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 应该从小学语文课堂抓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教育 应该从小学语文课堂抓起.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文教育 应该从小学语文课堂抓起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包含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师在做好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人文精神,领略作者的人文精神,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要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有效启发,将人文教育贯彻到位,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一、挖掘教学内容,渗透人文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积极革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建立起生动、开放的语文课堂,发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从而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
2、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改造,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新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文中的人文精神。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在进行小小的船的教学时,教师首先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他们能够理解“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让学生准确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这样就有效贯彻了人文教育理念,使语文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把人文教育的种子播撒到了学生的心中。二、学习人文品质,领悟人文内涵渗透人文教育的前提,是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为
3、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气氛,从而萌生学习积极性,推动人文教育向前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构建出合适的教学情境,将课文中的人文内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就增强了教学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反复的朗读,深入分析人物的形象,以其为榜样,学习他们身上蕴含的可贵品质,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优秀的人格。例如,学习菩萨兵时,引导学生学习朱德一心为民的品质;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时,要让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努力奋斗、勤奋刻苦的精神;学习生命的壮歌时,要让学生感受动物身上蕴含的献身精神;学习将相和时,引导学生学习蔺相如宽宏大量的胸
4、襟,以及廉颇知错能改的可贵态度;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鸟岛等课文时,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这些课文均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内涵。三、给予人文指导,主动提升自我新课改主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采取巧妙的引导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预习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快速抓住课文的重点,提升预习效果。例如,在进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课文时,教师事先设计好相关问题,按照由易到难、由大概到具体的原则,在教学中逐一向学生提出,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先问:“是什么让骆驼觉得很
5、自豪?”然后再提出详细的问题:“小红马嘲笑了小骆驼,小骆驼产生了怎样的感受?”接着继续问:“在现实中,你有过和小骆驼一样的感受吗?你会感到委屈吗?”接下来,教师向学生介绍沙漠中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骆驼特殊的身体构造,了解到骆驼的驼峰、眼毛等部位都起到了帮助骆驼在沙漠中生存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道理,这样就实现了人文教育的目标。四、联系生活实际,强化人文教育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教育应当回归自然与社会,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并且在实践中加强对人文的理解,增强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蕴
6、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感受其中包含的人文因素。例如,在学习悯农时,教师先是进行字词教学,让学生弄懂每句诗的含义,接着梳理好诗歌的写作思路,理解这首诗的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传播“节约粮食”的宝贵思想,培养学生养成节约、不浪费的良好品质。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珍惜粮食的重要意义。有的学生回答:“我的爸爸是农民,爸爸辛苦种出了粮食,我要尊重爸爸的劳动成果。”还有的学生说:“袁隆平爷爷在电视上说要珍惜粮食,我们要听袁爷爷的话。”有的学生甚至说出了“爱惜粮食就是为国家节约资源”这样深刻的话语。由此可见,教师将课堂教学延伸至实际生活中,能够促使学生领悟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有效提升人文教学效果。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进行人文教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精神,精心钻研语文教材,从中发掘人文内涵与价值,将人文教育贯彻到课堂的每一处。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人文教育中,接受人文熏陶,从而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