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22大类12万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7167977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162 大小:37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22大类12万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22大类12万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22大类12万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22大类12万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22大类12万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22大类12万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22大类12万字.docx(1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目录一、电气1二、起重16三、叉车、场内车辆19四、焊机、气瓶及充装22五、直梯、钢平台28六、工贸29*t、38八、建筑施工51九、涉氨制冷61十、涂装及喷涂66H一、涉爆粉尘68十二、加油站77十三、燃气、1.NG82十五、化工仓库92十六、罐区及装卸97十八、空分、低温液化气体112十九、化工115二十、管道135二十一、烟花爆竹1二十二、资料检查3一、电气电气1.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12.0.11的规定。2.落地式配电箱其底座周围未采取封闭措施(GB50054-201

2、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2.1落地式配电箱的底部应抬高,高出地面的高度室内不应低于50m11,室外不应低于200mm;其底座周围应采取封闭措施,并应能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箱内。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4室外安装的落地式配电(控制)柜、箱的基础应高于地坪,周围排水应通畅,其底座周围应采取封闭措施。3.配电室的百页窗上未设置防禽网,挡鼠板。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3.7配电室的门、窗关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网罩;其防护等级不宜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规定的IP3X级。直接与室

3、外露天相通的通风孔尚应采取防止雨、雪飘入的措施。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2.4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房间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等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处进入室内的设施。4.温度计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3.2电容器室、蓄电池室、配套有电子类温度敏感器件的高、低压配电室和控制室,应设置环境空气温度指示装置。5.配电室内有其他管路通过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1.3配电室内除本室需用的管道外,不应有其他的管道通过。室内水、汽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和中间接头;水、汽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应做

4、等电位联结。配电屏上、下方及电缆沟内不应敷设水、汽管道。6.耐火等级和门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3.1配电室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部分不应低于三级。当配电室与其他场所毗邻时,门的耐火等级应按两者中耐火等级高的确定。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1.1变压器室、配电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7.配电室门。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3.2配电室长度超过7m时,应设2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两端。当配电室双层布置时,楼上配电室的出口应至少设一个通向该层走廊或室外的安全出口。配电室的门均应向外开启,但通向高压配

5、电室的门应为双向开启门。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2.2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的双向弹簧门。8.防火门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1.3民用建筑内变电所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2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3变电所位于单层建筑物内或多层建筑物的一层时,逼向其他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4变电所位

6、于地下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5变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6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9.跨接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1.l柜、台、箱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对于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金属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4廊2的黄绿色绝缘铜芯软导线连接,并应有标识。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8.1.13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通过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5.2.5当电气装置或电气装置某一

7、部分发生故障后间接接触的保护电器不能满足自动切断电源的要求时,尚应在局部范围内将本规范第5.2.4条第1款所列可导电部分再做一次局部等电位联结,亦可将伸臂范围内能同时触及的两个可导电部分之间做辅助等电位联结。10.配电柜与周围间距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4.6.2固定式开关柜靠墙布置时,柜后距离与墙净距离应大于0.05m,侧面与净墙距应大于0.2mo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4.2.7、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2.511.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4.6.2屋内配电装置距顶板的距离不宜小于1m;当有梁时,距梁底

8、不宜小于0.8m。12.封堵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1.5电缆敷设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布线系统通过底板、墙壁、屋顶、天花板、隔墙等建筑构件时,其孔隙应按等同建筑构件耐火等级的规定封堵;13.车间配电箱接线不规范,未从底部箱体孔洞接入;U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8.1.15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均应在箱底的下底面。14.电缆沟未封闭。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3.2.2电缆出入电缆沟、竖井、建筑物、柜(盘)、台处以及管子管口处等做密封处理。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2.9变电所

9、、配电所位于室外地坪以下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位于室外地坪下的电缆进、出口和电缆保护管也应采取防水措施。15.配电楼前电车充电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4.1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控制室内不应有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16.配电室配电柜门未关闭国家电网公司电气安全工作规程4.1.5进出配电设备室(箱)应随手关门,巡视完毕应上锁。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6.1.4配电室的门向外开,并配锁。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3.7配电室的门、窗关闭应密合。17.配电箱地排和零排GB50303-20

1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1.12照明配电箱(盘)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箱(盘)内配线应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应紧密、不伤线芯、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应相同,同一电器器件端子上的导线连接不应多于2根,防松垫圈等零件应齐全;2箱(盘)内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3箱(盘)内宜分别设置中性导体(N)和保护接地导体(PE)汇流排,汇流排上同一端子不应连接不同回路的N或PEo18.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10照明配电箱(盘)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箱体开孔应与导管管径适配,暗装配电箱箱盖应紧贴墙面,箱(盘)涂层应完整;2箱(盘)内回路编号应齐全,

