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壮烈事迹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革命先烈壮烈事迹材料.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革命先烈壮烈事迹材料 革命先烈壮烈事迹材料1“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消灭所有反动派。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全人类解放,我们要守住这个阵地。”这是年仅28岁的杨根思,在-战争中带领战友宣誓的一席话。为了保卫阵地,他毫不畏惧地抱起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展现了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雄气概。苦大仇深,参加革命队伍1922年冬,杨根思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五官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在他4岁时,被地主折磨致死,母亲含冤成病,不久离世。贫困饥饿的逼迫,使得年幼的杨根思不得不顶着烈日风雪去给地主种田、放牛,仇恨的种子就这样深深埋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中。15岁时杨根思被哥哥带到上海林记地毯厂当学
2、徒工。在这里,相依为命的哥哥在包工头的压榨下死去,杨根思也备受压迫。杨根思亲身经历了旧社会的黑暗,目睹到劳苦大众遭受的迫害,渴望能改变这种不公的现状。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军部重建,部队迅速壮大,革命浪潮席卷整个南方地区。杨根思听闻家乡来了共产党、新四军,带领穷人闹革命,这消息让他无比振奋,回乡后立刻参加了民兵基干队。1944年2月,在革命队伍的影响下,杨根思毫不犹豫加入了新四军,成为革命战士。在部队里,杨根思向排长表达报仇出气的想法,排长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可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受苦受难,多少人家破人亡。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部队生活的耳濡目染,开阔了杨
3、根思的革命胸襟,逐渐让他懂得更多的革命道理。在部队的诉苦大会中,杨根思看到许多和他一样遭遇的战友,进一步坚定了革命理想和信念。浴血奋战,取得赫赫战功1945年春,杨根思所在部队南下,收复了日军占领的浙西地区。国民党顽固派连续调集重兵企图歼灭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杨根思跟随部队参加了粉碎敌人阴谋的浙西自卫战。在战斗中,杨根思敢打敢拼,拿着手榴弹冲进敌人阵地炸死哨兵,为先头部队赢得宝贵的进攻时间。战斗结束后,杨根思被评为战斗模范。抗日战争胜利后,杨根思和部队向山东挺进,行军路途艰难,他帮助队友背米袋、扛机枪,丝毫没有抱怨。11月,部队到达山东莒南,杨根思加入中国共产党,满怀激情地向党组织表示:“我这
4、一辈子都交给党了。”1946年,国民党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准备进攻解放区。在围歼泰安守敌的战斗中,杨根思冲在最前面,眼睛受伤不下火线,用18颗手榴弹歼灭屋顶的敌人,占领制高点,帮助部队取得胜利,再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这期间,杨根思一心想在战斗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他看到爆破在攻城中展现的巨大威力,便下定决心报名学习。同年10月,在鲁南郭里集战役中,杨根思不顾敌人密集的炮火,三次将拉雷放在敌人碉堡下,为全歼守敌立下大功,被誉为“爆破大王”。此后,杨根思又在齐村战斗中,连续爆破敌人碉堡群并俘虏了近一个排的敌人,被华东野战军领导机关授予“华东一级人民战斗英雄”的称号。1948年,杨根思在淮海战役中被任命为
5、新四军华东第一纵队第一师排长,率领一个加强排突入敌阵,以少胜多,获得“华东三级人民战斗英雄”的称号。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三连连长的杨根思,受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耿耿丹心,拼得此身为胜利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战争,杨根思带兵由东线紧急入朝。东线多高山,气温达到零下30多度,战士们穿的还是华东军区发的薄棉衣、棉鞋。加上敌机轰炸,战士口粮不能及时供应,只能吃冻得硬邦邦的土豆。为了保证部队战士安全和鼓舞士气,杨根思每晚都在战士们睡下后查铺,并且寻找玉米壳给战士们铺鞋底防冻,讲解革命知识,鼓励战士们以坚强的
6、毅力克服困难。1950年11月29日,在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所在部队负责配合第九兵团作战,坚守107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阵地以阻击敌人向南突围。敌人猛烈的炮火和轰炸将工事摧毁了一遍又一遍,杨根思和连队战士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战斗间隙,杨根思对战士们说:“敌人凶,我们要更凶。子弹拼光了拼枪托,拼断了枪托再拼洋锹。绝不能丢阵地,丢阵地就是丢脸。”言毕,他带领战友们宣誓:“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消灭所有反动派。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全人类解放,我们要守住这个阵地。”数次阻击成功后,杨根思身边只剩下几个战友,而后续部队被阻隔在半山腰,无法上来增援。杨根思果断命令通讯员把重伤员背下阵地,在重机枪手打
