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2022第一部分建设背景3一、发展趋势3二、发展现状6三、面临挑战9第二部分总体思路12一、指导思想12二、发展原则12愿景目标13四、总体架构设计16(一)总体框架16(二)业务架构19(三)应用架构20(四)数据架构21(五)基础设施架构23(六)安全架构24(七)标准规范体系28第三部分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30一、前瞻布局数字基础设施30(一)城市通信网络30(二)物联网31()政务外网32(四)政务云、数据中心33(五)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35二、整合建设城市数字平台36(一)城市大数据资源平台36(二)视频资源共享平台39(三)时空信息云平台40(四)城市物联网平
2、台42(五)人工智能平台43(六)区块链平台44三、全面提升数据治理能力45四、开展领域综合应用建设47(一)城市治理领域47(二)政务服务领域69(三)公共服务领域71(四)产业经济领域81五、打造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96第四部分推进阶段与实施路径100一、推进阶段100二、实施路径101第五部分智慧城市整体运营体系108一、建设模式108(一)政府自建自营108(二)政企共建运营109(三)企业自建自营109二、运营模式HO第六部分保障措施113一、加强组织协同113二、完善制度规范114三、加强资金保障115四、强化人才支撑115五、积极宣传引导116六、强化安全意识117-IH-第一部分
3、建设背景一、发展趋势(一)新时代赋予智慧城市丰富内涵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指示。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组织召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口注重统筹协调,更加注重安全可控的要求,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将城市居民感受、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重要评价内容o明确指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例匕“要促进新技术传播和运用,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经济治理,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
4、环境。中方将推动制定智慧城市指导原则,倡议各方分享数字技术抗疫和恢复经济的经验,倡导优化数字营商环境,释放数字经济潜力二智慧城市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能力基石,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与此同时,新基建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国家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政策及会议精神不断加码,基于新一代信息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新型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信息基础设施支撑政务服务、政府管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创新应用。(二)新愿景牵引智慧城市创新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本质要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以人民的现实需求为牵弓I,尊重民意、用好民智,鼓励市民发挥其主体意识
5、,把更多精力放在满足市民的需求上.实现市民生活便利、提高生活质量,把科技手段和人的幸福感充分结合起来,坚持需求牵引、效果为先,注重用户体验,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务兼顾个性需求,实现服务的便捷化精准化供给,持续增强无锡人民获得感,持续提升无锡人民幸福感。导向,积极探索运用大、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公共服(三)新技术驱动智慧城市融合突破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深入到各行业生产与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
6、慧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趋势,为城市基础设施、政务服务、政府管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各领域的智慧化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需要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并创新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新技术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以信息化为引领,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协同和演进提供新的动力。需紧跟时代潮流,大力发展并逐步运用新T弋信息技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城市治理、社会民生等业务需求进行有机融合,推动“5G+工业互联网、AI+公共安全”“大数据+城市治理”“物联网+智慧交通”等具有无锡特色的应用场景建设,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城市治理更精细、
7、民生服务更贴心。(四)新模式支撑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新型智慧城市进入了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发展阶段,更加关注数据治理、统筹建设、综合运营。一方面,城市累积的政务数据、互联网数据、时空数据等数据资产日益成为城市的重要资产,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需重点关岛、重复建设等问题的出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各方建设力量,吸引各种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形成多渠道资金参与的智慧城市多元投资、联合运营发展格局。注:治理,充分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为避免系统孤在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方面,将持续探索通过创新投融资、项目管理、服务外包和商业运营等市场化运作机制和模式,选取具备一定经济效益
