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滨路东延伸段配套(黑石子)临时弃土场建设工程--场平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7277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滨路东延伸段配套(黑石子)临时弃土场建设工程--场平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北滨路东延伸段配套(黑石子)临时弃土场建设工程--场平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北滨路东延伸段配套(黑石子)临时弃土场建设工程--场平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北滨路东延伸段配套(黑石子)临时弃土场建设工程--场平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北滨路东延伸段配套(黑石子)临时弃土场建设工程--场平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滨路东延伸段配套(黑石子)临时弃土场建设工程--场平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滨路东延伸段配套(黑石子)临时弃土场建设工程--场平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滨路东延伸段配套(黑石子)临时弃土场建设工程场平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l工程背景北滨路东延伸段是连接江北嘴与唐桂新城的东西向主干道,道路功能定位区域内重要的交通通道。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发挥海尔路与北滨路两条主干道的交通功能,缓解海尔路至新溉大道匝道的交通拥堵,同时加强江北嘴、溉澜溪片区、重庆北站片区、寸滩国际新城和唐桂新城区域的联系,解决江北中下段地区群众出行难问题、促进沿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彰显重庆“两江四岸”城市风貌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北滨路东延伸段开工在即,项目的弃土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北滨路东延伸将产生弃方约207万方,原弃土场位于五宝镇,运距约40km,弃土费用较高。将

2、弃土场的位置选定在黑石子附近,弃土运距仅为10km,将极大地减少北滨路东延伸段的弃土运距,节约政府财政资金。我司受业主重庆市江北区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对北滨路东延伸段配套(黑石子)临时弃土场建设工程进行施工图设计。2.2 项目区位本项目为北滨路东延伸段配套(黑石子)临时弃土场建设工程,位于重庆市江北区黑石子社区,渝北区以南,沪渝高速以北,包茂高速西侧,紧邻港城工业园区。项目距离江北区人民政府IOkJn,江北区唐家沱6.8km,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10km,海尔工业园2.9公里,交通十分便捷。2.3 设计范围及工程规模北滨路东延伸段配套(黑石子)临时弃土场建设工程填方约120.20万方,排

3、水管道1根,长约2(Mn1;护脚墙3段,长约297m。为配合弃土场营运管理,设置出入口系统、冲洗平台。2.4 设计内容及分册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场平工程、结构工程、排水工程。本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为全一册,本部分为场平工程部分。1.5上一阶段批发意见暂未取得初设批复。2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设计依据(1)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2)场平区域的1:500现状地形图(3)北滨路东延伸段配套(黑石子)临时弃土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北滨路东延伸段配套(黑石子)临时弃土场挡墙专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重庆市勘测院(5)铁路安全管理条例(6)重庆市铁路安全管理条例(7)中国铁

4、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涉铁工程管理办法(8)公路安全保护条例(9)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10)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1)长江北岸(塔子山至金科太阳海岸段)岸线生态综合修复工程一北滨路东延伸段(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会出现持续高温,形成盛夏伏旱天气。9月以后,太平洋副高南撤,流域内降雨又显著增加,但一般雨强较弱,形成绵绵细雨。1、气温工程区多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分别偏高1.3X2、1.7、1.6eC;近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日极端最高气温极值分别是38T和431。2、降水量、蒸发量根据临近气象站近20年(2002-2021年)年最大降雨量约1452.Imm(20M年),年最小

5、降雨量约837.8nm(2011年),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180mm,日最大降雨量约271.Omm(2007年)。从多年平均降雨量的月际分布来看,降雨集中时段为4-10月,最大降雨量出现在6月,其次是7月、5月、9月,8月、4月、10月也相对较多。410月、59月、68月累积降雨量站占全年总降雨量分别约85%、6跳、43%。3、湿度根据临近气象站近20年(2002-2021年)年平均湿度为76.5%,平均水汽压为17.6hPa,最热月份相对湿度最小值出现在2006年,低于50%;最冷月份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约88.3%o4、风根据临近气象站近20年的年平均风速在1.42.7ms之间变化

6、,多年平均约2.lm/s;年最大风速在8.515.4ms之间变化,约5-7级:年极大风速在15.329.8ms之间变化,约711级。全年主导风向和夏季主导风向均以西北风及其临近方位(NW、NNW、WNW)为主。5、雾日全年平均雾天日数3040天,最大年雾天日数148天。重庆渝佳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12)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书批准书渝(江北)环准202310号(13)长江北岸(塔子山至金科太阳海岸段)岸线生态综合修复工程临时用地项目复垦方案报告书重庆坤地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2采用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9)