11、标识应正确;3箱(盘)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19.配电箱内有杂物,灰尘较多,控制回路无标识,孔洞未封堵W1.T5161.17-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3.0.21、配电箱内应干净、无杂物。2、控制回路标识应齐全、清晰。3、箱(板)多余孔洞封堵应严密20.配电箱、柜前有杂物遮挡,无操作空间。DB37655-2011建筑电气防火技术检测评定规程5.1.2配电柜(箱)周围0.3m内不应堆放杂物。(GBT13869-2017用电安全导则5.1.1一般条件下,用电产品的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且不应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21.配电箱积尘GB/T40248-2021人员密

12、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8.8人员密集场所生产加工车间8.8.4应按操作规程定时清除电气设备及通风管道上的可燃粉尘、飞絮。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4.2.38.2.6箱(柜、板)上应无飞线,无积尘、无油污、无烧损、箱(柜)内无杂物。22.配电箱内控制开关无名称标识。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6柜、屏、台、箱、盘上的标识器件标明被控设备编号及名称,或操作位置,接线端子有编号,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23.绝缘隔板、断路器隔弧罩缺失WB37/655-2011建筑物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第5.1.14、5.1.11低压电气设备的灭弧装置,如灭

13、弧栅、灭弧触头、灭弧罩、灭弧用绝缘板应完好无损。GB50254-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4.0.2低压断路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低压断路器的飞弧距离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2低压断路器主回路接线端配套绝缘隔板应安装牢固;3低压断路器与熔断器配合使用时,熔断器应安装在电源侧。24.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2.0.1变电所的所址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25.未设灭火器GB50194-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5.0.3变配电室内应配置适用于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变配电室内应设置应急照明。26.未设照明灯GB50034-20

14、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3.1.2.1室内工作及相关辅助场所,均应设置正常照明。27.配电室应急照明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10.3.3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28.600V以上不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规范W1.5027-2015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F.3.1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600V以下的带电类火灾,以及仪器仪表、图书档案等要求不留残迹、不污损被保护物的场所,不适用于固体火灾、金属火灾和自身含有供氧源的化

15、合物火灾,若扑灭600V以上的电气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为T0C55。29.GB26859-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本标准适用于具有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发电企业所有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具有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输电、变电和配电企业所有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具有22O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用电单位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其他电力企业和用电单位也可参考使用。7.3.6.4操作机械传动的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时,应戴绝缘手套。没有机械传动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和跌落式熔断器,应使用绝缘棒进行操作。7.3.6.5更换配电变压器跌落式

16、熔断器熔丝,应先将低压刀闸和高压隔离开关或跌落式熔断器拉开装卸跌落式熔断器熔管时,应使用绝缘棒。7.3.6.6雨天操作室外高压设备时,应使用有防雨罩的绝缘棒,并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30.绝缘手套未检测。车间配电柜前配备令克杆未检验;D1./T878-2021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试验导则6.6带电作业绝缘工具应定期进行电气试验和机械强度试验,其试验周期为:电气试验:预防性试验一年一次;检查性试验一年一次,两次试验间隔半年。机械强度试验:每年一次。GB26860-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9.4.5带电作业工器具应按规定定期进行试验(绝缘杆1年、绝缘靴、绝缘手套半年)。31.断

17、路器未在配电箱内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7.2.1电源可采用电缆埋地或架空进线,进线处应设置电源箱,箱内应设置总开关电器;电源箱宜设在室内,当设在室外时,应选用室外型箱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GB19517-2023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5.2产品的结构、外壳或护罩等,或其在封闭的电气作业场中时,均不会产生意外接触带电部分的危险。外壳、护罩等部件只允许用工具拆卸或打开。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5.1.2标称电压超过交流方均根值25V容易被触及的裸带电体,应设置遮栏或外护物。32.配电箱无盖板。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4.