8、、不涉及政府信息安全、需要长效化运营的服务项目作为智慧城市民营资本开放试点,为民营资本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奠定良好的制度环境,助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模式创新。二糠醵(一)信息基础日趋完善,支撑能力稳步提升全市基础网络、政务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本地信息资源累积也具备一定基础。无锡市率先建成国内高标准全光网城市、首个IPv6规模商用网络,到2019年底,全市光纤宽带用户规模达到956.33万户,城域网出口带宽6.3Tf4G基站累计达到42841个,已建成5G基站超3000个,5G基站惹盖密度全省领先,“5G上下行吞吐率“5G终端接入成功率”等关键指标全国领先,建设全国首个5G
9、机场,部署全球首个连续覆盖的高铁5G网络。实现了NB-IOT窄带物联网全域覆盖,成为全国首个物联网卷盖全域的地级市、首个物联网连接规模超千万的地级市。;资源初步实现汇聚与共享,建成城市大中心,到202作I1.月底,全市委;口总量为8(M乙条,输出总量为129.6亿条,构建形成了人口库、法人库、自然资源库、信用库和电子证照库等五大基础数据库,为无锡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二)城市治理有序推进,智慧应用不断深入全市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城市治理领域智慧化建设有序推进,各类智慧应用逐步深入,城市治理能力与水平不断增强。“雪亮工程”汇聚各类物联、视频资源共计6.8万余路,
10、形成了“1+N”的联网共享格局,联网能力全国同类城市领先。车联网(1.TE-V2X)城市级示范应用重大项目等一批智慧交通项目稳步推进。数字城管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建立了城市管理问题快速发现、精确派遣、按期处置和绩效评价体系。市场监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有智慧315”公众服务平台、全市农贸市场管理平台等多个市场监管平台。“感知环境、智慧环保”示范工程搭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实现全市生态环境要素的物联网感知监测。全市建有27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基本覆盖各类水体,构建了水质监测一张网,同时建设了“感知太湖智慧水利项目,利用信息化手段科学治理太湖蓝藻成效明显。(三)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创新服务成效显著
11、近年来,政府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优化,持续深化“一枚公章管审批“电子营业执照一城通用”等改革,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口社会公众获得感和满意度。2019年,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共办理各类事项395.47万件,按时办结率达100%,承诺件提速率达56.3%,提交材料数量平均减少51.4%,在全省政务服务好差评”综合测评中,市“好评”点赞数位居全省第一。无锡市在省内率先推出“政府G端+银行B端+客户C端”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打造“成全C站”政务自助终端。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三个全覆盖”改革,依托“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审批时限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成为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多规合一业务协同5个试点城市之一
12、,整体提升无锡营商环境。(四)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民生体验逐步增强公共服务基础能力较好,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初具成效。打造统一的城市服务入口,上线城市级APP“灵锡”,首期包括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社会保障、教育刎、文化版族台群、近50(阿艮务,“灵锡”APP正成为无锡城市的数字新名片。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方位覆盖区域医疗卫生业务,内联全市(含江阴、宜兴)共140余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外联公安、残联、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建设锡慧在线”学习中心,开设名师课堂,截至2019年,共有200多所学校使用锡慧在线”进行课程录播或直播,拍摄课程超2000节。建设无锡智慧体育综合服务平台,持
13、续推动全民健身。(五)智慧产业发展迅速,数字赋能效果渐显数字赋能产业发展效果渐显。2019年实现物联网产业营收增长16.1%,软件和言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5.4%,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8.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比重达到15.6%o成立全省首家市级5G产业联盟,培育本地5G应用案例,通过应用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形成新一轮产业热点。智能制造全面提优。发布全市智能制造水平评价规范,通过两化融合贯标评定企业471家,获评省示范智能车间161个。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山经济开发区入选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无锡瀚云、雪浪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通过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五星级
