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优秀范文锦集.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736434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优秀范文锦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优秀范文锦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优秀范文锦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优秀范文锦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优秀范文锦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优秀范文锦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优秀范文锦集.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_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优秀范文锦集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范文一:我的劳动感受一、教材的理解1、马路不是游戏场是小学三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出行学问中最后一课。本册书中,从情感教育到社会实践参与,法律法规等几方面来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合格公民。而本课就是以生活中常见的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入手,使学生了解身边“潜伏”的危险,让学生知道交通使我们生活便利但也会给我们带来伤害。本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使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参与使学生在自我感悟的同时学会自我保护。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本地交通现状提高认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让

2、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正确面对身边的现象,形成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2、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社会调查亲身实践了解了社会现象,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相应交通法律法规,以此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3、了解本地交通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规则和常识,认识交通标志。(二)、分析学情在课前对学生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同时学生也发现了一些不文明的交通现象,如闯红灯,翻越界栏等。学生虽然知道这样做不文明,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违反交通规则的严重后果。而有的学生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所以能很快说出这样做会危及生命。通过学生生活经验的相互交叉,使学生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

3、树立遵章守法的观念,并通过小游戏了解更多的交通标志和相关法律法规。方法选择本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调查实践、游戏等方法进行学习。如本节课学生是通过实践活动亲自去调查身边的交通违章现象及后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信息交叉,使学生知道违章现象的普遍性,引发学生反思自身行为,感悟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把遵章守纪落实到行动中。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更多的交通标志,使其记忆深刻,同时了解新的交通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对交通规则、交通标志的兴趣。教学准备:照片、录像、课前调查表、统计图、教师自制课件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调查、拍摄的照片及录像,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而通过数据图

4、的展示,使学生对交通事故死亡率一目了然,认识到交通事故是意外死亡的杀手。通过一段录像带给我们一种内心的思考与震撼,让学生知道交通事故是无情的,它带给人们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二、活动过程:通过三个环节来展现教学活动1、调查导入2、录像带来的启事示:3、“交通标志对对碰”我依次讲述1、调查导入主要是从学生身边实际入手,让学生明确马路不是游戏场的真正含义,课前同学们调查发现的一些不文明交通现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互相介绍找的一些违反交通规则的事例,自主达成共识这些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很普遍,引发思考,认识到这是由于一些人对交通法规的漠视和公民素质较低造成的。并且明确违反交通规则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

5、严重的伤害,而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整理、汇报资料,形成信息的相互交叉,从学生生活的实际经验入手,让更多的学生感到违反交通规则潜在的危害,明确这是对社会、对自身安全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不文明的表现之一,影响城市形象,威胁自身安全。这部分内容意在解决本课的重点,唤醒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意识。2、录像带来的启事示:通过录像片段,进一步使学生思考,感觉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从而明确自己怎样做才是爱惜生命,做些什么才能更好的维护交通秩序。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内化意识,提高认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自身安全的交通意识。使学生的情感与意识相结合,并从中想到自己的家庭,使学生意识到不仅自己要学会自我安全保护

6、,还要关注身边家人安全,使本课的意义挈入现实生活。3、“交通标志对对碰”它是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在快速记忆、找找看等活泼的活动中加深学生对交通标志的了解,也使学生知道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建立维护自身安全的意识。该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的社会常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加深了他们对交通标志的理解和认识,为下一课的交通知识擂台赛奠定基础。课堂生成的亮点1、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亲自观察获得的是亲身体验。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使学生通过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2、教学中通过一个小话题引导学生对一个问题深入的思考,教师给予学生充

7、分的展示、交流、体验、思考、研讨的时间和空间。3、及时抓住课堂生成的问题,随机应变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生活中有许多事例。教师及时抓住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进行疏导,教师适时处理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4、教师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让学生充分感悟交通法规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5、电教手段的巧妙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还很巧妙地让学生体会到了遵守交通法规靠自觉、具有现代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以及使学生感悟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重要,从而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_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优秀范文锦集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范文二:参与家务劳动一、说教材分析我的劳动感受是品德与社会学科小学三年级下