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13年版)3工程建设条件(摘自专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1 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3.1.1 自然地理1 .1.1.1位置及交通本项目位于江北区区寸滩街道,勘察区位于黑石子垃圾填埋场以南,沪渝高速以北,包茂高速西侧,紧邻港城工业园区。项目距离江北区人民政府IOkm,江北区唐家沱6.8km,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10km,海尔工业园2.9公里,交通十分便捷。3 .1.1.2气象特征拟建场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内的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秋季多缩雨的气候特征,冬季流域受偏北气流控制,气温低,雨量

8、偏少。入春以后,降水天气系统逐渐加强,太平洋副高北跃西伸,副高南部的西南气流,导致孟加拉国湾,南海的水汽不断输入本区,当与高空低槽和地面冷锋相配合,或受副高与西藏高压之间的低压系统控制并持续时,低压系统中的上升运动结合局地对流运动的发展,在本区形成暴雨或大暴雨。每年7月8月,起伏,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裂隙J1:265285Z35o55。,张性,裂隙面平直,宽度13mm,裂隙间距13m不等,延伸48米,无充填,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裂隙J2:185210Z60o82,裂隙面较平直,宽12廊,局部有泥质、岩屑碎石或方解石充填,裂隙间距14m不等,延伸5Iom,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3.1.4岩

9、层岩性3.1.4.1 岩土层特征场内上覆土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P)填土,第四系残坡积(QF他)粉质黏土、淤泥,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中下统自流井组(/)。各地层岩性特征依新老顺序简述如下:表1场地岩土特征一览表编号地层代号岩土名称厚度(m)描述1-0Q.淤昵0.52.5灰黑色、褐灰色,有臭味,含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残骸,手触有弹性和海绵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主要分布在鱼塘、水田区域。2-0Qr素填土0.530.3杂色,主要由块碎石、粉质黏土等组成,局部含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来源为周边工程弃土,采用拗填方式进行堆填;堆填时间大多数超过5年,局部为新近回填。稍湿湿,密实程

10、度为松散中密,以稍密为主,均匀性差,块石含量2065%,粒径220On11,最大可达1.0m,局部有空洞;主要分布在I号地块、2号地块西南角区域;该区域原始地貌为沟谷。在覆盖层与基岩接触带(基岩面附近),受地下水频繁活动的影响,常形成以软可塑状粘性土为主、厚度0.10-0.30m(局部可达0.5m以上)的软弱薄层。2-1QF杂填土0.5-2.7主要由定筑垃圾、生活垃圾组成,来源为当地民房拆除残留及周边抛弃,采用抛填方式进行堆填;堆填时间多数在超10年。稍湿,密实程度为松散,均匀性差;主要分布在原居民聚集区域。3-1Q;z粉质黏土0.210.9紫红色、褐灰色,以黏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的角砾,絮状结

11、构;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软塑可塑状;要分布在原始沟谷及部分斜坡区域。在/盖层与基岩接触带(基岩面附近),3.1.1.3水文特征项目区属于长江流域;1号地块东南侧为桥溪河(栋梁河支流),河流流向为北向南,河流宽度515m,调查期间水深O.10.4m,水位高程约202m。主要受大气降雨及上游补给,向下游排泄至栋梁河,最终在唐家沱汇入长江。项目区2号地块北部分布有两处鱼塘,面积约320Om:648m2,调查期间水面高程约260.5m,水深0.53.0m。主要接受降雨补给,通过沟渠向低洼处排泄。3.1.2项目区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其地貌受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为浅丘地貌单元。1号

12、地块:地面高程223270m,相对高程差约47m;具有丘圆、坡缓、谷宽的特征。微型地貌单元多,丘坡、沟谷相间排列,沟谷处地形平坦,斜坡地带地形坡角多在1025之间,局部为人工陡壁,但其高度较小,一般小于IOiiio地块中部和南侧已有近期回填渣土,结构松散。2号地块:地面高程250290m,相对高程差约40m;具有丘圆、坡缓、谷宽的特征。微型地貌单元多,丘坡、沟谷相间排列,沟谷处地形平坦,斜坡地带地形坡角多在IO-25之间,局部为人工陡壁,但其高度较小,一般小于5m。场地西南侧为原始沟谷,后经过人工改造后,形成填方平台,下覆素填土厚度030.0m;局部填方边坡可达12m。3号地块:地面高程276

