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百问.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51966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百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百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百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百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百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百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百问.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规范学习】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百问近日参加了一场由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0251-2017参编专家主讲的针对该规范的技术交流会,对规范中许多关注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以下是本人根据听课内容整理出的一些问题及其解答。需要说明,这些问题的解答,有的是专家直接给出的,有的是本人根据专家的讲解整理的,有的纯粹是本人学习规范的体会。因此,仅做参考。作为一个设计师,也应该知道,即使专家的答复,也不能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工程设计的依据只能是正式出版的规范条文、规范组盖章的书面答复、当地消防局的解释。(以下新规范指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老规范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规”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6-2018年版)(以下为正文,黑字为规范条文,红字为问题,蓝字为解答)1.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新规范)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可以拿到正式稿?答:截止目前仍有部分条文还在修改中,目前尚未见到8.1R不能实施的正式文件。2. 2017.12建设部公告提到2018.8.1R实施,请问是否有调整?答:问过四川消防所相关人员,目前没有新的文件。3. 新规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答: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对于有特殊用途或

3、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专业标准有特别规定的,可从其规定。地铁建筑、医药高洁净区等反响较为强烈,应按其专业标准执行。人防、汽车库仍按相应规范执行。4. 新规范编制的出发点是什么?答: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兼顾灭火救援。5. 新规范强制性条文情况?答:第3章1对于不同高度建筑物机械加压送风和自然通风方式的使用条件:2防烟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要求(合用前室、剪刀楼梯):3自然通风设施的设置要求3条(楼梯间、前室、避难间);4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分段设置要求:5加压送风管道材料要求及风速限制: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固定窗设置要求;7加压送风系统风量的确定(1.2倍计算风量);

4、第4章;1水平设置排烟系统按防火分区独立设置:2排烟系统设置要求(分段设置、排烟防火阀设置)3排烟管道的材料要求及风速限制;4设置补风系统的条件与要求;5排烟系统风量的确定(1.2倍计算风量)第5章1加压送风机的启动控制要求2火灾发生时的加压送风系统的联动控制;3排烟系统与补风系统控制要求。第8章系统投入使用的条件。3防烟系统设计3.1一般规定3.1.3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除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外)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不能设置自然通风系统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烟

5、系统的选择,商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独立前室或合用前室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1)采用全敞开的阳台或凹廊;(2)设有两个及以上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独立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2.0m2,合用前室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3.0m202当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及共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机械加压送风口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3当防烟楼梯间在裙房高度以上部分采用自然通风时,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裙房的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及共用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独立前室、合用前

6、室及共用前室送风口的设置方式应符合本条第2款的要求。6. 满足3.1.3.第1款,是不是楼梯间可以是完全封闭的楼梯间,不设置任何外窗?答:是。防烟系统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送风,不设置防烟系统,也就是可以没有自然通风条件的楼梯间也可以不设置送风系统。7. 楼梯间有外窗,是否可以设置成固定窗,而采用加压送风系统(楼梯间自然通风、前室、合用前室加压时风量很大,如分别送风可减小风量)?答:采用加压送风的楼梯间不宜设置可开启外窗,与老规范要求是一致的。8.当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及共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I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是指什么,距离顶板多少?设计时如何把握?答:指在走道进入前室的门口上方,设置类似于风幕

7、的送风口,风I长度宜较门宽各超出100mmo如图:9 .“正对前室入口”如何理解?答:如图:10 .计算前室、合用前室开窗面积时,可否采用凸窗?答:即使采用凸窗后开启面积加大了,但窗洞口面积没变,通风面积并没有加大,采用凸窗没有任何意义。3.1.4建筑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当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1 .地下二层及以下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时应满足什么要求?答:地下的前室、消防电梯前室,除非是半地下室,否则是不可能有外窗的。如果是半地下室,开窗面积满足规范要求,当然可以自然通风。建筑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当满足3.2