18、2.38.7箱柜应有可靠的屏护。33.户外配电箱防护等级GB50194-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6.3.5户外安装的配电箱应使用户外型,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本规范附录A外防护等级IP44,门内操作面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21oGB15606-2008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8木工车间的电气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o34.车间开关设在木板上WB37655-2011建筑电气防火技术检测评定规程9.1.6插座、开关若安装在可燃结构上或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的保护措施。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8.1.9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

19、质阻燃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方可整体紧固在配电箱、开关箱箱体内。金属电器安装板与金属箱体应做电气连接。35.配电箱采用木板制作DB37655-2011建筑电气防火技术检测评定规程5.1.l配电柜(箱)不应采用可燃材料制作。U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8.1.7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1.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4.2.38.1.3金属占有系数大及高温环境的配电箱(柜、板)应选择防护式,且用金

20、属材料制作。36.车间两处配电柜后侧未设柜门。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4.2.38.1.4配电箱(柜、板)的设置应通风、防尘、防飞溅、防雨水、防油污、防小动物。37.使用闸刀开关发改委令第2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38.有带电体明露。(GBT13869-2017用电安全导则7.3检修后的电气设备和电气装置,应证明其安全性能符合正常使用要求。不合格的用电产品不得投入使用,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在明显位置予以标识。用电产品拆除时,应对原来的电源端作妥善处理,不应使任何可能带电的

21、导电部分外露。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4.2.38.7配电板面板后和箱柜以外禁止有裸导体或接头裸露。GB50254-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4.0.3低压断路器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线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2裸露在箱体外部且易触及的导线端子应加绝缘保护。39.配电箱上无安全警示标志。干式变压器未设置“高压危险”安全标志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7.1生产设备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有安全标志。GB/T2893.5-2020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5部分:安全标志使用原则与要求5.1.1在目标场所内,根据相关法律和规

22、章的要求或安全生产的规定应设置的安全标志应优先设置。其他安全标志的使用应基于风险评估进行判断,风险评估可以识别和确定目标场所中存在的危险源类别以及与每个危险源相关联的具体风险。40.房顶有渗水痕迹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1.2配电线路的敷设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2)应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水的侵入或因进入固体物带来的损害。41.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2.6配电室通道上方裸带电体距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2.5m,当低于2.5m时,应设置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的规定的IPXXB级或IP2X级的遮拦或外护物,遮拦或外护物底部距地面的高

23、度不应低于2.2mo42.变压器围栏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4.2.2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的变压器四周应设高度不低于1.8m的固定围栏或围墙,变压器外廓与围栏或围墙的净距不应小于0.8m,变压器底部距地面不应小于0.3mo油重小于100Okg的相邻油浸变压器外廓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5m;油重100Okg2500kg的相邻油浸变压器外廓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3.0m;油重大于2500kg的相邻油浸变压器外廓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m;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防火墙。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4.2.5设置在变电所内的非封闭式干式变压器,应装设高

24、度不低于1.8m的固定围栏,围栏网孔不应大于4011un40m11io变压器的外廓与围栏的净距不宜小于0.6m,变压器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m。GB50060-20083-1IO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5.4.843.GB50060-20083-1IO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程5.5.3贮油设施内应铺设软石层,卵石层厚度不应小于250mm,卵石直径为5080mmo44.GB/T14542-2017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6.1.3应按照下列原则进行检验:a)在表5中所规定的周期内应定期地进行性能检验,除非制造厂商另有规定。45.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未使用可靠漏电保护GBT3787-20175.3手持

25、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在一般场所使用I类工具,还应在电气线路中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其中剩余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的要求见GB3883.1-2014的规定。CGB/T3883.1-2014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8.14.1.1电气安全1)电动工具插头必须与插座相配。绝不能以任何方式改装插头,需接地的电动工具不能使用任何转换插头。6)如果无法避免在潮湿环境中操作电动工具,应使用带有剩余电流装置(RCD)保护的电源。46.屋内电缆与管道间距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6.10在屋内架空明敷的电缆

26、与热力管道的净距,平行时不应小于1m;交叉时不应小于0.5m;当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电缆与非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0.15m;当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与管道接近的电缆段上,以及由该段两端向外延伸大于等于0.5m以内的电缆段上,采取防止电缆受机械损伤的措施。在有腐蚀性介质的房屋内明敷的电缆,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47.出线保护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4.2.38.2.5箱(柜)关闭严密;进出线弯曲半径应符合本标准,出线应受到保护,严禁承受外力;线路压接紧固、不得扭接、松动。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2.20有金属槽盒引出的线路,可

27、采用金属导线、塑料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金属软导管或电缆等布线方式。导线在引出部分应有防止损伤的措施。48.电缆线绝缘皮破损;GB/T13869-2017用电安全导则5.1.2电气线路应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和导电能力。49.配电箱内接线不规范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9柜、台、箱、盘面板上的电器连接导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导线应采用多芯铜芯绝缘软导线,敷设长度应留有适当裕量;2线束宜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保护层;3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不松散、不断股,其端部可采用不开口的终端端子或搪锡;4可转动部位的两端应采用卡子固定。50.UGJ46-2005

