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小说读后感800字.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755757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南旧事小说读后感8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南旧事小说读后感8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南旧事小说读后感8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南旧事小说读后感8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南旧事小说读后感80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南旧事小说读后感8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南旧事小说读后感800字.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南旧事小说读后感800字 城南旧事小说读后感800字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声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耳熟能详的小曲又在心底回荡,好像翻开一个复古的相册,在一片泛黄中去寻找那份童年的回忆。翻开城南旧事时,感觉书中的一切是那样有条不紊,恰似一首淡雅而朴质的小曲,荡漾着一种淡泊与纯洁,给人无尽的遐想。作者林海音以自己六岁到十三岁的生活背景,创作下这部自传体小说,用英子稚嫩的双眼去观察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透着一股淡淡的悲伤。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梦的一个符号,它承载着美好的希望,承载着人们对纯真的怀念。读着城南旧事,渐渐走进了书中,看着英子一点一点长大,一点一点懂事,心里充实了许多。

2、大家对英子深厚的感情,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筑成的。孩子眼睛是透明的,透明的不带一丝杂质,就像英子看惠安馆的疯子秀贞,她以另一种理解的态度去接纳她,只有她能理解秀贞的苦,这就是孩子的世界,真实朴质,不像大人,只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周围的一切。在英子眼中,秀贞是个善良,可爱的人,并不像大人所的“疯子”,对秀珍的命运更为同情。英子的善良让秀贞和妞儿母女走到一起,但最终却悲惨地丧生在火车轮下,结束了苦难的人生。英子没有想到,生活竟如此残酷。随着故事的发展,朋友和亲人也都在童年匆匆的脚步中纷纷离去了,英子经历了一件又一件事情,岁月匆匆,她也长大。全文的最后一章“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再也不是小朋友了”是我感触深

3、的一章。“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每每读过这句话,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面对父亲去世的噩耗,英子看似平静,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她内心的那份波澜,她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必须要积极面对一切,承担起她应尽的责任,我在她的淡然中却真切的感受到那种影响自己一生的最真挚的父爱,是何等的伟大。故事在蒙蒙细烟中结束了,满地飘落的花瓣,寄托着深沉的思念,在我身旁久久萦绕,美好而又朴实城南旧事小说读后感800字2叶圣陶先生曾评价过这本书“久仰其大名,却一直没有兴趣看,在22岁的今天,已经彻底告别了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却不可救药地迷恋起儿童文学。喜欢里面的单纯,质朴

4、与干净。今天看完这本城南旧事,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为何早先我不知道这是部如此精良的作品?”在这段文字中,想必你已经知道这就是林海音所作的城南旧事了。城南旧事和呼兰河传一样,也是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而且城南旧事入围了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林海音所写的城南旧事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更是原汁原味毫不更改的老北京童年。一句一句淳朴的话语,一件一件似曾相识的童年小事,却描绘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仿佛我穿越到了二十世纪的老北京,亲眼所见那儿的趣事。城南旧事这一本书,完完全全就是作者林海音谱写的老北京童年小日记,不论什么事,都把它记上,如摄像机一般仔细,完整,不仅真实,还有老北京的淳朴的乡土气息。现在人写作都

5、大城市化,太现代化了,不管写哪里,都要写高楼大厦和高科技建筑,然而,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先进的科技和高楼,一点代表性都没有,而且十分夸张化。然而,我认为并不是所有作文写得越夸张就越好,我们需要挑拣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地点,也不可以在介绍和写日记时写下当代不存在的事物,也不能写不具代表性的事物。比如,你写20年的杭州,却在写高楼大厦,不仅跑题,还让人一点都不知道这是杭州。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就不是这样,这本书真的想日记一般真实,当时的小街,当时的吃的,当时的坐骑都是很真的,让人相信并且想去了解老北京的趣事。这本书不仅事物有代表性,连语言、人物都栩栩如生,吸引人去读。每一章都有几十页,内容十分充足