8、.I条要求时,可采用自然通风。12 .地下部分采用自然排烟时能否采用通风竖井,竖井面积是否按开窗面积设计?出地面后百叶风口面积怎么折算?答:待落实。3.1.5条: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2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3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1

9、3.剪刀楼梯间及其与消防电梯共用前室的情况,如果有外窗是否能采用自然通风?结合3.1.3、3.1.5两条,似乎应该理解为:防烟楼梯间不管是不是剪刀梯,如果具备自然通风条件,就应自然通风。而三合一前室,不管是否具备自然通风条件,都应加压送风。当剪刀梯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其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设置。答:剪刀楼梯是两个独立的疏散出口,由防火墙完全分开,由于以下原因,剪刀楼梯间建议设置加压送风系统,而且是分别设置。1)因两部楼梯封闭不严引起漏风;2)两部楼梯通常是在建筑的一个立面上设置外窗,根据建规GB50016-2014第6.1.3条,“建筑外墙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I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0、2.0m。剪刀楼梯很难满足此条规定。14.还是无论有无外窗楼梯间均需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老高规6.1.2.3明确规定共用前室的剪刀楼梯间必须设加压送风。目前消防局都是这样要求:对于三合一前室,无论楼梯间、前室是否具备自然通风条件,两部楼梯、三合一前室均应设置加压送风,且应分别独立设置)答:按本条第3款要求,只要是剪刀楼梯,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都要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比老规范要求更严了。3.1.6封闭楼梯间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

11、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曲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15.封闭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的开窗面积要求是什么?答:与防烟楼梯间要求相同,见3.2.1条。3.1.7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场所,楼梯间应设置常开风口,前室应设置常闭风口;火灾时其联动开启方式应符合本规范5.1.3条规定。16.对于地下只有广3层,需要设置加压送风的前室或合用前室,是否可采用常开风口?答:规范明确采用常闭风口。常闭风口具有手动开启、远程开启、自动开启等开启方式,开启信号传至消控室显示。阀门开启,同时联动送风机开启。如采用常开风口,则仅具有风口送风功能,常闭风口具有的功能就丧失了。3.2自然通风设施3.2.1采用自然通风方

12、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Oml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当建筑高度大于IO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期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17 .当建筑高度不大于Iom时,仅在顶层设置1.Onr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就可以了?不需满足2.0m2?答:不小于1.OItf即可。18 .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如何理解?答:两个外窗之间最多只能有两层不设外窗。3.2.3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避难层(间)应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2乐且每个朝向的面积不应小于2.0m2o19.病房楼避难问是否执行本条?按建规“

13、5.5.246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答:已咨询规范组,未答复。3.2.4可开启外窗应方便直接开启;设置在高处不便于直接开启的可开启外窗应在距地面高度为1.3m1.5m的位置设置手动开启装置。20 .手动开启装置是什么东西?答:配手动开窗器的外窗,有链条式、剪刀式、连杆式等形式。如图(图片来自公众号“暖通飞语”):横轴推转式外翻转式21 .第3.1.3中的第2款中的各种前室如果有2个以上的门与走廊或房间(住宅户门)相通,是否需要在所有门的顶部上方均设置风口?2个以上的门与走廊或房间(住宅户门)相通以正对各前室入口的墙面以哪个门为准?答:要么在每个

14、门上方均设风口,要么楼梯间设加压送风。要么正对每个门均设风口,要么楼梯间设加压送风。22 .3.1.3中的第3款结合3.2.1条是否可以理解为裙房高度(公共建筑)如果超过3层(含3层),楼梯间即不满足自然通风需要设正压送风?答:应该这样理解。而且,3.1.3第3款对前室送风口设置非常严格,不满足,也要楼梯间送风。如果楼梯间送风,就不能局部送风,应该整个楼梯间送风,此时,楼梯间外窗就应设成固定窗了。3.1.6封闭楼梯间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

