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事迹_中国名人爱国事迹素材范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850506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人事迹_中国名人爱国事迹素材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名人事迹_中国名人爱国事迹素材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名人事迹_中国名人爱国事迹素材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名人事迹_中国名人爱国事迹素材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名人事迹_中国名人爱国事迹素材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人事迹_中国名人爱国事迹素材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人事迹_中国名人爱国事迹素材范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名人爱国事迹素材范文 中国名人爱国事迹素材范文1谭嗣同为国捐躯,不只是在战场上才有。那些为使祖国富强起来和恶势力斗争的义士,同样表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清朝末年,发生过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运动,叫戊戌变法。谭嗣同等六君子就是为变法而死的义士。谭嗣同从小就痛恨外国势力侵略中国,决心为祖国富强而奋斗。他和康有为等人提出变法的主张,却遭到了封建顽固派的激烈反对。谭嗣同看出变法的艰难,对朋友们说:“就是杀身灭族,我也不会改变主张。中国只有闹到新旧两党流血遍地,才有希望。不然真是要亡国了。”1898年,光绪皇帝决定变法,谭嗣同成了主要助手。不料慈禧太后又发动了政变,囚禁了皇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等人

2、逃走了。谭嗣同没有跑,他说:“各国的变法,没有不流血而成功的。现在中国还没有人为变法而流血,这是国家不能强盛的原因。如果要有人流血,就从我开始吧!”谭嗣同被捕以后,毫无惧色,在监狱中写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被押到刑场受刑前,大声喊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笑迎死亡的义士,心里装着祖国。他自动走向死亡,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死,有多大价值。中国名人爱国事迹素材范文2林则徐古往今来,林则徐的名字总是同那的虎门销烟联系在一起。鸦片俗名大烟,又称阿芙蓉,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制成,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状块,有特殊气味,药用鸦片为粉末状。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中国原

3、来把它作为安神止痛的药材使用,称为洋药。但鸦片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而且吸上了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精力消耗,意志萎靡,以致丧失生命。英国从18世纪开始经营鸦片贸易,1799年向中国走私鸦片4000多箱(每箱重约50公斤或100公斤)到1835年猛增至35445箱。1835年,中国吸食鸦片的人数大约有200万以上,说明鸦片的流毒已经很广了。由于鸦片的流入,一方面导致烟民成批产生,一方面白银大量外流。烟毒泛滥,已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此时,林则徐再也按耐不住胸中的义愤。他于1838年毅然上奏清朝皇帝道光,慷慨陈词:“鸦片已流毒天下,危害巨大。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

4、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当时,清廷官员在对待鸦片的问题上大致分为两派,即主张禁烟的严禁派和反对禁烟的弛禁派。游移于两派之间的道光皇帝看了林则徐的奏折深有触动。他于12月召林则徐进京议事,在半个月内召见了他19次。林则徐详尽述说了自己的禁烟主张和准备采取的措施,使道光大为感动,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肩负重任到达广州。第二天,他在钦差行辕门上张贴告示:不受地方任何供应,不许-人借名扰累民众,严格限制随行人员的活动,坚决杜绝受贿、情、泄密等不正之风。他郑重宣布:“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同时,他还采取了一

5、系列断然措施,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商定整顿水师、加强海防,召集有识之士揭发烟贩的贩毒情况,逮捕了61名勾结英国资本家的重要烟贩,勒令外国商人在3天之内缴出全部鸦片等等。当时,停泊在零丁洋上的22艘鸦片趸船,每艘都囤积鸦片1000箱以上。可是外商施展拖延抵赖、行贿打点的惯用伎俩,只答应上缴1037箱鸦片。林则徐对此严加驳斥,下令传讯阻挠销烟的烟贩首恶颠地。颠地吓得藏了起来,拒绝接受传讯。在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庇护下,颠地连夜逃跑,结果中途被愤怒的群众发现,抓了起来。义律恼羞成怒,声称要动用武力。林则徐毫不畏惧,下令炮舰巡弋沿海,派遣兵员封锁洋人商馆,断绝了对外商的一切贸易和供应

6、。曾经骄横跋扈的外国商人躲在商馆里,连饮水和食物都发生了困难。同时,林则徐还起草了一份告示贴在义律住所的门口,严正警告说:今后中国“卖鸦片者要死,吸鸦片者也要死岂内地之人该死,而尔等独不该死乎”?外强中干的义律无计可施,不得不低下头来,通知英商缴出全部鸦片。到5月中旬,中国收缴的鸦片总计19187箱又2119袋,重230多万斤,价值白银800多万两。随着鸦片贩子被一个个驱逐出境,义律也带着商馆中的英国人灰溜溜的离开了广州。1839年6月3日,是个令中国人民永世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天气晴朗,海水碧蓝,虎门海滩人山人海。林则徐会同大小官员,在这里亲自监督销烟。在海滩的高处,有两个人工挖制的15丈见

7、方的大池,里面漫溢着卤水。随着“轰隆轰隆”几声炮响,成批成批的鸦片被倾倒进池里,然后抛下石灰一顿时,池水沸腾,烟雾翻卷。当大池闸门打开,已溶解的鸦片渣沫随着翻滚的潮水流入茫茫大海。这时,成千上万的围观者爆发出一阵阵震天撼地的欢呼。从6月3日到25日,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20余天。收缴鸦片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开始,外国商人“断言中国人不会焚毁一两鸦片”,但他们吃惊地看到,林则徐在20余天里销毁了收缴的全部鸦片,共计237万斤。从此,近代中国反抗帝国主义的战斗打响了。中国名人爱国事迹素材范文3梁启超1915年9月,作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