2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5.3.4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2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51.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12.5.8铝导体不应作为埋设于土壤中的接地极和接地连接导体(线)O52.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1.8严禁利用金属软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为接地线。53.接地体埋深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

29、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2.1接地网的埋设深度与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具体规定时,接地极顶面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8叱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小于5m,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极意思就是接地极是水平放置的,垂直接地极意思就是接地极是垂直放置的。接地体的埋深主要跟冻土层和气候干燥程度有关,详见GB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4.3)54.垂直接地极敷设不符合要求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5.4.3人工钢质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米。(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角钢、钢管、铜棒、铜管等接地体应垂直配置。人工垂直接地

30、体的长度宜为2.5m,人工垂直接地体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m。人工接地体与建筑物外墙或基础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Inu)5.4.4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并宜敷设在当地冻土层以下,其距墙或基础不宜小于1m。55.电气接地。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0.4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必须接地:1电气设备的金属底座、框架及外壳和传动装置。2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3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4互感器的二次绕组。5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的金属框架和底座。6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层、接头盒、终端头和金属保护管及二次电缆的屏

31、蔽层。7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8变电站(换流站)构、支架。9装有架空地结或电气设备的电力线路杆塔。10配电装置的金属遮栏。11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4.12.7低压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应通过电源的PE线接至装置内设的PE排接地。GB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4.3.7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装置中,下列部位应采用专门敷设的接地导体(线)接地:1)发电机机座或外壳,出线柜、中性点柜的金属底座和外壳,封闭母线的外壳;2)IlOkV及以上钢筋混凝土构件支座上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3)箱式变电站和环网柜的金属箱体;4)直接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5)变压器、发电机和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所接自动

32、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提供感性电流的部分、接地电抗器、电阻器或变压器等的接地端子;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接地母线、接地端子;7)避雷器,避雷针和地线等的接地端子。3.2.2附属于高压电气装置和电力生产设施的二次设备等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架构上,且保证电气接触良好的设备。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5.5.3按照GB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不需要接地的部分,在爆炸环境中仍需要接地。56.接地线不应采用缠绕方式。GB/T13869-2017用电安全导则5.1.2保护接地线应采用焊接、压接、螺栓联结或其他可靠方法联结,严禁缠绕或挂

33、钩。电缆线中的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只能用作保护接地线。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3.6采用金属绞线作接地线引下时,宜采用压接端子与接地极连接。57.接地排颜色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2.7明敷接地线,在导体的全长度或区间段及每个连接部位附近的表面,应涂以15mm100nInI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标识。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GB50944-2013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13.3.3防静电接地应严格按设计或技术要求连接(图13.3.3),接地系统宜采用镀锌扁钢或裸铜导线(带),有绝缘外皮时,

34、外皮颜色应为黄绿相间。58.接地螺栓生锈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2.3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4.2.2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应就近与防雷引下线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采取防电化学腐蚀措施。59.配电柜内地排的压接线(GB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7.0.9盘、柜上装置的接地端子连接线、电缆铠装及屏蔽接地线应用黄绿绝缘多股接地铜导线与接地铜排相连。电缆铠装的接地线截面宜与芯

35、线截面相同,且不应小于4mm电缆屏蔽层的接地线截面面积应大于屏蔽层截面面积的2倍。当接地线较多时,可将不超过6根的接地线同压一接线鼻子,且应与接地铜排可靠连接。60.同一压接点压接的导线数量多于两条,不符合规范要求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7.2.2条:导线与设备或器具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5每个设备或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根导线或2个导线端子。SH/T3081-2019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6.3.5接地系统的各种连接应牢固、可靠,并应保证良好的导电性,各种接地导线与接地汇流排、接地汇总板的连接应采用镀锡铜接线片和镀锌钢质螺栓压接,并应有防松件,同一压接点压接的

36、导线数量不应多于两条。61.搭接要求GB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4.1.2、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3.4接地线、接地极采用电弧焊连接时应采用搭接焊缝,其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扁钢应为其宽度的2倍且不得少于3个棱边焊接。2圆钢应为其直径的6倍。3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由钢带或钢带弯成的卡子与钢管或角钢焊接。62.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1.1.1金属梯架、托盘或槽盒本体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与保护导体的

37、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梯架、托盘和槽盒全长不大于30m时,不应少于2处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全长大于30m时,每隔20m30m应增加一个连接点,起始端和终点端均应可靠接地。2非镀锌梯架、托盘和槽盒本体之间连接板的两端应跨接保护联结导体,保护联结导体的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3镀锌梯架、托盘和槽盒本体之间不跨接保护联结导体时,连接板每端不应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3.1.7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单独与保护导体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63.不准串联接地。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2.9电气装置的接地必须

