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工程测试验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49638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9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工程测试验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4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工程测试验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4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工程测试验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4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工程测试验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4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工程测试验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工程测试验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工程测试验收.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工程测试验收2024目录1验收的程序与内容31.1 施工前检查41.2 施工中检验51.3 初步验收81.4 竣工验收81.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质量评判要求112工程测试132.1 电缆布线系统测试132.2 光纤布线系统信道和链路测试322.3 测试应该注意的问题42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工程测试与工程验收1验收的程序与内容工程的验收工作对于保证工程的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工程质量的四大要素“设计、产品、施工、验收”的一个组成内容。工程的验收体现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全过程,就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而言,又和土建工程密切相关,而且又涉及与其他行业间的接口处理。验收阶段分随工验收、初步

2、验收、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工程验收是全面考核工程的建设工作、检验设计水平和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验收工作,是对整个工程的全面验证和施工质量的评定。因此,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和工作要求实施。布线系统工程涉及光纤到用户单元通信的设施中,建筑园区地下通信管道、建筑物内配线管网、设备间等应与建筑土建工程同时验收;光缆敷设、光纤连接器件等的安装工程应单独验收,或与弱电系统工程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同时验收。验收文档可以单独设置或作为布线工程验收文档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质量,按照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

3、范的有关规定,加强自检和随工检查等技术管理措施。建设单位的常驻工地代表或工程监理人员必须按照上述工程质量检查工作,力求避免一切因施工质量而造成的隐患。所有随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项目内容和检验方法等均应按照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的规定办理。对园区的管道部分内容的验收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等有关行业标准的规定。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现场检查、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设计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都有提供资料和竣工图纸的责任。在竣工验收之前,建设单位为了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需要有一个自检阶段和初检阶段。(1)验收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招标书。技术设计方案。施

4、工图设计。设备技术说明书。设计修改变更单。现行的技术验收规范。相关单位同意的审批、修改、调整的意见书面文件。(2)验收检测组织按综合布线行业国际惯例,大中型综合布线工程主要是由中立的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服务提供商来提供测试验收服务。国内目前有几种情况:施工单位自己组织验收测试。施工监理机构组织验收测试。第三方测试机构组织验收测试。(3)竣工决算和竣工资料移交首先要了解工程建设的全部内容,弄清其全过程,掌握项目从发生、发展、完成的全部过程,并以图、文、声、像的形成进行归档。应当归档的文件,包括在项目的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勘测、设计、施工、测试、竣工的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其中

5、竣工图技术资料是工程使用单位长期保存的技术档案,因此必须做到准确、完整、真实,必须符合长期保存的归档要求。竣工图必须做到:必须与竣工的工程实际情况完全符合。必须保证绘制质量,做到规格统一,字迹清晰,符合归档要求。必须经过施工单位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审核、签认。1.l施工前检查检验内容: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前应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具体内容如表4-1所表4施工前检查内容阶段脸收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方式施前检作1.施r前准备资料(1)已批准的施工图;(2)施工组织计划;(3)施工技术措施施前检查2.环境要求(1) 建施工情况:地面、墙而、门、电源插座及接地装置;(2) 土建匚艺:机房面积、预留孔洞

6、;(3)施工电源;(4)地板铺设;(5)建筑物入口设施检查施T前检查3.器材检验(1)按工程技术文件时设备、材料、软件进行进场验收;(2)外观检查;(3)品牌、型号、规格、数址;(4)电缆及连接器件电气性能测试;(5)光纤及连接器件特性漏试;(6)测试仪表和T.具的检验施工前检查4.安全、防火要求(I)施工安全措施;(2)消防器材;(3)危险物的堆放;(4)预留孔洞防火措施施工前检杳施工资料应为设计院、工程总包方、系统集成商编制的施工图设计或深化设计文件及工程中标方编制的施工实施相关文件。环境要求,主要检查土建建设是否满足了综合布线系统提出的工艺要求。产品入场抽检:有关布线器件的检查,综合布线

