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11147-2023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2342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B-T11147-2023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NB-T11147-2023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NB-T11147-2023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NB-T11147-2023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NB-T11147-2023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B-T11147-2023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B-T11147-2023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27.010CCSFOl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NB/T111472023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Codefor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geothermalheatingsystems2023-02-06发布2023-08-06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目次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地热供热系统24.1 地热供热系统组成24.2 地热供热系统工艺25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基本要求26地热供热系统运行操作36.1 地热供热系统运行36.2 供热系统运行调节57设备运行操作和维护检修67.1 水泵67.2 热泵机组77.3 燃气锅炉107.4

2、深井泵137.5 换热器147.6 软化水装置167.7 配电柜及变频器168应急处理188.1 突然停电188.2 突然停热188.3 突然停水188.4 换热器突然泄漏199地热供热系统监控与数据管理199.1 地热供热系统监控199.2 数据管理1910培训1910.1 培训要求1910.2 培训内容20-IX.-a-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能源行业地热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万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本

3、文件主要起草人:马鹏鹏、王延欣、杜利、丁畅、李红岩、殷升阳、高小荣、刘健、段宝佳、王培浩、王晓晓、杨卫、马春红、赵丰年、陈高凯。本文件为2023年首次发布。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的要求和规定,包括地热供热井、站、网的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要求和规定。本文件适用于以水热型地热井开采地热水为热源的新建、改扩建地热供热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044采暖空调系统水质G

4、B/T33833城镇供热服务CJJ88城镇供热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38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NB/T10097地热能术语NB/T10099地热回灌技术要求NB/T10273地热供热站设计规范NB/T10715地热资源动态监测规程DB11/T760供热燃气热水锅炉运行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地热管网geothermalpipenetwork在地热开采井、地热供热站和回灌井之间输送地热水的管网系统。3.2地热井geothermalwell为开采地热资源,按一定的施工方式在地层中钻成的孔眼及其配套设施。开采时,地下热水或地热蒸汽经由地热井到达地面。地热井可以分

5、为勘探井、探采结合井、开采井、回灌井和监测井五类。【来源:NB/T100972018,2.4.43.3地热供热站geothermalheatcentral以地下热水为主要热源,具有间接换热、梯级利用、尾水回灌等功能的供热站,简称地热站。3.4地热供热系统geothermalheatingsystem以地热井中的地下热水为热源,用直接或间接方式获取其热量,为热用户提供供热服务的系统。3.5供热管网heatsupplynetwork由地热站供热至热用户的管网系统。3.6深井泵deep-wellpump地热井中开采地热水的潜水泵。3.7尾水阀门tailwatervalve地热侧换热器的出口阀门。4地

6、热供热系统4.1 地热供热系统组成地热供热系统是以一个或多个地热井的地下热水为热源向建筑群供热。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和开采情况,可以附加其他调峰系统(如传统的燃气锅炉和热泵)。地热供热系统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a)地热水的开采系统包括地热开采井、回灌井、调峰设备以及换热器;b)输送、分配系统,将地热水或被地热加热的水引入建筑物;O中心泵站和室内装置,将地热水输送到中心泵站的换热器或直接进入每个建筑中的散热器,必要时还可设蓄热水箱,以调节负荷的变化。4.2 地热供热系统工艺地热供热系统包含地热直接供热系统和地热间接供热系统,本文件中供热系统特指地热间接供热系统。地热供热系统利用地热井中深井泵开采地热水

7、(流体),通过地热管网输送至地热站,在地热站内进行热交换,将地热水热量传递给另外一侧的供暖循环水;温度升高的供暖循环水通过供热管网输送至热用户,供热用户利用,温度降低后的供暖循环水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返回至换热器重新吸收热量循环。温度降低后的地热水尾水,经过回灌系统进行同层回灌。根据供热系统有无调峰及调峰类型主要分为3种形式,即地热间接供热、地热+热泵机组、地热+热泵机组+调峰锅炉。5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基本要求5.1 一般原则地热供热系统运行与维护应遵循确保地热供热系统安全、平稳、保质、经济运行,采用回灌实现与用户双赢为原则。地热供热系统应科学回灌和进行地热资源动态监测,保护地热资源,实现地热

8、能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5.2 地热供热系统回灌要求按照NB/T10099地热回灌技术要求相关规定执行:地热供热系统动态监测按照NB/T10715地热资源动态监测规程相关规定执行。5.3 地热供热运行操作人员应通过充分的运行前准备工作、初运行工作和巡检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缺陷和隐患。5.4 地热供热运行操作人员应通过实时的运行调节,确保供热质量并实现经济运行。5.5 地热供热系统运行前应根据站内设备和实际情况,制定现场运行规程,编制相关应急预案。5.6 地热供热运行操作人员应对设备运行状态、运行操作、异常及故障处理、维护等进行记录,并对运行指标进行分析。5.7 地热站应配备能满足地热供热系统安全可靠

