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简介观后感300字.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908557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刚川简介观后感30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金刚川简介观后感30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金刚川简介观后感30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金刚川简介观后感30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金刚川简介观后感30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刚川简介观后感3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刚川简介观后感300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刚川简介观后感300字 金刚川简介观后感300字1电影金刚川不同于展现“绞肉机”似的战场画面,却把视角聚焦在战场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战士身上,他们的友谊、信仰与牺牲,好像讲述的就是身边战友的故事,更加令人久久不能平静。剧情简单,但以小博大。影片所表达的抗美援朝的精神,是所有中华儿女都能够感受到的。看完电影金刚川,久久不能平静,感动于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拼搏,以血肉之躯保卫祖国的和平安宁。现在回想起影片中的几个情节,还是不由得湿润眼眶。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中国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

2、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一个个无名英雄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桥过江的故事,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徐徐展开金刚川以四个不同的视角,展现了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战士在金刚川上补桥过江,抗击美军的战争故事。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以高炮连为视角讲述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最主要的两个人物是两名高炮手关磊和张飞。他俩是师徒也是战友,但在我看来他俩胜似血脉相连的兄弟。在关磊开玩笑地说出那句:“想要这个炮位,用十发炮弹来换。”而张飞则认真地回答说:“可以。”其实观众们都知道这个炮位早已暴露,是敌机下一次的攻击对象,但当那句“可以”说出时,我的眼角湿润了高炮连的战士们不畏牺牲,用仅有的两门高射炮和几十发炮弹,抵御美军接二连三的侦

3、察机、轰炸机,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在夜里点燃火把,将自己视为敌机的活靶子,只为换取战友们能够快速过江。这一段将高炮连的战士们刻画的有血有肉、有痛有泪,将志愿军战士们无畏牺牲,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展现的淋漓尽致。正如电影中美军接二连三炸桥失败后所说的那句话:“不可能才是他们最厉害的武器”。是的,在当时军事力量悬殊的战争中,我们凭的不是武器,是亿万万中国人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决心,是我们无畏牺牲,只为换取后代和平安宁的信仰。正是有了这些,我们最终才能将美国人拉在板门店前谈判。抗美援朝期间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机枪的黄继光,熊熊烈火中为不暴露目标壮烈牺牲的邱少云今日的我们何尝不是受着昨日

4、先烈们的护佑,才能生活在如今这美好的和平年代。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祖国尚无如今这般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中国人的精神,就是无可争议的神话!无论何时何地,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中国人,都可以让列强们看一下,中国人这道人墙,永远都炸不塌,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步伐,没有谁可以阻挡!全文约:1128字,阅读时间:140秒。金刚川简介观后感300字2金刚川这部电影我很受感动。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那一座人桥,那是志愿军用牺牲精神筑成的最坚固的长桥,志愿军工兵连反复修,以血肉之躯维护着关键的木桥,最终还是让大部队成功过江,到达前线阵地。抗美援朝战争及取得的伟大胜利,不仅使朝鲜免遭了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保卫了世界的和

5、平,同时也有力地扞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打出了新中国应有的的国际地位,而且更主要的是新中国通过抗美援朝向世界宣告了,世界的事务、尤其是亚洲的事务没有新中国的参与,是无法解决的。但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伟大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中华民族在这场反击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战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也不仅仅在于中华民族通过这场战争实现了自身的崛起。金刚川这部电影,让我触动很大。纵观现今世界,风险无处不在,今年的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一些国家还在对抗病毒中。我们现在可以说控制的非常好,这些都源于那些无私奉献的“可爱的人们”,是他们的付出,他们的无所畏惧让我们可以安然的度过这场风波。我们能享受到平安自由的生活,也是

6、无数坚守在各个行业战位上的人们在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战位”,坚守那份“执着”,让他们的付出“值得”,同时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我向他们表达崇高的敬意。我们要永远记住70年前,那群英勇的战士帮国家、帮我们抵御了战争,迎来了今天的和平和繁荣,我们要做的就是铭记他们,传承精神。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向前!#187251全文约:717字,阅读时间:89秒。金刚川简介观后感300字3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近日,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电影金刚川上映,影片用鲜明的构图和写实的场面“复写”了那一场气壮山河、荡气回肠的“反绞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

7、美援朝战争所彰显的艰苦卓绝、血战到底的精神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一座桥,困不住一群人。电影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动了F-4U夜间改进型战机和B-26、B-29轰炸机,对金刚川沿岸部署的防守兵力进行轮番轰炸。从行军战士、守桥炮兵、敌方力量三个视角都能看到,不管桥被炸毁多少次,士兵们总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其修复好。一次次进攻,一次次补修,一次次回击,志愿军战士用屹立不倒的姿态诠释了“三尺青锋怀天下”,用铁骨铮铮的行动践行着“一骑白马开吴疆”。一座桥,铸起了一种魂。“你莫跑!”炮兵张飞直指云霄中的战机,怒目而视,眼神好似划过天际的流星,坚定得就像直插心脏的利刃,随即以残缺的肢体扣动了那一发致命炮弹,

8、让肆意的“美国牛仔”在空中付出了代价。从揪心到解气,影片气氛和人物情绪拿捏到位、触及人心,让人切实感受到战斗的激烈和不易,这也更加突显了中国军人身上那“粉身碎骨全不怕”的铁血军魂。要知道,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军事、科技、教育等多方面都无法与西方国家相提并论,对战双方力量可谓极其悬殊。事实上,我们拥有的不过是全国全民族的众志成城,不过是手中仅有的简易枪炮,不过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斗争信念。但一切看似“不可能”都转化成了逆转的“可能”,并随之铸为永恒。“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片中,敌方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这句话。在他们看来,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问题,就没有什么是无法解决的。即便用再多炮