7、完子弹后又命令机枪手撤出阵地。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杨根思从容不迫地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1952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杨根思特等功,追授他“特级战斗英雄”的称号,列入志愿军战斗英雄谱,杨根思所在连队被追授为“杨根思连”。1953年6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的称号,并修建杨根思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杨根思烈士的事迹影响和教育了整个志愿军。在临清江反击战的时候,就出现了38位杨根思式的英雄。到了上甘岭战役时,出现了包括黄继光在内的6
8、8位杨根思式的英雄。黄继光牺牲后,从他的饭包里发现三本连环画,第一本就是杨根思。革命先烈壮烈事迹材料2今年6月底,在林伯渠故居景区内,林伯渠生平陈列馆正式开馆。人们伫立在展厅橱窗前,听讲解员讲述这位“革命老战士”不平凡的一生。林伯渠,原名林祖涵,湖南临澧人,1886年生。从青少年时代起,他目睹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民族灾难的深重,忧国忧民。1904年春,林伯渠东渡日本,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受革命思潮的影响,加入中国同盟会,在革命实践中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从此,林伯渠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20年8月,林伯渠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最早的党员之一。19
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林伯渠参加了南昌起义。1933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财政部部长,并于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参加长征时,林伯渠已年近半百。长征路上,林伯渠有五件宝:棍、帽、草鞋、粮袋、军包。他常常说:“行军带上五件宝,不怕目的达不到。”每次行军,林伯渠总是一手提小马灯,一手拄着那根从瑞金带来的拐杖,照顾着同志们。红军女战士李坚贞回忆说:“他的小马灯从来不个人占用,一定要把光亮照着大家。”1937年9月至1949年,林伯渠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对陕甘宁边区的巩固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1937年起,他多次担任国共谈判的中共代表,后又任国民参政会
10、参政员,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60年5月29日病逝于北京。林伯渠是中国共产党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也是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楷模。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一、遵守党章党纪。二、戒骄傲自满。三、必须有系统地进行监督。四、加强马列思想教育。“林伯渠同志的一生是彻底革命的一生,是一个职业革命家战斗的一生。”临澧县林伯渠故居纪念馆馆长严清涛说,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各个历史阶段中,林伯渠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以他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经受了
11、历史的严峻考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革命先烈壮烈事迹材料3_年7月20日8时30分,在大连“716”大火救援现场连续奋战了86小时的张良,被一个突然袭来的巨浪吞没,壮烈牺牲。在烈焰海水中,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5岁。张良,生于1985年,生前是大连消防支队战勤保障大队三班班长。_年7月16日18时12分,大连市大孤山新港码头保税区油罐管线爆炸起火,港区内部分油罐、二甲苯等危险化学品罐区不断有流淌火逼近,一旦失控,对整个罐区甚至开发区都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控制、消灭石油化工火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有充足的供水和灭火药剂。张良负责的就是整个火场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为前方作战