6、。就拿第四章兰姨娘来当例子。完全就是每天的小日记拼凑在一起的真实事件,叙述十分完整。细节也非常多,细到作者自己的想法,兰姨娘的每个小动作,每个字,妈妈吃醋和生气的表情城南旧事这一本书值得让我们所有人去品味,而且我们这些不喜欢读书的人,也会被这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孩子那天真的语言所折服,也会来一遍又一遍的品读这本书,体会并记住这纯纯的老北京味道城南旧事小说读后感800字3“从记事开始,童年就成了我的美妙回忆。”这是女作家林海音说过的。城南旧事是她的著作,在这本书中林海音被称为小英子,她写了许多童年发生过的事,用一个稚嫩的孩子的思想,为我们讲述了一件件有趣又含有深刻哲理的故事。这本书主要写了惠安馆、我

7、们看海去、兰姨娘、爸爸的花儿落了、驴打滚和冬阳、赶集、骆驼队这一系列故事。小英子等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跃然纸上,让我记忆犹新。小英子乐于助人,让我十分敬佩。不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书中这样一段场景:我撩开妞儿那狗尾似的辫子,认真的盯着那颗黑色的斑点,忽然我想到秀珍家弄丢了的小柜子,我几乎要晕倒。牛儿把脸转过来,贴紧了我的脸,呀!英子好可怜,你怎么这么热。我扶着妞儿站起身,镇定的说,今晚惠安馆门口见,我带你找你的亲妈。这段写的是英子着凉后发烧,还要坚持带妞儿寻找亲爹亲妈,她乐于助人,即使在生病时也不例外。读完这段,我感慨万千,英子竟然这么善良,她纯洁的心灵感化了我:为了同伴献身,没有顾及自己,因为

8、小英子的世界里,所有人都是善良的。她用纯洁的心灵看待哪怕是窃者。小英子玩球时无意发现了草丛中的那个人,因此并不认为那是一个坏人,而是为他帮助弟弟的事情而感动。后来当他被捕时,因此又困惑了;当他终于在毕业典礼时看见了小偷的弟弟时,才明白了一切。我闭上眼,仿佛看见了英子那个纯真的心灵,我被她儿童独有的纯洁打动了。她的纯洁,像朵花一般倾吐芬芳;她的善良,像灯光一样温暖着人们的心灵;她的童真,像小草一样生机盎然。时光很快就过去了,英子成长了。就在她快毕业的时候,父亲病倒了,这对年纪尚小的英子来说是晴天霹雳,她过早的承担了一切。在父亲去世时英子没有哭,她是真的不伤心吗?不?她是在思考将来的一切,未来的她

9、将要承担多大的苦难。她在那一瞬间成长了,她拥有的镇定和成熟都是我们无法体会到的。我合上书细细品味了一番,作者以一个纯真孩童的视角看世界,在儿童的眼中没有贵与贱,任何灵魂都是平等的。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主角都是离英子而去。是啊,成长永远伴随着离别,而离别,何尝不是另一种出发和成长呢?英子的纯真童年是快乐的,是有韵味的,正因为有了童年,才多出一份最难忘的年华。城南旧事小说读后感800字4回忆就像风筝,虽然线的这头还在手中,但线的那头却早已远去了。可是,毕竟牵着,那些曾经的回忆又怎能忘却呢。英子,城南旧事的小主角。序幕拉开,可爱的小英子歪着脑袋,眨着漆黑的大眼睛,学骆驼吃草。我们的孩童时期,也

10、是这样的呀。小时妈妈带我去动物园,天真的学着老虎吼叫,学着树獭慢吞吞地行动,学着羊驼把下牙龇出来,逗得妈妈直笑我“地包天”。那时,我真希望可以把妈妈的笑容留下来,让时间定格在这一刻,但它也流逝了,随着时间。多想让它留下来啊,可时间是抓不着的,这些美好的回忆,最终也只被记在了那些泛黄的纸上。英子遇见了许多令她无法忘怀的人。站在门口的疯女人,是这部影片中,第一个令英子难忘的人。这个天天等女儿的人,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个疯子,但英子却能够体会她失去孩子的痛苦,以一颗善良诚挚的心去对待一个这样的人。这也不稀奇,最贴近圣人的,是孩子。因为他们不懂一切手段,拥有的是一颗从未被污染过的心。不知这是命运有意的安排