13、298m,相对高程差约32m;具有坡缓、谷宽的特征。沟谷处地形平坦,斜坡地带地形坡角多在K)25之间。3.1.3 地质构造场地工程位于川东南孤形地带,华饕山帚状褶皱束东南部,构造骨架形成于燕山期晚期褶皱运动。拟度工程位于环山背斜的东翼,构造条件简单,岩层呈单斜产出,区内发育无断层发育。岩层产状:95o-IlOo/3553;场地岩层层面一般较平直光滑,局部略有编号地层代号岩土名称厚度(m)描述受地下水频繁活动的影响,常形成以软可塑状粘性土为主、厚度0.100.30m(局部可达0.5m以上)的软弱薄层。7-0JjS-Sm砂质泥岩红色、紫红色为主,局部含青灰色团块: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粉砂泥质结

14、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粘土矿物;强风化带厚1.00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芯呈柱状、中柱状,节长5300n,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质软。主要分布在1号地块、2号地块。7-1J2S-Ss砂岩灰白色,细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少量云母及粘土矿物。强风化带厚0.52.5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柱状、中柱状,节长520cm,岩体较先整,多为钙质胶结,局部为泥质股结,岩质较硬。主要分布在2号地块;1号地块局部有分布。7-2Js-St粉砂OJ石灰黑色、黄色,细粉粒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少量云母及粘土矿物。强

15、风化带厚2.04.O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柱状、中柱状,节长5150n,岩体较完整,多为泥质胶结,岩质较软。主要分布在2号地块西侧。9-0Ji2Z-Sm砂质泥岩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主要有黏土矿物组成,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带厚1.5Z5m,强风化岩芯呈土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芯呈柱状,节长525cm,岩体较完整、裂隙欠发育,岩质软。局部夹薄层的灰岩、泥灰岩。主要分布在3号地块。3.1.4.2基岩面起伏情况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拟建场地的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具有起伏变化的特征,其起伏变化情况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原始地貌起伏特征及城市建设对原始地貌的改造等影响。根据本次勘

16、察结果并结合老地形图分析,基岩面埋深O30.3m,场地整体的基岩面随原始地形起伏,倾角一般515,原始地貌为斜坡沟谷地带,基岩面起伏较大,倾角2035。场地基岩强风化带随基岩面起伏变化,厚度一般1.03.0m;但在局部地形较陡的地段,基岩由于侧向风化的影响,强风化带厚度相对较大,最大可达5.Om以上。基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体较完整,裂隙欠发育,均匀性较好。3.1.5水文地质条件3.1.5.1地表水特征本项目场地对拟建工程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表水体。3.1.5.2地下水特征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场地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松散

17、层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粉质黏土和人工填土层,以上层滞水、潜水形式存在。上层滞水主要分布在人工填土中,水位水量有明显季节变化,无稳定水位。潜水主要位于粉质黏土之上的人工填土中,勘察期间水位231.19235.92m.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层基岩强风化基岩中,为局部上层滞水或小区域潜水,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厚层块状砂岩层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储存,泥岩相对隔水;水量稍大,动态稍稳定,综合沿线相邻场地勘察成果及地区经验,孔隙裂隙水一般为区域性潜水或局部承压水。3、地下水动态特征根据已有的以往的资料和本次

18、勘察,场地内地下水动态与降雨量关系密切,呈同步化特点;地下水位变动幅度3m8m。3.1.5.3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接受降雨、地表水体等补给,下渗至岩土界面沿原始地貌沟谷向下排泄,汇入溪沟中。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上层孔隙水及溪沟、水库等地表水体补给;主要沿贯通性结构面配差;回填时间超过5年;密实程度以稍密为主。边坡倾向以230。为主,边坡倾角2535。斜坡坡面及坡顶区域植被覆盖好,坡顶无沿边坡走向的裂隙,坡脚无变形迹象;坡面存在局部溜滑。根据平面图、剖面图17-17,.18-18,.19-19,:该斜边坡中前部的岩土界面较平缓(48),局部有反倾。综合判定,该斜边坡整体问题。该斜