15、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m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23结合3.2.1条,地下如果是两层的封闭楼梯间是否必须采用机械送风。是否可以在一层开设2户的外窗或门自然通风?答:可以明确的是,门肯定不行了。3.2. 1条是否适合地下室,专家没给答复,我也实在不敢妄言。从条文来看,是必须采用加压送风的。只能说这一条太严了,看以后建审怎么掌握了。243.1.7和5.1.3条是否可理解为前室的常闭风口20层以下层都按开启3层计算?如果前室只有1-2层是否也按3层计算系统正压送风量?答:前室只有1-2层,行定是按12层计算风量了。3.2.2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

16、口的面积不应小于2. Om2,合用前室、共用前室不应小于3.Om203. 2.3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避难层(间)应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2%,且每个朝向的面积不应小于2.0m2025. 3.2.2及3.2.3条前室、避难间的可开启外窗是否也要求设置在净高的1/2以上或储烟仓内?答:既然规范对设置在上部的开窗有明确要求,那没有提到的就认为没有高度要求。3.2节的自然通风设施,是属于防烟系统,防烟系统的作用是阻止烟气进来,可开启外窗的作用,是通过空气对流,阻止烟气侵入被保护区域。而排烟系统,是把侵入室内的烟气排出去。所以,自然通风的外窗不要求一定设在高处

17、,而排烟系统的外窗定设在储烟仓内。3.2.4可开启外窗应方便直接开启;设置在高处不便于直接开启的可开启外窗应在距地面高度为1.3m-1.5m的位置设置手动开启装置。26. 不要求设置电动开启装置了?答:4.3.6条有专门需要自动开后的条文:净空高度大于9m的中庭、建筑面积大于2000m1的营业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场所,尚应设置集中手动开启装置和自动开启设施。3.3机械加压送风设施1. 3.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027. 按建规,建筑高度指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建筑。对于建筑高度100米建筑,可否采用地上、地下合用系统?答:本

18、规范所说的“建筑高度”,均指系统有效高度。3.3.3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建筑,当楼梯间设置加压送风井(管)道确有困难时,楼梯间可采用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楼梯间两点部位送风的方式,送风口之间跑离不宜小于建筑高度的1/2;2送风量应按计算值或本规范第3.4.2条规定的送风量增加20%;3加压送风口不宜设在影响人员疏散的部位。28. 该条条文说明“直灌式送风通常是直接将送风机设置在楼梯间的顶部”,按此做法,地下楼梯间采用直灌式送风是否也可采用这种方式?答:个人认为可以。29. “影响人员疏散的部位”指什么?答:当送风I设在人员疏散经过的部位

19、、且位于人体高度,送风气流受人体影响,有可能降低送风量,降低送风效果。此时,可将送风口设在人体高度以上。3.3.4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楼梯间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当受建筑条件限制,且地下部分为汽车库或设备用房时,可共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要求:I应按本规范第3.4.5条的要求分别计算地上、地下部分的加压送风量,相加后作为共用加压送风系统风量;2应采取有效措施分别满足地上、地下部分的送风量的要求。30 .对于住宅来说,住宅投影部分的地下一般是储藏室,其周围是车库,是否满足本条要求,可以地上地下共用加压送风系统?答:住宅储藏室可认为满足本条要求。当地下

20、为商业、餐饮、娱乐等功能性房间时,地下部分楼梯间应采用单独送风的方式。31 .分别满足地上、地下送风量的措施能否举例说明一下?答:按计算风量、风道水力计算分别选择风口尺寸、风口设置调节阀等。3.3.5机械加压送风风机宜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I送风机的进风口应直通室外,且应采取防止烟气被吸入的措施;2送风机的进风口宜设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下部;3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疑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IJ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