12、提供稳定、高效的供水。在火场环境极度危险、极度复杂的情况下,班长张良带领供水人员占领大连新港街道南海屯南海码头,迅速安放好浮艇泵,铺设好供水管线。短短40分钟,一条近2公里长的供水管线铺设完毕,每分钟8000升的供水量使得灭火一线的“弹药”得到充足补给。由于原油泄漏到海面,浮艇泵在抽进海水过程中,大量油污、海草也被吸附在了过滤罩上,一旦过滤罩堵塞严重,抽水量将受到严重影响。为确保前方不间断供水,张良每个小时都跳到海水里去清理过滤罩的杂物,每次清污结束上岸,张良的身上如同穿上了一件“油污外套”。400斤的浮艇泵在手中反复清理,背部被锋利的礁石划开伤口,海水浸泡伤痕累累的伤口蜇得人钻心疼痛,张良和
13、战友们依然坚持,坚持,再坚持。17日9时55分,现场所有明火被扑灭后,张良在远程供水编队继续执行监护任务。他每次清污近半个小时,每隔一小时还要再下海一次。此外,设备、线路的检查和维修量也不小。从16日晚到19日晚,张良都只能见缝插针地打个盹,每次合眼都超不过15分钟。7月19日19时,总指挥部决定发起最后总攻,消灭所有隐患。张良接到命令,要把远程供水水带铺到罐区内,争取20日一次性解决战斗。从19日21时开始,张良和战友们重新开始铺设供水管线,直到20日凌晨2时,他们才回到海边的阵地休息。20日清晨,在海面风力达8到9级的情况下,张良为了保证前方不间断供水,不顾个人安危,用安全绳固定渔船钢索后
14、,再次进入海中清理浮艇泵。突然海面一个巨浪将他吞没,张良不幸壮烈牺牲。从7月16日20时到7月20日上午,在整个灭火作战中,张良负责的战勤保障大队远程供水分队,为火场内不间断地提供海水达4万多吨,约占灾害现场全部用水量的三分之二,为这起事故的成功处置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张良牺牲时年仅25岁,入伍7年,先后三次受到上级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900余次,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突出贡献。_年,作为汶川地震辽宁救援队成员,张良因在抗震救灾中贡献突出,经组织批准,他在抗震救灾前线火线入党。革命先烈壮烈事迹材料4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
15、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1950年-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
16、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7、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革命先烈壮烈事迹材料567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为救不慎落水的朝鲜儿童崔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一年,罗盛教刚满21岁。那个在数九寒天里向着冰河义无反顾纵身跃下的年轻身影从未走远,直到今天依然震撼我们的心灵。罗盛教,1931年出生在湖南省新化县松山乡桐梓村马龙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11岁才上小学。他以顽强刻苦的精神,晚上挑灯苦学到深夜,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省立第九师范。新中国成立后,罗盛教报名参军,被送到湘西军政干校学习。195
18、0年罗盛教被调到某部文书训练班学习,之后又被分配到四十七军一四一师直属侦察连任文书,参加湘西剿匪斗争。1951年,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当罗盛教踏上朝鲜的国土,看到遍地烧焦的房梁瓦砾时,捍卫和平的信念更加坚定。他暗暗发誓:不消灭美帝强盗,我决不回国!他还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有一天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请战友们千万不要在我这里停留!一定要继续前进,奋勇前进,矢志为千万朝鲜人民和牺牲的同志报仇!”1952年1月2日,新年伊始,正是朝鲜半岛冰天雪地的时节。罗盛教一大早便来到了附近的冰河边,准备练习投弹。就在这时,河面上突然传来几位朝鲜少年急促的哭喊声。罗盛教听不懂
19、朝鲜语,但当他看到朝鲜少年的手势和破裂的冰面时,立即明白了一切。他一边奔向冰窟,一边脱下棉衣,纵身跳进了冰冷彻骨的河水中。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罗盛教沉着冷静,很快便摸索到了落水的那位朝鲜少年,并成功将他托出了水面。可是,由于冰窟边缘的冰面太薄,承受不了落水少年的体重,两人马上又跌落到了水中。一次,两次,三次少年三次被托出水面,但三次都没能上岸。这时,罗盛教的体力已消耗殆尽,四肢变得麻木而僵硬,但他仍顽强地再一次沉到水底,再一次找到孩子,并再一次将他顶出了水面这位得救的孩子就是后来朝鲜军中的高级指挥官崔莹。然而罗盛教却再也没能爬上来。找到罗盛教烈士的遗体后,朝鲜石田里人民异常悲痛。他们按照朝鲜当地最隆重的葬礼,将他安葬在苍翠秀丽的佛体洞山上。石田里人民委员会在罗盛教牺牲的地方竖起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生长在朝鲜土地上的人民,都应该永远记着我们的友人罗盛教同志,学习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