19、坡的破裂角宜取28,在该斜坡滑塌区(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第3.2.3条计算)内不应堆载。3.2.3 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评价根据勘察,拟建场地的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等补给。在雨季,大气降水易于下渗至松散土层中形成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场地内地下水以上层滞水、潜水为主,水位变动较大。(2)基坑开挖过程中,受施工扰动影响,可能导致结构面延伸、张开、扩大,致使上部松散层孔隙水、裂隙水沿贯通结构面渗入基坑内部,产生局部集中出水,涌水量明显增大。要议根据施工期间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工

20、艺,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对渗水严重的呈线状或股状的渗水点加强防、排水措施或超前止水措施。3.2.4 水土腐蚀性评价1、环境类别根据场地特征,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场地环境类别为U类。2、腐蚀性判断参照土的腐蚀性试验成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节:场地内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等向低洼露头排泄,整体循环较缓慢。3.1.5.4水文地质单元划分本次水文地质单元分区的原则主要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如含水岩组与地下水类型,地貌类型,地下水的分布,埋藏与出露特征,以及地下水补给

21、,径流,排泄条件的差异等因素,同时应尽量考虑水文地质单元的完整性。本项目场地都属于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向低洼处排泄。综上:本项目水文地质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3.1.6不良地质作用通过本次勘察,场地及周边未发现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岩溶、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3. 1.7特殊性岩土及有毒有害气体场地内特殊岩土有:杂填土、素填土、红黏土、软土,风化岩及残积土。沿线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黏土、砂岩、砂质泥岩,无煤层,未发现有毒有害气体。3.2岩土工程分析评价3.2.1 不良地质作用评价本项目场地及影响范围无不良地质作用。3.2.2 斜(边)坡稳定性评价

22、场地及影响范围内可能对拟建工程有影响的现状斜(边)坡有:2号地块西南侧人工填土斜坡(XPl),详见图1。图1XPl位置示意图该斜坡位于2号地块西南侧,为周边工程弃方堆填,以抛填为主,粒径差异大,级中风化:力学性质较好,均匀性较好,宜选作路基、桥墩(台)、构筑物等基础持力层。3.2.5.4有毒有害气体评价根据本次勘察结合已建相邻项目的施工情况,结合场地各地层岩性条件和地区经验,场地岩土层中本身无有毒有害气体源,勘察时亦未发现有毒有害气体。但深厚填土层,成分复杂,在地下水或渗漏的污水带动下,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施工期间应进一步检查。3.2.6场地地震效应评价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

23、0223-2008)第3.0.2条,本项目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3.2.6.1 场地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段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3.2.6.2 岩土地u稳定性评价1、地震液化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1-2010)第4.3.1条,可不进行液化判别和处理。2、不良地质在地震作用下稳定状态本项目场地范围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3、隐伏断裂场地范围内勘察未发现在隐伏断裂。3.2.6.3 6.3地震效应评价1、土的类型级为微腐蚀。根据土室内腐蚀性试验成果,岩土工

24、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节:场地内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3.2.5特殊岩土及有毒有害气体评价3.2.5.1 坡土评价场地内的杂填土均匀性差,压缩性高,密实程度为松散为主;具有轻微湿陷性,底面坡度小于20%,整体稳定性好。填土局部含有工业废料、生活垃圾,不宜作为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的填料。若构筑物基础持力层范围内,建议进行换填;分布在其他区域的可不作处理。3.2.5.2 软土评价场地内软土主要为:淤泥、淤泥质土,欠固结,灵敏度中高。直接作为地基沉降量大、稳定性差;故软土不应作为建

25、构筑物基础持力层。若构筑物基础持力层范围内,建议进行换填;分布在其他区域的可不作处理。3.2.5.3 风化岩及残积土评价1、残积土残积土场地中主要为粉质黏土,力学性质差,厚薄较不均匀,力学性质随含水率增加下降较明显;遇水浸泡易出现弹簧士现象,不利于路基稳定;承载力差时不宜选作建构组物的持力层。土层薄时建议换填,土层厚度较大时建议可采用堆载预压或调整路基形式。2、风化岩强风化:力学性质较差,厚薄较不均匀,不宜选作桥墩、桥台基础持力层,但可作为荷载小的构筑物基础持力层。3.2.7.2基础形式及持力层建议护脚墙基础形式建议采用浅基础,建议选择强风化基岩或压实填土作为持力层。3.2.8 相邻建(构)筑