21、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4送风机宜设置在系统的下部,且应采取保证各层送风量均匀性的措施;5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送风机房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6当送风机出风管或进风管上安装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时,应采取火灾时自动开启阀门的措施。32 .“送风机的进风口应直通室外”指什么?答:当机房外墙设百叶风口,送风机自机房内吸风时,不满足本条送风机进风口直通室外的要求。33 .对于第3款,当进风口与排烟口不在一个面上时,是否还有距离要求?答:当设在不同朝向的墙面上,且进风口设在该地区主导风向的上风侧时,可以没有距离要求。34 .水平、垂直均有距离时,但不能满足垂

22、直距离6m或水平距离20In时,如何判断是否满足要求?答:存疑待考。35 .进风管道可否与平时通风系统合用吸风管道?答:加压送风系统的进风管道宜单独设置,不宜与平时通风系统的进风管道合用。36 .防止烟气被吸入的措施指什么?答:送风机室外进风口不受火灾和烟气污染的空气,就是本条第2款、第3款规定。37 .保证各层送风量均匀性的措施有哪些?答:主要是楼梯间常开送风口,应设置双层百叶风口或单层百叶带调节阀风口。38 .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是否允许和补风机房、空调机房合用?答:专用机房指满足“建规”6.2.7条: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OOh的防火隔墙和1.5h的楼板、采用甲级防火门。送风机可以

23、和补风机、空调机组、平时通风机合用机房,机房满足上述要求。严禁和排烟风机合用机房。39 .若加压送风机设置在屋顶,是否需要设置专用的机房?机房设置要求和室内是一样的吗?答:屋顶风机设在机房内,主要是防止长期风吹日晒,风机及其电器装置老化、失效。专家认为,此机房设置要求可以适当降低,如机房层高可以不超过2.2m,机房的隔墙可以酎火等级梢低等。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3,层高2.2m及以上的算全面积,层高2.2m以下的算1/2面积。所以,以后设备专业在报规前就要给建筑专业提屋顶风机房了!40 .什么情况下需要安装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答:对于寒冷、严寒地区,设置常开风口

24、的楼梯间加压送风机,为了防止产生烟囱效应,风机出风口应设置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设置电动风阀,还有一个作用,可以通过阀门节流,调节楼梯间或前室余压。41 .加压送风机能否参照技术措施2009第4.8.6条“设置在吊顶等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围护结构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Oh的不燃烧体”?答:不可。3.3.6加压送风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除直灌式加压送风方式外,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2前室应每层设一个常闭式加压送风口,并应设手动开启装置;3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42 .自垂百叶风口是否还可用?答:不建议采用自垂百叶风口。自垂百叶也属于常开风口,因其启动时不需要电信号开

25、启,仅需通过送风系统气流吹开。但自垂百叶损失了风机的压头,平时其关闭并不严密,无法起到防止烟囱效应的作用;另外,自垂百叶无法进行风量调节。43 .常开式百叶送风口是否应设手动调节阀?答:可采用双层百叶风口或单层百叶带调节阀风口。44 .首层扩大前室是否也要设常闭式加压送风口?答:从防火机理上来说,前室是人员自房间、走廊向疏散楼梯逃生的中间缓冲通道,设置防烟系统,是为了保证人员安全。首层扩大前室,是人员从楼梯间向室外疏散的通道,外门亦非防火门,此处加压,难以维持应有压力。45 .计算送风口风速时,是杳考虑风口有效面积系数?该系数取多少(大红本0.67)?(条文说明的例题未考虑答:按新规范计算风口

26、面积时,可不考虑风口有效面积系数。3.3.7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采用管道送风,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46 .如果用镀锌钢板风管,镀锌钢板风管衬在土建风道内,与土建风道的空隙预留多少合适(新版标准图是否有做法?)答:存疑待考。47 .如采用玻镁风管等非金属风管,直接黏贴在风道内壁,是否可以?答:首先该非金属风管应满足不燃A级要求,其次施工工艺需满足风管强度要求、漏风量要求等。如果满足这些条件,应该可以,而且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比铁皮风管更容易实现。3.3.8机械加压送风管道的设置和耐火极限应符合下列要求:1竖向设置的送风管道应独立设置在管道井内,当确有困难时,未设置在管道井内或与其它管道合用管道井