7、系统工程中的主要产品包括对绞电缆和连接件以及光缆类的光纤和连接件。在以上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可对以下方面进行检查。 包装:对绞电缆一般常用纸箱包装,也有用轴包装的;光缆一般常用轴包装。包装包含的信息应该有品牌名称、产品名称、制造产地、国际认证编号、长度、重量、颜色、符合的规范等。 产品的外观:主要检查外皮尺寸、绝缘层、铜芯规格、印字等。 物性方面:查看弯曲度、耐温等内容。 电气方面:需要通过仪器将产品组成链路进行测试,并应该做好记录。为了避免到货的缆线出现“缺斤少两”和“以次充好”的现象出现,可以对每一箱(305m)的对绞电缆进行长度抽检,并且还可对铜芯线的直径使用量具直观地检查。有些规模较大

8、的工程项目,应更进一步检查。可要求供应商提供进口产品的报关单、原材料的供应商名称等项目。1.2施工中检验1 .检验内容施工中检验又称随工验收,在工程中为随时考核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和施工质量,对产品与工程的整体技术指标和质量有一个了解,部分验收工作应该在随工中进行(比如布线系统的电气性能测试工作、隐蔽工程等),这样可以及早地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及时地整改,避免造成人力和器材的大量浪费。随工验收应对工程的隐蔽部分边施工边验收,在竣工验收时,一般不再对隐蔽工程进行复查,由工地代表和质量监督员负责,并完成隐蔽工程的签证。施工中检验的内容比较多,对于管槽的安装,尤其是隐蔽工程的检验,可以和弱电系统的综合管

9、路及土建电气一起进行。检验的内容如表4-2所示。表4-2随工检验内容设备安装1.电信间、设备间、设备机柜、机架(1)规格、外观;(2)安装垂M度、水平度;(3)油漆不得脱落,标志完整齐全;(4)各种螺丝必须紧固;(5)抗底加固措施;(6)接地措施及接地电阻随工检验2.配线模块及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1)规格、位置、质Sh(2)各种螺丝必须紧固;(3)标志齐全;(4)安装符合工艺要求;(5)屏蔽层可帮连接随丁.检验缆线布放(楼内)1.缆线桥架布放(I)安装位置正确;(2)安装符合工艺要求;(3)符合布放缆线工艺要求;(4)接地随T检验或隐蔽T.程签证2.缆线暗敷(I)缆线规格、路由、位置;(2)符

10、合布放缆线艺要求;(3)接地隐蔽工程签证续表缆线布放(楼间)I.架空缆线(1)吊线规格、架设位置、装设规格;(2)吊线垂度;(3)缆线规格;(4)卡、挂间隔;(5)缆线的引入符合工艺要求随T检验2.管道缆线(1)使用管孔孔位;(2)缆线规格;(3)缆线走向;(4)缆线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除蔽工程签证3.埋式缆线(1)绕线规格;(2)敷设位置、深度;(3)缆线防护设施的设置质址;(4)回填土夯实质收隐蔽工程签证4.通道缆线(1)缆线规格;(2)安装位置.路由;(3)土建设计符合工艺要求隐蔽T程签证5.其他(1)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的间距;(2)进线间设施安装、施工质量随1:检验或阴蔽工程签证缆线成端

11、1.RJ45、非RJ45通用插座符合工艺要求随工检验2.光纤连接器件符合工艺要求3.各类跳线符合工艺要求4.配线模块符合工艺要求2 .施工问题分析施工中的检查,包括缆线类(对绞电缆、光纤光缆)的敷设、缆线与连接件的终接安装以及机柜机架的安装,绝大部分是隐蔽工程,需要边施工边验收,因此经常称为随工验收。(1)室内部分的缆线敷设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路由设计不合理或客观条件限制,造成弯曲半径小于或等于90。; 利用率或角度不合理,导致施工中的拉力超过要求,损害缆线整体性能; 缆线和干扰源没有按规定保持距离,造成测试结果不合格或网络运行不正常。(2)室外部分的缆线敷设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建筑物接入

