一种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不同于基本生存需要的单一化和物质型,而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精神型。如文化娱乐消费、体育健身消费、旅游服务消费等等。此外,假日休闲还表现在教育、科技、文博等领域,如为自身发展而开办的各种业余电脑

42、、外语及其他专业技能班,老年大学的各类休闲教育,科技馆的科普启蒙,文史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温故等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向利润率高的新兴行业流动这一规律的驱使,文化娱乐业、体育健身业、旅游服务业等休闲产业逐渐地发展起来,成为市民休闲消费的最好去处。(一)旅游业魅力无穷。旅游业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前景最为广阔的产业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访古探幽的兴趣高涨,旅游显示出无穷的魅力。旅游这种休闲消费把旅游情结、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三者融合在一起,高尚而富有情趣,实用而蕴含文化,因此很受各类人们的喜爱。每逢节假日,三五亲朋好友,结伴而行,或去名胜古迹,或去名山大

43、川,或游北国风光,或览南国风情,甚至远游异国他乡、原始森林、热带海滨,游览、访古、享受、探险。这种休闲消费既使消费者增加了阅历、陶冶了性情,又享受了人生、健全了体魄。1999年至2002年,中国的旅游市场几次出现“人满为患”的火爆场面。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费朗加利曾预测,中国将成为21世纪初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届时将有1.37亿人次到中国参观、访问和游览。(一)文体娱乐业。近年来,文化市场成了市民和游客在假日里光顾的重点。人们在休闲中追求文化品位、文化享受,感受文化氛围,接受文化熏陶。利用休闲时间进行文化娱乐是人们休闲消费最主要、最普遍的需求。因此常常以家庭亲人为单位,或在家观看电视、录像、家庭影

44、院,或外出观看电影、观赏节目、听听音乐、跳跳舞蹈。还有的经常以亲朋好友为群体,或切磋棋艺,品尝茶艺,或尽情享受泡吧文化和网络文化的乐趣,等等。这些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不仅使人们得到高尚有益的休闲消费,而且还可以得到高雅美好的艺术享受。从文化市场的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报刊、图书,还是电影、音像,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三)体育健身业。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愿意把休闲时间和部分收入花在强身健体上,于是,“花钱买健康”成了都市时尚。不需要特别留意,你就能感受到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在当今都市的热度,游泳馆、网球场、羽毛球场、溜冰场、旱冰场、男子健身房、女子健美中心、台球厅、保龄球馆,等等,已经成

45、为人们经常光顾的场所。就是那被称为贵族化的高尔夫球也吸引了不少顾客。至于观看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等一类比赛的人,更是多得不可胜数。由此可见,体育健身的市场空间大得不得了,这种休闲消费的市场前景也好得不得了。(四)商业街休闲好去处。现代的商业街里,商场、超市林立,各种专卖店,餐饮店,应有尽有。加之城市及城乡之间交通便利,人们已将“逛街”看成首选的休闲方式,商场也就成为休闲产业最大的窗口之一。时下有不少商厦和专卖店十分注重美化购物环境,其构思巧妙,品位高雅,确让人流连忘返。许多商场引进盆景、鲜花、灯光喷泉、艺术雕塑乃至假山鱼池,使购物环境充满活力,成了温馨世界,让顾客在浏览购物之中得到美的享受。

46、有的商厦和购物中心特意辟出一大片场地为顾客的共享空间,实行开架售货,电脑管理,并设立咖啡间、休息厅、展览角不再使店堂里的商品与顾客争夺空间。还有更多的时装专卖商场推出流行服饰展览,名师获奖作品展、时装模特表演,让人领略到一种文化氛围,增添不少艺术渲染力,使顾客觉是不是单纯的购物,而是置身于特定的艺术环境中,成为一种享受。餐饮业也在假日经济的大潮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大餐、各具特色的地方小吃不仅吸引了外国人,也吸引国人从家庭餐桌走向酒店、饭店。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进饭店、吃宵夜已经成了寻常的事,特别是像元宵节、中秋节和春节这些具有团圆意义的聚餐已成为各大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五)风格各

47、异的“吧”文化。如今,都市里各式各样的“吧”已经非常流行,如“陶吧”、“玻璃吧”、“布吧”、“果吧”等。在繁忙的都市人生活中,这种新兴的“吧”文化确实成为一种休闲的新时尚,“吧”里面的那种艺术、文化或浓浓的个性化的氛围,能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欣赏陶瓷艺术佳品和制作陶瓷作品是“陶吧”最诱人的主题。在昆明、贵州、上海都能见到“布吧”,是都市女孩儿聚会的最佳去处之一。前卫的女孩儿在这里能够体验到“男耕女织”的田园风情。“吧”与文化的融合,引导着都市人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六)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双休日制度的实施,人们崇尚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生

48、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一个新经济用语。节假日和家人或朋友到近郊的农田去从事种地、除草、采摘等农活,可以亲自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辛劳和丰收的喜悦,还能获得休闲度假和精神享受的满足。休闲农业提供给城市居民的应该是轻松、愉快、宁静的精神享受,闲情逸致的田园情调,富有特色的农副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旅游娱乐型:这种类型的景点设置有果树开花时期赏花,典型花卉争妍季节花展,农作物生长、收获阶段参观,鱼塘垂钩、采菱泛舟、农家习俗、舞蹈等。2 .品尝消费型:这种类型主要是在农产品收获时期如果实成熟时让城市居民亲自采摘、品尝,并且引导他们消费购买;另外还有珍禽烧烤、畜禽加工制品的品尝出售

49、等活动。3 .耕作体验型:这种类型主要是通过城镇居民亲自参加农事劳作体验农村生活而设置的。它的方式可以是出租小片菜地、小片果园、小片鱼塘给城镇居民,或者实行会员证形式定期举办等。这种类型强调真实感,精耕细作的传统方式和高效率的机械化现代方式相结合。许多退休工人愿意在退休后寻找一种充实的生活方式,这种类型适合他们的需要。4 .主题教育型:这种类型以实地参观、实地体验、录像教学方式向中小学生提供农作物的栽培、生长,畜禽饲养、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识。这种类型强调教育启发性,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5 .疗养修身型:这种类型以提供度假村的方式提供给城市上流社会综合服务达到修养身心、疗养身体的目的。它强调全方位的休闲,重视服务质量,重视生态环境。四、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迅速发展起来的假日经济,使旅游和各大城市的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