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心得.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862712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心得.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心得 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心得1安全用电工作心得本学年我园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安排部署,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维护幼儿园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师幼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一中心,把“检查到位,整改有力”作为抓好安全工作的一项最基本的制度来落实。从提高安全意识入手,以防治“电”为中心,加强制度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强化检查力度,积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一年来,幼儿园无发生任何事故。一、我园领导以高度负责精神,切实加强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认真执行并落实上级有关安全文件和项安全系数规定,并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园长与各部门签订安全责任

2、状,教师、保育员与家长签订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一是向教师讲解如何正确操作家用电器、如何排除安全用电隐患、发生触电事故如何急救。二是和幼儿开展互动环节,告诉幼儿户外活动如放风筝、玩耍应注意哪些事项,雷雨天不要在哪些地方躲雨,不要随意玩弄电器和插座等。让我园师生更深入理解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丰富了安全用电和防止电力安全事故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安全用电、关爱生命的意识。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的条件下我们才可以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始终认真细致地开展安全工作,使我班幼儿在一年来未出任何一件安全事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

3、中也会做到时刻高度警,把安全放在首位,将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教学活动、游戏的各个环节中自然地进行,通过形式多样的欧活动帮助幼儿懂得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和方法,真正保证幼儿的安全。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心得2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省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有效遏制用电事故发生,提高用户侧电气设备健康运行和安全用电管理水平,电气安全工作汇报。根据南京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开展20_年度冬季安全用电大检查的通知,我院后勤管理部门对一校三区的冬季安全用电进行全面、彻底的自查,自查的主要内容以查思想、查管理、查规章制度、查隐患、查措施落实为主,重点检查安全用电责任制落实情

4、况,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1、能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制,认真履行责任追究制度,杜绝管理漏洞。如制定了配电房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安全操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公布上墙。定期对全院的安全用电检查进行布署、检查,认真心得,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工作汇报电气安全工作汇报。2、认真检查电气设备、线路运行情况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安全标志,并配齐配全防火、防爆、防水、防雷击、防老鼠、防小动物的防范措施,做好事故预案和整改计划。特别是在错峰度冬专项安全工作中,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出江苏警官学院冬季内部错峰限电预案,有效地做好了在电网事故情况下的学院应急预案的落实工作。3、积极做好冬季安

5、全用电宣传工作。冬季是用电高峰季节,也是事故、故障易发时期,在此情况下,后勤管理部门对全院用安全电情况进行检查和教育。龙潭校区管委会于05年1月17日,为此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期末、寒假期间水电安全管理的通知,以书面形式明确要求,明确责任。两个校区还积极主动联系栖霞、浦口供电分局到校进行业务指导和年检。4、在安全检查期间,发现了一些不足。如配电房的值班人员较少;持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的人员比例不到100%;一些配电间的卫生较差;浦口校区的配电房至室外电杆的高压电缆为铝质材料,有用电隐患等问题。经过检查后,对于发现的问题已经提出整改意见,近期对这些不足将有针对性的逐步解决和纠正。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心

6、得3一、防雷措施1、建筑物防雷的分类第一类(火药制造车间、乙炔站、电石库、汽油提炼车间、电火花易爆炸)、第二类(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电火花不易爆炸)、第三类防雷建筑物。2、防雷技术分类:外部、内部、防雷击电磁脉冲。3、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直击雷):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按滚球法确定,滚球的半径按建筑物防雷类别确定,一类30m、二类45m、三类60m;防直击雷的专设引下线和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边沿不宜小于3m;独立接闪杆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附设接闪器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内部防雷装置:屏蔽导体、等电位连接件、电涌保护器(SPD)

7、、避雷器。对于变配电设备,常采用避雷器作为防止雷电波侵入的装置。正常时,避雷器对地保持绝缘状态;当雷电冲击波到来时,避雷器被击穿,将雷电引入大地;冲击波过去后,避雷器自动恢复绝缘状态。氧化锌避雷器被广泛使用。二、静电防护(7个措施)1、环境危险程度控制,包括:取代易燃介质,降低爆炸性气体、蒸气混合物的浓度,减少氧化剂含量。2、工艺控制:是消除静电危险的重要方法,包括:材料的选用、限制物料的运动速度、加大静电消散过程。3、静电接地:最基本措施。4、增湿5、抗静电添加剂6、静电中和器7、防止人体静电的危害(加强静电安全管理)。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心得4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1、绝缘:工程上应用的绝

8、缘材料电阻率一般都不低于107m。绝缘材料的电阻通常用兆欧表(摇表)测量。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2、屏护和间距:1)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2)遮栏高度不应低于l.7m,下部边缘离地不应超过0.1m。栅遮栏的高度户内不应小于l.2m、户外不应小于l.5m,栏条间距离不应大于0.2m;对于低压设备,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8m。户外变配电装置围墙的高度一般不应小于2.5m。遮栏、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有“止步,高压危险!”等标志。3)用电设备间距:明装的车间低压配电箱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2m,暗装的可取l.4m。明装电度表板底口

9、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8m。常用开关电器的安装高度为l.3l.5m;开关手柄与建筑物之间应保留150mm的距离,以便于操作。墙用平开关离地面高度可取1.4m。明装插座离地面高度可取1.3l.8m,暗装的可取0.20.3m。室内灯具高度应大于2.5m;受实际条件约束达不到时,可减为2.2m;低于2.2m时,应采取适当安全措施。当灯具位于桌面上方等人碰不到的地方时,高度可减为15m。户外灯具高度应大于3m;安装在墙上时可减为2.5m。起重机具至线路导线间的最小距离,lkV及1kV以下者不应小于1.5m,10kv者不应小于2m。4)检修间距: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10、。高压作业,10kv无遮拦作业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线路作业,1.0M。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1、IT系统(保护接地)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通过低电阻接地,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RE4;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2、TT系统:配电网直接接地,电气设备外壳接地。大幅度降低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但必须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工作接地不是安全电压。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未装备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3、TN系统(保护接零

