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818068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1一、活动指导思想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称四大传统佳节。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我们开展此次班会,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从中国传统佳节中秋

2、中体会中国结福禄寿喜财安康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情结,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重视友情、亲情,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佳节中秋文化,关于月亮传说、中秋习俗、诗词歌赋、中秋灯谜等,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初步懂得人类优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三、活动安排1、活动主题:月到中秋分外圆2、活动对象:全班学生3、活动时间:班会课4、活动形式:观看资

3、料片、知识竞赛、歌曲竞猜5、活动准备:挑选两名主持人主持活动并注意记分和计时收集相关的中秋灯谜和歌曲全班分成四组,选出答题代表,组长做好组员沟通工作,准备组内节目表演以备惩罚之用。竞猜规则宣读准备书签四、活动流程第一阶段:主持人开场白(2分钟)主持人男女:各位老师、同学,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月到中秋分外圆”的主题班会。女:提起中秋,大家会想到什么吗?像中秋的诗歌,古人关于咏月畅怀的诗歌何其之多呀。男:那就让我们来考考大家。举头望明月同学们:低头思故乡女:海上升明月同学们:天涯共此时男:月是故乡明同学们:茶是故乡浓男:看来大家对于中秋佳句都了解得较深啦。那么,中秋节的*不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女:

4、这个我知道,是跟“唐明皇梦游月宫”有关的男:没错,这个故事自古以来就广为人们传颂,请大家欣赏短片中秋节第二阶段:女主持人放短片(5分钟)第三阶段:竞猜(15分钟)必答题:猜灯谜,每组两道,由代表抽题抢答题:月亮与歌曲联姻共八首歌曲第四阶段:总结颁奖(5分钟)五、活动经费糖果:3元六、附录(一)竞猜规则1、每组原始分为100分,各组最后所得分数为各组得分和扣分后的成绩之和。2、比赛分两种题型:必答题:共有八道灯谜(1)每个组必须回答2道灯谜,只能由本组同学回答,其他组的同学不得帮忙回答;(2)每组作答之前,由组长在讲台先抽题,决定本组作答的题目;(3)必须等主持人念完题目才能开始作答,否则视为答

5、错处理;(4)每个组的回答时间为10秒,回答正确得10分,弃权或回答错误不得分。抢答题:一共有8首与月亮有关的歌曲,每首歌曲最多播放30秒。(1)每组先选出一个代表作为举手代表,只有他(她)才有举手的权利,其他人不得举手,否则做答错处理;(2)每首歌曲在开始播放时即可开始作答,但每首歌曲的播放时间不会超过30秒;(3)此环节采取倒扣分的形式,答对一道题得10分,答错倒扣10分。(二)竞猜题目1、灯谜谜面谜底嫦娥下凡(打一花名)月季中秋菊开(打一成语)花好月圆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2一、活动目的: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通过中秋节来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6、,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中秋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教师要围绕“独具匠心的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二、活动日期:中秋节,也就是夏历八月十五。三、活动地点:教室、自己家里四、活动内容:活动一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活动二月饼1、感受月饼的香甜。2、体验劳动和分

7、享的乐趣。活动三网上阅读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活动四协作交流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小组,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一同来体验共同的快乐。五、应用与深化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如手抄报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中秋节知识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六、反思与拓展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我的中秋节最快乐”主题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

8、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期待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3一、活动目的: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和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在中秋来临之际激发学生熟知经典、吟诵经典、热爱经典、亲近经典,大队部在中秋节前后,组织开展“月圆国圆,传承经典”主题活动。二、活动主题:月圆国圆,传承经典三、活动时间:_月_日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4月是民族、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

9、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从渊源上看,我国古代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中秋又叫“祭月节”。祭月的风俗始于魏晋,盛于唐宋,甚至被定为国节,烧斗香、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中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起来。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与农事巧妙结合,把月圆之夜作为举国同庆的节日,使得原本纯粹的自然现象有了丰富的人文寓意。文化是月的魂。我们不但要让传统文化植根于市场沃土中,还要不断赋予“中秋望月”新的时代内涵,重新找回“中秋望月”的时代感觉。今年的中秋节,我院为在校师生打造了“中秋望月”的平台。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方案。一、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二、

10、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幸福。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三、前期准备工作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3、中秋故事演讲。四、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1、情境导入播放音乐花好月圆,营造一种中秋的氛围。展示圆月的画面,引出仅次于春节的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师: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

11、喜洋洋、甜滋滋的向全班同学介绍中秋节悠久的历史和传说。中秋传说嫦娥奔月。中秋传说吴刚折桂。中秋传说朱元璋与月饼起义2、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1)月儿圆。播放中秋节录像,让学生了解中秋节来历、风俗。交流嫦娥奔月吴刚折桂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传说,感受中秋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古诗静夜思,领悟思乡之情。2)饼儿甜。老师介绍月饼的种类、制作过程。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月饼属于哪一类。欣赏完各式各样的月饼之后,学生玩制作月饼小游戏,获胜利的同学奖励月饼,并现场品尝。3)心儿连。每人送上一句中秋节祝福、送给老师、同学或家人。活动在欢乐、喜庆的爷爷为我打月饼歌声中结束。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范文5为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

12、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切实做好“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青桥学校将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日小报评比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目的丰富中小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进一步丰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发挥未成年人主体作用和家校互动的纽带作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活动对象全校中小学生三、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王洪杜秋萍副组长:颜玫成员:戴梅珍 胡世薇 万文华 方实杨 各班班主任四、作品要求1、作品内容。以中秋节为主题,突出传统节日由来、节

13、日传说、节日习俗、节日食品和节日所蕴含的教育意义。要求内容精炼、图文并茂,色彩搭配合理、作品有创意、报头新颖、贴切。2、作品形式。手抄报和电子报均可(打印成纸质)。小学低年级学生以绘画展现为主,小学高年级学生以文字采集为主,中学生则更多地表现自身感悟和创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电子杂志、博客、网页等新兴媒介创作各具特色的“电子节日小报”。五、报送数量、规格要求与收件截止时间1、报送数量:各班在本单位比赛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作品上报学校。每个班送优秀作品2幅;学校再评比出小学、初中各一副报送教体局。2、报送要求:每件作品尺寸为4开,单面创作,作品背面左下角请用正楷字体注明:学校、作者姓名(不得超过1人)、组别、作品种类、作品名称、指导教师(不得超过1人)。3、收件截止时间:20_年_月_日。六、评选表彰。1、分小学组、初中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2、指导学生获一等奖的老师颁发“优秀指导老师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