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作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758914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作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作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作文 2022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作文1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的大道当中。弟子规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弟子规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2、。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该做些什么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如果一个人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

3、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弟子规还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老师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

4、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学习效率会更上一层楼。学习了弟子规,我被它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而打动。以前,我从来没有真正感到过“我们是骄傲的中华儿女”,觉得那是一句空口号。而此时我才明白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代代贤良的中华儿女!我们是“礼仪之邦”。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华儿女那么多优秀的品德可是为什么有报道:在巴黎圣母院有用汉语写的“请勿大声喧哗”;在泰国皇宫厕所中也要写上“请便后冲厕”;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写着“请

5、把垃圾丢在此”。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应该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做起,弥补上。以便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败。2022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作文2弟子规那本金色的小书,短小而精悍。传承着中华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一辈辈人。弟子规规范了人的行为,每句话都有一个道理,每句话都发扬着一种思想,弟子规用最简短的文字,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的形象全面。通俗易懂的文字里揭示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于我们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那一个笑声与泪水交

6、织的夏天,别了母校,刚摘下红领巾,满带稚气的我考上了华泰。刚开学,学校就发了一本小小的书弟子规,还要全文背诵。刚开始,我只是应付着读着。一天早上,家中停了电,出于无聊,我随手拿起那本小书看了起来。渐渐才发现它弟子规的内容如此精彩。我读它、品它,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读了弟子规中的的入则孝后,让我感到十分惭愧。原以为为父母做几件家务事就是孝了,现在才发现其实什么是孝我一点都不懂。反而,父母对我百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要的东西想方设法的满足我,还反倒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是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他们对自己过于担心还觉得他

7、们很烦,讨厌他们。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以为赚大钱给父母并能照顾好兄弟姐妹就是孝,以为会赚钱就是有能力,就可以居高临下说教任何人。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不仅是赚钱给父母,必须从细小入手,身有伤,贻亲忧,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是切身处地站在父母亲的角度体察到老人家的需要,不管多忙“常回家看看”,让父母安心,放心。养父母之身、心、志、慧。小时候妈妈经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弟子规让我更明白了“感恩”:感恩天地给予阳光空气和水,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给予的生命、感恩领导的教导,感恩同事的关心帮助,感恩亲友批评指

8、正。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等到节目结束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已没有饭菜了。我气愤极了大喊:妈妈,我要吃饭,怎么没有了呢?妈妈急急忙忙的从房间走出来:没有了!你要吃饭?我给你去做。于是妈妈急匆匆的为我去做饭.。而我还在埋怨着.。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用他们温暖的大手紧握你的小手;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将我们拥入他们暖和的怀抱;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们耐心的讲解。一切的一切

9、都是他们对我们无私的付出。你们发现过吗?他们头上已悄悄爬上岁月的痕迹因我们而生那一丝丝银发.感恩父母,他们只需要你以后过得好就好,他们只需要你在他们工作劳累时在他们耳边轻轻说的那一声:我爱你们。品读弟子规,品读入则孝,实践弟子规实践入则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做人基本准则弟子规吧!2022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作文3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

10、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

11、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

12、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2022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作文4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

13、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

14、传递过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

15、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

16、,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并提高自己的修养。2022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作文5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

17、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而最为深刻的感受就是弟子规虽然是一部著作,但是它的作者却仅仅是位秀才。

18、弟子规的作者叫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康熙年间,死于乾隆年间。李夫子是一个不大出名的人,一般人认为,这位李夫子是在公元一六六二年出生,在公园一七二二年去世的。很多人都认为李夫子活了六十岁,但是,也有人说李夫子活了八十三岁。这两个数据前后相差了二十三年,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社会对他没有什么明确的记载。如果李夫子是为大人物,史书上一定会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李夫子的出生年月日和生辰八字,李夫子一生中拿到的最高学位仅仅是秀才,从此以后他便再也没有高中过,什么状元拉、榜眼拉、探花这些学位,压根都跟他没一点关系。在当时,一个秀才只能教书。秀才不是举人,举人老爷有的时候可以当官,进士也可以当官,而秀才呢,却只

19、能够教书育人,还教不了什么好书,也当不了什么书院的院长,顶多只能开个私塾。然而这位没什么大成就的李先生之所以会写出弟子规这本现在家喻户晓的书,是因为李夫子毕生努力研究大学、中庸,虽然李夫子学位不高,学历也不高,但是,有时候好多科举不成功的人却恰恰学有所成,这位李夫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虽然在科举的道路上,李夫子是一位失败者,但是在研究大学、中庸这一领域里,他却颇有建树,算得上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学者。后来,李夫子创建了一所学校,叫做敦复斋,起了一个斋号讲学。李夫子讲学讲得很成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听课,久而久之,他就被人尊称为李夫子了。所以,人们称李夫子为清朝早期杰出的教育家和学者,这个称呼是一点也不为过的,而这个称号,李夫子也是担当的起的。除了弟子规外,李夫子还根据传统对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教书实践的经验,写了一本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书,叫做训蒙文。李夫子在钻研大学、中庸这样的著作之余,还坚持写诗,出于对水仙花的喜爱,李夫子曾经写了上百首赞颂水仙花的诗,后来集结为水仙百咏。我本以为,能够写出弟子规这本著作的人一定是个拥有状元、榜眼这样的学位的人,所以说李夫子只是位秀才这一点出乎了我的意料。现在的我们认为,李夫子是位成功人士,他虽然没有有高等的学位或宏伟的家世,但是他很努力。所以,成功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达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