9、运行的运行维护人员。运行维护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培训I,掌握设备性能和运行状态。6地热供热系统运行操作6.1 地热供热系统运行6.1.1 地热供热系统运行准备a)运行操作人员培训合格、配备到位,特种作业人员取得资格证,技能满足上岗要求;b)地热井中的深井泵满足使用条件,提泵检修完成;正反转已确认;电气柜线路正常;井口装置正常;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正常;阀门开关转动正常;备品备件准备到位;c)循环泵、补水泵满足使用条件,检修质量合格:润滑到位;试转调试正常,能正常投入使用:单向阀、蝶阀、膨胀节正常;前后压力表、温度计正常:备品备件准备到位;d)换热器满足使用条件,清洗完成;夹紧适度、尺寸记录;试验

10、无渗水;垫子无跑偏;表面洁净;e)软化水装置满足使用条件,设备完好;电气接入正常:树脂、盐料配备到位;D锅炉满足使用条件,完成检修,年检通过;供气正常;泄漏监测正常;循环泵正常:g)热泵满足使用条件,完成相关检修;机油满足要求;送电正常;循环泵正常;h)地热管网、供热管网满足使用条件,管道完好,无腐蚀泄漏,保温完整;标记清楚;阀门开关正常:i)回灌设备设施满足使用条件,滤芯更换;密封完好;监测仪表正常;井泵正常;管网冲洗;j)仪器仪表、安全阀正常,校验合格,显示准确;k)配电柜、控制柜、监测系统正常;1)水、电、气、站内照明、相关报表等到位。6.1.2地热供热系统初运行a)检查站内、外所有设备

11、及管线确保正常,阀门保持开启,送配电保持正常,自控设备设施正常;b)盘动水泵转轴,确保正常转动,检查润滑油量是否正常;c)打开来水阀门,开启软化水设施;开启补水箱的进水阀门,将水箱注满水;关闭每台换热器的供热恻进出口阀门及供热管网主阀门;d)打开补水泵进出口阀门,启动补水泵向系统内补水,开启系统排气阀排气,空气排尽后关闭排气阀:待系统压力稳定后,开启换热器的旁通,启动循环泵,打开除污器,排掉系统内的杂质后,关闭除污器:e)开启供热管网主阀门继续补水,待供热管网压力达到补水泵定压值时,再次进行除污;除污后,关闭换热器的旁通,开启换热器供热恻进出阀门,打开循环泵,由低频到高频缓慢进行系统循环,调节

12、供热侧循环流量及压力,避免瞬时冲击而产生局部高压损坏设备;D供热管网供回水压力达到系统规定值时,开启地热侧进出阀门,开启井泵,由低频到高频,逐渐缓慢增加流量,使地热侧管网、换热器及供热管网温度缓慢上升,进行暖管,并通过尾水阀门提高换热效率;g) 通过循环泵调节循环流量、压力:通过井泵及尾水阀门调节地热侧流量,从而调节供热管网供水温度;h) 初期运行时须持续检查站内、外所有设备及管线:i) 检查供热管网各阀门配件是否漏水,并进行记录,做好必要修理工作。对供热管网单元立管进行排查有无不过水现象,对楼内无效自动排气阀进行手动放气或进行更换,确保单元楼内自动排气阀正常工作;j)对于地热井含有水溶气的地

13、热站,在初始运行前应检查确认安全后开始上述操作;k)正式回灌前首先应对系统进行初检,排出管线中残留水,对管路进行冲洗作业,保证停止回灌期间管道内铁锈及杂质冲洗干净。进行回扬作业对回灌管路进行清洗,检查管路密封性,确保各种设备、仪表、阀门正常使用。回灌前准备工作宜同供暖试水工作协同进行:1)提前通知并要求各单位(用户),打开所有管路阀门并排气,注意观测供暖设备末端状况,确保不存在漏水。1.1.3 地热水开采系统初运行操作a) 地热水开采系统初运行前,应检查相应的电路通电正常,检查井口装置确保无错位,对地热井至地热站地面埋设电缆进行巡线检查(是否压有重物或遭到破坏),确保无安全隐患,检查地热井至地