11、)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直接连接。相当于传统的保护接零系统。其第一位的安全作用是迅速切断电源。分为TNS、TNCS、TNC三种类型。TNS系统的安全性能最好,应用有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应采用TNCS系统;触电危险性小、用电设备简单的场合可采用TNC系统。保护接零用于用户装有配电变压器的,且其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配电网。应用安全要求:1)在同一接零系统中,一般不允许部分或个别设备只接地、不接零的做法;2)重复接地合格。3)发生对PE线的单相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220v的TN系统,手持式

12、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的短路保护元件应保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0.4s,配电线路或固定式电气设备的末端线路应保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5s。4)工作接地合格。接地电阻一般不应超过4,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不超过10。5)PE和PEN线上不得安装单极开关和熔断器;PE线和PEN线应有防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PE线支线不得串联连接,即不得用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作为保护导体。6)保护导体截面面积合格。PE线有机械防护不小于2.5mm2,没有机不小于4mm2;PEN线铜质不小于10mm2,铝质不小于16mm2,电缆芯线不小于4mm2;SL16为SL、16三、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

13、1、双重绝缘(1)电气设备的防护触电保护分类:O类、OI类和类、类、类。(2)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措施:工作绝缘、保护绝缘、双重绝缘、加强绝缘。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设备属于类设备,设备上有“回”形标志。工作绝缘不低于2m,保护绝缘不低于5m,加强绝缘不低于7m。2、安全电压:兼有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安全措施。(1)特低电压的限值和额定值:42v、36v、24v、12v和6v等5个等级;由特低压供电的设备属于类设备;额定值的选用:特别危险环境手持工具42V,点击危险环境手持照明36V或24V,金属容器、特别潮湿危险环境手持照明12V,水下6V。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又称漏电保护,作用

14、:防止人身电击,防止因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灾和监测一相接地故障。(1)工作原理。检测元件、中间环节、执行机构三个基本环节及辅助电源和试验装置构成。(2)主要技术参数:额定剩余动作电流、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分断时间。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值分13个等级,0.03A及其以下者属高灵敏度,主要用于防止各种人身触电事故;0.03A以上至1A者属中灵敏度,用于防止触电事故和漏电火灾;1A以上者属低灵敏度,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视一相接地事故。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不得低于额定剩余动作电流的1/2。分断时间,分为一般型和延时型,延时型仅适用于In0.03A的间接接触电击防护,延时时间的级差为0.2s。(3)剩余电流动作保

15、护装置的防护要求。在TN系统中,必须将TNC系统改造为TNCS、TNS系统或局部TT系统后,才可安装使用。在TNCS系统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只允许用在N线与PE线分开部分。(4)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设备和场所。1)末端保护属于I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生产用的电气设备;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机关、学校、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和住宅等除壁挂式空调电源插座外的其他电源插座或插座回路;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电气设备;医院中可能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其他。2)线路保护农村集中安装电能表箱;农业生产设备的电源配电箱。(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

16、运行和管理。工作年限6年、允许送电1次。用电、用气安全培训心得5知识点一、触电1、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2、电击电流值:感知电流(平均男1.1ma,女0.7ma),摆脱电流(平均男16ma,女10.5ma),室颤电流(50ma左右,与持续时间有关)。人体阻抗:干燥时约为10003000,潮湿时约为500800。3、电击类型:1根据电击时所触及的带电体是否为正常带电状态,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2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可分为单相电击、两相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三种。单相电击事故占全部触电事故的70%以上。4、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电伤包括电烧伤

17、、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多种伤害。电烧伤。是最为常见的电伤。大部分触电事故都含有电烧伤成分。电烧伤可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知识点二、电气火灾与爆炸1、电气火灾爆炸是由电气引燃源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电气装置在运行中产生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引燃源主要形式。(1)危险温度:短路、过载、漏电、接触不良、铁心过热、散热不良、机械故障、电压异常、电热器具和照明器具、电磁辐射能量。(2)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电弧是大量电火花汇集而成的。分为工作电火花及电弧、事故电火花及电弧。2、电气装置及电气线路发生爆燃包括油浸式变压器火灾爆炸、电动机着火、电缆火灾爆炸。知识

18、点三、雷电危害1、雷电的种类、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1)雷电的种类:直击雷(直击雷的每次放电过程包括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三个阶段)、闪电感应(包括闪电静电感应和闪电电磁感应)、球雷。(2)雷电的危害形式具有雷电流幅值大、雷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的特点;具有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等3方面的破坏作用。(3)雷电危害的事故后果:火灾和爆炸、触电、设备和设施毁坏、大规模停电。2、雷电参数:雷暴日、雷电流幅值、雷电流陡度、雷电冲击过电压。知识点四、静电危害1、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对生产产生妨碍。2、静电的特性(1)静电的产生起电方式(接触-分离起电、破断起电、感应起电、电荷迁移)、固体静电、人体静电(可达10000V以上)、粉体静电、液体静电、蒸气和气体静电。(2)静电的消散:中和、泄漏。(3)静电的影响因素:材质和杂质、工业设备和工业参数。知识点五、射频电磁场危害泛指频率100khz以上的电磁波。危害:1、人体吸收辐射能量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2、生产感应放电造成引爆器件发生意外引爆。知识点六、电气装置故障危害类别:断路、短路、异常接地、漏电、误合闸、电气设备或电气元件损坏等。危害:引起火灾和爆炸、异常带电、异常停电、安全相关系统失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