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书心得领悟感想.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755087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菜根谭》读书心得领悟感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菜根谭》读书心得领悟感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菜根谭》读书心得领悟感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菜根谭》读书心得领悟感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菜根谭》读书心得领悟感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菜根谭》读书心得领悟感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菜根谭》读书心得领悟感想.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菜根谭读书心得领悟感想 菜根谭读书心得领悟感想1日前,有朋友专程从乡下老家来黄石找我,来的目的就是当面向我道一声谢谢。事情的起因是:他老家有栋房子被征收拆迁,在补偿问题上与亲叔发生了纠纷,还差点大打出手,在他正准备把亲叔告上法庭时,他偶然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我分享的一则菜根谭,使他深受启发,从而放弃了与亲叔法庭上见的念头。这则菜根谭的原文是:“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他说他对这则*的“注释”和“感悟”读了好几遍,使他明白了这则*的真谛,他很赞同“炎凉的世态,在富足尊贵的人中,比起贫困卑贱的人来更加显得突出;妒忌的心思

2、,在亲生骨肉同胞中,比起外界之人显得更加凶狠。这个时候,如果不用冷淡的态度来应对,不用平静的气度来驾驭,很少有人不是每天生活在烦恼的精神状态中的”这种对文对事很透彻的解释,对他教育很深,他也领悟了: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用不着为了一点补偿款而去伤亲情。他同意我在“感悟”中所说:“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红眼病,人一旦患上了红眼病,是容不下别人比自己强的。这种人在面对真正的强者时,心胸狭窄到连蚊子都要侧着身子飞进去,什么亲情友情爱情都可丢到九霄云外。这种人认为自己是绿叶,那别人绝不能当红花,当他们感觉到成了别人的绿叶时,于是就会烦躁不安、心神不宁,处处都会找别人的麻烦,和别人过意不去。

3、为此,在与这种人交往时,一定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千万不要去招惹,做到敬而远之就行。”这位朋友还告诉我,他在来找我之前已经与亲叔达成了协议,亲叔也得到了老房拆迁的补偿款,叔侄之间握手言和,使亲情在和谐相处中得以延续。我想,这正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要的因文施教,因事启迪的目的所在吧。我听完他道出的故事,也笑了起来:“看来菜根谭还真的这么有影响力,既能解决处事中的矛盾,又能在为人方面指点迷津。要谢,我们还真得谢谢还初道人哦!”“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人生在世总有不如意事,总是不断上演着失意和得意。这则菜根谭告诉我们:“得意时

4、不要忘形,失意时不要心冷”。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才能去面对、去适应环境,去面对生活、面对工作,才能去面对人生。从前看此书,觉得不过如此,总认为都是些常见常听的劝告。如今再来看此书,而让我越看越着迷,书中的一些道理在平时常被我们忽视了,确如咬菜根一样,一旦细细品味却是有其独特之味。菜根谭读书心得领悟感想2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格言集,是作者对人世百态的领悟,是一种人生经验的沉淀与积累,蕴涵深刻的哲理,读后耐人寻味。最近我就读了一段: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它的大意是说:肝有病眼睛就会看不清,肾

5、受病耳朵就会受影响。病发于人看不到的地方,却表现在人所共见的地方。如果君子想成为人上人,就要先在没人看到的地方做好自己。如果让自己道德完善就要慎独,慎独就是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做好一切。做什么事都不能瞒天过海、蒙混过关,因为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的。我有一次独自在小卖店里,忍不住拿了几样小食品,我一会儿拿起来,一会儿又下。那时有两个我一个想拿东西的我,一个不想拿东西的我。突然,我想起一句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所以我到了最后也没有把东西拿走。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就是说,一有坏念头,人就变得鬼鬼祟祟。如果不做坏事的人,就会做什么事都没有紧张的情绪。所以,人

6、的一生做任何事,都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菜根谭读书心得领悟感想3读菜根谭,我受益匪浅。它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智慧书。有时,书里一句简单的话,给我带来了足足几天的思考与感动。它用散文诗化的手法从从修养,处事,学习,心境等方面给我的大学生活及未来的人生道路作了积极的指引。关于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号还初道人。关于他的事迹,没有正史可稽,所以很难断定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当时社会局势十分混乱,他对于功名吉田贵看得很淡泊,专心埋首于著述。他的著述很多,如联瑾、樵谈、笔畴、传家宝等书,都是当时的警世教言,虽然后世无传,但这本菜根谭却散放不朽的光明,欢喜读它的人不少。从菜根谭中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文辞、性格等,绝不是

7、一般学者如胶柱鼓瑟或侈言清谈者流所可比拟。菜根谭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和佛出世的思想,所以品读菜根谭,让我在体悟人生的真谛时,也让我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的了进有进一步的深化。在菜根谭的五大章内容里,我最喜欢它提升心境的诗句。一行“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过疏竹,风停而竹不留声”,我的思绪在这唯美字句间飞扬:大雁飞过寒潭,不会留下痕迹;风从稀疏的林子里穿过,声音却不会因此而停留。我们的人生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成就而光明,也绝不会因为偶尔的失误而毁灭,得与失往往只有一瞬间,如果难以承受考验,我们会变得不堪一击,甚至会立刻倒下。读到那句熟悉的“宠辱不惊闲观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

8、舒”时,别有一番感受。大学之前是为了考试而盲目背诵,而今天它却深深地撞击了我的心扉。平静处事,冷眼观事,不以物喜,不以己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强大有力的心里基石。其次,使我感兴趣的要数它关于充满禅意关于佛学的领悟了。它推从的平淡是真,一切随缘,返璞归真,清心寡欲等,这些,对于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是极有帮助的。紧张的生活导致的心理障碍往往是由于人们放纵了的欲望所造成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权衡好现实理想的关系,能够在忙碌的时候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空想的时候能够多思考那么我们就不会陷入压力的漩涡之中了。如果我们能够“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静;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那么我们就不会遭