14、热站沿路管网阀门,保持处于开启状态;b) 检查地热站深井泵控制柜配电正常,变频控制参数设置深井泵接线正常,检查地热站旋流除砂器阀门、换热器阀门以及回灌过滤装置阀门开启状态,保证回濯水路畅通;O打开旋流除砂器排污阀门后启动深井泵进行地热水开采,水清砂净后进行地热侧正常循环,地热水开采系统正常运行完成。1.1.4 地热供热系统运行巡检6 .1.4.1巡回检查总体要求a) 按照巡检路线内容要求完成巡查工作;b) 在巡查中应对管网的流量、压力、水温及设备运行情况和各种技术数据做详细的记录;c) 检查换热器确保正常运行,各承压部件无异常现象;d) 检查循环泵、补水泵、热泵、回灌加压泵运行情况,电动机与轴

15、承的温升、振动与噪声不超限,电机接线盒无发热现象,联轴节填料松紧状况,排除不正常的漏水现象;e) 检查各设备润滑部位(润滑油油位正常、无泄漏,润滑脂加注情况);f) 检查安全附件和地热侧、供热侧仪表正常,各指示信号无异常变化;g) 发现除污器两侧压力表压差大于002MPa时,说明除污器已被堵塞,应关闭循环泵、阀门等,进行清洗,也可反冲洗排污;h) 检查各阀门开关位置正常,各阀门管道无漏水现象;i) 运行人员应随时检查管网的供回水温度及压力,根据室外温度、供水温度情况,调整地热尾水阀门开度控制地热水流量;j) 及时查看水箱内的水位正常,应保持水位在水箱的2/3以上;k) 运行值班人员应做好交接班

16、工作,包括设备运行、检修、备用及设备缺陷状况,主要仪器、仪表、自动装置、保护装置、远程控制装置、信号系统及通信装置的运行情况。前两班的运行方式变更和运行注意事项,计划要进行的重要操作和运行注意事项等。7 .1.4.2检查设备设施运行状况检查换热器地热侧和供热侧进、出温度及压力,进口压力应大于等于出口压力;监测配电总柜的电压、工作电流正常,控制柜显示的水泵的工作电流和频率的数据应在正常范围内;进入电控室,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对总控制柜、循环泵、补水泵等各种变频柜进行安全检查。6 .1.4.3检查地热站主要设备运行情况按各设备操作规程检查运行状态,主要包括补水箱、软化水装置、换热器、除砂器、除污器、

17、排污池、水泵、热泵和消防器材等。7 .1.5地热供热系统停止运行a) 调节循环泵变频器旋钮,缓慢降低循环泵转速并随时观察变频器频率指示,当变频器频率降到35Hz时关闭循环泵,切断循环泵电源;b)关闭深井泵时应连续监测开采井水位,并切断深井泵电源:O注满补水箱,关闭供热管网补水泵;(1)关闭地热恻和供热侧各设备及管线阀门;e) 检查系统各设备及管线状况并进行针对性维护保养;f) 记录并统计停运后各项运行及成本数据。6.1.6地热供热系统检修与维护a)供热结束后编制设备设施检维修计划,并由专人审核查验,确保检维修计划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运行需求,无遗漏、无缺项:b) 由专人依据检维修计划,每月对检维修

18、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c) 针对检维修进度滞后、质量不达标的项,由专人跟进、协调、整改。6. 2供热系统运行调节7. 2.1供热系统调节要求地热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是指当热负荷发生变化时,为实现按需供热,而对供热系统的流量、供水温度等进行的调节。地热站运行人员应根据供热负荷、室外天气等情况制定供暖延时负荷图及供回水曲线图,采用气候补偿器进行科学调节,从而保证供热质量,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维护系统稳定。8. 2.2供热管网系统调节(初调节)供热管网系统调节是在投入运行初期所进行的调节,指系统刚投入运行时将各用户的供暖循环水实际流量调整到与设计流量基本相符,主要是解决热力工况的水平失调而进

19、行的调节。供热管网系统调节可分为手动调节和智能调节,智能调节相对简单,本文件只对手动调节进行说明。a) 当热用户管网入口安装普通调节阀或普通阀门时,调节使各用户的回水温度相等或供回水温差相等,实现热量均匀分布,使热能制备和输送经济合理;b) 热用户回水温度和总回水温度作比较:温度高时,调小阀门开度;温度低时,调大阀门开度;热用户间回水温差相同的条件下,管径越大时,调小阀门开度;管径越小时,调大阀门开度,不断平衡各热用户热力;O当总回水温度稳定在某一数值不变时,即可进行下一轮调整。第二轮调节的间隔时间应大于第一轮调整后最远热用户回水热源所需时间的2倍以上。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各热用户回水温度相同或