27、的送风管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2水平设置的送风管道,当设置在吊顶内时,其酎火极限不应低于0.5h;当未设置在吊顶内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Oho48.何种风管能够满足耐火极限不低于1.Oh、0.5h?答:镀锌钢板风管是不具有任何耐火极限的,请参考本公众号文章“风管系统选择与安装(三)关于钢板风管的耐火极限”。国标图集07K103-2防排烟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与安装附录,给出了一种防火风管一一火克(HaWk)纤维增强硅酸盐板,耐火极限可以达到2h、3ho有自撑式、钢板风管包覆两种制作方式。另一种防火板一一波特板,耐火极限1.4h,其材料成分中60与以上与花岗岩的主要成分相同,厚度615

28、mmo3.3.10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场所不应设置百叶窗,且不宜设置可开启外窗。3.3.12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避难层(间),尚应在外墙设置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7%。有效面积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4.3.5条的规定。49 .两条表述矛盾哦?答:3.3.10条应该是指3.3.12条之外的加压送风场合。但愿正式稿没这种低级错误了。3. 3.11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顶部设置不小于IrTr的固定窗;,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外墙上每5层内设总面积不小于2E的固定窗。50 .固定窗的作用及要求?答:为给灭火救援提供一个较好的条件,保障救援

29、人员生命安全、不延误灭火救援战机,应在楼梯间的顶部设置可破拆的固定窗以及时排出火灾烟气及热量。上述是条文说明的说法。本人还是不太明白:设置加压送风的场所,哪来的火灾烟气及热量?51 .部分地下楼梯间、建筑下部数层增加的疏散楼梯,可能不具备开窗条件,如何处理?答:看来只能让建筑修改方案了。3.4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3.4.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风量不应小于计算风量的1.2倍。4.6.1排烟系统的设计风量不应小于该系统计算风量的1.2倍。52 .系统的设计风量是否指风机风量,还是选择风机时在1.2倍基础上再附加漏风系数?答:系统的设计风量用来选择风机,就是风机的额定风量。53 .计算风道截面

30、、风口尺寸时,按系统设计风量还是计算风量?答:按计算风量。3.4.2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的计券风量应由本规范第3.4.5第3.4.8条的规定计算确定。当系统负担建筑高度大于24m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应按计算值与表3.43.4.2-4的值中的较大值确定。54 .表3.4.2T表3.4.2-4应用注意事项?答:1)系统高度24m时,直接根据计算确定风量。2)不同系统高度,采用线插法选取风量。3)按每层一槿2.0m*1.6m的双扇门,单扇门时,查表数值乘以0.75系数。4)楼梯间设置了一槿疏散门,而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

31、用前室也都是只设置了一橙疏散门。5)楼梯间疏散门的开启面积和与之配套的前室的疏散门的开启面积应基本相当。6)首先要根据第3.4.5第3.4.8条的规定计算风量,再与表格数据比较,取其大者,作为计算风量。55 .对于有多个门的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共用前室,风量如何确定?答:根据第3.4.5第3.4.8条的规定计算风量,再与表格数据比较,取其大者,作为计算风量。3.4.3封闭避难层(间)、避难走道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避难走道的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少于30M/h计算。避难走道前室的送风量应按直接开向前室的疏散门的总断面积乘以1.0ms门洞断面风速计算。56 .病房楼避难间是否执行本条?每层