9、遇如此多的苦难了。“人生贵在随缘,一切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日常生活中,对很多事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一切随缘,真正实施起来却大相径庭了,为了达到目标,有时宁可扭曲自己的想法,用错误的理论指导出错误的行为,又用错误的行为继续错误的理论,自己还会沾沾自喜,执迷不悟。菜根谭关于为人处事的知识方面也给予了许多积极的建议。这一点上,它主要继承了论语的中庸思想即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也即方圆出世。它提倡我们宽容,谦和,退让以及帮助和理解等等。它甚至完全推崇没有个性就是最大的个性的道理,为了保护自己,可以隐藏自己的有点长处,宁可有理也饶人等等,但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这样的做法是否过

10、于保守了呢?如果每个人都不偏不倚,那还指望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矛盾里进步,每一个公民在不断的受挫之中取得进步么?在这里并不是否定菜根谭关于中庸思想的倡导,过分的中庸毫无意义,就我个人而言,和出风头闹事一样愚昧。翻阅菜根谭,我愚昧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感化,在辩证思考与理性批判中,我成长着。我把它置于床前,利用每天睡眠之前的时间静下心来品读,执笔做一些小小的摘抄,尽情的享受这样的读书时光。菜根谭读书心得领悟感想4菜根谭是明初儒学家洪应明收集编成的一部语录集。在我刚上小学时,这本书就被我收入囊中了,但是直到今天我才开始读这本书。我把它从高高的书架上取下,在书桌前仔细地阅读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已深深地沉浸

11、在此书之中这本书主要描写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礼仪与做人的真理,集道家、儒家、法家、佛家的多种处事哲学于一书,让人受益匪浅。菜根谭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者本人。他可以自知做人之美德:尊师师长、礼让他人、愿赌服输虽然这些也是我们现在人耳熟能详的社会价值观,但是他可以一项一项地做到,认真严苛地要求自己,而我们呢?在生活中能严于律己的人很多,可是能坚持的人只是其中的小部分,所以我们也要多向他学习,即使自己并不聪明,但是我们仍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信你看,能做到坚持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有哪些:舍己为人的消防队员们、勤恳为民的警察叔叔们他们在铁的纪律下,养成了任何时候严于律己的习惯。虽然我们没有铁的纪律的约束,

12、但是只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也能与他们一样。在书中,还有一个人受到了我的敬佩,他就是书中的“匪”。原本他在文中的用处总是劫财拦路,但是在不断的受教下,他奋发图强,痛心疾首,一改前非,当了一位安分守己的公民。所以万物皆是可改变的,只是你是否愿意去改变自己。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各种奥义,同时也知晓古人的各种优良品质,令我受益匪浅,我推荐大家也去购买一本菜根谭,仔细地阅读,相信你也一定会爱不释手的。菜根谭读书心得领悟感想5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从结构上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

13、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百度百科1、毋偏信而为奸所欺,毋自任而为气所使;毋以己之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之拙而忌人之能。菜根谭人性是立体的,并非单一逻辑可以判断。不能够听风便是雨,在与人交往过程里,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别人。不要因为别人一点小的过失,就判断人品的好坏,更加不能因为第三个人的评论和指责就偏听偏信。同时,对自身来讲,也不要过于自信,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不懂得反躬自省,一味强调自己的道理,就难免会陷入意气之争。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同一件事情,

14、可以有多个角度去观察,多套逻辑去归纳。就算自己对了,其实别人也未必错。不妨多想想别人对的地方,从中还能学到点经验和知识,如果永远都是自己对、别人错,我们自身也就无法获得成长和提高了。用自己的长处去比较别人的短处,看不起别人,很让人反感,而且很容易变得傲慢,傲慢就会导致各种失败和祸患。同时,也不能用自己的短处去嫉妒别人的能力,还是要努力去学习别人的长处,改善自己的短处。总之,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思己过。2、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菜根谭每个人,其实都有短处、缺点和局限。如果总是去宣讲别人的短处,揭发别人的错误,反而会暴露出自己狭

15、隘和卑鄙的弱点。恰当的做法,应该是委婉的表达和劝慰,甚而能够帮助别人改善和提高某方面的缺点。每个人,也都有固执己见的时候。如果因为别人固执己见,自己就变得愤恨,同时又诟病别人的顽固,妄图用强力改变别人的想法,往往都难以达到目的。倒不如,仔细分析,别人之所以顽固的逻辑和原因在哪里,用善意去化解别人的思维定式,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去说明问题的本质,引导对方自愿放弃固有的思维方式。3、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菜根谭碰到那些不爱讲话,处处隐藏自己想法的人,应该提高警惕,不要轻易跟这样的人推心置腹。因为,对方可能会出卖你,暗中加害你。见到那些非常自以为是的人,也不要轻易去批评人家

16、,因为会造成对方的记恨,可能会遭到对方报复性攻击。4、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菜根谭德才兼备的人也有落魄的时候,无法用财物去周济别人,蛋是,如果看到有人痴迷、痛苦、茫然的时候,说些道理、暖人心的话,帮助人家醒悟过来,或者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帮人家摆脱困境,也是有功德的。这也许就是法布施,得一法而能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实际上,比财物布施更有效。蛋是呢,做这样的事,不能怀有自私的目的,不要为了立功德而去帮人家就行了。5、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菜根谭对于自身道德修养,任何细节都得小心,严于律己,才能减少犯错误的风险。给别人恩惠,最好给那些无法回报你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最需要你的帮助,而且不会变成利益交换和沽名钓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