20、者各热用户温度达标。6. 2.3供热负荷调节在供热运行过程中,使供暖用户散热设备的散热量与用户热负荷的变化规律相适应,以防止出现室温过高或过低的现象,主要是解决供热质量和供热经济性的问题,而进行的运行调节。7. 2.3.1供热例温度的调节(质调节)在供热管网循环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或降低井泵频率及开启或关闭地热侧供回水阀门,从而调节供热侧供水温度。这个温度的改变是从地热侧改变供热管网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8. 2.3.2供热侧流量及压力的调节(量调节)在进行供热侧流量调节时,保持地热侧的供水温度、流量不变,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不断改变供热管网循环水量。这个流量的调节是在主阀门不变的情况下,提高

21、或降低循环泵频率,从而增大或减少供热侧循环流量。9. 2.3.3换热器供热负荷调节在保证地热侧水温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尾水阀门,控制换热器地热侧供水流速和换热时间,从而调节换热器供热负荷,使地热侧供回温差最大。10. 2.3.4供热区域最高点压头的调节通过调节补水泵频率的大小,从而增大或降低供热侧回水压力,控制供热区域最高点压头,保证供热管网系统不倒空、不汽化。11. 2.3.5负荷调节a)在供热初期或末期室外温度较高时,供热系统负荷较小,该时期在满足用户供热需求的情况下,设备可根据各地热站负荷情况低频运行或不改变供热管网的循环水流量和供水温度,只改变每天的供热小时数:b)在供热中期室外温度较低

22、,供热系统负荷较大,该时期不能满足用户供热需求的情况下,可根据供热系统供热负荷情况,开启调峰装置。7设备运行操作和维护检修7.1 水泵地热供热系统中的水泵主要包括供热管网的主循环泵、系统补水泵、地热侧管网的增压中继泵、回灌加压泵等,都是离心泵,其操作规范及保养规程基本一致,统一做如下要求。7.1.1 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a)拨动泵轴,叶轮应无摩擦声或卡死现象;b)瞬时开机试验电机,确保转向正确;c)打开排气阀,使液体充满整个泵体,待满水后关闭排气阀:d)用手盘动泵,以使润滑液进入机械密封端面;e)确保接地线连接良好。7.1.2启动及运转a) 全开进口阀门,关闭出口阀门,启动电机;b) 若水泵

23、由变频器调速,则打开出口阀门,通过变频器调节电机转速,使水泵运行在合适工况下;c) 若水泵为定频运转,则调节出口阀开度至所需工况,看水泵出口处压力表,使水泵在额定点附近运转,测量水泵的电机电流,使电机在额定电流内运行;d) 检查轴封泄漏情况,应不大于3滴min;e) 检查电机轴承处温度,应不大于70。7.1.3 停车a)关闭出口阀门,停止电机,关闭进口阀门;b)如环境温度低于0,停泵后应放尽泵内液体,以免冻裂:O如长期停车,应将泵内水放净,进行保养润滑。7.1.4 维护保养规范7.1.5 1.4.1运行中的维护a)进口管道必须充满液体,禁止水泵在汽蚀状态下运行;b)定时检查电机电流值,不得超过

24、电机额定电流;c) 长期运行后,当出现机组噪声及振动增大,泄漏及性能下降等状况时,应停车检查。必要时可更换易损件(如轴承、机械密封、叶轮等),机组大修期一般为1年。7. 1.4.2机械密封维护a)机械密封润滑应清洁无固体颗粒:b)严禁密封在干磨情况下工作。在启动前必须打开泵盖上的放气旋塞,将此处空气放掉:O启动前应先盘动泵(电机)几圈,以免突然启动造成石墨环断裂损坏;d) 密封泄漏不应超过3滴min,否则应检修;e) 在检修装配机械密封时,避免接触油类物质,可采用肥皂水、洗涤剂之类来润滑减阻。7. 2热泵机组8. 2.1热泵运行前检查要求9. 2.1.1电源、仪表的检查a)检查配电电源是否符合

25、机组铭牌电源要求。电压在铭牌电源参数的10%以内、电频率在额定频率的2%以内、相电压不平衡率在额定电压的土2%以内;b)用万用表对所有的电气线路仔细检查,确认无外壳短路:c)确保接地线安装正确,对地绝缘电阻大于2MQ。7.2.1.2制冷系统的检查a)确保制冷系统高、低压力设定值符合设计要求;b)压缩机油位应在油镜的1/23/4之间,不足应立即停机添加润滑油;c)试运转前,应将机油加热器通电加温,满足该机组要求的加热时长。一般系统停机时机油加热器需持续加热,保持油温在23以上才可运转;d)在全负荷情况下,视液镜内应无气泡。7. 2.1.3水系统检查a)确保水流方向正确,水流量满足机组要求;b)机

