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背景下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互联网+”背景下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引言财务信息化是以财务信息系统为基础,全面实现财务网络一体化,并且通过推行网络财务工作,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方式及各项功能,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管理数字化,并最终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当前基础教育系统财务信息化基础薄弱,无法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和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学校管理效率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快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打赢财务信息化攻坚战,我们需要登高望远的眼光和脚踏实地的信息化建设。一、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是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2、和管理手段,将财务、信息技术等多门专业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关系着国家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肩负着基础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使命。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对推进学校的财务计划、执行、分析、控制、评价、考核等流程的精细化、规范化和智能化起着巨大作用。借助系统内财务信息共享与实时监控还可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价值,助力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落实财政部提出财政信息化工作三年规划的部署和不断深化的财政改革,广东省政府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标志着“数字财政”信息共享中心治理模式的正式启动。广东省在2021年5月1日正式
3、上线了“数字财政”系统。该系统涵盖了省、区、市(县)、乡四级财政预算单位和部门,实现全省数据集中,树立了“全省一盘棋”的意识。基础教育学校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相比之前的中小学会计制度在财务内控上更加严格、数据相关性要求更高。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与目前省里的政策和举措相协调,是在考虑新制度下以更高标准来为学校和上级部门决策提供更加科学有力的证据。二、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管理者认识不足,投入少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学校管理的核心在于教学质量。包括教学和科研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的转变等。财务信息化建设因费用高、周期长、不能为学校教学创造直接收益、相关知识复杂、存在专业门槛
4、等原因一直被“边缘化”。基础教育学校相关的管理层,甚至是上级单位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对现存的财务管理体制缺乏创新和改革的动力及魄力。很多地区的基础教育系统的领导班子也未将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化建设与整个教育系统的整体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学校财务信息化水平未纳入绩效考核机制。近几年,随着国家层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及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进步,东部等发达地区的学校,尤其是高等教育学校逐渐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财务管理能力整体提升的重要作用。但他们的思想仍然不够先进,建设初衷还停留在招生和扩大办学规模上,没有真正地融入互联网+的现代化管理思想,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以上
5、因素都导致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精力与财力严重不足,进程缓慢。(二)财务队伍薄弱,复合型人才短缺目前基础教育学校的财务人员有的还是教师兼任,财务岗位职责不明确,兼职较多,比如兼任资产管理或人事、总务后勤工作等。学校财务室只有一人,事无巨细,很少有时间进行财务反思。部分学校的财务人员因年龄大,在新知识的学习上有畏难情绪。而且财务属于后勤岗位,没有申请课题及项目申报的平台和渠道,职称难考,职务晋升空间有限,待遇提升困难。加上各个学校财务部门比较独立,学校财务编制少,财务招聘岗位编制级别低,而教育局或者教育财务结算中心等主管单位缺乏对学校财务人员的职业发展指引和帮助。能力强的教职工不愿意承
6、担学校财务工作,财务人员队伍难以稳定。财务人员只是停留在财务“核算者”层面,未能充当好学校财务工作的“组织者”“控制者”“评价者”。学校分管财务的主任多是兼职,或者和学校部门主任或分管校长一样是教师出身,没有财务管理知识,工作中大多凭借经验。以上这些给财务信息化建设带来更大困难。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国库集中支付、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内控制度尤其是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财务人员需具备的专业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软件开发工作都是第三方公司负责,这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确定需求,但是系统开发知识和财务知识壁垒较强,基础教育学校的信息技术员由外包的信息公司委派,不属于学校编制,所以
7、信息化建设要求的“既拥有财务专业知识又要懂计算机技术以及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是此项工作的核心。目前基础教育学校的财务信息化培训体系不健全,内部培训机会少,外部的专业培训无法抽空去参加,加上学校对教职工参加培训的组织单位也有一定要求,这些无疑让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步伐放缓。(三)缺少模板,系统互通性不足受信息技术环境等多种条件的限制,加上起步晚,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缺少可供参考的模板。财务信息化建设在企业或一些大型事业单位的应用较为成熟,其更多的是应用在业务活动中的资金管理。而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工作强调的是管理,资金不具有营利性,对这些单位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只能是借鉴,不
8、能完全照搬套用。不同教育阶段的学校对信息化系统的需求也有差异,高校和基础教育学校不一样,基础教育学校不同学段之间也会有差异。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需要谨慎选择建设中的需求模块。近年来,基础教育学校已经建立了不少管理系统。但不同管理系统的品牌、需求和功能不同,系统之间并未衔接,各管理系统并不是统一开发的,系统质量有差异,部分开发早的系统可能因陈旧无法进行更新。数据录入的单位和编码不一致、数据采集标准不同、系统开发标准差异大等导致子系统成了“信息孤岛”,无法实现共享。财务信息系统追求的是“高效、协同”,而系统间信息互通性不足也阻碍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四)存在系统风险和安全隐患财务信息化建设
9、中涉及系统风险性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不同职能的信息系统存在差异,这些系统上的数据最终要汇总到财务系统上。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虽然学校在不同的系统上预留了结构,但是其信息传输的网络并不统一,例如区域网、局域网、校园网等。在不同的网络上可能会存在病毒,如果财务系统接收时没有做好消杀工作,很容易出现恶意攻击,导致系统信息受损。另外,管理人员在进行系统操作时,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操作,或在传输过程中没有采取加密手段,可能导致传输后的信息数据紊乱或者丢失而无法汇总。财务信息系统还可能受到不法分子的信息攻击,比如黑客入侵等,也有可能由于操作系统漏洞、系统组件漏洞等造成安全隐患。三、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
