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师资建设.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7355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师资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师资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师资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师资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师资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师资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师资建设.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师资建设摘要:创新人才指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专业人员。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还存在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实践经历严重缺失等问题,需要借鉴国外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及方法,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施研究性教学、倡导师生合作探索与研究、重构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关键词:高校;师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1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

2、争日益激烈,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世界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术造诣和责任心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面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借鉴国外大学人才培养的新经验,着力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师共同思考并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创新人才的内涵及特征创新人才指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专业人员,通常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 .知识结构多元创新人才通常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多元的知识结构,厚实的人文功底和扎实的科学素养。其知识由

3、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两部分综合而成,而间接知识大多来自于教育,特别是在学校里接受教师的系统知识传授。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交流、体验、探索和研究等活动,不断地发现并获取新知,拓宽、完善并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其探索新知的能力会不断提高。2 .思维活跃敏捷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多种思维灵活运用,通常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之一。基于创造性思维的多向性,可从多种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多种方案,深入探索和研究,并使思维摆脱时空的限制,驰骋于无边无际的思维天地,直到取得突破性进展。3 .质疑克难求是勇于质疑克难,善于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是创新人才重要的素质。同时,创新人才具有“爱吾师,尤爱

4、真理”的价值取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求实精神,不迷信权威、跨越前人的理论勇气,对现有的理论、学说和权威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和信奉,而是持研究的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善于另辟蹊径,勇于创立新说。4 .探索执著坚定创新活动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只有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在困难面前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在失败时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一丝不苟、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才能把创新活动进行到底。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实施创新教育科学素养是比知识、能力更基本、更深刻、更持久并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人的意识、思考、判断、发现和发明创造的基本品质。根据认识学原理,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品格构成其基本的创新

5、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素质优良的人才能够在创造性活动中发挥其创新潜能,展示其创新能力,获取其创新成绩。从教育学原理可知,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习和教育过程获得的,并随着学习的深入、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提升。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其实质是遵循人的创新活动规律及创新素质的培养规律,通过系统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出具有创新品格及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培养科学素养,重点是培养创新意识,关键是发展被教育者的个性。培养人的丰富多彩的个性,促进其个性充分、自由、和谐发展,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

6、才。因此,必须注重人的全面素质培育,必须大力实施创新教育。三、我国高校教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实施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角度来看,我国高校教师普遍面临以下一些问题。(I)教育观念陈旧。我国传统教育重视对前人知识的记忆,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在职在岗的教师大都是我国高校自己培养出来的,在其思想观念里,强调“知识本位”,考核学生的标准主要看分数、看成绩,往往忽视了育人,忽视了学生的成长、成人和成才。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观念,影响和制约着创新人才能力的培养。(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近年来,多媒体逐步进入课堂,但部分教师把PPT当成了写在黑板(屏幕)上的“电子教案”,甚至出现了新的“照板宣科”(

7、照屏幕上的PPT读文字)现象,很难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教师的教研活动、教学方法研究工作的正常化及教学手段现代化推进普及工作进展缓慢,直接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3)实践经历严重缺失。由于我国高校与企业的联系较为松散,教师在校学习期间与所学学科专业依托的行业或企业的联系并不多。尤其是近年来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与国际行业接轨并直接参与竞争,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和互动有限,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四、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国际借鉴创新人才应该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在:积极的价值取向,崇高的献身精神,良好的个

8、性品格,发达的智力能力,渊博的知识学养,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竞争意识。美国和英国的人才培养方法值得借鉴。1 .培养“完人”和智力探索者美国大学教育有着自由教育的传统。早在20世纪初,弗莱克斯纳提出大学教育应培养社会精英。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家赫钦斯强调要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睿智)及最高的善,从而培养出“完人”。哈佛大学以追求真理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情感、智力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独立思考、分析、批评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度发展的人。麻省理工学院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其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9、的能力,促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智力探索者。2 .培养绅士型领袖和学者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认为,大学应培养“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提出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灵活性。个人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正是沿着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牛津大学八百余年来始终坚持“学院制”,学术大师及教授们始终站在教学一线,教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从学生学业计划制订、课后习题讲解,到实验报告审批、企业实习研修及研究课题指导等,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提供全方位指导。五、提高教师培养创新人才能

10、力的基本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目前,高校教师要提高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应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了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关注学生的权利,同时也指出了学校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成人、成长和成才服务。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把能否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作为判断教育价值观的唯一标准,最大限度地使人的潜能得到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念是一种进步、一种发展。同时,教师要主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增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对人才成长规律,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的理解和把握。2

11、 .实施“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理念,需要教师研究性地“教”和学生研究性地“学”。教师应从主动改变教学方法开始,努力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研究性教学”转变。首先,教师要主动将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引入教学中,将学生带入学科前沿;其次,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的发展过程”;第三,加强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3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呼唤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使课堂成为智慧碰撞的焦点,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灵

12、活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4 .倡导师生合作探索与研究教师要主动将本学科领域的技术发展及成果引入课堂,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对有能力的学生,可根据其兴趣选择一些课题,与教师一起开展合作探索。在共同研究中,学生可不断获得较前沿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而且能够得到初步的科研能力的训练,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5 .重构教学评价体系及方法要积极研究并构建出着重考核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评价新体系,探索与其相适应的考核新方法,切实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创新的能力”的教学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优秀教师,成为教学带头人,成为教学名师,为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参考文献:口潘武玲.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7(03).2殷翔文,陈云棠.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陈清龙.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几点建议J1.中国高等教育,2003(18).4施开良,姚天扬等.培养化学创新人才要有新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3(17).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