26、组启动之前,应隔离机组后对水管路系统进行单独清洗,确保流入机组的水质符合条件。8. 2.2启动操作要求9. 2.2.1机组启动操作程序a)打开原水及热网水管路上的阀门;b)启动原水循环水泵,管路出口压力不低于0.IMPa,进入每台机组的循环水流量不低于最低水量要求;c)启动热网循环泵,出口压力值范围应在系统设计要求范围内;d)机组的最大启动电流不宜大于工作电流的5倍7倍;e)按照厂家规定的热泵启动流程,启动热泵机组。7.2.2.2机组启动后的检查要求a) 蒸发器出口温度应不低于3,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应在正常值范围内;b) 电源相间电压不平衡值应小于2焦,电压应在360V420V区间内

27、;c)若出现跳闸、控制回路故隙指示、压缩机异常噪声、水泵漏水等现象,应停机查找原因,妥善解决后,方可启动;d)每隔2h检查、记录、分析如下相关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压力数据:水泵进、出口水压,机组进、出口水压,压缩机回、排气压力;温度数据:机组进、出口水温;电源数据:电压,电流。7.2.3运行操作注意事项a)禁止用电源开关或电闸直接控制机组的运行和停止:b)禁止直接在机组容器本体上加工和焊接,管段处焊接必须确保焊接处无压力和冷冻机油等易燃物品;c)机组运行异常(如有烧焦气味等),应立即切断电源,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d)不能用湿手操作机组,避免产生电击事故;C)防止制冷剂泄漏,如发生制冷剂泄漏

28、,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由于制冷剂浓度过高而导致缺氧事故:f)禁止使用超出额定参数以外的熔断器;g)禁止用手指按在电磁接触器上而使压缩机启动;h)禁止改变安全保护装置的设定;1)机组上方禁止放置和悬挂任何物体,防止物体倾倒或坠落造成意外伤害;j)清扫机组时应使机组停止运转并切断电源,防止造成意外伤害;k)禁止用水冲洗机组;1)不要触摸压缩机,制冷剂管道的高温部位,防止引起烫伤事故;m)严禁强制连续启停机组压缩机。7.2.4停机操作程序a)关闭热泵机组,依次将电路柜上各压缩机启动按钮旋到停止位置。压缩机全部停止后,按下机组的“ON/OFF”开关键,按下紧急停机按钮;b)关闭循环泵;c)关闭原水

29、及供热侧水管路上阀门。7. 2.5机组长时间停止时的注意事项a)关闭供液截止阀,运行机组直至低压报警停机;b) 切断电源,断开控制电路,按下红色急停开关。确保油分离器中的电加热器在停机状态;c) 将蒸发器或冷凝器中的水排放干净,并用高压空气充分对机组内部进行清扫。若介质为乙二醉溶液,则必须使用清水清洗容器水侧,使用高压氮气进行清扫。7. 2.6机组长时间停止使用后再运转注意事项a)开始前需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用三相交流380V时应不小于2MQ);b)要将机组通电4h以上,确保油温达到40C以上,或大于环境温度15C;c)其他操作按照机组启动操作规范进行。7. 2.7保养规程8. 2.7.1月度维

30、护a)检查分析运行参数记录表:b)检查电源接线及收紧机组电控柜内所有接线点;c) 检查电磁接触器触点及互锁情况;d) 测量供电电压、控制电压及各电磁阀动作是否正常;e) 检查循环水系统水流量,并检查调整水流开关;f) 检查压缩机油加热器运行情况(离心机检查油泵运行电流、油压是否正常);g)检查制冷系统的高、低压力值是否正常;h) 检查压缩机绝缘值应高于5MQ。7.2.7.2季度维护a)检查分析运行参数记录表;b)检查压缩机油位;c)清洁蒸发器和冷凝器水系统管路过滤器:d)检查电气接头是否紧固。7.2.7.3年度维护a) 检查分析运行参数记录表;b)检查校正各压力、温度传感器、电流、电压互感器等

