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事迹学习心得.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728540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事迹学习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事迹学习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事迹学习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事迹学习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事迹学习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事迹学习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事迹学习心得.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事迹学习心得 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事迹学习心得1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担负培养舰载机飞行人才任务以来,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重托,矢志投身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事业,以战领训、为战育人,探索出一条具有我军特色的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新路,为部队培养输送了一大批舰载机飞行员。群体中6人荣立一等功、数十人次荣立二等功,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军备战标兵个人等先进典型。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的先进事迹经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该群体的先进事迹,深刻反映了全面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的生动实践,鲜明体现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

2、战略的显著成效,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革命军人听党指挥、奋斗强军的昂扬风貌,牢记强军目标、聚力备战打仗的时代标杆,忠诚使命担当、矢志为战育人的突出代表,勇于攻坚克难、奋力转型突破的优秀榜样。广大部队官兵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在党的旗帜下铸牢军魂、赓续血脉、英勇战斗,更加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聚焦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布局谋划和推进工作,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3、、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事迹学习心得2刚飞离航母甲板,上级命令任务时间推迟数十分钟,机舱里的_陷入两难。是在空中待战,还是申请着舰重新起飞?空中待战可能会导致返场油量不足,重新起飞又可能错过进攻的关键节点。每一秒都变得沉重起来,“两个可能”在大脑里快速进行解算。通过计算任务时间和油量,_大胆判定可以空中待战。战斗打响,_赢得主动,占尽先机。然而,许多人不知道,当_驾机降落时,飞机所剩油量已逼近极限。如果估算和操控稍有偏差,后果不堪设想。精准是舰载机飞行员的行动“铁律”。这精准,不

4、单是着舰时对“黑区”的精准把握,更是对战机状态和任务形势的精准认识。舰载飞行操纵方式不同于普通飞行,想掌握精准没有任何捷径,每一项“日常”都要以极为苛刻的标准来完成。晚2分钟行不行一次战术训练,受逆风影响,一名学员比预定时间晚2分钟到达点位,受到罗胡立丹的严厉批评:“贻误战机1秒钟,都可能遭到毁灭性打击。”误差1米行不行一次模拟着舰,一名学员因高度保持上误差了1米,被_打出低分:“标准300米就是300米,绝对不能是301米或299米。”驾驶十几米长的庞然大物精准平稳地在航母上起降,需要飞行员日复一日地不断雕琢技艺,精益求精。只有我们这样严苛吗?飞行教官艾群有自己的见解。一次着舰训练,多架战机

5、空中列队。前一架次着舰后,拦阻索因受损必须更换。后续战机是否需要“暂停”等待?没想到,舰面操作员发出确定信号:继续进行,按时着舰。“那是疾风闪电般的着舰间隔。舰面战友就在我们认为似乎不可能的时间里,快速精准地更换拦阻索,确保战机依次着舰。严丝合缝,一点都没卡!”这让艾群感慨万千,“航母事业是个巨系统,每个战位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在各个战位运转的大体系中,精准是基本素养。”舰载机飞行员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在“刀尖上起舞”的又何止是飞行员。舰载机在离舰的瞬间,一旦偏离跑道,高达上千摄氏度的巨大尾喷,就可能流扫到旁边的起飞助理舍我其谁的胆气,是面对高危事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畏,是“刀尖上”

6、不离不弃地守望与升腾。“这个时代里,不缺用身躯去铺路的人。尽管路途艰难又布满风险,但奋斗者并不孤独。”_讲起一个故事。一次特情课目训练,飞行教官丁阳驾机在高空按指令“单发关车”,等待飞机达到边界状态。取得预期效果后,指挥员下达重启指令,但监控画面中启动信号灯并未点亮。1秒、2秒、3秒战机在空中晚启动1秒,风险就会成倍增长。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塔台陷入一片寂静,只见屏幕上的参数不断刷新。座舱里,丁阳的神经同样紧绷,他一边观察仪表参数,一边控制飞机姿态。手指放在重启按钮上,却迟迟不肯按下。边界值越来越近他悬着的手指终于按了下去。“启动成功,转速、温度正常!”接到丁阳的报告,在场所有人为之振奋。一