32、避难间采用常闭风口还是常开风口?答:病房楼避难间每层面积约为2550nT,建议风量按净面积每平方米30m3h和门洞风速1.ons中的大者作为加压送风量.避难间应采用常闭风口,火灾时,开启相应楼层。3. 4.4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满足走廊至前室至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分布,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Pa30Pa;2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Pa50Pa:3当系统余压值超过最大允许压力差时应采取泄压措施。最大允许压力差应由本规范第3.4.9条计算确定。57 .能否举例说明泄压措施及其做法?答:1)余压阀;2)采用压力传感器,控制风机出口电动旁通阀启闭。据说,

33、效果不太好。3)采用压力传感器,控制风机进口或出口的电动风阀开度,通过节流作用,达到调节余压目的。3.4.53.4.8风量计算。58 .住宅通常多个户门直接开向前室,如何计算送风量?答:对于有多个门的独立前室,其送风量按前室门的个数计算确定。但住宅Ak按1个单扇门的面积确定。59 .计算前室送风时,前室门洞是否包括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答:楼梯间门洞风速:指通向楼梯间的疏散门开启时的风速;前室门洞风速:指通向前室的疏散门开启时的风速。60 .地下楼梯间送风时,设计1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I=1,是否不论地下多少层数吗?答:根据专家讲课意见,当地下楼层数多时(23层),Nl=2。61 .前室:采用

34、常闭风口,计算风量时取Nl=3。当前室仅有2层呢?答:当前室仅有12层时,应按实际层数计算。62 .计算送风量时,窗缝或电梯门缝如何考虑?答:楼梯间窗缝或合用前室电梯门缝的漏风量,对总送风量的影响很小,在工程的允许范围内可以忽略不计.排烟系统设计4.1 一般规定4.1.2同一防烟分区应采用同一种排烟方式。63 .一个防火分区内,当采用挡烟垂壁划分为多个防烟分区,是否可以部分防烟分区自然排烟,部分防烟分区机械排烟?答:可以。4.1.3建筑的中庭、与中庭相连通的回廊及周围场所的排烟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2周围场所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要求设置排烟设

35、施;3回廊排烟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周围场所各房间均设置排烟设施时,回廊可不设,但商店建筑的回廊应设置排烟设施;2)当周围场所任一房间未设置排烟设施时,回廊应设置排烟设施;4当中庭与周围场所未采用防火隔墙、防火玻璃隔墙、防火卷帘时,中庭与周围场所之间应设置挡烟垂壁;5中庭及其周围场所和回廊的排烟设计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4.6.5条的规定;6中庭及其周围场所和回廊应根据建筑构造及本规范第4.6节规定,选择设置自然排烟系统或机械排烟系统。64 .住宅人口大堂,经常做成两层通高的形式,算不算中庭,是否需要排烟?答:当大堂属于首层扩大前室时,肯定不用考虑排烟。当大堂与前室分设时,建议按4.3.

36、3条设置自然排烟窗。注意,新规范对电动排烟窗的要求明确了,一般场合是不需电动排烟窗的,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就行。4.1.4下列地上建筑或部位,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尚应按本规范第4.4.14-4.4.16条的要求在外墙或屋顶设置固定窗:1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250Onr的丙类厂房(仓库);2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Onr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及类似功能的公共建筑:3总建筑面积大于100O肝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4商店建筑、展览建筑及类似功能的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60m的走道;5靠外墙或贯通至建筑屋顶的中庭。注:当符合本规范4.4.17规定的场所时,可采用可熔性采光带(窗)替代作固定窗。65.这些区域不

37、靠外墙或屋顶时,如何设置固定窗?答:修改建筑方案,使得这些区域具备外墙或屋顶条件。4.2防烟分区4.2.1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应采用挡烟垂壁、结构梁及隔墙等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66 .挡烟垂壁是按照板底开始算,还是从梁底开始算?答:有吊顶,且吊顶为封闭吊顶,挡烟垂壁自吊顶算起;有吊顶,且吊顶为格栅式、孔板式等非封闭吊顶,挡烟垂壁自梁底算起。67 .什么样的结构梁可以作为挡烟垂壁?答:根据排烟的机理,排烟口必须设在储烟仓内。通常的结构梁都是井字形布置,绝大部分梁高都是一致的,井字梁之间的面积很小,即使梁高满足挡烟垂壁高度要求,也不能作为挡烟垂壁使用。只有当防烟分区边界有较