31、测量元器件数据显示是否正常;O使用电子检漏仪或者肥皂泡沫法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漏;d)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查电气部分是否有过热情况;e) 按照机组厂家维护保养要求,由专业维修人员更换压缩机润滑油及过滤器:f) 每年至少一次,由专业维修人员拆开安全阀出口的接管,仔细检查阀体,若出现腐蚀、生锈、结垢、泄漏等现象,则更换安全阀:g)清理冷凝器管程中的结垢。每年至少一次先用专用清洗剂进行化学清洗后,再用旋转式清洗设备清洗传热管,如果水受到污染,清洗应更频繁。传热管清洗过程中,宜使用专门的刷子,避免划伤和刮破管壁;h)检测压缩机电机绕组间及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1 .3燃气锅炉7 .3.1燃气系统检查工作人员进

32、入燃气锅炉房前,启动室外防爆轴流风机开关对锅炉房进行通风,去除异味。停止风机,人员进入锅炉房后确认己经校验过的可燃气气体报警仪未发生报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燃气管线外观应良好,不得有泄漏;b)计量仪表应准确;c)点火装置、燃烧器应完好;d) 快速切断阀动作应正常、安全有效;e) 安全装置应完好;f) 调压装置工作应正常,燃气压力应符合要求。7.3.2运行前检查a)应充分吹洗供气管道、阀门及滤网,保证气路畅通;b)天然气供气管道上的阀门应处于开启位置;c)自动补水系统应灵敏可靠;d) 锅炉出水阀、回水阀和排污阀应严密;e) 自动排气阀应通畅、无锈蚀;f)烟道应清洁无水;g) 电机转向应正确;

33、h) 操作控制盘上的指示灯、仪表应完好:i) 电源电压应正常,满足所用电机的要求:j) 烟道门、防爆门应处于正常位置:k)检查可燃气体报警与事故通风机的联动,检查事故通风机的手动应急启动。7.3.3启动操作a)向锅炉水循环系统灌注软水,同时打开排气阀排气,到水灌满、气排尽为止;b)接通电源,启动一次水循环泵,确认系统无泄漏;c)点火前应通过观察确认炉膛内无残留可燃气体:d)燃气锅炉在每次启动前应检查可燃气体有无泄漏;e) 按下锅炉控制盒上的启动电钮,锅炉即进入启动点火状态;f) 点火连续三次失败,则应停炉检查,排除问题。2 .3.4运行操作7 .3.4.1锅炉升温a)在升火过程中,为了使锅炉各

34、部件受热均匀,可采用间断放水的方法,从锅炉底部放出一部分水,并相应补充一部分水,这样可使锅炉本体各部分达到均匀的温度;b)当锅炉内水压水温逐渐升高时,应注意锅炉各部件有无特殊响声,如有应立即检查,必要时应立即停炉检查,解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IOC)升温期间,应冲洗压力表弯管。冲洗的方法是把三通旋塞转到联通大气的位置,放出存水弯管中的一部分水,再转回原位置,此时应注意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重新回到冲洗前的位置。如果一个锅炉装有两个压力表,还要看所指示的数据是否相同;d)当锅炉供水温度达到6(TC7().C时,应试用补水设备和排污装置,其顺序是先排污后补水。排污时注意观察锅炉压力,以控制排污量。排污

35、后将排污阀关闭严密,并检查有无漏水现象;e)当水温上升到接近正常供水温度时,应检查各处有无渗漏现象。对人孔、手孔的连接螺栓拧紧一次。操作时应小心谨慎,不宜用力过大。7.3.4.2锅炉排污a)运行过程中,应每月排污一次。排污应在低负荷或停炉时进行;b)排污时应缓慢开启排污阀,尽量减小阀门开度,防止失水过多:c)排污阀开启次数,应根据排污效果确定;d)排污时如有严重水冲击、管道振动以及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排污。7.3.4.3燃烧器使用注意事项a) 电源电压应稳定,避免损坏燃烧器组件,确保燃烧器正常工作:b) 锅炉房内温度不应太高,确保燃烧器控制盒正常运行;c) 安装燃烧器时应采取相应的隔热措施

36、,避开从炉口透出的热力;d) 燃烧器启动不应太频繁。程控器保护状态,最少需要Imin后才能按下复位按钮重新启动燃烧器;e) 温控盒超温指示灯亮后,燃烧器将停止工作。等水温下降后,应将限温器按钮复位,超温指示灯灭后,燃烧器才能重新启动:O火焰监测器前面的感光部分应保持清洁,定期取出抹拭。7. 3.5停炉操作8. 3.5.1正常停炉a)按下停止开关,燃烧器自动停止运行,继续通风5min,继续监视尾部烟温,以防止锅炉尾部烟道发生二次燃烧;b)关闭天然气的开关;c) 停止供水后4h8h内,锅炉各处门、孔和挡板不要打开,以免锅炉急剧冷却,此后可逐渐打开烟道挡板和炉膛各门、孔进行自然通风冷却:d) 必须等