38、单独与接地母线或接地网相连接,严禁在一条接地线中串接两个及两个以上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12.4.4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得用作保护接地导体(PE)的串联过渡接点。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1.7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单独与保护接地相连,不得串联连接,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64.穿管,线缆高度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5.1.3塑料护套线在室内沿建筑物表面水平敷设高度距地面不应小于2.5m,垂直敷设时距地面高度1.8m以下的部分应采取保护措施。GB50054-2011低压

39、配电设计规范7.2.1正常环境的屋内场所除建筑物顶棚及地沟内外,可采用直敷布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敷布线应采用护套绝缘导线,其截面积不宜大于6m112护套绝缘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7.2.1的规定;水平敷设:屋内2.5米,屋外2.7米垂直敷设:屋内1.8米,屋外2.7米3当导线垂直敷设时,距离地面低于1.8m段的导线,应用导管保护;4导线与接地导体及不发热的管道紧贴交叉时,应用绝缘管保护;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应用钢管保护;5不应将导线直接埋入墙壁、顶棚的抹灰层内。GB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6.2.1直埋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时,要采取防护措施。G

40、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6.8无铠装的电缆在屋内明敷,除明敷在电气专用房间外,水平敷设时,与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5m;垂直敷设时,与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8m;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止电缆机械损伤的措施。65.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2.7对金属导管、金属槽盒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宜采用金属导管、金属槽盒布线。66.GA1131-2014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8.6室内储存场所内敷设的配电线路,应穿金属管或难燃硬塑料管保护。不应随意乱接电线,擅自增加用电设备。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第四十条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料管保护。67.

41、临时用电线挂在护栏上,敷设在地面上U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7.1.2架空线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7.2.3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68.受力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7.2.1电缆头应可靠固定,不应使电器元器件或设备端子承受额外应力。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1.1配电线路的敷设应符合下列条件:4能承受安装期间或运行中布线可能遭受的其他应力和导线的自重。69.临时电源线在地面敷设,未采取防机械伤害措施;GB5030

42、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3.1.3当电缆敷设存在可能受到机械外力损伤、振动、浸水及腐蚀性或污染物质等损害时,应采取防护措施。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5.1.l带电部分应全部用绝缘层覆盖,其绝缘层应能长期承受在运行中遇到的机械、化学、电气及热的各种不利影响。7.1.2配电线路的敷设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由外部热源产生的热效应带来的损害;2应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水的侵入或因进入固体物带来的损害;3应防止外部的机械性损害;4在有大量灰尘的场所,应避免由于灰尘聚集在布线上对散热带来的影响;5应避免由于强烈日光辐射带来的损害;6应避免腐蚀或污染物存在的场所对布线系

43、统带来的损害;7应避免有植物和(或)霉菌衍生存在的场所对布线系统带来的损害;8应避免有动物的情况对布线系统带来的损害。70.线缆杂乱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3.2.2电缆敷设排列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GB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6.1.17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及时装设标识牌。GB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6.1.9.3不得采用铁丝直接捆扎电缆。71.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6.9屋内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明敷时,除敷设在托盘、梯架和槽盒内外,电

44、缆之间的静距离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72.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6.38电缆通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散水坡、楼板和穿过墙体等处应穿管保护,穿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73.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2.11金属导管和金属槽盒敷设时,应与其他管道的平行净距离不小于0.Imo74.未使用插头与插座进行接线。GB/T13869-2017用电安全导则5.1.3插头与插座应按规定正确接线,插座的保护接地极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单独与保护接地线可靠连接,不得在插头(座)内将保护接地极与工作中性线连接在一起。75.插座回路未设漏电保护器GB/T1

45、3955-2017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与运行4.4.1末端保护下列设备和场所应安装末端保护RCD:a)属于I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注释:参照GB/T17045,电气产品分为四类。其中I类产品的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设备的基本绝缘,而且还应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该措施是将可能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线或TT系统的独立接地装置联接起来,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带有危险电压。);b)工业生产用的电气设备;c)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d)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e)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f)机关、学校、宾馆、板店、企事业单位和住宅等除壁挂式空调电源插座外的其他电源插座或插座回路;g)游泳池、喷水池、浴室、浴池的电气设备(注释:指相关规定属于应安装保护装置区域内的电气设备。);h)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i)医院中可能直接接触人体的医用电气设备(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