26、物影响评价本项目周边的相邻要构筑物有:渝怀铁路、D219航油管线、3回路IlOKV高压电线路、3回路35KV高压电力线路、多回路U)KV高压电力线路。本项目位于渝怀铁路保护线(结构外边50m)以外,本工程建设对渝怀铁路影响小。本项目距离D219航油管线最小距离IOnb大于其保护线5m,且航油管线为埋入式铺设,故本工程建设对其影响小。3.2.9 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文”勘察单位应当针对工程实际,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的要求,本工程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主要有:1、土

27、方回填过程中的临时边坡失稳;2、边坡垮塌,场地回填后形成九处填方高边坡;建议边坡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当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尽快向勘察和设计等单位反馈信息,调整支护措施和施工方案。按渝建发201416号文的要求对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管理。3.2.10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晌评价拟要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现分述如下:拟建工程位于建成区,在土方回填过程中,将出现较大的噪音和扬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工作;对周边道路交通压力较大。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及重庆市有关环保及卫生方面的规定,控制施工噪

28、音、扬尘等,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并应注意交通安全。参考德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1-2010)表4.1.3,场地内人工填土剪切波速可取140ms,为软弱土;粉质黏土剪切波速160ms,为中软土;场地内基岩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为岩石。2、场地类别依据场地覆盖层厚度、覆盖层等效剪切波速,地质、地形及地貌特征。按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第3.1.3条进行场地类别划分、第3.1.2条进行场地地段类别划分。场地内覆盖层厚度0.530.3m,等效剪切波速为142ms,建筑场地类别为In类,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地段类别

29、为不利地段。场地回填完成后对填土土层剪切波速值进行复测,并校核场地类别及特征周期等参数。3、措施建议对场地内既有填土进行夯实;后期填筑时应分层压实(或夯实),提高剪切波速,改善填土的抗震性能。3.2.7地基基础评价及建议3.2.7.1 地基均匀性平场后,场地地基主要由人工填土、粉质黏土、强风化基岩组成。(1)现状填土主要分布在1号地块、2号地块,多为自然抛填,均匀性差。(2)强风化基岩,厚度变化较小,不同岩性间均匀性差。(3)中等风化基岩,岩性为砂质泥岩、砂岩,岩体较完整、连续,变异性低中等,同一岩性均匀性较好,不同岩性间均匀性差。(4)本场地覆盖层厚度030.3m,场地整体的基岩面随原始地形

30、起伏,倾角一般515,原始地貌为斜坡沟谷地带,基岩面起伏较大,倾角2035。综上本工程场地地基均匀性差。现坡脚粉质黏土挤出破坏,从而导致边坡整体失稳。建议坡脚护脚墙适当增加基础埋深,回填土清除覆盖层,并分阶错台。6、建议先施工排水管涵,再进行场地回填;7、施工前应复核四周临近既有道路、管网及电力线路的调查,施工期间对未迁改的线路、设施进行保护。8、建议对填土高边坡进行监测,监测应从回填开始至竣工验收后不少于2个水文年。9、勘察期间场地正在进行土石方作业,施工前应对场地地形地貌进行复核。10、建议将场地内耕植土收集,用作场地回填结束的复绿用。4项目建设方案4.1工程方案4.1.l设计原则1)距离

31、铁路安全保护区的平面距离不小于50叽2)距离渝邻高速用地范围线的平面距离不小于30m;3)距离油气管线中心的平面距离不小于5m;4)距离高压线杆塔、基础、拉线等的平面距离不小于5150290布置,施工期间应注意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15、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时序,优先填筑1号区域,待1号区域达到设计标高后,实施1号区域与2号区域间的临时道路,最后填筑2号区域。16、在弃土场边坡坡脚排水沟外缘新德隔离栅(工程量计入排水工程),隔离栅应将整个弃土场封闭,避免外人进入弃土场发生安全事故。4.5 弃土场安全监测对部分危险性较高的土石方填筑区(1号区域(卜2区块南侧)、2号区域(2-1区块西南侧;2-2区块西侧、东侧、东南侧;2-4区块东侧及西侧)、3号区域(3-1区块东侧、3-4区块西侧及西南侧),均需进行安全监测。监测内容主要以表面变形监测、深部变形监测、渗压监测和人工巡视检查为主。4.5.1 监测方法(1)表面变形监测一般根据土石方填筑区的容量和堆高,布设23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在渣场表面布设36个水平位移测点和垂直位移测点,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