10、建设的优化建议(一)加强认识,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管理层面的重视和整体层面的规划。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管理层应当加深对制度改革现实性需求的认知,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在财务管理中积极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实现“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提升工作效率。基础教育学校是在各级省、区、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具体工作,上级领导们要总览全局,从国家或者省区市战略的整体出发,对信息化建设有更充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并由上而下地传达理念,对存在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理解上的误区给予纠正和解释,这是信息化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为信息化建设
11、提供强大的后盾。所需经费必须考虑到开发以及后期维护等全过程的支出,不能局限于眼前,长远的计划要和实际的方案匹配。(二)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基础教育学校必须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内培外引”的方式组建一个综合能力强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团队。第一步是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所需人才的标准,尽量招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比如有计算机知识背景的财务人员。退而求其次地选择财务知识过硬的人员,然后为他们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促进其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这一过程中要落实培训的有效性。第二步是努力创造条件让团队成员提高职称,争取开辟其与在职教师一样的晋升通道,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激励和考核制
12、度,鼓励他们终身学习,发挥创造潜力,力求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对于基础教育学校,完整的信息化建设团队应该是专业财务人员和专业信息科教师的结合。建议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团队可以包含校级、财务主任、财务、各部门或中心的主任以及信息科的核心教师,这是学校方便可行、成本较低的方案。团队信息化系统思维的提升,有利于保障财务信息系统在后期出现小问题时降低对外部开发公司的依赖,降低前期系统开发和后期维护过程中的沟通成本,进而提高沟通效率。另外,要加快财务人员从“核算者”向“管理者”的思想转变。新时代背景下,财务人员的定位不再局限于学校经费收支等核算业务,更注重的是管理思想。整个建设团队培训不仅要包含财务及信息技
13、术知识,还应提高团队的合作意识、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在实操培训过程中,对于基础教育学校一致性的问题和操作技巧,上级层面可以统一布置培训以减少成本。通过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策略来提高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队伍的水平。(三)强化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首先,建议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由上级单位布置和牵头以形成整体思路。结合国家相关信息标准、行业通用的信息技术标准,从财务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入手,勾勒轮廓清晰并有效的信息化层级、模块、标准。基础教育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以财务信息化建设比较成功的高校作为案例进行借鉴。他们在教育面向的群体、教育内容、实现方式上存在差异,但是其组织结构比
14、较接近。学校可以参考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实施中成效显著的流程和环节,再结合基础教育学校具有的特点和本区学校具体情况,构建与之匹配的信息系统。确定系统之后,信息化建设中要统一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标准,从上到下、由大及小,定义标准的API接口,保证数据交互时的通用性。在统一的系统中谨慎考虑不同学段的学校功能需求的差异来开通不同的功能。在建设后期也要保持与系统开发公司的联系,适时调整需求。对于没有或者信息化系统开发较少的学校,可以考虑由信息化建设选中的公司统一开发以保证链条的完整。从长远看,这也能减少经济成本、提高利用效率。其次,强调各关联子系统负责人的作用,打破系统内部因为职能分工导致的断链。将财
15、务信息化建设为全盘管理的系统平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供财务信息化数据支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确保信息传递和数据共享的及时。打破系统壁垒,消除信息不对称。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成立专门的信息化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成员来协调财务信息化建设系统的构建和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他们的沟通。信息化系统开发公司应及时响应需求,对系统进行更新、优化,确保制度约束和指导下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流程简单化、效能最大化。(四)加强风险防范,提高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性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中要注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相比其他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中的财务系统作为组织机构核心系统之一,是较为中心化的系统结构。财务系统涉及的流程
16、最复杂,与其他业务系统联系最密切,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信息化系统能否顺利运行。一方面,加大学校公共基础网络安全建设软件和硬件的投入。比如购买专业的安全防护软件,包括网关、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另一方面,及时升级学校计算机网络病毒库、防火墙策略、更新系统安全漏洞补丁等。最后,按照“最小授权”“关键权限多人负责”“职责分离”等原则设置相应权限。只有正确得到系统授权,才可以进行相应的系统操作。关键的业务操作,还需要清晰地记录操作日志,便于安全审计。安全是设计出来的,而非单纯靠检查做到的,这就要求将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与规范纳入系统整体设计之中,并纳入采购招标要求。日常工作中需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定期开展系
17、统及网络安全防护培训,让团队保持较好地信息安全素养。用完善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入侵和病毒挡在系统之外。在当前“互联网+”浪潮下,可将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服务器运维、系统与数据的备份及归档、安全防护等专业性强的工作交由学校IT部门负责实施,必要时可考虑外购实力强大的企业的云计算产品,这样财务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业务操作的安全规范上。建立网络安全责任和问责制,并列入学校考核方案,保证权责分明、互相监督。严格执行信息安全保密规定和信息技术规范,将保密工作与信息系统同步到规划、设计与实施的环节中来,注意与系统开发公司签订保密协议。结语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广泛推行倒逼学校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基础教育学校要用新的管理理念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包括制度层面和信息系统基建层面,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趋势。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国家财政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国家、省、区、市(县)行政部门、学校信息化建设团队的共同努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反复地测试、总结和修正。相信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必将助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推动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