7、项新的极限数据被记录下来。驾机着陆后,大家以为当时是通讯出现了故障,丁阳却坦言:“晚几秒钟作出响应,是我自己想验证飞机的真实极限。我多担一分风险,带教时就多一分经验,打仗时就多一分胜算。”这条硬汉,并不是“特殊材料”做成的。高强度的飞行,让他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一次飞行结束,他差点爬不出座舱为啥这么拼?丁阳说,自己忘不了张超。“在航母事业的征途上干得越久,越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带来的情感冲击。我有幸和他共处一个时代,一个能够把数代人用生命凝聚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时代,并不是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如此幸运。”强军有我,强军忘我。此刻海风渐起,又一批年轻的飞行员成功驾机着舰。“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8、。”对于逐梦海天的舰载机飞行员来说,他们从辛弃疾词作中读出了一种理想主义和英雄情怀。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事迹学习心得3首个升空的身影,是基地司令员孙宝嵩。紧随其后的,则是_。这是打仗的序列。他们面前,是舰载机飞行员在夜间尝试的一条着舰新航线。“一片漆黑,除了座舱仪表,什么也看不见。”孙宝嵩告诉记者,海空难辨,极易产生错觉,对人的心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尤其是着舰前的那段时间,飞行员在一个很低的高度,以很低的速度操纵飞机,却看不见航母,也看不见海面,“看不见是最令人恐惧的”。“最后一段反而简单了。”孙宝嵩解释说,“看到航母了,你马上能虚拟出一个世界,航母在那儿,下面是海,上面是天。只要

9、确保精确的操控,就能将舰载机降落在航母上。”尽管他描述得云淡风轻,但不可否认,夜间着舰是国际公认的危险课目。几个月后,孙宝嵩、_带领首批飞行教官顺利取得夜间航母起降资质认证,标志着海军航空大学具备了昼夜间全时域教学能力,我国舰载机事业向前迈出一大步。从成功着舰的一落惊海天,到常态起落的海天往复间;从改装模式到生长模式、从探索上舰到常态上舰许多未知的风险和挑战,就像水下的冰山逐渐浮出水面。“尽管道路漫长,也许要经过几代人的付出,但我们不能满足于做赶路者,还要勇敢去做领跑者。”孙宝嵩谈了自己的认识战斗力生成,通常基于前期条件进行,表现为单循环的顺时性发展,但也容易陷入“落后-发展-再落后”的被动局

10、面。最好的办法,就是基于未来作战需求设计牵引训练,由顺时性发展转为共时性发展,在同一时段内干几个时段的事,在主动设计、主动求变中实现跨越。教官罗胡立丹细心地发现,飞行员在执行一些指令时,普遍存在短暂的迟疑。“指令冗长,不利于飞行员及时作出反应,能不能精简指令,建立一套更加符合汉语习惯的指挥术语?”罗胡立丹的这一想法,起初并没有多少人在意。“汉语博大精深,一个词甚至有几十个意思。在未来实战中,当我们要琢磨某个词究竟是啥意思的时候,错失良好的战机就会成为大概率事件。”罗胡立丹说,其实,我军为了避免“误听”,在实战中也有很多创造性做法。比如,1、7、0三个容易混听的数字,不说是“壹、柒、零”,而说是

11、“幺、拐、洞”。作战讲求精准,要从“有话好好说”开始。“今天要做好今天该做的事,也要努力去做明天该做的事。”在两个多月时间里,罗胡立丹带领团队连续攻关,一条指令一条指令地修改,一遍又一遍地模拟指挥、一次又一次地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一套精简高效的指挥术语体系。作家博尔赫斯说,我们有两种看待时间大河的方式:一种是从过去,时间不知不觉地穿过此刻的我们,流向未来;还有一种比较猛烈,它迎面而来,从未来,你眼睁睁看着它穿过我们,消失于过去。从现实方位到未来擘画,舰载机飞行教官们有一种独特的“清醒”。那年,杨勇受命参与舰上最大起飞重量试飞任务。根据计划,他需要试飞不同载重的战机。当杨勇驾驶中段载重的战机起飞

12、后,明显感到战机迎角比预先设定参考值大。飞行一结束,他判读参数后发现,已经接近该型机最大安全迎角。如果继续增加载重,飞出舰艏后的迎角会更加明显,势必危及飞行安全。“性能到此为止了吗?”“能不能在战机飞出舰艏后立刻推杆抑制机头上扬,从而把迎角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杨勇将目光放到了平时研究的飞行方法上。杨勇的想法让陷入僵局的任务重现曙光,最终成功标定舰上最大起飞重量,为全面掌握战机操纵性能积累了宝贵经验。孙宝嵩将这归结为舰载机飞行员“对未知的热爱,对应知的执着”。而这些,恰是“拓荒者”最得心应手的工具。“去做事,把时间填满吧!”下一个起飞时刻,他们初心依旧,激情依旧。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