12、处受客观条件限制,缆线的金属构件无法接地; 管道利用率或弯角度不合理,导致施工中的拉力超过要求,损害缆线整体性能; 缆线路由中的跨度间隔以及固定不当; 缆线和干扰源没有按规定保持距离,造成测试结果不合格或网络运行不正常。(3)缆线与连接件的终接安装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预留长度不够,造成终接施工困难; 缆线绞距分开长度超过规定,造成性能下降; 缆线标记不规范,造成施工困难; 不采用专用工具施工,损害整体链路性能; 信息插座底盒空间过小,缆线无法预留长度或弯曲半径达不到要求,造成性能指标下降; 不采用理线架,跳线混乱,标记不全,造成管理困难。(4)机柜机架的安装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空间狭小,造

13、成施工困难; 和其他设备公用空间,注意干扰;各种防止过流、过压、雷击、接地的措施没有得到落实; 机柜没有和地面或抗震基座进行固定。1.3初步验收对所有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都应在完成施工调测之后进行初步验收。初步验收的时间应在原定计划的建设工期内进行,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如设计、施工、监理、使用等单位人员)参加。初步验收工作包括检查工程质量、审查竣工资料、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组织相关责任单位落实解决。1.4竣工验收综合布线系统接入电话交换系统、计算机局域网或其他弱电系统,在试运转后的半个月至三个月内,由建设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竣工报告(含工程的初步决算及试运行报告),并请示主管

14、部分接到报告后,组织相关部门按竣工验收办法对工程进行验收。工程竣工验收为工程建设的最后一个程序,对于大、中型项目可以分为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一般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完工后,尚未进入电话、计算机或其他弱电系统的运行阶段,应先期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竣工验收,验收的依据是在初验的基础上,对综合布线系统各项检测指标认真考核审查,如果全部合格,且全部竣工图纸资料等文档齐全,也可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单项竣工验收。1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中的自检测试由施工单位进行,主要验证布线系统的连通性和终接的正确性;竣工验收测试则由测试部门根据工程的类别,按布线系统标准规定的连接方式完成性能指标参数的测试。光纤到用户单元

15、通信设施的系统性能,由房屋建设者配合电信业务经营者在光纤接入网(EPON)的通信业务接入开通前单独进行自检测试和竣工验收测试。需要说明的是,布线系统指标参数的测试应该在随工中进行,可以完成一部分施工,进行一批次的测试。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随时发现布线工程的质量问题,有利于及时整改。竣工时的测试,只是当工程竣工验收机构根据布线系统检测报告记录的合格率达不到100%时可以提出抽测的要求。抽测也可以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实施。布线系统指标参数测试项目如表4-3所示。光纤到用户单元系统工程由建筑建设方承担的工程部分验收项目参照表4-3。2.管理系统验收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技术管理涉及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区、电信间、

16、设备间、进线间、入口设施、缆线管道与传输介质、配线连接器件及接地等各方面,可以作为专项验收。综合布线系统应在需要管理的各个部位设置标签,分配由不同长度的编码和数字组成的标识符,以表示相关的管理信息。表43布线系统测试项目系统测试1.各等级的电缆布线系统程电气性能测试内容A、C、D、E、Ea.F、Fa竣丁.检验(随丁.测试)(1)连接图;(2)长度;(3)我减(只为A级布线系统);(4)近端串音;(5)传播时延;(6)传播时延偏差;(7)内流环路电阻C,D、E、Ea,F,FA(I)插人损耗;(2)回波损耗D、E、Ea、F、Fa(I)近端串音功率和:(2)衰减/近端串音比;(3)衰减/近端中普比功

17、率和;(4)衰减/远端串音比;(5)衰减/远端率存比功率和E-FA(I)外部近端中音功率和;(2)外部衰减/远端审音比功率和屏蔽相线系统屏蔽层的导通为可选的增项测试(D、E、Ea、F、FA)(1) T1.C;(2) E1.TCT1.;(3)擀合衰减;(4)不平衡电阻2.光纤特性测试(I)衰减;(2)氏度;(3)高速光纤链路OTDR曲线竣工检验管理系统1.管理系统级别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竣工检脸2.标识符与标签设置(I)专用标识符类型及组成;(2)标签设置;(3)标签材质及色标3.记录和报告(I)记录信息;(2)报告;(3)工程图纸4.智能配线系统作为专项工程标识符可由数字、英文字母、汉语拼音或其他