14、和四星级评测,获评省重点ZD1.k互联网平台12个。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才段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江阴市成功申报国家农村电商综合示范县,30家单位获评省级各类电商示范企业、基地。高水平推进中国(无锡)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实现六个“全省第一”。三、面助俄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面临着以下问题及挑战。(一)数字基础设施引领不足,亟需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亟需秉承“前瞻领先、集约共享、安全可靠、敏捷开放”的理念,全面提升城市通信网络,并推动5G网络在典型应用场景先试先行,不断统筹全市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政务网络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整合和城市资源效率最大化。(二)
15、业务应用统筹协同不足,亟需加强业务统一支撑能力。亟需在市级层面构建大数据资源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物联网管理平台、视频资源共享平台以及应用支撑平台等城市共性数字平台,通过数字平台支撑以大数据共享为基础的数据流、业务流的跨领域、跨部门流转,为业务协同和有效联动提供技术支撑。(三)公共数据深度建设不足,亟需提升数据管理应用能力。当前无锡市主要通过现有大数据共享平台和各委办局之间单线交互的方式进行数据共享,面向行业和市场的数据开放尚未形成清晰的模式。因此,需进一步通过:资源的有效管理明确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机制,推动无锡市城市级数字资源向数据资产的转变,促进无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四)
16、全局视角综合运营不足,亟需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当前无锡市信息化应用多集中于垂直条线或部门,亟需梳理并整合全市在城市运行、应急指挥、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数据资源,站在全市整体视角,以数据驱动为无锡提供跨领域和跨层级的分析决策、监测预警和联动指挥能力,全面科学地掌握城市发展态势。(五)服务对象需求挖掘不足,亟需全面强化群众获得感。需落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对“强调体验和获得感”的要求,以需求为导向和以务对象为中心,以场景化应用为抓手,重点在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领域,为民打造具有参与感和获得感的便捷应用和贴心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新型智慧城市的满意度.(六)系统落实战略机遇不够,亟需
17、开阔视野主动融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更是勇做“排头兵、的实践要求。当前在文旅、物联网、环保水利、交通、养老等城市发展各方面有巨大的衔接互补和错位发展空间。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聚焦“f化合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IO-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建设!办同创新产业体系,需要聚力“高质量,协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以一体化的应用场景建设,实质性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展现高质量发展看无锡”的底气。第二部分总体思路-旨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探索性引领性发展,坚持全市“一盘樵,统筹协调推进,开启无
18、锡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新征程,促进“一流治理”,成就“一流城市”,为无锡勇做“两争一前列2排头兵”和争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先行示范区奠定坚实的基础。螭规划,共建共享.坚持螭规划,整体推进。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设计、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省级以下三级平台、数据和应用对接,减少重复建设,促进共建共享,推动各业务领域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需求导向,应用牵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综合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需求,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T弋信息技术在惠民领域的应用,并适度超前布局,增强人民群众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驱动。适应
19、,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等发展新趋势,全面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产业融合,促进产业数字化、跨界融合化,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培育数据驱动型创新切实提高数据对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产业转型的支撑作用。体系和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大辅助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朝并举,持续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突出建立“建设+运营”并重的长效发展机制,通过采用政府牵头,市场化运作为主体的模式,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以场景驱动引导公共数据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航,保障安全。积极适应数字化发展新形势,加快财税扶持、投融资、人才激励、招商引资、信息共享、大数
20、据开发利用等领域制度建设,以制度推进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坚持安全保障工作与智慧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保障信息安全,完善对个人数据保护及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行业监管,促进数据资源有序流动与规范利用。三、愿景目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强调数据促进“一流治理,智慧成就“-流城市将更快一步建设智慧城市,更胜一筹运营智慧城市,全面支撑,美丽无锡”建设,逐步建成基础设施“一体支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民生服务“一码通城”、产业发展“一数融产”,谱写无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新篇章。基础设施“支撑:切实提升基础设施能级和服务水平