11、,还是纯粹的巧合,第二个令英子无法忘怀的女孩妞儿,正是那个疯女人的女儿小桂子。她们在一起的时候是好玩伴。那种与朋友在一起的笑声,是多么清脆悦耳。英子发现,原来这个女孩就是疯女人的孩子,高兴地拉着她冒着大雨去认妈妈。可就在两人相认后,疯女人却带着小桂子永远的消失在英子的生命中。英子说,我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就像我分不清海和天一样。第三个令英子难以忘怀的人,是一位青年。为了弟弟读书,不惜丢掉自己的尊严去偷窃,大家都对这个小偷十分厌恶,英子却觉得这个人并不坏,可能是因为他有一个很无奈的理由吧。可是,这个人被捕了,也离开了英子。一次次的离合,一个个随成长失去的人。离与和,谁没有过呢?这些回忆,一定会深深

12、刻在英子的心中。也就是这些离与和,让我们不断的成长起来。而成长之中,像存钱般的积攒着回忆。我们手拉着手在时间的路上行走,有的人松开了手先走了,离开了,也有的人走得慢,被落下了。然而这其中,挽着手的那一段路,无疑会是一段最美好的回忆。回忆又像一杯苦涩的茶,尝尝,它是苦的。可有时也会有一丝回甘与香醇在你细细品味的时候。城南旧事小说读后感800字5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是离别的笙箫。多情和伤感奏响了离别的序曲。题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随着歌声,我的思绪恍惚回到了二十世纪北京女孩英子所居住的那条胡同,仿佛又走进了她用心滋

13、润和孕育着的那段“城南旧事”。如同一扇古旧的铜门,轻叩,推开,便融入了历史与另一种生活。凝眸远眺,从那胡同尽头蹦跳而来的便是六岁的英子。二十世纪末,六岁的小姑娘英子一家居住在北京新帘子胡同,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结为了朋友,并帮助她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女儿,在寻找爸爸的途中,母女俩双双惨死在火车轮下。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她又结识了一位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为了供弟弟读书,不得不去偷东西。不久,警察抓走了他。在遭遇了一连串不幸后,英子的爸爸又因肺病而去世。英子随家人乘上了远行的马车,告别了这片令人伤心的地方。与朋友的离别,与兰姨娘和宋妈的离别,还有与爸爸的生死离别,英子的童年就

14、在一次次的离别中溜走了。定格在英子的脑海中,也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心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代的苏轼曾经说过这样的千古名句,让我渐渐懂得,离别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我的童年也总是充满离愁别绪。从出生到七岁,这段童年时光我是在李家度过的。这是浙西一个偏远的小镇,这里民风淳朴。三岁那年的正月我就进了幼儿园,从而结识了许许多多的的小伙伴。后来,爸爸在新安江买了房子,我也就顺理成章地到明镜小学入了学。还没来得及和小伙伴们,还有大吴老师、小吴老师、COCO老师告个别,哪怕一次简短的见面都没有。纵使心里有千般牵挂,万分不舍,但还是分开了,生活有时就是这么无奈,一晃都上五年级了,多想回去看看我的小伙

15、伴和老师们啊。回去,不仅可以跟乐乐一起玩耍,更重要的是看望年迈的爷爷,还有爷爷家里养的一条小狗皮皮。爷爷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精神也很好。爷爷喜欢喝酒,每次喝酒后都比较唠叨,可能是很久没人陪他聊天吧。但是很疼我,家里有好吃的都留给我,临行时,还大包小包地往爸爸车子里面塞,说:“这是自己家里种的南瓜,糯糯的、粉粉的,很好吃;这是土鸡蛋,是我一天天攒起来的”爷爷家的皮皮很可爱、很聪明,并不像名字那样调皮。每次回家,它老远就来迎接我,一下车,就跳到我身上,还近乎呜咽地叫起来。我想,它一定是在撒娇吧。我走到哪,它就跟到哪,有时山上也跟着去。我也总是给它带点美食骨头之类的。又要回新安江了, 皮皮又要和我短暂告别了,这时,它反而不叫了,总是那么沉默,沉默到让人心痛。我真想把它带到新安江来,可是我不能,因为皮皮没有“身份证”,再说,我也没有时间陪它。英子的童年固然多姿多彩,却又点缀着淡淡的忧伤,充满着离愁别绪。“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的童年也有离别,离别固然令人黯然神伤,却又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开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