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满分作文随笔.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715088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食的满分作文随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美食的满分作文随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美食的满分作文随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美食的满分作文随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美食的满分作文随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食的满分作文随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食的满分作文随笔.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食的满分作文随笔 美食的满分作文随笔1食人间美味,品百味人生。美食,味味不同,从美食中不仅能品出人生百味,还能品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情况。而就是这样一种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中华美食遇上安全问题,无疑是社会风气遭到了严重的抨击。食有五味,酸、甜、苦、辣、咸。从酸之味中,品出了为大国崛起而坚持的辛酸与不易;从甜之味中,品出了国家每一步发展的辉煌与喜悦;苦之味,象征着为国民自由的斗争与艰苦;辣之味,代表着中华人民的热血与激情;咸之味,警戒着国家要时时小心,虚心谨慎。中华美食,最讲究耐心,一道菜,从火温到摆盘,步步都是学问,环环都是传统。只有掌勺的人把握准确的技巧,并且有足够的耐心,才可能做出一

2、盘好菜。复兴中华,拼的就是忍耐与坚持。若不是14年的忍耐,我大中华恐早已灰飞烟灭;若不是千百年的坚持,中华文化之精粹、传统文化之美德,怕早已不得传承。中华美食就像是一面立体的镜子,美食的本身和美食的传承都是对当代社会的真实写照。中华人民坚守传统,千百年来永不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快,食品的加工也是越来越简化,其中就有不少商家看中这一机会,各种速食品、快餐横空出世,从而引发一大波食品安全问题。这当中一部分原因是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速度加快。而另一部分就纯属风气问题,当各种食品中毒事件出现,群众哗然,然而这些事情却没有停止发生过。食品安全问题正在间接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社会风气,中华传统的传承

3、令人堪忧。而就是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传承到了现在这个社会,撞上了“臭名昭著”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同样难逃一劫。中华美食的烹饪,步步相接,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后菜品的色香味。而食品安全问题,在选材上就可以破坏了这一整道菜。抛开口感的问题不谈,单是食品安全问题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就足以让人们对食物心存顾忌,中华美食难以得到传承。也就是说,如果社会风气出了问题,再怎么发展也是于事无补。中华美食丰富多彩,食品安全问题却是层出不穷;传统精神坚守不变,文化道德传承却是令人担忧;中国社会发展迅速,不良的社会风气却会使我大中华的璀璨辉煌荡然无存。美食的满分作文随笔2俗话说:“到

4、广不到潮,白白走一遭。”既然到了广东,为何不去潮州走一遭呢?初来乍到,潮州给我的感觉便是两个字:“热闹”。可一走进老城区,立马静了下来,看到的都是人力三轮车,几乎听不到发动机的声音。一幢幢不高的小洋楼整齐地排列在街道两旁。上面住人,下面开店,这就是的“骑楼”了。那精致的石雕,镂花的窗户,班驳的色彩,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这儿的小洋楼很漂亮,美食更胜一筹。走出宾馆,可谓是三步一摊,五步一档。看似简陋的摊位,却有一位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美味的沙茶果,食神里可当乒乓球用的牛肉丸及香嫩的蚝烙。潮州的春卷与别的地方更是不同,个头大大的,咬一口下去,香香脆脆,里头还包着又软又糯的东西。是啥呀?土豆!还有

5、鸭母捻、咸水果、糯米泡猪肠、鼠壳果等等等等,多得数也数不过来!吃饱了,我请你去喝杯茶吧!不不不,不是龙井也不是铁观音,是广东有名的凉茶。广东人爱喝凉茶,不仅仅是因为凉茶好喝,更重要的是凉茶具有去火、助消化、美容养颜的功效。凉茶品种繁多,有杏仁茶、消化茶、马蹄爽、绿豆爽等。还有些凉茶店的知名度很高,有“裤头方”凉茶店,有我们众所周知的“王老吉”凉茶店。在凉茶之中,我最喜欢喝杏仁茶了,很好喝哦!你吃过用甘草汁腌制的水果吗?你吃过用芝麻、香菜、盐、水果拌在一起的美味吗?没有?跟我一起去尝尝吧!卖这些水果的多是一些小摊,他们用作料把洗净切片的水果腌制后,用竹签穿成一串串的,晶莹的汁液闪闪发亮,令人垂涎

6、欲滴。咬上一口,香脆无比,生津止渴。听说这种水果只有潮州有卖,抽空去潮州玩一玩,尝一尝啦。美食的满分作文随笔3奶奶做的海蛎炸尤为好吃,鲜香,多汁,外酥里嫩,是我儿时记忆中不可抹去的一笔。海蛎炸是奶奶的拿手菜。每逢周末,我们一大家子人全都涌到奶奶家,她便乐呵乐呵地到厨房中炸海蛎给大家吃。听着大伙儿拉扯着家常,每周一次的海蛎炸,大家也不腻烦,反而每每都很期待。常常看奶奶炸海蛎,哪些步骤我早已烂熟于心。奶奶的双手带有薄茧,却能极为灵巧地将一大盆海蛎挑挑拣拣,把肚子未破的海蛎都挑进另一个盆中清洗。他又拿起蒜叶与姜,整齐放置于菜板上,又展现起自己的刀工来,“笃笃笃”几声,很快将蒜叶与姜切成约莫一寸长的碎