21、,扩大4G网络覆盖范围,4G室外覆盖率不低于98%,持续优化城市光纤宽带网络,提升光纤网络覆盖率,实现全市光纤到户100%覆盖,进一步推动“城市万兆到楼、千兆进家庭,农村千兆进村、百兆入户,光纤网络建设;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现有基站5G改造,逐步实现全市5G网络全覆盖和重点区域深度覆盖。优化NB-IOT窄带物联网,实现全市范围内NB-IoT网络深度全惹盖,推动NB-IoT网络在生态监测、农业管理、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智慧化应用。构建无锡市城市数字平台,面向全市提供统一的大数据分析、视频资源共享、时空信息、物联网等基础支撑能力,实现城市数据融合、业务协同与敏捷创新;建成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与城市信息资
22、源运营体系,核心信息基础设施全部满足等保三级建设要求,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公共服务“一码通城:整合服务资源,拓宽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切实提升市民的生活便捷度与智慧化体验感,通过在线的政民互动界面,引导市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吸收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建议,为智慧服务的持续创新提供动力。综合服务方面,基于灵锡APP,建设市民云,生成无锡个人专属电子码(CityID),实现“全城一码、一码通城智慧医疗方面,加快推动二级以上医院的信息互联互通,推进互联网医院的建设,结合5G、AI等新技术,打造“5G+救护车皿区块链+电子病历”等智能应用。智慧教育方面,持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所
23、有学校千兆进校,90%以上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基本覆盖,进一步推动智慧校园建设,80%以上的学校建成智慧校园,深化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在区域间的流动,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智慧社区方面,建成基层一体化平台,实现基层治理能力整合,推动基层减负增效,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水平。智慧养老方面,形成机构、社区、居家协调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统筹整合多部门的数据与系统,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建设无锡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推动城市治理业务一体化,实现城市治理的高效联动,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智慧化水平。自然资源规划方面,建成自然资源规划一体化平台,实现自然资源管理与服务
24、的精准化和高效化。公共安全方面,实现社会治安“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应急方面,依托应急中旨挥系统,应急事件处理有效率达90%以上。政务月通办二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进“一网通办”T殍一次办”等政务服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平台整合能力,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规范网上办事标准、创新审批服务方式,推动市民办事环节更简、时间更短、跑动次数更少,实现市政务服务的提质增效;建成全市一体化政务协同办公平台,逐步打通市级以下办公系统,促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提高行政效能。产业发展“一数融产二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产业经济,加强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推动产
25、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智慧农业方面,实现智慧农业重点项目建设达3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方面,加快推动面向行业或技术领域的平台建设,鼓励重点企业自建自用,有序推动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建设,丰富完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持续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建设一批智能化重点项目,加大推进“企业上云”,培育一批省星级上云企业;产业服务平台方面,建成市级产业监测平台及企业综合服务云平台,优化无锡市营商环境。四、总体架构设计(一)总体框架新型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无锡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基5出设施一体支撑、领域综合统筹和行业应用。图1智装无窗的总体架构图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加快构
26、建覆盖市、市(县)区、乡镇(街道)多级的无锡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推进一体化城市运行平台支撑体系建设。整合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城管、交通运输、水利、卫生健康、应急等相关信息系统,围绕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不越位不替代各委办局的管理指挥职能,开展深层次城市运行专题建设,横向实现各委办局业务系统的全面打通,纵向实现市、市(县)区、街道乡镇、村居的多级联动,构建全面的运行管理体系和指挥调度体系,实现“一屏联动观锡城、一网统筹管全市二基础设施一体支撑.加快城市通信网、物联网、政务网、政务云、数据中心等前瞻部署,重点提升打造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视频资源共享平台、物联网管理平台、时空信息云平台