18、字符组成,布线系统内各同类型的器件与缆线的标识符应具有同样特征(相同数量的字母和数字等)。标签的选用要求: 选用粘贴型标签时,缆线应采用环套型标签,标签在缆线上缠绕应不少于一圈,配线设备和其他设施应采用扁平型标签。 标签衬底应耐用,可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不可将民用标签应用于综合布线工程;插入型标签应设置在明显位置,固定牢固。不同颜色的配线设备之间应采用相应的跳线进行连接,色标的应用场合应按照下列原则(前己描述)。系统中所使用的区分不同服务的色标应保持一致,对于不同性能缆线级别所连接的配线设备,可用加强颜色或适当的标记加以区分。记录信息包括所需信息和任选信息,各部位相互间接口信息应统一。a.管线记

19、录应包括管道的标识符、类型、填充率、接地等内容;b.缆线记录应包括缆线标识符、缆线类型、连接状态、线对连接位置、缆线占用管道类型、缆线长度、接地等内容;c.连接器件及连接位置记录应包括相应标识符、安装场地、连接器件类型、连接器件位置、连接方式、接地等内容;d.接地记录应包括接地体与接地导线标识符、接地电阻值、接地导线类型、接地体安装位置、接地体与接地导线连接状态、导线长度、接地体测量日期等内容。报告可由一组记录或多组连续信息组成,以不同格式介绍记录中的信息。报告应包括相应记录、补充信息和其他信息等内容,竣工技术文件应保证质量,做到外观整洁、内容齐全、数据准确。3.竣工技术文件编制工程竣工后,施

20、工单位应在工程验收前将工程竣工技术资料交给建设单位。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竣工技术资料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竣工图纸。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竣工图纸应包括说明、设计系统图及反映各部分设备安装情况的施工图。竣工图纸应包括以下内容:a.安装场地和布线管道的位置、尺寸、标识符等;b.设备间、电信间、进线间等安装场地的平面图或剖面图及信息插座模块安装位置;C.缆线布放路径、弯曲半径、孔洞、连接方法及尺寸等。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及开箱检验记录。系统中文检测报告及中文测试记录。工程变更记录及工程洽商记录。随工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签证。培训记录及培训资料。竣工技术文件应保证质量,做到外观整洁

21、、内容齐全、数据准确。1.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质量评判要求1 .总体要求系统工程安装质量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则被检项检查结果为合格;被检项的合格率为100%,则工程安装质量为合格。竣工验收时检查随工测试记录报告,如被测试项目指标参数合格率达不到100%,可由验收小组提出抽测,抽测也可以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实施。竣工验收需要抽验系统性能时,抽样比例不应低于10%,抽样点应包括最远布线点。2 .系统性能检测单项合格判定一个被测项目的技术参数测试结果不合格,则该项目为不合格。当某一被测项目的检测结果与相应规定的差值在仪表准确度范围内,则该被测项目应为合格。按规范规定的指标要求,采用4对对绞电缆作为

22、水平电缆或主干电缆,所组成的链路或信道有一项指标测试结果不合格,则该水平链路、信道或主干链路为不合格。主干布线大对数电缆中按4对对绞线对测试,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该线对为不合格。如果光纤信道测试结果不满足规范的指标要求,则该光纤信道为不合格。未通过检测的链路、信道的电缆线对或光纤信道可在修复后复检。3 .竣工检测综合合格判定对绞电缆布线全部检测时,无法修复的链路、信道或不合格线对数量有一项超过被测总数的1%,则为不合格。光缆布线检测时,如果系统中有一条光纤信道无法修复,则为不合格。对绞电缆布线抽样检测时,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比例不大于被测总数的1%,则视为抽样检测通过,不合格点(线对)应

23、予以修复并复检。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比例如果大于1%,则视为一次抽样检测未通过,应进行加倍抽样,加倍抽样不合格比例不大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通过。当不合格比例仍大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不通过,应进行全部检测,并按全部检测要求进行判定。全部检测或抽样检测的结论为合格,则竣工检测的最后结论为合格;全部检测的结论为不合格,则竣工检测的最后结论为不合格。4 .综合布线管理系统判定标签和标识应按10%抽检,系统软件功能应全部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则为合格。智能配线系统应检测电子配线架链路的物理连接,以及与管理软件中显示的链路连接关系的一致性,按10%抽检;连接关系全部一致则为合格,有一条及以上