38、其他区域突出的结构梁、且高度满足4.2.2条要求时,方可作为挡烟垂壁使用。4.2.2挡烟垂壁等挡烟分隔设施的深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4,6.2条规定的储烟仓厚度。对于有吊顶的空间,当吊顶开孔不均匀或开孔率W25%时,吊顶内空间高度不得计入储烟仓厚度。68.当吊顶开孔不均匀或开孔率W25%时,挡烟垂壁如何设置?答:挡烟垂壁应自梁底设置,向下穿过吊顶,吊顶下高度应满足4.6.2条要求。无吊顶或设置开孔(均匀分布)率25%的通透式吊顶4.2.3设置排烟设施的建筑内,敞开楼梯和自动扶梯穿越楼板的开口部应设置挡烟垂壁等设施。69.是否可以理解为敞开楼梯间外窗不能作为走道自然排烟口?答:上、下层之间应是两个不

39、同防烟分区,烟气应该在着火层及时排出。设置挡烟垂壁后,如走道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就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4.2.4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及其长边最大允许长度应符合表4.2.4的规定,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系统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8倍。表424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职.及我长边大允许长度空间中高H()最大允许面枳(三,)长边最大允许长度()H30500243.0VlW6.0100036H6.0200060n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不应大于75.I.公共建JR、I:业建效中的Itifl电比不大T25nN.K防明分区的长边长反不应大)Xwn7

40、0 .防烟分区最小面积没有规定,会出现为了降低排烟量而多划防烟分区的做法?如果把握?答:防烟分区的面积过小,会使储烟能力减弱,使烟气过早沉降或芟延到相邻的防烟分区。个人认为,防烟分区划分原则应有:D尽可能接近最大允许面积;2)各防烟分区面积尽可能接近;3)防烟分区宜形状规则,尽量避免狭长、曲折的防烟分区形状。本标准第4.6.3条的条文说明:对于建筑空间净高小于等于6m的场所,如果单个防烟分区排烟量计算值小于15000m3h,按15000m3h取值为宜。71 .注2:“当空间净高大于9m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置挡烟设施”,与老规范中“室内净高大于6m且不划分防烟分区的空间”,两者如何理解?答:1

41、)老规范中,当室内净高大于6m时,整个空间既不设置挡烟垂壁,也不划分防烟分区,计算排烟量时,按整个空间的地面面积60n?/h计算,排烟口保证距最远点不大于30m即可,对排烟风机设置无要求。2)新规范中,当室内净高大于9m时,室内仍需划分防烟分区,分区面积要满足本条规定,当防烟分区之间不设置挡烟垂壁等挡烟设施,防烟分区形成了“逻辑防烟分区”。计算排烟量、排烟口、以及排烟风机设置均需按已划分好的防烟分区进行。72 .具备自然对流条件,是指哪些条件?答:1)室内场所采用自然排烟;2)两个排烟窗应设在防烟分区短边(注意,不是房间短边)外墙面的同一高度位置上;窗的底边应在室内2/3高度以上,且应在储烟仓

42、以内。UMlJJJJ,VICJX.*Z.9kl.I*113UJ,JV3)房间补风口应设置在室内1/2高度以下,且不高于10m;4)排烟窗与补风口的面积应满足本标准第4.6.15条的计算要求,且排烟窗应均匀布置。上述条件就是要形成具有对穿堂风和自然拔风的排烟效果。73 .对于住宅的地下储藏室等区域,防烟分区面积以何为依据?答:个人认为:根据建规,住宅地下储藏室属于总面积大于200肝、可燃物较多的地下房间,一般没有单个房间大于50Hf的情况,净高大于3m或小于3m,单个防火分区面积500m,(设喷淋时1000mD。划分好的储藏室相当于一个个独立的防烟分区,不存在最大防烟分区问题。排烟系统可执行本规