27、、区块链管理服务平台、人工智能服务平台等城市数字平台,为整体构建一体支撑的高速、安全、移动、泛在信息基础设癖境。领域综合统筹.在新型智慧城市各领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聚焦城市治理的一网统管”、民生服务的“一码通城”、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一数融产,逐步盘活数据资产,场景驱动数据深度利用,以“一网统管一码通城“-网通办“和,一数融产”促进领域和部门间的协同。行业应用。优化提升新型智慧城市的行业应用成果,在城市治理方面,持续提升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水利、生态环保、智慧城管等行业应用;在政务服务方面,持续提升行政服务审批和政务办公等领域应用;在市民服务方面,重点提升智慧教育
28、、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以及“灵锡”APP等创新应用;在产业发展方面,持续提升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智慧园区、智慧招商、智慧文旅、营商环境等,实现行业应用和四大综合统筹相得益彰。市区整体统筹联动方面,数据中心层面,强调市级数据中心和区县数据分中心实现统筹互通;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层面,统一建设城市数字平台进行支撑,区县可以根据需要调用;领域行业应用方面,实现市级领域应用和区县特色应用互融互补;运营中心层面,市级中心与市(县)区分中心实现统筹互通。保障运营体系方面,全面实现组织保障、安全保障、标准规范和人才发展等统一保障体系,聚焦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机制、统一运维体系和可持续投资体系,打造统一的建设
29、运营体系,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保驾护航。(二)业务架构按照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的要求,在明确业务基础和业务需求的基础上,从善政、惠民、兴业”三大方向,构建无锡新型智慧城市的业务框架,如下图所示:图2智慧业务架构图1 .善政方面善政方面的业务聚焦于促进政府业务协同和城市治理,主要包括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政务协同运行和科学决策支撑等内容,以及提升城市功能和质量,主要包括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生态治理、公共安全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内容。2 .意民方面。惠民方面的业务聚焦于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出行服务、社区基层服务、居民就业创业以及融合服务等内容。3 .兴
30、业方面兴业方面的业务聚焦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主要包括促进“三大经济”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等内容。突出推动园区载体和企业服务,主要包括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促进无锡车联网先导区、数据湖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的发展等内容。()应用架构应用架构由基础层应用、平台层应用和各领域智慧应用三部分构成,形成横向协同、共建共享、灵活管控、易于迭代的应用架构。IIgHMa1.IEWiets图3智邀应用架构图基础层应用由云管理应用、网络管理应用、终端设备管理应用、边缘设备管理应用、物联网设备管理应用等构成,提供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
31、理运维服务,为城市数字平台、城市各领域智慧应用按需配置硬件资源。平台层应用主要包括大数据、时空地理信息、物联网、人工智能、顺资源共享、区块链等服务内容,整体构成城市数字平台,为城市各领域智慧应用提供新技术的共性支撑服务。城市各领域智慧应用由政府管理、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等领域应用构成。丰富的城市应用统一接入城市数字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和能力的协同共用,并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灵活实现新增应用的接入和老旧应用的退出。(四)数据架构新型智慧城市数据架构由大数据采集、大数据资源平台、大数据服务、大数据应用、大数据治理和管理、大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构成,数据架构设计如下图所
32、示。1 .建立技术接口、数据标准和相应管理办法,实现无锡各类数据资源的采集与汇聚。在目前数据采集接口基础上,补充个别特定交换与采集接口,运用通用数据比对与清洗规则,解决目前数据源不一致、权威性不足、同一个数据不同时期格式不一致等问题,依托数据采集平台实现城市管理数据、城市运行数据、社会资源数据的有效采集、统一汇聚。2 .大数据资源平台完善提升统一的市级大数据资源平台,奠定各类智慧应用的数据基础。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对无锡的城市数据资源进行科学梳理,注:资源编码、规范:格式,明确城市公共数据、城市开放数据和共享数据等数据资源分类;完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目前分散、数据资源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资源积
33、累和充分使用;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社会信用和电子证照等大数据基础库,同时根据业务数据积累情况,建立政务服务库、市场监管库、公共安全库、城市管理库、社会治理库等重点领域主题数据库。3 .大到螂赌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打造大数据应用开放能力。将数据资源及平台能力封装为标准服务接口,面向上层应用开放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展现、大数据决策等能力。通过提供数据开放会利用大数据资源及平台能力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APk建设数据开放网站、对接大交易平台等方式,鼓励社4 .S三Sff1.在基础数据资源、重点领域数据资源和大数据服务能力的支撑下,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应用建设,将大数据资源与能力充分融入到
34、各类智慧应用的建设中,不断创造与实现新价值,全面提升无锡大数据应用水平和数据资源综合效益。建立数据治理与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为大数据高质量应用提供制度保障。依据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编制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利用细则,建立数据资源目录与共享交换目录、共享管理以及大数据对外服务接口标准,探索数据资源的权属规则,规范数据资源采集、清洗、应用、维护等规则,明确数据维护责任和管理责任,确保数据在交换和对外服务时高效、安全、可控,实现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五)基础设施架构新型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云基础设施和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内容,基础设施架构如下图所示:图5智魅基础设施架构图网络基