8、权力虽已达到了顶峰,但他并不满足,又开始觊觎皇帝宝座。他唆使幕僚美国人古德诺抛出了共和与君主论,污蔑共和体制是政治乱局的根源,鼓吹只有君主制才能救中国,胡诌什么中国人需要一个皇帝。梁启超早就看出了袁世凯的野心,他直截了当地指出:“如果复辟,就是叛国”。为了驳斥袁世凯的复辟图谋,梁启超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毫不留情地揭穿了袁世凯的复辟野心。袁世凯获知消息,十分恐慌,急忙派人以给梁的父亲做寿礼名义送给梁启超二十万大洋,恳请梁启超高抬贵手,不要在报上发表这篇*。结果,梁启超严词拒绝了这一请求。袁世凯见拉拢不成,就采取恐吓的伎俩,逼其就范。他派人告诉梁启超:“你流亡国外十几年,那种艰苦

9、的滋味想必早已尝够了,现在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何必自找苦吃呢?”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袁世凯亮出了底牌。面对威胁,梁启超毫不畏惧,从容笑答:“我已经是流亡的经验家了,再流亡一次简直轻车熟路。”梁启超毫不留情面,他把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这篇*发表在大中华月刊上,其余各报迅速转载,读者争相购买,一时间洛阳纸贵。1916年1月1日,袁世凯不顾国人的反对,恢复帝制,上演复辟闹剧。梁启超联合蔡锷将军,发起了讨袁护国战争,其余各省迅速响应,纷纷宣布独立,反对帝制。袁世凯仅做了83天皇帝,就被迫宣布“退位”,不久一命呜呼。对袁世凯来说,梁启超是有点不够哥们“义气”;对国家来讲,梁启超敢于不讲情面,坚决反对袁世凯

10、称帝,这是值得尊敬和赞扬的。梁启超一生只忠于真理,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鼓与呼,这种民族大义之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足以成为后世的楷模。中国名人爱国事迹素材范文4文天祥文天祥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公元1275年,元军侵略南宋。元军在元朝统帅伯颜的率领下,离南宋的都城临安只有30里路。大兵压境,南宋朝廷无计可施,决定求降。伯颜声明,只有南宋的丞相才有资格与他谈判。这时,南宋朝廷的左右丞相都闻讯逃跑了,朝廷只好让文天祥为右丞相,去和伯颜谈判。文天祥见了伯颜后,义正词严地问:“贵国是要与我国交好呢,还是要灭掉我国?”“我们不想灭掉宋国!”“既然如此,请你们后撤百里,以表诚意,否则我们将以死相

11、拼!”伯颜感到文天祥像是向元朝下挑战书的,就扣留了他,并让其随行人员回去传话说,如果南宋不投降,元军马上就发起进攻。南宋朝廷在伯颜的威胁下,向元军投降。文天祥得知真相后,痛哭流涕,仰天长叹。四年后,文天祥带兵到广东潮阳抗元,全军覆没,文天祥被俘。元世祖很钦佩文天祥的忠心,把他软禁在大都的“会同馆”里,每天派人去轮番劝降,但都被文天祥骂走了。元世祖见劝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马司衙门,戴上脚镣手铐囚禁起来。在狱中艰苦的环境下,文天祥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其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了几年,元世祖决定亲自劝降文天祥。文天祥见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元世祖和颜悦色地劝说道:

12、“你的忠心,我非常佩服。如果你能改变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旧让你当丞相,怎么样?”文天祥慷慨地说:“我是宋朝的宰相,怎么能再做元朝的臣子?如果这样,我死了以后,哪还有脸去见地下的忠臣烈士?”元世祖说:“你不愿做丞相,做个枢密使怎样?”文天祥看了看元世祖,斩钉截铁地说:“我别无他求,只求一死!”元世祖知道劝降已没有希望,就下令把文天祥处死。刑场上,文天祥面色从容。他对监斩官说:“我的祖国在南方,我要面对南方而死!”说完,整整衣冠,朝南方拜了几拜,仰天长叹道,“我事已毕,心无悔矣!”中国名人爱国事迹素材范文5苏步青苏步青,是我国蜚声海内外的杰出数学家。在读初中的时候,苏步青凭着自己的天资聪明、勤

13、学好问,成绩一直非常好,但对数学还没什么兴趣,因为他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在浙江省立十中念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教数学的老师,听说这位老师是很出众的,所以听说他能来给上数学课,苏步青也稍微地提起了一点兴趣。“”上课铃响了,从门外走进一个身材瘦高、穿白色西装的年轻人,他的脸色很白,棱角很分明,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这样年轻还穿西装的老师真是罕见,一进门便引起班里的一片哗然。走上讲台,杨老师表现得很镇静,把课本向桌上一摔,说了声:“同学们,我姓杨,大家今天不用担心没还课本而被老师骂了,因此今天我们不讲课本,我们要讲国家!”他讲话的声音不算大,但每个字都像晶亮的子弹射进每个人的心房。于是下面又是一阵

14、骚动,没精打采的苏步青也亮起了精神。杨老师接着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该负起应有的责任。”他旁征博引随后又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这一堂课使苏步青明白了数学的真正意义和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就是这节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秘的数学王国。从那以后,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

15、铭。功夫不负有心人,苏步青在数学上渐渐地崭露了头角。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国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心甘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