7、末。再加入几勺地瓜粉和少许的盐,拿勺儿轻轻搅动,速度均匀,极快地将食物原料混在了一起。最精彩的是下锅的时候。煤气灶上红蓝的火焰舔舐着锅底,很快,油就噼里啪啦地跳了起来。奶奶不紧不慢地热了锅,用大的铁勺铲起一团海蛎,轻抖勺柄使它滚入锅中。油花滋滋地溅着,一个个海蛎团子在锅中翻来滚去,渐渐被裹上一层金黄。母亲也很喜欢奶奶的.手艺,因此常在此时向奶奶诚恳地请教,奶奶便也极有耐心地教她,婆媳二人挤在小小的灶台前,气氛温馨而融洽。母亲学会这一手后,也常在家中摆弄,喜滋滋听我和父亲的赞美。海蛎炸不久便可以出锅了。外表被炸得金黄,盛在光滑雪白的瓷盘中,显得极为诱人。奶奶站在一旁,看着大家争相恐后地夹起一块块

8、金黄的海蛎炸塞入嘴中,连脸上的皱纹中都塞满了笑意。用牙轻轻咬开海蛎炸酥脆的外皮,轻轻一撕,喷香的肉团滚出,多汁香嫩的海蛎在舌尖上滑动,脆柔交接。享受啊!奶奶现在已经不在人世了,但这炸海蛎的手艺并未失传。每每吃着母亲炸出来的海蛎,我眼前常会浮现起奶奶生前的模样,父亲也会感慨道:“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在这海蛎炸金黄的脆皮下,不仅包裹着美味的海蛎,还有着对奶奶的思念,有勤勤恳恳一家人之间的关心与爱。这些东西,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淡、消失,即使物是人非,仍然源远流长。美食的满分作文随笔4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馍就成了你必须品尝的佳肴之一。羊肉

9、泡馍无论做法还是吃法都是很讲究的。制作时先将优质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种佐料大火煮烂。这时,店家会给你一个大碗和两个馍。吃羊肉泡馍最主要的就是掰馍,越细越好,泡起来才更入味,通常黄豆打小就可以了。接着将滚烫的羊肉汤倒入碗中,同时配以葱末、香菜、粉丝、盐、味精和地道的陕西油泼辣子,一碗羊肉泡馍就完成了。看着这碗羊肉泡馍,就像一件完美而又杰出的艺术品。红红的辣子油漂浮在汤上、灰蒙蒙的羊肉、翠绿的香菜和葱末、晶莹剔透的粉丝、雪白的馍,真令人赏心悦目。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羊肉汤变成了大海,粉条就像层层波浪,馍块的肉片就像星罗棋布的小岛,而翠绿的葱末就像点缀在小岛上郁郁葱葱的树木。羊肉泡馍的香味也十分诱

10、人,那浓郁的香味早就已经随着热气四处弥漫,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也顾不上什么绅士风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真是鲜、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葱末的清香,泡馍的柔软筋道,油泼辣子的香辣,这就是羊肉泡馍的特色。再喝上一口羊肉汤,真是鲜美至极!如果再配以几颗糖蒜,就更是享受了。汤鲜而不膻,羊肉肥而不腻,泡馍细腻柔软充满汤的鲜美和馍原有的香味,粉条爽滑可口,这就是我对羊肉泡馍的评价。一股脑吃完这些,全身发热,头上也冒汗了,总之就一个字:“爽!”羊肉泡馍不仅色香味形俱全,历史也很悠久,也许是因为它是古城西安的名吃吧。羊肉泡馍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时叫做羊羹。关于它还有一个有趣

11、的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生活贫困,流落长安街头。一天,他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十分干硬无法下咽。一位好心的羊肉铺店主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碗滚烫的羊肉汤。赵匡胤将干馍掰碎吃了起来,吃得浑身发热,饥寒全消,后来他当上了皇帝,这一美食就出了名。羊肉泡馍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爱,许多国际友人也争先品尝,一饱口福。羊肉泡馍已经成为陕西小吃的“代表”。美食的满分作文随笔5提到美食,满是色香味,尽是形意养。曾几何时,美食于我并无概念,仅是钟情的那个食物而已。印象里,回家吃到妈妈做的可口饭菜,爸爸骑车带我去赶会吃到的肉包子,学校餐厅里打到美味的蛋炒饭,大学宿舍里乳山舍友带来的熏鲅鱼、临沂舍

12、友带来的煎饼、惠民舍友带来的红富士苹果我的美食概念大都停留在这些点上了。也正是这些美食串起了家人、朋友对我的爱,很无私,很温暖。斗转星移,美食于我又多了份责任。因为我已为人妻、为人母,更希望把自己对家人、对生活的爱落实到餐桌上的一粥一饭、一汤一菜之中。尤其为了让孩子能够吃的营养健康,我把研究美食当做一门课程来对待,手机里的豆果美食成了我的最佳搭档,按照上面的食谱要求,收集食材,置备厨具,进行试做,成功做出了可爱的小猫豆沙包、美味的烤翅、糖醋排骨只为奉上我的母爱,能够陪伴孩子健康成长。转眼当下,美食作为一种文化,在我们这个和平美好的时代里被彻底放大了出来。从大手笔的舌尖上的中国,到厨艺比拼类、美

13、食养生类节目纷纷搬上荧屏,美食的故事、美食的乐趣娓娓道来,美食的方法、美食的营养传播出来,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美食讲述中国故事,美食节目已成了人们追逐的热点,成了传播中国特有文化的最佳途径,成了中国软实力的特有体现。“因为爱中国美食,所以更爱中国”悄然兴起。此情此景,思绪再次飘飞。怎会忘记那个小米加步枪的抗战年代、那个一口炒面一口雪的艰苦卓绝,正是革命前辈们凭借不怕吃苦、勇于拼搏、敢于牺牲的精神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换来了这个可以安享美食的时代。至此,美食有了另一种诠释,美食是一种赞美,赞美革命先辈的伟大功绩和崇高精神;美食是一种致敬,致敬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和牺牲精神。唯有安享美食,不忘致敬。我爱美食,爱美食传递的爱,更爱我们这个安享美食的伟大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