8、册第三单元“我的生长与他人”的第一课。这一组教材的专题是“我的家乡(社区)”,直接体现的是“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结果。”由于过去对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教育只是停留在道德认知的层面上,同学对劳动意义的认识肤浅,感受匮乏。本课通过身体力行的不同劳动,重在让同学“零距离”接触,真切体验和感受劳动过程。进而同学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新课程规范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同学的学习实际水平,我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同学在校参与劳动,感受、体验劳动的过程,激发同学对劳动的热爱之情;2、让同学了解学校内的各

9、个工作岗位,培养同学对劳动者的尊重和理解;3、让同学在劳动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感受、体验劳动过程的情感,让同学“零距离”、有意识地参与劳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准备:1、提前一周,要求每位同学参与一项劳动,可以涉和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劳动。2、让同学写一篇劳动体验日记。二、说教学理念: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的优秀教案思路应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因此,在本堂课的优秀教案中,我以同学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同学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和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充沛体现同学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同学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劳动的“苦”与“乐”,使

10、同学形成新的劳动价值观,逐渐协助同学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三、说教法学法针对同学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激起同学的兴趣;在学法上,让其主动参与劳动,自身去感受劳动的苦与乐,体验劳动的乐趣。四、说教学程序品德与社会课程规范倡议教师应是同学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将本课的优秀教案为以下四个环节:(一)播放歌曲劳动最幸福,同学欣赏,谈话导入。1、你觉得歌中小蜜蜂、小喜鹊劳动时心情怎样?(随即板书:幸福、快乐)。2、是呀,劳动有收获让小蜜蜂、小喜鹊发生了幸福、快乐的感受,那么我们每个同学劳动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3、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谈一谈:我的劳动感

11、受。(兴趣是的老师。本环节播放的动画歌曲有趣、生动,一下子激发并唤起同学对劳动的兴趣和过去曾经的劳动过程和体验,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二)谈劳动,重感受。1、出示课余时间在小朋友们劳动时拍的照片,让同学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我们班谁的身影,他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2、找几个在照片上劳动的小朋友询问:你当时劳动的心情怎么样?你觉得累吗?经过你们的劳动,学校变得干净了,你高兴吗?3、平时你还参与过哪些劳动,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感受?赶快拿出你的劳动体验日记和朋友们交流交流。4、课件出示一则劳动体验日记,同学欣赏。5、师小结:是呀,这就是我们的劳动感受,累,并且高兴,累,但很幸福。是吗?(随

12、机板书:累,并幸福着)。(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应该着重引导同学讲出劳动时的感觉和劳动后最终的感受。累,并幸福着。正是因为劳动这种独特的感受,才干鼓舞小朋友为着最终“幸福”的感觉而克服劳动过程中的种种不良情绪和感受,体现了教育的有效性。)(三)现场采访,了解他人的劳动。1、同学们,你们劳动的感受是“累,但幸福”,我们学校也有很多的劳动岗位,很多的劳动者,你们想了解他们的劳动感受吗?想,就请把你的问题准备好。同时课件出示:采访问题提示。(同学主要讨论采访时该怎样提问,教师指导同学在采访时要注意礼貌,并协助同学归纳采访问题。)2、请出学校管理学校电路、多媒体的教师孙瑞炎老师,让同学们做现场采访。采访

13、后,说一说自身的感受!3、老师对采访的情况作了总结:是呀,孙老师的感受也和我们一样,虽然很忙、很累,但看到你们在一天天地健康生长、慢慢幼稚,他还是感到了一种幸福!(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课程资源在老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互动、传送和升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学发生经历,感受经验,形成新知。在这个环节中,小朋友们通过现场采访孙老师的劳动感受,不但深化了自身的劳动感受,也从另一个侧面使小朋友们有机会走近老师,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而实现了师生互动。)(四)现场劳动,体验真实。1、刚才,我们听了班上同学的劳动感受,也现场采访了老师的劳动感受。既然劳动能让我们快乐、幸福,那