35、础设施:包含互联网、城市通信网、政务网、视频专网和感知网。从网络形态方面,科学统筹高速光纤网络、无线网络、物联感知网络、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协调发展,发展方向为多网融合;从区域维度方面,在高速光纤网络、4G4G+移动通信网络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上坚持一网全覆盖,开展5G网络商用建设。云基础设施-云计算数据中心:结合无锡市数据存储计算以及数字应用的实际需求,加快推进市级物理数据中心建设,部署数据中心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为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政务系统迁移和大数据应用等提供支撑。云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资源池:提升完善云计算数据中心,统一部署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设施资源。在数据中心资源基础上
36、,提升云计算平台能力,构筑开放共享、敏捷高效、安全可信的云基础架构,提供共享的基础资源、开放的数据支撑平台、立体的安全保障及高效的运维服务,为各类智慧应用和大数据服务提供支撑保障。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基础设施:构建城市智慧运营中心的物理空间,部署城市智慧运营中心的展示大屏、操作设备、会议终端、智能座席,配置移动终端,承载和具体展示各类领域综合应用。(六)安全架构完善网络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终端安全、以及技术防御体系和安全运维等安全体系,构筑可信、可控的城市全域网络安全体系,提升信息安全管理、防御和运维能力,安全架构设计如下图所示:安全G体系技术RJ“体系git*体系等域促WifWa602781体参
37、售康保沪投木标冶X800图6智慧安全架构图1.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体系,完善由安全管理中心总体负责,安全管理团队、技术防御团队、安全运维团队,以及专家顾问团队、第三方信息安全咨询服务机构共同组成的无锡智慧城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体系。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规范体系,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业务、监管三大类标准规范,加强标准宣贯和培训I,强化信息安全规范标准在智慧城市建设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提升信息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制,明确各部门信息安全负责人、要害信息系统运营单位负责人的信息安全责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38、、维护等各环节工作人员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技能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第三方安全咨询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梳理安全管理需求,实现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在内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无锡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符合等级保护的管理要求,为网络信息安全提供持续保障。2 .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体系针对通信网络、区域边界、计算环境,综合采用防火墙、入侵防御、恶意代码法防范、安全审计、防病毒、传输加密、集中数据备份等多种技术和措施,并充分考虑各种技术的组合和功能的互补性,构建从外到内的安全防御体系,实现智慧城市业务应用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保护,并进一步
39、实现综合集中的安全管理。重点包括:完善云数据中心物理安全体系。包括建设和完善数据中心的冗余供电设施、冗余温湿度控制设备等基础设施,结合门禁、视频监控控制人员进出,保障数据中心物理环境安全。完善网络安全体系。通过部署防火墙、抗DDOS攻击、网络流量分析、安全审计系统保护各类平台和应用免受恶意攻击、非法入侵。建设前端感知设施可信准入控制系统,对摄像机、传感器等前端感知设备进行认证,防止非授权设备接入网络。完善数据中心主机、应用、数据安全体系。对部署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进行安全加固和防病毒保护,增强主机的安全性和健壮性;对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实施数据分级保护和数据防泄露防护,防止敏
40、感信息、隐私信息外泄。针对WEB类应用建设WEB防火墙,防止网页被非法篡改。定期对部署在数据中心内的应用进行漏洞扫描,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完善无锡新型智慧城市的统一安全管理平台,对安全设备和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审计预警、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安全运维流程和应急响应进行标准化管理,保障系统持续安全运营。3 .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运维体系制定和完善安全运维服务流程和内容,构建一体化的安全运维体系。包括制定和完善定期评估、定期加固、应急响应、日常巡检、审计取证、教育培训、安全通告和安全值守等安全运维服务制度;梳理完善安全运维标准、制度和流程,建立统一、完善的安全运维管理流程;引