9、弹如雨点般“伺候”这区区一座桥,顽强的中国军人也能够在一两个小时内将其再次修复并投入使用,这本身便是一种“不可能”,本身便是一种“致命武器”。事实胜于雄辩,当大部队按约定时间过江之后,便任你是天空“丧门神”,管你是何方“拦路虎”,都无法阻挡这不止于前、激流勇进的争胜势头。电影虽*于对现实的改编,但抛开艺术层面的处理,真实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程度定不亚于此。据推测,本片原型来自于带领工兵连造桥的战斗英雄张振智,他曾顶着炮火用7天7夜的时间带领战士们架起了一座载重桥,并在桥身受到损害后立下军令,保证短时间内再次架好,以至于在敌军千枚炮弹的攻势下一次次将桥“复原”,不屈意志由此可见。当然,这样的勇猛无畏

10、还有很多,“冰雕连”的感人事迹就是一例。志愿军第9兵团的战士们立誓完成阻击美军的任务,为不打草惊蛇,在严寒肃杀、白雪皑皑的长津湖一动不动,甚至靠着吃雪喝尿等极端方式埋伏于此,以待良机。战后,4000多人因为天寒地冻而失去了生命,悲壮程度可想而知。鲜活的生命成为了冰冷的数字,却换来了最终的胜利,留下了永续传承、世代发扬的精神品质。“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情说道。岁月不负过来人

11、,历史铭记忠魂骨。70年前,不远的过去,一条条生命冒着枪林弹雨向死而生,用一次次冲锋捍卫着和平与正义;70年后的今天,作为后来人的我们也当秉承这份意志,崇尚这种精神,在新时代奋进的号角中尽显芳华,尽展才干。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不过都是挺身而出的凡人。很多一线战士的年龄都在十来岁到二十多岁区间,换做现在,也都还处在接受教育和刚迈入成年人序列的阶段。年纪轻轻的战士们义无反顾,心怀大义,虽没有衣食无忧、安然自在的大好生活,却能够用保家卫国、拼死一战的战斗意志,用一往无前、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为后人的美好生活奉献那“只活一次”的精彩。“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动人的旋律再次响起,这一次,两

12、岸的炮弹激起的巨浪与血骨筑成的“人墙”融为一体。好似在用默不作声的行动向着苍天豪迈答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一岸,钢筋铁骨,这一段,岁月峥嵘。铁骨忠魂,千古!#56726全文约:1833字,阅读时间:228秒。金刚川简介观后感300字4电影金刚川于今天正式上映,讲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修补堪比生命线的木桥,以血肉之躯无悔许国的故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一次听到、唱起这首志愿军战歌,就让我们感受到70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慷慨激昂、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的英雄场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当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唱一曲

13、“英雄赞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课本照进现实,校园里传承“英雄赞歌”。还记得小学课本里的邱少云、黄继光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英雄们面对艰难困苦时无私奉献和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互联网时代同样需要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既把传统课*化教育传承和发扬下去,还可以把各类纪念馆、陈列馆、博物馆搬上互联网,让群众能够更直观地“切身”感受中国近代史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浸润式的环境中感知感受、认知认同爱国精神,让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在心中牢牢扎根。从电视走入生活,全社会唱响“英雄赞歌”。今天我们所站立的地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青春守护的、用热血捍卫的、用生命换

14、来的,是他们所热爱的土地、国家和未来。抗美援朝精神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和实际的“口号”,而应当融入各类活动之中,精心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活动,丰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领域,推动抗美援朝精神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引导群众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大力唱响爱国主义正气歌。从口号变为行动,工作中践行“英雄赞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要有行动有落实。对英雄最好的怀念,就是把我们的敬国之心、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汇聚成洪流,成为磅礴的“中国力量”。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个人生死与国家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永

15、远铭记“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强化责任担当,把抗美援朝精神作为提振干事创业激情的不竭动力,转化为在工作岗位上爱国报国的具体行动,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立足当前、脚踏实地,一步步埋头苦干,以超常的气魄、超常的力度、超常的措施,快干事干成事。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让我们共同把这曲赞歌一直传唱下去。#187249全文约:1092字,阅读时间:136秒。金刚川简介观后感300字52020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70周年的日子,70年前这一场立国之战可谓十分惨烈,尸横遍野,牺牲了无数志愿军战士,

16、让英魂忠骨永远沉睡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也是这一战让强大如美帝主义的军人跪下缴枪,新中国从此在国际立足。当我坐在影院,观看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主题的电影金刚川时,心中的情绪久久不能平息。70年后的今天,国家日益强盛,不再需要靠一场惨烈的战役赢得威望,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在金刚川的电影中,为我们讲述了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的故事。印象最深的镜头是只剩一条胳膊一条腿的张译,哼唱着长坂坡前张翼德,吓退曹操百万兵,用仅剩的三枚炮弹,面对俯冲而来的敌机,毫不退让躲闪,生生将其炸毁!这个镜头惨烈,英雄,也真实,恍惚间看到了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这一幕幕在脑海中重叠交汇,激动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往事不回,历史需要被铭记,当代有志青年肩负起新的历史任务。今年的疫情何尝不是一场战役,内部的疫情恐慌,外部的舆论压力考验着我们的国家。我们再一次体现了党的领导力,群众的凝聚力,打不倒的意志力,帮扶弱小国家的大国情怀。当国内医用物资通过铁路运输到他国的时候,中国再一次赢得掌声。我不是军人,无法守卫边疆,但我能做一颗螺丝钉,做大国巨器中一颗齿轮也好。#56238全文约:724字,阅读时间:91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