24、链路不一致时,需整改后重新抽测。5 .光纤到用户单元系统工程检测合格判定用户光缆的光纤链路应100%测试并合格,工程质量为合格。2工程测试2.1电缆布线系统测试对绞电缆布线系统永久链路、CP链路及信道测试的要求,应根据布线链路或信道的设计等级要求确定布线系统的电气性能测试项目。永久链路测试是布线系统工程质量验证的必要手段,在工程中不能以信道测试取代永久链路的测试。信道测试适用于设备开通前测试、故障恢复后测试、升级扩容设备前再认证测试等。信道测试时,由于跳线更换导致每次测得的参数不一致,因此测试的结果不宜作为永久保存的验收文本。实际上永久链路测试和跳线测试合格了,信道测试一定会合格。另外,信道验

25、收测试应在工程完工后及时实施,否则经常会因信道的组成缺失器件而无法完成测试工作。所以,永久链路测试应作为首选的认证测试方式,其次选择信道方式。元件级测试适用于入库测试、进场测试、选型测试等。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链路测试模型对绞电缆水平线测试模型根据不同的测试需求,定义了三种测试模型,供测试者选择。3类(C级)和5类(D级)布线系统采用大对数对绞电缆时,应按照基本链路和信道进行测试。D、E、EA、F、FA级别布线系统应按照永久链路和信道进行测试。 基本链路模型(Basic1.ink)o符合TSB67标准、ISon801、GB50312标准。该基本链路包括:最长90m的端间固定连接水平电缆和在两端

26、的连接器件。一端为工作区信息插座,另一端为楼层配线模块及连接两条2m测试仪器自带的测试电缆。此测试模型现只在早期的3、5类布线工程中使用,目前已经被国际标准取消。 永久链路模型(Permanent1.ink)。符合ISou801、GB50312标准。永久链路又称固定链路,适合5类以上的,即D、E、EAF、FA级别的布线系统测试,并由永久链路测试方式替代基本链路测试。永久链路方式供工程安装人员和用户,用以测试所安装的固定链路的性能。永久链路连接方式由90m水平对绞电缆和链路中的连接器件(必要时增加一个可选的CP集合点)组成,与基本链路测试方式不同的是,永久链路不包括现场测试仪的测试电缆和插头。对

27、绞电缆总长度为90m,如图41所示。永久链路测试方式,排除了测试连线在测试过程本身带来的误差,使测试结果更准确、合理。当测试永久链路时,测试仪表应能自动扣除测试电缆的影响。在实际测试应用中,选择哪一种测试连接方式应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决定。使用信道方式更符合实际使用的情况,但由于它包含了用户的设备电缆部分,测试较复杂。一般工程验收测试建议选择基本链路方式或永久链路方式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对单端链路即“插座-水晶头链路”,适用于连接无线AP/PoE摄像头等应用,可参照基于BICSl建议。2 .信道模型(Channel),符合ISoII801、GB50312标准适合于用户用以验证包括用户终端连接的设

28、备电缆与配线设备模块之间跳线在内的整体信道的性能。该信道包括:最长90m的水平缆线、一个信息插座、一个靠近工作区的可选的附属集合点连接器(CP)及楼层配线设备,总长不大于100m。信道测试模型如图4-2所示。信道在永久链路模型的基础上,包括了工作区和电信间的设备缆线和跳线在内的整体通道的性能。信道总长度不得大于100m。基于ISeHI801,端到端信道,即“水晶头-电缆-水晶头”直连结构,参数包含两端水晶头参数,适用于数据机房直连链路。工作区图4-2信道测试模型dA-工作区用户终端设备连接电缆;B-用户转接线CP电缆:C-水平缆线:D-配线设备连接跳线:E-配线设备到通信设备连接电缆;B+C9

29、0m,A+D+E10m3 .电缆布线系统性能指标(1)综述在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新版本标准的内容只是在原版本的基础上进行内容补充,而不会对全文重新制定。故在国家标准GB5O311和GB50312中,综合布线信道的性能指标参照国际标准ISOII8012008.4用户建筑通用布线系统中列出的表格内容;永久链路和CP链路的性能指标则参照了国际标准ISoII8012010.4用户建筑通用布线系统中列出的表格内容。在国际标准中的性能指标参数表格分为需执行的和建议的两种表格,在需执行的表格中列出指标计算公式,在建议表格中只是针对某一指定的频率提出指标要求。其中,需执行的表格针对永久链路和CP链路;建议的