37、锅水温度降到50C以下,才能停止系统水的循环。7. 3.5.2手动停炉若锅炉无法自动停炉,则采用手动停炉。停炉顺序是“手动”“小火”“停炉”或者直接强制性断电等来停止锅炉燃烧。8. 3.5.3紧急停炉a)锅炉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炉:水循环恶化造成锅水汽化,或出口水温上升到与出水压力下相应饱和温度的差小于20时:锅水温度急剧上升失去控制:循环泵或补给水泵全部失效;压力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补水泵不断补水,锅炉压力仍然继续下降;燃烧器损坏,影响安全运行;b)紧急停炉流程:紧急停炉应立即切断燃烧机电源、气源,隔断总电源;严密监视水位和压力;视不同情况,进

38、行处理,检查事故原因;不论是正常停炉还是紧急停炉,锅炉出口水温降到50C以下时,才能停循环水泵。7.3.6维护保养7.3.6.1维护保养要求a)切断所有燃烧器、水泵电源及控制系统电源:b)关闭供气管路各阀门,清洗各级过滤器,然后打开供气管路阀门。在确保供气管路无泄漏时,关闭供气管路阀门;c)清洁燃烧器点火电极、稳焰器、火焰监测器;d)拆下燃烧器控制盒,妥善放置于干燥、安全的地方;e)清扫炉膛及烟管积炭(灰)的同时,要察看炉门耐火砖与石棉绳的使用情况,若有缺损应及时修复;f)打开防爆门,清理烟箱铁锈,清理排放烟管内部的炭渣,检查防爆门,确保开启灵活,排水管确保畅通;g)检查水循环系统,确保无泄漏

39、;h)清洗水循环系统上的除污器,必要时更换系统循环水;i)开启烟道排水管阀门,关闭烟道上的闸板阀或调风碟阀,检查烟囱口防雨罩,确保风雨不倒灌入烟道;j)检查锅炉房,确保锅炉机体在任何情况下不受雨水侵淋。7.3.6.2锅炉清洗a)每个采暖期结束应清洗一次;b)停炉清洗前,应切断天然气供应及电源;c)锅炉清洗时应打开炉门及防爆门,用刷子刷洗炉膛、烟管及烟道;d)应清洗过滤器内的滤网;e)应检查耐火材料及隔热材料,若有缺损应及时修复;D锅炉清洗后应将设备恢复到备用状态。7. 3.7停炉保养方法8. 3.7.1湿法保养a)湿法保养适用于停炉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的情况,又称碱液保养。碱液配制可以在以下方案中

40、任选一个。每吨水配:烧碱(NaOH)Ikg、磷酸盐0.Ikg、硫酸钠(Na2SO4)0.25kg;每吨水配:烧碱(NaOH)2kg.磷酸三钠(Na3PO4)55kg;b)将配好的碱液注入锅炉,点火煮2h3h目的是使外壁干燥,使锅炉内的碱液分布均匀;c)熄火后用泵对碱液加压0.15MPa0.4MPa后密封,即进入保养状态;d)锅炉再度启用时,要事先将碱液排尽,然后注满软水作为工质才可进入使用状态;e)常压锅炉在加了碱液以后,关闭锅炉进出水阀门,把膨胀水箱加满水,始终保持锅炉本体处于满水状态。9. 3.7.2干法保养a) 干法保养适用于停炉时间一个月以上;b) 用干燥剂防腐时,具体要求如下:放净锅

41、炉内的水,对锅炉内外进行彻底清洗;可选用的干燥剂有氯化钙(Caa2)、硅胶、生石灰等;按锅炉水、烟道各自的空间,每立方米用干燥剂lkg-3kg;将干燥剂分装若干布袋分别放入锅炉水、烟道两侧空间,然后将锅炉密闭,使其进入保养状态;c) 采用干法保养,应每30d45d检查一次,并更换干燥剂;d)采用除湿机做干法保养,按除湿机厂家说明书操作。1. 4深井泵7. 4.1深井泵运行8. 4.1.1启动程序a)用50OV级兆欧表对电机电缆绝缘电阻进行测量,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200MQ;b)将水泵出水阀门关闭,但不要全部关死,以便排净扬水管中的空气;c)通过变频器启动深井泵,当有水流从水管中流出时,将阀门打