14、么我们就在课堂上尝试一下吧!2、分工合作,布置劳动任务:第一组:叠衣服;第二组:缝纽扣;第三组:剥花生;第四组:整理教室。(课件出示课本P42页“劳动须知”)3、同学进行劳动。4、刚才的劳动,你遇到困难了吗?你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同学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我预设同学可能会说:原先我觉得“穿针线”是很简单的工作,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呢!叠衣服时需要耐心才干叠好。我在剥花生时,发现有些壳特别硬,我怎么也剥不开,后来我就用东西把它砸开了。拖地板真累,现在我知道妈妈平时干家务很辛苦。)5、展示劳动效果:整齐的衣服、缝好的衣服、一盘花生仁、干净整洁的教室。当你看到这些后,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6、劳动让你有什

15、么收获呢?(课件出示:课本P45页“劳动的收获”)让同学说一说。7、师小结:同学们在劳动中学会了方法,开动了脑筋,培养了能力,所以劳动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给我们发明出幸福的生活,劳动最光荣。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会从劳动中得到更多的快乐,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板书:忙,但有乐趣!)(新课程强调,同学思想品德与社会实践性的发展不只是一种依靠道德知识灌输的单向传送过程,而是依靠同学在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经历、体验、建构的高效率的品德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是以同学个体的亲身经历、主题体验为前提的,离开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同学德育的自立建构,提高品德课堂效率就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在课堂

16、教学中,我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激活同学主体,通过有意义的活动情境的创设,限度地调动同学自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发明性,引发和深化同学的感受和体验。本课堂我以“劳动感受”为主线贯穿课堂,通过“谈自身的劳动感受”、“访问他人的劳动感受”、“当堂劳动体验感受”这些亲身经历或互动体验活动,实现了同学的主题道德教育与构建过程。)五、说板书设计:累,并幸福着!我的劳动感受:幸福快乐忙,但有乐趣!(本堂课我引导同学从自身的劳动经历动身,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劳动的“苦”与“乐”,获得了对劳动的真实感受,从中得出了劳动的最终感受:累,并幸福着!忙,但有乐趣!为此,我设计了以上板书,让同学真切地体会到劳

17、动的感受。)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范文三:马路不是游戏场说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承担的不同责任,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初步形成责任意识。能力:能够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知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比城市孩子相对独立,在家中承担的家务更多一些,有更多承担责任的机会和经历,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会有话可说,有章可循,愿意真诚地面对自己承担责任中的优点和不足。但由于中年级学生的辨析能力有限,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比

18、较难以明确自己的责任。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农村父母同样对子女特别是对男孩百般呵护,事事包办。农村有的家庭不止一个孩子,年龄较小的孩子在家里受宠度偏重,许多本该做的事和该负的责任常常让哥哥姐姐包办代替,所以他们当中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还要承担一些责任。以上现状造成当前农村孩子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与城市孩子一样,普遍相对较弱,没有养成自我服务意识以及自我负责的习惯。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发现,农村的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对“责任”概念模糊,不能全面认识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系。他们可能更难正确理解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忽

19、视或否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集体的事情大家做。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担不同的责任。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再现生活,提供典型范例,通过辨析、讨论引导学生面对鲜活的场景“情感投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认识到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情,拨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反省意识,树立不做旁观者的主人翁态度。说重点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集体的事情大家做。说难点培养学生的责任

20、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担不同的责任。说过程活动一这些事情该谁做出示图片:这些事情该谁做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不同的场合,哪些事情是我们必须做的?哪些是我们可以参与做的?小结:自己的事情有些自己能做的,就该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家中每个成员都有义务做;学校的事情靠大家去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有初步的角色意识。】活动二我们的好主意1.播放动画:我们怎么办(一)播放动画:我们怎么办(二)播放动画:我们怎么办(三)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们有没有与上面同学类似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并派代表以表演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

21、验,开动脑筋,从角色和责任的角度,想办法说服家长。在班集体中,要眼中有活,才能多为班集体作贡献。2.播放动画:帮帮他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会怎样帮助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自己的角色和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要多为班集体作贡献。】活动三我给自己找岗位播放动画:我给自己找岗位(一)播放动画:我给自己找岗位(二)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家和学校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岗位,做个有心人。播放课件:调查表【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情况,想想自己可以承担的任务,并努力做好。】3、教师小结:在家庭和学校里,我们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我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老师希望你们能监守岗位,尽职尽责,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板书设计我的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事情积极做我给自己找岗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