30、表格除非特别指出,一般只针对永久链路。从工程验收检测的应用出发,标准仅以建议的表格列出布线信道和链路的各项指标参数要求。工程中需要检测的具体性能指标项目,还应按照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测试仪表能够提供的测试条件与功能确定。各指标参数的计算公式与说明可参考ISo/IEC11801Edition2.02008-04ISOIEC11801Edition2.02010-04内容。 参考国际标准TIA-568-C.2商业建筑电信布线规定,屏蔽层直流电阻不应超过下式计算值:R=62.5D式中R屏蔽层直流电阻(CZkm);D缆线屏蔽层外径(mm)。屏蔽层导通性能测试可避免未导通的屏蔽层通过机架地“虚接地”。虚接地

31、是一种常见现象,是指屏蔽层并未真正做到了接地,但屏蔽模块却经过机架地实现了端到端接地,这看似实现了“屏蔽层接地”,实则是一种假象,而且将会增加外部串扰的影响。相应测试仪器应能识别“虚接地”的存在。 对布线系统的屏蔽特性的检测。布线系统仪表测试功能会直接影响测试的项目,为了保持公正,当现场的测试仪表不具备测试条件时,可将厂商产品资料列出的参数与相关规范及设计对指标参数的要求进行对比,以验证布线系统对绞电缆信道屏蔽特性。电缆布线系统的屏蔽特性指标主要包括横向转换损耗、两端等效横向转换损耗、耦合衰减、不平衡电阻等。对POE链路,可选ISolI801新附件增加的不平衡电阻参数测试(亦可参见GB5031

32、2-2016)和电缆不平衡参数TC1./E1.TCT1.,减少电磁恶劣环境或重用电负载设备的干扰信号对电缆不平衡缺陷的信号损害。通常表现为不规律的出错、丢包和设备端口重启,确保误码率稳定达标。(2)性能指标对绞电缆布线工程接线图与电缆长度。a.接线图的测试。主要测试水平电缆终接在工作区或电信间配线设备的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的安装连接正确或错误。接线图正确的线对组合为:1/2、3/6、4/5、7/8,分为非屏蔽和屏蔽两类;非RJ45的连接方式应符合产品的连接要求。b.布线链路及信道缆线长度应在测试连接图所要求的极限长度范围之内。100C对绞电缆组成的永久链路或CP链路的各项指标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

33、.回波损耗(R1.)。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回波损耗值的要求,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小回波损耗值应符合表4-4的规定。频率(MHz)最小R1.值(dB)等级CDEEAFFAi15.019.021.021.021.021.01615.019.020.020.020.020.0112.014.014.014.014.025010.010.010.010.05008.010.010.0610.010.0I(XX)一一8.0b.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大插入损耗(I1.)值应符合表4-5的规定。表4-5插入损耗(I1.)也频率(MHz)最大11,值(1B)等级ABCDEEAFFA0.116.05.515.84

34、.04.04.04.04.04.01612.27.77.17.06.96.810020.418.517.817.717.325030.728.928.827.75一42.I42.139.8646.643.9I(XX)57.6c.线对与线对之间的近端串音(NEXT)O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NEXT值的要求,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近端串音值应符合表4-6的规定。表4-6近端串音(NEXT)值频率(MHZ)最小NEXT值(1B)等级ABCDEEAFFAO.I27.040.0I25.040.I64.265.065.065.065.016一21.I45.254.654.665.065.010032.341.8

35、41.865.065.025035.335.360.461.7529.227.9注55.956.I60()一54.754.7I(XX)49.147.9注注:为有CP点存在的永久链路指标。d.近端串音功率和(PSNEXT)。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PSNEXT值要求,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PSNEXT值应符合表4-7的规定。表4-7近端串音功率和(PSNEXT)值频率(MHZ)最小PSNEXT值(BB)等级DEEAFFA157.062.062.062.062.01642.252.252.262.062.0l29.339.339.362.062.025032.732.757.458.7.526.424.8