42、开到需要的开度,其流量应该在深井泵额定流量的0.7倍1.2倍;d)启动完毕后应加强监护,观测水位变化,保证电泵在工况范围内运行;e)新泵第一次试运转,在正常运行4h6h后应该停机测量热态绝缘电阻,充水式井用深井泵电机的热态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0.5M同时确保三相电流值平衡,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偏差不得大于10%。7.4.1.2运行中的注意事项a)经常观测电源的电流和电压值,当出现电源电压低于360V或电流高于电机额定电流的20%以上时,应该立即停机检查,处理后方可运行;b)定期检查电机对地热态绝缘电阻,确保阻值不小于0.5MQ;c)对所有的保护装置、电器仪表和启动设备应每月检查一次,确保运行正

43、常;d) 应定期测量井的水位变化、水泵出水量大小,机组振动和噪音,出现不正常现象应该立即停机,待查明原因后,方可运行;e) 禁止频繁启动,否则将缩短使用寿命;f) 深井泵长期不用时,应该把深井泵从井中提出,并经过检验、清洗、擦净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保存;g) 应通过变频器调节深井泵流量、扬程,不得超载运行。7.4.1.3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停止运行a) 额定电压时电流超过额定值;b) 额定扬程下,流量较正常情况下降低较大;c) 绝缘电阻低于0.5MQ;d) 动水位降至泵吸入口时;e) 电气设备及电路不合规定时;D电泵有突然声响或较大的振动时;g)保护开关频繁跳闸时。7.4.2定期检查每个采暖

44、季结束后,应将深井泵从井中提出,进行检查。a)电机检查:拆下滤水网,旋去深井泵电机上的注水孔和放水孔的螺丝,放出电机内腔的水:如果放出的水颜色无异常,再向电机内腔灌满清水,冲洗内腔,然后灌满干净的清水,旋紧注水孔的螺丝,电机可以继续运行。如果电机内部放出的水颜色异常,则需要对电机进行拆检,若止推轴承、上下导轴承磨损严重,应该及时更换。b)深井泵检查:将深井泵上端逆止阀体拆下,用清水清洗泵体内腔,转动水泵,检查其转动部分:如果转动均匀,无卡滞现象,可继续使用。如果转动不均匀,有卡滞现象,则需要拆开水泵检查轴承、叶轮和密封环的磨损情况,如果磨损严重,则需要更换零部件,组装后重新投入使用。7.4.3

45、维护保养a)每天检查电流电压以及出口压力,每天监测动水位,并做好记录;b)深井泵放置于OC及以下环境中时,必须排净腔内清水,以防冻裂电机;c)深井泵长期不使用时,应及时放出电机内清水,表面擦拭干净,涂上防锈油,放在清洁、干燥、无化学腐蚀的场所。2 .5换热器7 .5.1运行前的检查a)四周夹紧螺栓应均匀夹紧,两压紧板平行度误差不超过2mm;b)按1.25倍操作压力分别对地热侧和供热侧进行水压试验,保压20min,设备密封部位应无泄漏现象方可投入使用,试验压力不得超过铭牌试验压力数值;O冷热介质必须进行有效的过滤,避免泥沙或杂物堵塞板片通道;d)管路系统的空气应通过放气阀排放,确保传热效果。7.

46、5.2运行及停运操作a)运行操作:先缓慢打开供热侧冷介质进出口阀门,再缓慢打开地热侧热介质进出口阀门,均应缓慢升压、升温,同时注意排气。根据进出口压力和温度指示,调整阀门达到设定的工艺参数。若发现有轻微渗漏,可在卸压状态下将压紧尺寸减小2mm3mm后再运行;b)停运操作:先关闭地热侧热介质进口阀门,待供热侧冷介质温度降低后,再关闭供热侧冷介质进口阀门,所有阀门的关闭均应快速进行。如果长时间停运,应打开管道最低处的阀门,将设备内的残液排放干净。7. 5.3运行注意事项a)刚运行时可能存在微漏,可不必调整,不久即可消失;若运行lh2h仍有微漏,则停车后对夹紧螺栓稍加拧紧便可消除;b)运行中介质的压力降超过允许值时,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处理。若阻力突然升高,一般为人口处有杂物堵塞或有严重的结疤,宜进行反冲洗,效果不明显时则应拆开换热板片进行清扫;c) 通过分析介质成分或压力变化,判断是否存在两种介质相互串通的情况,若有则应立即停车,查出并更换穿孔或裂纹的板片;d) 严格控制介质温度与管线压力在允许值范围内,避免密封垫片加速老化及严重泄漏情况发生;e) 过滤器阻力超过允许值时则应反冲洗,效果不明显时则应更换;将换下的过滤器拆开用蒸汽或压缩空气清扫过滤网;f) 检查发现换热板束泄漏时,应做好标记,以便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