41、入安全服务外包,全面提高运维水平,逐步实现安全运维由被动支持转为主动式服务,形成一体化的安全运维体系。(七)标准规范体系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遵循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成熟标准架构,并逐步建立市级地方标准。国7智慈标准体系图标准规范体系是落实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抓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遵循国家、行业、省级发布的成熟标准架构,在总体标准上参照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应用指南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术语以及江苏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等文件,以明确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运行评估规范。在基础设施、支撑技术平台、管理与服务、建
42、设与宜居、产业与经济、安全与保障等六大领域,分别参照智慧城市信息技术运营指南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物联网系统接口要求等系列专项标准文件开展建设运营。鼓励无锡各领域部门单位积极参与编制智慧校园相关标准、智慧社区相关标准、城市经济运行体征、城市安全运行体征相关体系等系列标准,并持续发挥在物联网领域的领先优势,在既有主导或参与编制地磁车辆检测器道路交通信号灯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面向燃气表远程管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技术要求面向需求侧变电站应用的传感器网络系统总体技术要求等相关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物联网在基础设施应用方面的新场景、新标准,抢占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话语权。第
43、三部分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一、前瞻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智慧承载能力(一)城市通信网络1 .建设目标基于市已有网络环境基础,依托通信运营商等相关力量,加快建设超高速光纤宽带网络,推进5G网络部署与建设,打造技术先进、安全高速、覆盖城乡、服务便捷的通信网络体系,全面提升无锡新型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基础承载能力。2 .建设内容加快超高速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持续优化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加快全市宽带网络光纤建设与改造,进一步扩大光纤宽带网络舜盖范围,提升全市宽带光纤化覆盖率。构建超高速宽带网络,推进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技术应用,大幅提高网络速率,广泛提供千兆光纤入户能力,为生活社区及居住楼宇提供全光网网络环境,
44、保障本地居民可流畅体验日益丰富的网络生活服务;构建超高速企业宽带,提升无锡市企业、商用宽带的传输速率和服务质量,为全市商务楼宇、园区提供万兆到楼、千兆到层、百兆到桌面的宽带接入能力,从网络服务层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5G网络建设。依托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有线在市建立的骨干网节点优势,基于中国铁塔建立的站址资源,扩大基础电信企业网络建设规模,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在公共试点服务区域、城市热点区域及面向重点行业的应用场景协同实现5G网络巷盖。推进独立组网模式5G网络建设,加快现有基站5G改造,逐步打造国内夕阅名5G网络,实现全市5G网络全覆盖和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全面承载和支撑行业应用网
45、络需求。力口强5G网络建设的资源保障工作,推动公共建筑物、公路、桥梁、隧道、车站服务区、杆塔、市政绿化区等社会公共资源向5G设施免费平等开放,在基站设置、传输和管道工程建设、电力引接等方面予以支持。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的IPv6改造,探索基于IPv6的5G网络部署应用。积极推进“5G+智慧城市“融合应用,结合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快5G在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领域的先行先试,重点推进5G在应急管理、公共安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应用。(二)物联网1 .建设目标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的统一规划和集约部署,完善城市万物互联的设备基础,持续优化NB-IoT网络建设,构建全市一体化的物联
46、感知体系,打造城市全面互联互通的神经网络,推动城市要素转化为数据要素,精准反映城市运行态势,提升城市管理水平。2 .建设内容全面推进物联感知设备部署.统筹整合全市物联感知设备资源,充分发挥市物联网智能终端产业优势,鼓励运用遥感技术、卫星定位、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及摄像头等多种感知技术,推动城乡道路、桥梁、堤坝、地下管网、灯杆、井盖等基础设施联网化、智能化改造,并根据实际需求持续补点布设城市智能感知设备,加强感知终端集约化、一体化承载和数据共享利用,构建全市“地下、地上、空中、三位一体的物联感知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关键设施运行状态实时感知、智能预警
47、和调控。持续优化NBjOT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窄带物联网(NB-IoT),以及1.TE-CatI等中低速物联网技术的部署,实现全市范围内深度全覆盖,为城市各类传感设备提供更深更广的网络覆盖、更可靠更多的并行连接。逐步构建窄带网络与5G网络优势互补、按需提供网络服务的新局面,支撑无锡市建成全国领先的城市级车联网网络。不断拓展物联网应用,开放应用场景,积极推广基于物联网在生态监测、农业管理、远程抄表、智能停车、智能家居等智慧化应用,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三)政务外网1 .建设目标持续推动各级部门利用电子政务外网(以下简称“政务外网)开展业务应用,不断优化政务外网的网络性能与服务质量,加快政务外网IPv6改造升级与拓展应用,完善政务外网安全保障,提升电子政务外网应用效能和管理水平。2 .建设内容推进业务专网迁移整合。持续推动政务外网延伸拓展,实现各级部门单位全覆盖。强化电子政务外网与部门业务专网互联互通,全面推进各部门业务专网向市电子政务外网的迁移整合,各部门各单位不再新建业务专网,现有业务专网逐步取消,除国家明确规定的涉密业务应用以外,所有新建和续建的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必须统一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上。拓展IPv6彳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