36、注52.953.I60051.751.7100046.144.9注注:为有CP点存在的永久链路指标。e.线对与线对之间的衰减/近端串音比(ACR-N)值是NEXT与插入损耗分贝值之间的差值,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ACR-N值要求。永久链路的ACR-N值应符合表4-8的规定。表4-8衰减/近端串音比(ACR-N)值频率(MHZ)最小ACR-N值(IB)等级1)EEAEFA160.261.061.061.061.01637.547.547.658.I58.2续表频率(MHz)最小ACR-N值(dB)等级DEEAEFAI(X)11.923.324.047.347.7250一4.76.431.634.0

37、500-12.9-14.2%13.816.46一8.110.8I(XX)-8.5-9.7tt注:为有CP点存在的永久链路指标。f.ACR-N功率和(PSACR-N)为PSNEXT值与插入损耗分贝值之间的差值。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PSACR-N值应符合表4-9规定。表4-9衰减/近端串音比功率和(PSACR-N)值频率(MHz)最小PSACR-N值(dB)等级1)EEAE卜、153.058.058.058.058.01634.545.I45.255.I55.218.920.821.544.344.72502.03.828.631.05-15.7-16.3注10.813.46005.17.8I(XX

38、)-11.5-12.7住注:为有CP点存在的永久链路指标。g.线对与线对之间的衰减/远端串音比(ACR-F)值是FEXT与插入损耗分贝值之间的差值,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ACR-F值要求。永久链路的ACR-F值应符合表410的规定。表4-10衰减/远端串音比(ACR-F)值频率(MHz)最小ACR-F值(dB)等级DEEAFFAI58.664.264.265.065.01634.540.140.I59.364.7118.624.224.246.048.825016.216.239.240.8510.234.034.8632.633.2I(XX)28.8h.ACR-F功率和(PSACR-F)为PS

39、FEXT值与插入损耗分贝值之间的差值。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PSACR-F值应符合表411的规定。表4-11衰减/远端串音比功率和(PSACR-F)值频率(MHz)最小PSACR-F值(dB)等级I)EEAFFAI55.661.261.262.062.01631.537.I37.I56.361.7115.621.221.243.045.8250一13.213.236.237.85007.231.031.860029.630.2100025.8i.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直流环路电阻应符合表4-12的规定。表4-12永久链路宜流环路电阻最大百流环路电阻(。)等级ABCDEEAFFA530140342121

40、212121j.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大传播时延应符合表4-13的规定。表4-13传播时延频率(MHz)最大传播时延(.)等级ABC1)EEAFFA0.I19.44.41一4.40.5210.5210.5210.5210.5210.52116一0.4960.4960.4960.4960.4960.496100一0.4910.49!0.4910.4910.491250一0.4900.4900.4900.4905000.4900.4900.49060.4890.48910000.489k.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大传播时延偏差应符合表4-14的规定。表4-14传播时延偏差等级频率(MHz)最大时延偏差(

41、s)A/=0.1B0.I1CII60.04411)IW/WI000.044E1W/W2500.044jEA1W/W5000.0441FI60.0262FR11(X)00.0262注:为0.9x0.045+3x0.00125计算结果。为0.9x0.025+3x0.00125计算结果。1.外部近端串音功率和(PSANEXT)O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PSANEXT值要求,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PSANEXT值应符合表4-15的规定。表4/5外部近端串音功率和(PSANEXT)值频率(MHz)最小PSANEXT值(dB)等级EAFA167.067.010060.067.025054.067.050049.564.5I(XX)60.0m.外部近端串音功率和平均(PSANEXTavg)值。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PSANEXTaVg值要求,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PSANEXTaVg值应符合表4-16的规定。表4/6外部近端串音功率和平均(PSANEXTaVg)值频率(MHZ)最小PSANEXTaVg值(1B)EAI67.010062.325056.350051.8n.外部ACR-F功率和(PSAACR-F)。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PSAACR-F值要求,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PSAACR-F值应符合表4-17的规定。表4-17外部ACR-F功率和(PSAACR-F)值频率(MHz)最小PSAACR-Ffi(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