13、事迹学习心得4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担负着培养舰载机飞行人才的艰巨任务。该群体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重托,矢志投身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事业,以战领训、为战育人,探索出一条具有我军特色的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新路,为部队培养输送了一大批舰载机飞行员。群体中6人荣立一等功、数十人次荣立二等功,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军备战标兵个人等先进典型。该群体是忠实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光辉典范,是牢记强军目标、聚力备战打仗的时代标杆,是忠诚使命担当、矢志为战育人的突出代表,是勇于攻坚克难、奋力转型突破的优秀榜样。他们的先进事迹,深刻反映了新时代强军事业的生动实践,鲜明体现了新

14、时代人才强军战略的显著成效,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革命军人听党指挥、奋斗强军的昂扬风貌。为宣传褒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部队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

15、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事迹学习心得5一个奇冷的冬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辽宁舰成功降落,人民海军航空兵,实现由岸基向舰基的历史性突破。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的飞行教官们,扎根渤海之滨,探索奋飞之路,为战教人,放飞了一批又一批中国舰载机飞行员。他们,见证人民海军向海图强,走进深蓝。每一次从岸基起飞,一拉杆,教官们就能看到,机场旁边的烈士陵园里,苍松翠柏,新枝渐发。教官们说,这,就是血脉传承。舰载机,是航母的核心战斗力,是人民海军的新型作战力量。世界航母发展已有

16、百年,中国舰载机事业刚刚起步。要培养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先要有优秀的飞行教官。孙宝嵩、王_、杨勇、艾群、曹先建一批从全军遴选出来的优秀飞行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悄然入驻某军用机场。在这里,被美誉为“飞鲨”的歼-15战机映着地平线上的红日。孙宝嵩至今还记得那一天,他换上病号服,等待着最后的体检选拔。刚刚打开病房的电视机,就看到了戴明盟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的消息。“我觉得,这才是我的终极梦想。”已成为基地司令员的孙宝嵩说,他曾有过很多梦想,第一个梦想是当刑警,考上炮兵学院后想当一名炮兵指挥员,成为飞行员后还想当试飞员,去飞最好最新的国产战斗机。直到选拔舰载机飞行员,孙宝嵩发现,他的梦想到了升华的时

17、刻。当孙宝嵩决定要做一名刀尖舞者时,师长对他说了一句话:“去吧,要是年轻20岁,我也要去试试。”做一名刀尖舞者,而且是领舞“飞鲨”,几乎是所有飞行教官挑战自我的理由。来基地前,王_和杨勇已经有上千小时的三代战斗机飞行经验,孙宝嵩还是空军首届“金头盔”获得者。改飞舰载机,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与战斗机飞行不同,舰载机飞行难在起降,最难在降。航母上,可供飞行员选择的有效着舰区长度只有约36米,而国产歼-15舰载机的机身长度就有20多米。业内有句行话:再优秀的飞行员,也不可能在没有着舰指挥官的帮助下,成功降落。王_回忆那一年多的脱胎换骨,是一种重生。这位来自“海空雄鹰团”的优秀飞行员,来到基地后也要从

18、飞模拟机入手,用新的肌肉记忆替代原先的训练成果。“饭量在增加,体重却在减轻。”王_说,休息时间除了锻炼身体,就是飞模拟机。若没有信念领航,很难浴火重生。杨勇还记得中国第一位着舰成功的飞行员戴明盟给大家立下的规定:我们的舰载机飞行员,一定要自己飞上航母!在这条军规下,杨勇和战友们都没有事先走上航母熟悉跑道,而是夜以继日在陆上苦练精飞。杨勇先后完成了昼间、夜间的着舰资质认证,成为同时具有昼夜资质的舰载机教官。自己先行先试,试出经验再带教学员。中国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凭借赤胆忠诚,逐步构建起从岸基到舰基、从理论到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当舰载机尾钩顺利挂住了辽宁舰的第二根拦阻索后,杨勇第一次去了航母上的餐厅,吃上了加入“尾钩俱乐部”后的第一顿航母午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