43、范第4.4.12条第3款,即:对于需要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小于5户时,可通过走道排烟,排烟口可设置在疏散走道;排烟量应按本规范第4.6.3条第3款计算;排烟量按4.6.3条第3款:当公共建筑仅需在走道或回廊设置排烟时,其机械排烟量不应小于13,OOOm3h,或在走道两端(侧)均设置面积不小于2ml的自然排烟窗(口)且两侧自然排烟窗(口)的距离不应小于走道长度的23o即:地下储藏室设置机械排烟是,每个防火分区的排烟量满足13000nFh即可。如为保险,也可执行按4.6.3条第1款:建筑空间净高小于等于6m的场所,其排烟量不应小于60m3/(h11f),即目前通行的做法:地下储藏室

44、除满足自然通风房间、核心筒、机房外的所有面积数乘以60011?/(hm,)作为设计排烟量。数值上,该算法一般会大于按第3款的算法。4.3自然排烟设施4.3.1采用自然排烟系统的场所应设置自然排烟窗(口)。4.3.2防烟分区内自然排烟窗(口)的面积、数量、位置应按本规范第4.6.3条规定经计算确定,且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的自然排烟窗(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其水平距离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2.8倍;当公共建筑空间净高大于等于6m,且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其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7.5m。74.室内空间净高的理解.?答:有吊顶,且吊顶为封闭吊顶时,为吊顶下高

45、度;有吊顶,且吊顶为格栅式、孔板式等非封闭吊顶时,为顶板板底净高;当建筑为坡屋面、或顶板高度不一致情况时,净高为该防烟分区内的最低点净高。4. 3.3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设置在外墙上时,自然排烟窗(口)应在储烟仓以内,但走道、室内空间净高不大于3m的区域的自然排烟窗(口)可设置在室内净高度的1/2以上;2自然排烟窗(口)的开启形式应有利于火灾烟气的排出:3当房间面积不大于20Onr时,自然排烟窗(三)的开启方向可不限;4自然排烟窗(三)宜分散均匀布置,且每组的长度不宜大于3.0m;5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自然排烟窗(O)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46、2.0m。75当外门的开启面积满足第1款要求时,可否作为自然排烟口?目前大量小区商铺,面积100nV,只有一个外门,如外门不能自然排烟,就必须设置机械排烟了。答:个人观点:新规范中自然排烟设施是“自然排烟窗(口)”,并未限定为外窗。术语:自然排烟窗(口)NaturalSmokeVent:具有排烟作用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可通过自动、手动、温控释放等方式开启。非防火门的外门,其在储烟仓内的部分,应视为自然排烟设施。76自然排烟口是否和机械排烟口一样,要求“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w?答:新规范1.5m距离要求,是在机械排烟一节给出的,正常理解,自然排烟可以不遵守此规定。

47、自然排烟参照执行,至少没什么坏处。77工业建筑内附属用房如何执行?答:根据附属用房的性质,如为公共建筑,则按相应公共建筑条文执行。4.3.6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手动开启装置,设置在高位不便于直接开启的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距地面高度(1.31.5)m的手动开启装置。净空高度大于9m的中庭、建筑面积大于2000户的营业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场所,尚应设置集中手动开启装置和自动开启设施。78新、老规范自然排烟窗设置的区别?答:老建规:9.2.4作为自然排烟的窗口宜设置在房间的外墙上方或屋顶上,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其条文说明:排烟窗口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包括手动和自动装置。老高规:8.2.4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老规范规定的较为笼统,实际工程中,采用手动开启的不多,大多采用出动排烟窗,造成造价高、控制复杂、故障率高、可靠性低。新规范对手动开启进行了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